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歌舞艺术—雪域歌舞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9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歌舞艺术—雪域歌舞,雪域歌舞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藏民族在青藏高原上辛勤拓荒几千年,积淀了丰厚的艺术

  雪域歌舞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藏民族在青藏高原上辛勤拓荒几千年,积淀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和养份。不算史前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就有2000多年。雪域歌舞大体可分为两大支系:即民间歌舞支系和宗教舞蹈支系;从类别上看则可分四大类型:即谐——歌舞、卓——舞蹈、噶尔——乐舞、羌姆——宗教舞蹈。这两系四类舞蹈在各个地区,又有各自具体的形态特征。本文仅介绍几种有特色的民间舞蹈。

  果谐——圆圈歌舞

  “果谐”,藏语意为圆圈舞,是流传在农村的一种自娱式的大众歌舞,舞者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各种果谐至今仍在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看到。每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

  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建筑工人唱起它“打阿嘎”(一种修房建屋时砸实房顶地面的劳作);纺织女唱起它踩洗羊毛;耕作农民唱着它去打场收获。由于果谐的唱词比较口语化,音韵和谐,通俗易懂,随口应心,可即兴创作,因而藏族人民经常运用这种歌舞形式,相互交流真情实感,倾吐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心愿。

  从其渊源看,果谐的产生与部分地区的农业文化密切相关,其节奏与秋收打场的连枷节拍、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有许多内在联系。因此果谐动作多以2/4拍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各地农村几乎都有果谐,但山南的果谐尤为古朴、粗犷、节奏强烈,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现实的代表性。

  果谐的整体面貌和结构层次,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四段组合式。这是果谐比较完整的原始形态。节日里,场地上摆出一缸青棵酒,人们衣着盛装,围着酒缸拉手成圈,男女各站一边,分班唱和,按顺时针方向沿圈踏步走动。这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唱段称为“绛谐”,意为缓慢而舒展的歌舞。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谐本”即领舞者发出“阿甲嘿!”,便跳“谐个”(歌头)。跳完谐个旋即进入载歌载舞状态。这时女方唱跳一段后,男方又唱跳一段,相互交替进行,形成竞舞场面,这段快速歌舞称为“觉谐”(快歌)。跳完“觉谐”又由谐本发出“阿甲嘿!当下次仁,宋甲月啦!休休休休,休休休休,休,休”的呼声,边叫边跳,借以统一步法,最后众人共同在末尾的强拍节奏上双脚顿跳至结束。这段呼声伴合舞步的跳法统称“谐休”(歌尾、尾声)。一曲果谐实际上是由绛谐→谐个→觉谐→谐休四个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二、三段组合式。山南、江孜、拉萨农区都有这种跳法。如拉萨澎波一带的果谐,舞蹈一开始无慢歌,当舞者拉手成圈之后,可由舞群中任何一位歌手带领众人一齐呼叫“阿甲嘿!休休休休”或“曲曲曲曲”,先跳谐个步。跳完歌头段后加快速,转入觉谐载歌载舞。在男女分班唱跳时歌声伴合舞步穿插队形,或成直排交叉,或成龙摆尾,或成∞字图案,歌声悠扬,情绪十分红火。反复唱跳数遍歌词之后,又复而结成圆圈,一齐叫“休休休休”或“曲曲曲曲”跳谐休,在重折上顿地为节而告一段落。即从谐个→觉谐→谐休循序渐进组成完整的一曲。这种跳法除了打破圆圈的程式局限之外,它的歌声部分舞蹈性较强,动作变化也多。呼声合着舞步,时而蹉步跳踏,时而顿步转踏,时而圆聚,时而散开,大有尽兴而止的味道。

  谐个和谐休在圆圈歌舞中有着特殊作用。谐个常以“休,休,休休休休”或“曲,曲,曲曲曲曲”的叫声伴合舞步跳踏节奏,或由谐本带头呼出“阿甲嘿!当下次仁,宋甲月拉!”。这种呼喊声是劳动呼声在舞蹈上的反映,如同喊“一、二、三、一齐跳”的意思差不多。有的是在叫声之后又说一段快板词。这是因为果谐的人数众多,一般又无伴奏乐器,集体起舞很难整齐,这种呼声加上快板说词,不但能指挥人群共同起舞,还能起到调动情绪,进入载歌载舞的激励作用。

  堆谐——踢踏舞

   “堆谐”,“堆”藏语意为上或高地之意,泛指后藏从拉孜到定日县一带以及包括阿里部分地区即地势较高之处的农村歌舞。后又专指上述堆区民间舞蹈传入拉萨等城镇之后,经过艺人和歌舞世家的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

  城市堆谐,即俗称的拉萨踢踏舞。

  每年藏历七月初在拉萨举行的一年一度雪顿节活动中,后藏迥巴藏戏团在演出时,穿插表演有扎聂(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深受拉萨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和推崇。后传播流传开来,又加工规范,成为藏族特有的踢踏舞。在音乐上配上了笛子、扬琴、京胡、二胡、串铃等伴奏乐奏。

  当代堆谐已从自娱性向表演性发展。由于城市堆谐的音乐比农村堆谐的音乐曲调丰富、表现力强,因而在舞蹈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工和变化。这种加工主要是强调和突出了原民间舞2/4节奏的后半拍起步,以“三步一空”为基步,适应音乐情绪,增添和规范了多种踏点节奏。

  近代堆谐还将有关步法交叉组合,跳踏转跃,脚下发出交织音响,从而更好地抒发热情欢快的生活情趣。它因此成为藏族舞蹈中最典型的舞靴风格。由于堆谐以舞靴见长,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抒发情绪,因而上身姿态变化不多。常见的手部动作大体有四种:

  第一,射箭式。男性舞蹈时较多。舞者侧身左手抛甩与人体成90°,右手向后拉甩与人体成45°,气质潇洒豪放。据说是模拟骑马射击而转化成的手部动作;

  第二,十字手。女性舞蹈时较多。女子踢踏舞比较平稳,合着脚下的连点步跳踏,上身微微起伏,双手在胸前交叉自如甩动,形如十字,舞姿显得轻快活泼;

  第三,前后甩手。左手向左从背后甩出与人体成90°,右手向右从胸前甩出与人体成45°,多见于“两拍三步点”的跳法之中。往往在“两拍一拖步”中转动手腕,穿插一些施礼揖拜的生活动作,更显得温文雅秀。

  上述这些手部姿态自然大方,合乎踢踏舞的动作规律。在过去,民间跳堆谐者还在脚下放一块木板,舞者多着硬底鞋或马靴踏板以突出踢踏节奏的音响效果。过去艺人们为上层权贵表演时,还以“头顶碗水不溢”为高技艺的标志。

  囊玛——内廷歌舞

  “囊玛”的来由说法颇多:有说囊玛一词系外来借用语,是南亚大陆巴基斯坦一带的“呐嘎玛”(歌曲之意)的谐音,从拉达克传进来的;又一说是六世仓央加措所创,因为歌词全是他自己填写的情诗。从字义上剖析,囊玛的“囊”是“内”的意思,顾名思义,囊玛应为内向性歌舞。所谓“内”,据说是指下列两种情况:一是指公元17世纪五世时期的第巴·桑结嘉措,常邀集被称为内大臣的权贵至朋,到“囊玛康”(内大臣厅)歌舞赋诗,因而称为囊玛;二是指八世时期(1758年一1804年),和廓尔喀(今尼泊尔)发生军事冲突,开初失利,清政府怀疑主事大臣竺仁·颠真班久通敌,押回京都,后发现是冤案,便释放颠真班久,还赐旅游各地名胜以示安抚。颠真班久喜爱歌舞音乐,在外出游历期间,广泛接触了许多兄弟民族的音乐歌舞,并带回内地器乐扬琴等,将内地音乐歌舞的感受融人的内廷歌舞之中,囊玛由此产生。不管是哪种说法,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囊玛不是舶来品,而是雪域高原自己培育的一种绚丽花朵。

  囊玛首先盛行于拉萨,后流传到日喀则等其它城镇,它是一种以歌唱为主,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歌曲部分是囊玛的精髓。它的唱词比较广泛,其中爱情歌曲多采用六世仓央加措的情诗,如“宝贝在手里,不知道爱惜,一旦失落离去,后悔也来不及”等哲理诗句。到了十二世时期(1856年一1975年),囊玛开始在民间盛行,歌曲的后面又出现了一段舞曲,相应的也产生了一段类似堆谐踏点节奏的舞蹈动作。这样,囊玛的音乐舞蹈结构即由歌曲和舞曲两部分组成。由于歌曲部分的前面有一段音乐引子,因而它的表演程序又是引子→歌曲→舞曲,通常是在连点踢踏步中结束。

  表演囊玛时要有乐器伴奏,囊玛的音乐伴奏要求很严,必须有七种乐器组,即:笛子、六弦琴、扬琴、京胡、特琴(类似二胡)、根卡、串铃,否则不能称为“囊玛谐”。但流传到民间之后,一般只有横笛、扬琴、六弦琴,甚至其中任何一件伴奏就可以演唱。

  表演开始时,先由乐器演奏一段引子,六弦琴伴奏。

  引子音乐一般不跳,如果想跳可以原地右脚起步,自由甩手,作“四拍三踏步”法。唱段开始之后舞步停止,舞者齐声纵情歌唱,以抒发音乐情绪传达舞蹈内容。歌词完毕,舞者聚集起来直面观众,撒开衫袖右脚踏点起舞。然后叫一声“勒似”统一步法,时而向前复而后退作抬脚甩手“行进踏点”步,神情潇洒、悠然、大方;时而向左复而向右踏点转圈,不时拂袖转动手腕,作拖步施礼动作。最后脚下发出踢踏节奏音响,表现人们欢快愉悦的精神风貌。

  囊玛的舞蹈是从堆谐中借鉴变化而来,其这方面的特点很明显。尽管它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多抬脚、甩手、踏点步,但华贵典雅的气质和人情味很足,优美风雅、富有时代审美情趣。

  果卓——锅庄舞

  “果卓”即人们常言的锅庄。

  果卓流行于昌都、甘孜、阿坝以及云南、青海、甘肃广大藏区。以昌都、那曲等地尤为盛行。

  清人李心衡所著《金川琐记》中称,藏民“俗喜跳锅庄嘉会”,其舞蹈形态是“男女纷沓,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腾足于空……”。锅庄舞除礼赞寺院、活佛之外,更多的是寄物言情描绘山川景色,依恋家乡,倾吐爱情,歌颂幸福生活等。如歌词中有“雪山啊,快闪开,雄鹰要展开翅膀;森林哟,快让路,青年人要迈步狂舞……”的豪情奔放。其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显示了藏族人民的骠悍气质。

  就境内而言可分为农区果卓(藏语叫“王卓”);牧区果卓(藏语叫“仲卓”);寺庙果卓(藏语叫“曲卓”)三种。

  农区果卓以昌都果卓最为有名。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坝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男性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嘹亮而富于穿透力,舞者和着歌声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吼,顿时加快节奏,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蹉步跳起,控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轻舞。舞群中不时发出“哑哑”的一声呼吼,顿时加快节奏,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蹉步跳起,控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轻舞。舞群中不时发出“哑哑”的呼叫声,催动舞蹈情绪直线升腾,在狂热气氛中尽兴而止。

  牧区果卓盛行于藏北羌塘草原,也广泛流传在藏区半农半牧地区的雪域牧场上。

  辽阔的藏北草原每逢过年节庆、婚嫁志喜,恭迎恭送权贵佳客,都要唱歌跳舞。尤其是夏天各地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亚吉”节,俗称赛马节。白天举行跑马射箭,表演牦牛舞、热巴舞等活动;晚上燃起篝火跳果卓,通宵达旦。牧区果卓典型动作有,胸前双绕手(象征卷羊毛圈),脚下踏步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大蹉步,跪拜跳等,不断变化组合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男女动作一样,但男子动作大、渲泄奔放;女子动作较小,相比之下显得含蓄明快。男性起舞往往脱开上身的皮袍,双手伸开紧拉双袖,边跳边绕袖花,因而“绕袖花”成为牧民果卓舞的一大特色。

  民间果卓舞蹈不但能产生交流情感,激发人们共同征服自然的凝聚力,还能起到模拟劳动动作传播生产技艺的作用。如果卓中有个《羊卓嘎玛林》舞,就是通过歌唱问答形式结合舞蹈动作,真实地再现劳动生产情景,教人如何将羊毛织成衣服的全过程模拟表演。

  寺庙果卓,多出现在寺院内的宗教节日场合,《清史稿·乐志》,说这种锅庄是“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如十字。一服蓝袍,挂珠,斜披黄紫二带,交如十字……”。这正是僧人表演的礼仪果卓舞。

  总之,果卓舞花色样式颇多,有反映劳动生活的《羊毛果卓》;有施于婚嫁喜庆的叫《吉庆果卓》(有祝贺吉祥的内容和礼节性动作);有表现生活情趣的如兔子果卓(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还有醉酒果卓(有摹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哑巴果卓(快板歌舞段无音乐旋律,以“嘿,嘿,嘿”的听叫声当节奏配合舞步)等等。

  谐——弦子舞

  “谐”在藏语中是且歌且舞之意,俗称弦子舞。弦子舞分“康谐”(康区歌舞)和“博谐”(歌舞)两种,表现了因地理区别存在的艺术风格差异。由于跳这种歌舞时多由领舞者操“白旺”(牛角琴)伴奏,故人们称它为弦子舞。

  弦子舞起源于巴塘,广泛流传在昌都和云南、青海、四川等省的康区,其中巴塘弦子最有名气。

  巴塘地方每逢春暖花开,喜庆节日,流行玩林卡、耍坝子,人们聚集跳歌舞弦子。通常由歌舞能手一至数人拉响牛角琴,带动众人跟随起舞。先由女子启歌,男女轮班唱合,从右向左,边唱边跳结成圆圈,“三步一踏”,顺手顺脚舞动双袖。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拖步拂袖绕圈行走。或双手叉腰颤步跳踏,或左手叉腰右臂曲伸点步转动。随着领舞者的琴弦晃动所发出的阵阵颤音,舞蹈者相应地跳出种种颤法,有如微波荡漾,心旷神怡,使人沉醉在琴音舞波之中。弦子舞的舞姿舒展圆润,线条流动感强,多模拟孔雀展翅的形态,在似与不似之间将孔雀动态融入民间舞的愉悦情绪之中。尤其该舞中的拖步、颤步、绕袖、点步转身等动作飘飘欲仙,是藏族民间舞中典型的舞袖品种。

  弦子舞的音乐结构是一段体曲式,舞蹈也是一曲一节。速度上有慢、中、快之分,无歌曲和舞曲的对比变化之区别。它的曲词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带有强烈的抒情性。

  又拉又唱又跳是弦子舞的特色。由于它有乐器伴奏,因而一节弦子舞可以间跳间歌多次反复。大量弦子舞都是即兴编词,尽兴而舞,方告结束。

  弦子舞的代表作是《孔雀吸水》,通过歌舞问答的叙事形式来表演,一般是单人或双人出场表演,众人围圈歌唱伴和,形象逼真饶有风趣,是藏族人民祈愿吉祥的形体写照。歌词大意是:

  美丽的孔雀从何方来?(作施步展翅的舞蹈)

  美丽的孔雀从印度来。(作飞翔、转圈的舞蹈)

  在它珍贵的银碗里,(作抖翅卧地的姿式)

  飘溢着甘泉的清香。(作摇翅、叼碗、翻身的动作)

  这个舞蹈还有杂技柔术的软功造型,又杂有戏曲躺身下腰的味道。一般地讲,巴塘弦子圆润舒展,含蓄深情;昌都弦子舞,特别是靠近云南边境的盐井弦子舞,则动作比较开放,情绪比较外露,脚下动作“三步一勾”,与果卓舞的颤步相结合代替拖步。唯独热巴艺人表演的弦子舞兼容了两者之长,前后增加了一段过门音乐,动作明快,情绪开朗,柔中见刚,动作与动作之间顿挫颤悠,常杂以旋转和翻身等技巧性动作,别有风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各种《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倍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人知的舞种。藏族的民间自娱性歌舞,如果从音乐节奏和舞蹈的风格、点来进行划分,种类之多令人瞠目。但如果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4大类。凡...
· 藏文化—歌舞艺术—达玛
达玛,又称嘎阿。藏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宫廷歌舞乐队和藏传佛教寺院中。历史悠久,最早一直流传于地区。但到了公元9世纪上半叶的朗达玛统治时期,佛教遭受破坏,歌舞被迫禁绝,达玛也曾失传达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纪五世时期(1642年—1682年),拉达克土王前来朝觐时,达玛才随之再现于宫廷乐队。首先用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嘎尔巴乐队,此后又流传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宁寺等寺院。鼓身多用黄铜铸造而成,个别用铝合金或木制作,外观与口小肚大的坛子相像(图)。鼓底较小,上部是鼓体直径最大处,顶部鼓口稍内收。达玛有大小两种规格,大鼓称达玛切,又称雄达玛或低音达玛,鼓高30厘米~34厘米、鼓面直径37厘米~41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45厘米~50厘米、鼓底直径15厘米~18厘米、鼓底正中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音孔;小...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乐器
钦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出现。铜钦分别用红铜、铜、黄铜和银制作。铜身分上、中、下三节,上面两节能放在下面最粗的一节中,吹奏时拉长,在固定场合吹奏时放在木制铜架上,依仗行进或临时场合吹奏扛在人肩上。铜钦一般约长3米左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其音色低沉而威严,仿佛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在铜管乐中体形最大,音量最大。甲铃甲铃与铜钦一起成为藏传佛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旋律性的乐器。普遍认为甲铃是内地乐器唢呐传到后的名称,其形状与内地唢呐基本一致。甲铃管身为木质,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铜制喇叭口,有些寺庙特意用银制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装饰各种图纹,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孔(前七后一)。甲铃音色明亮、优美,成为各种宗教活动场合最常用的一种乐器。苏那苏那:民间、宫庭、寺院吹管乐器。形制与甲铃...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的额阿
藏族的额阿呈圆筒形。流行于等藏传佛教各寺院中。鼓框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外部箍以数圈宽窄不同的扁铁条,并用钉固定住。两端蒙以牦牛皮为面,皮面四周边缘用铁钉固定。各地规格不一。萨迦寺的额阿,当地又称错阿钦布,鼓面直径135厘米、鼓身长(鼓框高)150.5厘米,鼓身两侧各置一对鼓环,鼓身涂深红色漆,箍鼓的五圈扁铁条漆为绿色,大鼓横置于特制的高132厘米的鼓架上,放于寺院的大经堂内。常用于重要的诵经活动,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表演时,也用于乐队合奏中。
· 藏文化—歌舞艺术—藏族锅庄舞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锅庄”是藏语“果卓”的谐音,即圆圈歌舞的意思。流行于、四川、云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区。《锅庄》分农区锅庄和牧区锅庄两种。农区锅庄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锅庄》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强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牧区锅庄的层次及表演形式和农区锅庄大体相同,但动作差异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顺手顺脚(同边手足)的舞是牧区锅庄的一大特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