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建筑艺术—民居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9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建筑艺术—民居,在西藏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的帐房,卫藏南部谷地的“


  在广阔的区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藏北的帐房,卫藏南部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以及阿里高原的窑洞,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区色彩。

  牧区,以帐篷为主。睡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两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篷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约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俗称“碉楼”。拉萨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山南地区农村民居,由于人们喜爱户外活动,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敝式起居空间,颇有特点。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都比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得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
  
  这些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方形居室,功能家俱和低层高。居室大多以2×2米柱网为单元,组合成4×4米的方形平面。建筑层高2.2—2.4米。家俱主要有卡垫床、小方桌、藏柜,具有矮小、拼装、多用的特点。家俱沿墙布置,充分利用室内边角面积,使得活动面积集中,方便使用。
  
  结构系统:多为土木,石木混合结构,土坯墙厚一般40—50厘米,毛石墙厚50—80厘米,冬暖夏凉,适应高原的气候特点。屋面均采用平屋顶,阿嘎土面。
  
  东部林区村镇民居,又另具一格。如林芝地区的民居,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牲畜间和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以方形柱网组合成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它家俱。建筑层高在2—2.3米左右。因林区多雨,屋面采用坡顶。山尖空间常被利用作为阁楼贮存草料、杂物。建筑多采用木构架承屋结构系统,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亦为多见。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这些地区的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
  
  阿里地区的民居,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二层多作夏居,低层作冬居。靠山崖旁,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以4×4米方形窑洞为多。窑洞高2—2.2米左右,平顶拱。窑洞民居,是高原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民居类型。
  
  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4—5千年前已经出现穴居、半穴居式的居住建筑和原始聚落,昌都卡若遗址就是例证。随着社会进步,居住建筑也得到发展。它经过长期的演变,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并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形成了经济、适用、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的居住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建筑艺术—民居的装饰
藏族民居注重对门的装饰。大型农宅院的大门由门框、门楣、斗拱组成。门楣连着斗拱,斗拱多用蓝、红、绿三色彩绘,门楣上印烫金符咒。门楣的上方形成凸字形状,中间留有约一尺见方的空间,用木头做框,镶以玻璃作为佛龛,里面供奉主人喜欢的佛像或圣物。最顶上安放一对牦牛角。门框边的墙体用黑漆涂绘,上窄下宽。大门多为单扇,顔色朱红或乌黑。有的在门上钉三条铜或铁质的装饰片,许多是在门上绘日月形成“雍仲”符号。日喀则定日民居门楣的上方都砌有一个塔形的装饰体,和院墙的墙檐相接。最顶上放置一块白色的卵石,如同一个塔尖。塔形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涂有红色和黑色的色块,两色相交的中间和门楣的上方均留一条宽宽的白条,有的家庭就在这门楣上方的白条带处放置一排白色的卵石。门全部刷成黑色,上方的中间用白色画月亮,用土红色画太阳。门的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整个门如同一座造型粗犷的佛塔,很有特点。民居的外墙顔色主要是白...
· 藏文化—居住—的传统民居
的传统民居,与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康巴藏族民居
中国有东西走向的长江、黄河文化带,在大陆西部的横断山脉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高峡河谷走廊地带,因为地理交通等因素,许多民族沿河谷南北往来迁徙,繁衍融汇,日久年深,形成中国唯一的南北走向的狭长文化带,它已经引起世人愈来愈多的关注。康巴地区的藏族人民就生活在这块文化色彩斑斓的河谷高原上。我是第一次到康巴传统的文化、经济中心甘孜采访。一路上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一代金碧辉煌、气势巍峨的藏传佛教寺院。大片的寺院建筑群布局严谨,层次分明;楼台重叠,脊窗栋梁都雕镂彩画得相当精美,表现了康巴藏族相当高的建筑水平和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来到康巴,自然要投宿康巴藏族的普通人家。康巴人的住房一般为2至3层的楼房,平面呈方形;不少人家倚山建房,以石砌墙,墙里不用打木桩,却能砌得光洁、严整。往往一排建筑有几十户人家,宛如古代城堡,很是壮观。一幢建筑内的房间大小、结构布局安排得十分合理,很像内地城市建造的多单元式的楼房;...
· 藏文化—建筑艺术—阁楼
阁楼每层都延伸出一丈多宽的屋檐,檐下是一道长廊,长廊间的明柱、花栏、门窗都十分醒目,而且房子的主人对所有露在屋外的建筑物都会给以精心的彩饰,既有着民居传统的装饰,也有寺院建筑的装饰特点,显得华贵典雅。还有那些屋顶正面用小灰瓦拼出连串的花式,还有下面层层叠叠的椽头,远远望去,好象一排排节日的彩灯。圆椽头纯白绘饰象征着白海螺念珠,屋内的绿色大梁象征着珊瑚的福泽,还有阁楼上装饰的那些八瑞吉祥、长方形、正方形、棱形、三角形、六角形、圆形等象征图案,就更是在召唤福泽。
· 藏文化—建筑艺术—石头碉楼
建在深山峡谷的这些村舍都是用山中的石片建造的,石片与石片用泥土粘连,缝隙间填着碎石块,这样的房屋坚固而整齐。不同于白玛的“人”字形碉房,这里的碉房均为平顶,楼层各异。一楼是库房或牲畜圈房,二楼住着人,三楼设着佛堂,向阳面砌出了阳台。石头碉楼中的骄傲之星当推那拔地而起、大有高耸入云之势的高碉了。在古代,藏区的这些高碉用于战争和居住。用于战争的高碉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型: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和界碉。要隘碉矗立在要隘险道和悬崖峭壁上;烽火碉用于传递战争信息,白天用烟雾,晚上用明火,同时也具有和其他高碉一样的作战功能;寨碉是保护村寨、部落、地区的战争工具,跟城栅的功能相似;家碉是修建在屋后的与居民楼紧密相连的高碉,属于家用碉,平时当作贮藏室,也可预防盗匪,如有战事,可直接用于战争,通常家碉修建得不会太高大;界碉则是边界标志,同时也是边界的关卡和防御工事。高碉墙壁厚实坚固,很多墙上都砌有数百、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