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名寺古刹—昌珠寺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3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名寺古刹—昌珠寺,昌珠寺为西藏著名寺院,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雅砻河东

  昌珠寺为著名寺院,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二公里许。该寺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代,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寺中有一口铜钟在整个都很有名。帕竹政权时期,昌珠寺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昌珠寺在其晚期归属格鲁派。 藏语中,昌是鹰、鹞的意思,珠是龙的意思。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被松赞干布化身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故得名。据说莲花生和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昌珠寺周围修行,仍存的修行地遗址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昌珠寺的珍珠唐卡为镇寺之宝,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整个唐卡长2米、宽1·2米,共耗珍珠26两(计29026颗),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二颗,蓝宝石一颗,紫宝石0·55两,绿松石0·91两(计185粒),珊瑚4·1两(计1997颗),黄金15·5克。

  昌珠寺在乃东县昌珠乡。相传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代,当时此地为一片大水,内藏毒龙,松赞干布想泄水筑城,用法师之计,以大鹏降龙,7日水干,筑基建寺,昌珠是藏语“鹏与龙”之意。全寺建筑规模宏大,主体建筑是错清大殿,大殿下层布局和形式与大昭寺大殿相仿。文成公主进藏初期曾居此。

  寺内廊中悬挂有一口铜钟,钟上铭文说这口铜钟是汉族比丘仁钦监造,施主是赤德赞第三妃提氏。 这 座寺庙到晚期属格鲁派。昌珠寺汉语译意为“鹞龙寺”,相传这里过去是一片湖泊,里面藏有毒龙,龙头像蛇,五冠,非常凶恶。松赞干布想在此竭水筑城,但因有恶龙,无法填湖,于是信请两位法师引鹏斗龙,龙败,湖枯,于是埋以宝物,奠基建寺,便有了昌珠之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常来昌珠寺住,文成公主亲手栽下许多柳树,至今已繁衍各地,统称“唐柳”,他们用过的灶和陶盆至今还保留在寺里,古色古香,已成为珍贵的文物。松赞和文成公主住的那间房屋,即卧室,现在仍保留着,不过已破旧不堪,寺里当着仓库使用,堆满了粮食、酥油等东西。

  昌珠寺重要建筑有大门、乃定学、措钦大殿名“乃定当”,主像是莲花生。措钦大殿东西长45米,南北宽29米,里边有天井天棚,经堂有柱64根,主要佛殿 三间,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差不多。殿内有12座佛堂,各具风采,很吸引人。在二层楼一座殿堂内,一幅闪闪发光的珍珠唐嘎,那是观音佛像,用29927颗小珍珠镶嵌而成,有红、黄、黑、白几种色泽,还有祥云、鲜花、飞鸟、花 相饰,神采潇洒俊逸,北京曾借用过这幅唐嘎,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藏民族高超技艺的展示,朝佛者纷纷向珍珠唐嘎抛钱,以表自己崇敬之情。在佛殿里,还供有莲花生佛塑像、千面观音塑像、、班禅彩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名寺古刹—孜珠寺
孜珠寺是苯教(苯波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苯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孜珠寺海拨高度为4800米,是海拨最高的寺庙,位于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离丁青县城37公里。孜珠寺由于地处海拨4800米的雪山上,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至今还没有通电,僧人是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修炼苯教的佛法。现在孜珠寺有200多个僧人,寺庙为他们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把苯教现有甘珠尔(祖师敦巴辛绕口述的苯教知识)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学完。近几年,由于内地的信徒的捐款,建造了通往孜珠寺的公路。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孜珠寺最佳朝拜时间,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从藏历(汉历同)鸡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的苯教神舞――《天堂与地狱》,现在全藏地区,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现此舞的原貌。
· 藏文化—名寺古刹—敏珠林寺
位于山南扎囊县,是宁玛派(红教)在前藏的一个主寺,由居美多杰创建于17世纪中叶。寺院坐西朝东,四面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环境十分优美。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围墙为多边形。寺内主要建筑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东,高三层。底层为大经堂,面阔5间,进深6间,内有20根方柱,其中有两根高5.5米的林柱通向二层。经堂有一护法神殿,门框、门楣上绘有很多人头,殿内墙壁上也绘满了护法神像。这些神像全是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看后使人毛骨悚然。供奉这类佛像是宁玛派寺院和密宗扎仓的一大特点。按藏传佛教的解释,这些威赫忿怒的护法神灵,是寺院防御敌人和恶魔的守卫者,被称为“护法神”。从艺术角度说,这种造型粗放、夸张的神灵形象,是密宗艺术的表现,与原始的苯教艺术有着密切关系。敏珠林寺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文字书法优美而著称。按以往惯例,由敏珠林寺选派精通历史、佛学、藏文和医药、历算的高僧,担任设在布达拉宫内的僧官教师,...
· 藏文化—名寺古刹—白居寺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海拔3900米。藏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乐寺”。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
· 藏文化—名寺古刹—阿宗寺
阿宗A-`aDZom寺,旧译昂藏寺、安章寺、安宗寺,全称阿宗奥莎梯确林A-`aDZom-`Aod-gSal-THeg-mCHog-gLing(阿宗光明胜乘洲)。座落在金沙江的支流昌曲河上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区麻邛乡境内,海拔4500米的扎喜东嘎岗bKra-SHis-Dung-dKar-sGang(吉祥白螺山岗)上。前面群峰,形如八吉祥物环列;顶上山岭,如昌巴达吉拥护。对面冬热Dung-Ral神山,是莲花生大士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圣地中的功德圣地,为南赡部洲二十五座神山之一,埋藏着许多伏藏,山上有莲花生大士和益喜措嘉住修过的山洞、第一世阿宗珠巴活佛取藏处等圣迹;山下,昌曲河清冽如镜,由南向北奔腾不息,河床上留有噶萨尔王的马蹄印。阿宗寺是至尊度母加持的寺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古老的佛教传统。现存的大经堂为藏式土木结构,由第一世甲色活佛住世时主持兴建。经堂分上下两层,下层内...
· 藏文化—名寺古刹—绒布寺
绒布寺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海拔4980米。尽管称不上多么古老,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所以景观绝妙。这里曾一度住着500名僧侣,今天只剩下一共50名僧人与尼姑。1983年寺庙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建。这里的壁画值得仔细观赏。整个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现在仍在使用的只有两层。据说当初之所以把寺庙建得这么高,主要是图这里清静,便于休息。不过由于珠穆朗玛峰近些年来旅游越来越热,庙里的们想清静也清静不起来,寺外白塔下的玛尼堆是当地佛教信徒们为自己祈求好运的一种形式,而现在,十字架和英文也出现在这里面。到绒布寺,最吸引入的就是附近的珠穆朗玛峰。很多登山专家认为绒布寺所在地正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从这里出发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步行需2小时,坐车只要15分钟。看珠穆朗玛峰最好是一大清早或者傍晚时分,此时景色最是宜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