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佛教史略—元代佛教的研究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4
转发:1
评论:0
藏文化—佛教史略—元代佛教的研究,   元代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虽不乏有心治元代佛教史之学

    元代佛教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虽不乏有心治元代佛教史之学者,但宥于史料难觅,往往浅尝即止。在任宜敏先生《中国佛教史—元代》一书面世之前,一直是学界乏人开垦的荒芜之地。

 

 这部著作中,任宜敏先生首先对种种原典进行了认真甄别、细致辨析和相互对勘。在此基础上,用法脉传承之线,把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元代的重要支脉传承一一贯穿了起来。对涉及其中的重要人物,则要言不烦地作了介绍,偶而也穿插一些画龙点睛式的评议。从中可以窥见作者涉猎史料之广,用功之勤。

  以藏传佛教在元代的发展为例。蒙元皇室始终极度崇尚藏传佛教,故藏传佛教是元代佛教中的重中之重。但藏地素无完备之历史,史料奇缺,虽吉光片羽,也弥足珍贵。而且,各种藏文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多互相埽械拿飨源砦蟆9什痪环枘芽急妫滴薹橙徊尚拧8芈鄄睾何南字涞闹种制缫臁H我嗣粝壬咀叛辖鞯闹窝群屯缜康那笏骶瘢钊胙┯蚋咴档匮胺糜≈ぃ诩焯智叭搜芯康幕∩希浞衷擞酶骼嗖睾何南鬃柿希谌险嬲绫稹⒈嫖龊拖嗷ザ钥钡幕∩希圆卮鸾谈髋傻睦吩戳鳌⒎龃小⑿谐痔氐悖酥琳霾卮鸾痰哪谠谔卣鳎髁讼低成钊氲牟汀D谌莘岣唬鼐浚沂贾崭呶萁驳毓卣盏阶诮獭⑸缁帷⒄巍⑽幕鞲霾嗝娴脑踩冢挥腥枚琳呙允в诜彼龅目贾ぶ小?

  对于长期以来含混不清或莫衷一是的见解,作者往往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但又丝毫不露锋芒,而是采取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朴实做法,把翔实的考订凝聚成极为简练的叙述。

  这里仅举一例。治元史者一向把元初两次对日用兵定性为“侵略战争”,但对引发战争的前因后果,则几无人深究。任宜敏先生即使对这样一个与元代佛教研究看似没有直接关系的历史公案,也不愿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是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考证,然后在论述中国佛教文化对日本列岛的影响时,通过对此公案的慎严叙述,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元初,世祖忽必烈曾先后七次派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秘书监赵良弼及高丽人潘阜、金有成等,持国书出使日本,“通问结好,以相亲睦。”号称“知礼之国”的日本,除于至元八年(1271年)底遣弥四郎来大都窥探元廷强弱虚实外,均未予理睬或“拒而不纳”。蒙元朝廷忍无可忍,遂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发兵征日。次年二月,誓“以四海为家”的忽必烈第八次派遣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计议官撒都鲁丁三人往使示好,以冀亲仁善邻。日本方面又不予理睬并扣留国使不还;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更将国使杜世忠等人一并斩杀。元廷震怒之余,于翌年二月发兵十万进攻日本。后来,元世祖得知日本武士均服膺东渡宋僧之法训、深信禅宗,故改变策略,派王积翁及普陀山沙门思溪、如智等人出使日本,以图修复两国关系。中途,同行中有不愿赴日者共谋杀害王积翁;此行遂无功而返。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成宗铁穆耳禀世祖忽必烈遗愿,遣江浙释教总统、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禅师赴日通好……

  叙述虽简,但却明白无误地再现了蒙元皇室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向日本示好的真诚意愿,干净利落地揭示了“侵略战争”的内因外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可贵的求真求实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佛教史略—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始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当政时期,出于政权需要,他先后与尼泊尔和唐帝国联姻,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及唐文成公主为妃,彼时藏地信奉原始宗教苯教,而尼、唐两地正值佛法兴盛时期,二妃各携诸多佛像、经典入藏,松赞干布智慧过人,阅览佛经后深信佛理,决定改宗佛教,修建大、小昭寺供奉佛像经典,且令王室内院均改信佛教,其后,广集尼、唐两地工匠僧侣,建立寺庙,塑造佛像,翻译经典,佛教在藏地渐具雏形。其后,王政几经更迭,因信奉苯教的权臣作梗,佛寺及经像屡遭损毁,至八世纪初,赞普赤德祖赞执政,恢复王室信奉佛教之风,因其迎娶唐中宗之女金城公主,故得诸多汉地工匠僧侣之助,重修庙宇,塑像译经,佛教得再现生机。至赤松德赞执掌王政,仰慕先祖之德化,发心奉佛,于桑耶择地修建寺院,因权臣多为笨教徒,极力阻挠,请苯教法师暗施法术,白日所筑之基,夜间悉无踪影,工匠僧侣无端,有近臣向赞普密谏:当往印度迎请高僧前来诵经禳祓。赞普遂使人...
· 藏文化—佛教史略—佛教后弘的发祥地
佛教前弘期的基本特点是,佛教传播的对象主要在以王室为主的上层社会,其影响尚未建立起牢固的社会基础。同时,在上层社会中,本教亦有强大势力,不少贵州大臣信本反佛,这对外来初传的佛教是一种严惩的考验。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0年),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代赞普达磨在不信佛大臣韦达那坚等人支持下,杀其弟赤祖德赞(即赤热巴巾)赞普,夺取王位。藏文史书《贤者喜宴》载,达磨“赋性笨愚,不信佛法,形如黄牛,世人称之为朗达磨”,“执政两年后,鬼迷心窍”,“时值霜灾、雹灾连降,朗达磨以此为信佛不吉的征兆,遂决写灭法”。《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述当时灭法的情形说,达磨“勒令僧众或作屠户,或还俗,或作猎户,不服从者处死;毁坏佛寺,先从大昭寺开始,命人将两尊觉卧佛像抛入水中”。“又将大昭、桑耶等寺的门堵塞,除木鹿寺,其余小神殿全部拆毁,一切佛教经典有的抛入水中,有的焚于火中,或者埋到地下”。当时,曲水河边曲卧山精舍静修的禅...
· 藏文化—佛教史略—藏传佛教历史的两个时期
藏传佛教的历史一般可分两期: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佛教就是佛教发展的前一个阶段。始于松赞干布时代,终于墀惹巴仅末年。大约641年至841年,前后约二百年。一、前弘期佛教发展的情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松赞干布时期(初兴佛教)根据历史事实;佛教传入,并被藏族所接受,是在松赞干布时代。公元七世纪时的松赞干布时代,正当中国的唐朝,是中国的大乘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果将佛教与日本佛教相比较,就可以察知日本佛教的形成几乎全是以汉传佛教为基础。而在佛教中,汉传佛教的比重则远远不如印度佛教那样大。松赞干布初娶尼泊尔公主,携来不动佛像、弥勒菩萨像、度母像等(不动佛像现供在惹摩伽寺,弥勒像等现供在大昭寺)。后娶唐朝文成公主,又携来释迦佛像(相传为佛在世时所铸造,现供在大昭寺正殿中)。松赞干布又使尼泊尔塑像匠人,按照松赞自己的身量,塑一尊观音像(现供在大招寺北厢殿中)。总之,在这一段时期,藏地才开始有佛...
· 藏文化—佛教史略—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一)
觉域派是公元11世纪产生于的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该宗派源于南印度著名僧人帕丹巴桑杰,由藏族著名的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所创立,是藏传佛教史上唯一由女性创立的一个宗派,这在人类宗教史上尚属罕见。觉域派的教法,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宗义,结合大手印觉法修持的一种法门,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故觉域派的教法,又称般若波罗蜜多之觉域法或大手印觉法。独特的教法义理和别具风格的修持方法,使之成为藏传佛教中独树一帜的宗派,觉域派不仅对藏传佛教诸宗派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且曾几度风靡整个藏区,在藏族社会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一、觉域派的历史渊源觉域派,其宗派之名是依觉域派教法之义而得的。说该宗派以慈悲菩提之心断自利意念,以空性见断轮回流转之根源,此二和合共同断除“四魔”,即“我执”,故而立此名。“觉域”在藏文中有两种书写方法,即gcod-yulh和spyod-yul,其中“gco...
· 藏传佛教
词语释义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最初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两支。由古印度向南方传播到斯里兰卡、东南亚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的流传,被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多为巴利语所写。现在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北传佛教主要由北方经丝绸之路向中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国传播,其经典多为梵文、各种中亚文字和中文。自藏传佛教出现后,南传北传佛教两支的划分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划分法。按教理划分,南传佛教即是上座部佛教,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喇嘛教喇嘛教一词是汉语民间对藏传佛教的简称。这种称呼在历史上随后也被欧洲语言沿用。该词在藏语中和学术界被认为是一个轻蔑语或贬义词(即暗示这种宗教是喇嘛捏造,而非传承于佛教),“目前多采用藏传佛教代称喇嘛教”。不过,喇嘛(英语:Lama)一词也是对西藏藏传佛教僧侣或上师的尊称,如达赖喇嘛(藏文: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