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史海钩沉—北国孔庙哈尔滨的“故宫”
哈尔滨文庙,是哈埠一处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中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屹立在以欧陆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哈尔滨建筑群体之中。恰如鹤立鸡群,相形之下,更显出华夏古建筑气势恢宏、无比壮美、富丽堂皇的独特风采。
哈尔滨文庙座落在市中心东端的文庙街北侧。以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松柏苍翠,园林如画,被誉为北国冰城第一胜地,故有人称之为“哈尔滨故宫”。
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公元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公元1929年)。
文庙之称谓“故宫”,主要基于两点,其一规模宏大;其二建筑规格高。可谓“皇家建筑”。首先,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为三进院落,南北通深276.37米,东西面阔85.6米,原占地6公顷,现仅存有院内2.3公顷,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整座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虫轴线。沿轴线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万仞宫墙(影壁墙)、泮池泮桥(俗称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主体建筑两侧尚有左右配殿、东西庑、掖门、牌楼、石碑等,均衡对称的座落在中轴线两边。四周环以黄琉璃瓦顶红墙。整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金碧交辉,气势宏伟。她的总体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属第三位,仅次于北京(2.38公顷)和山东曲阜孔庙(9.6公顷),是我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孔庙。
其次,文庙是现存全国最后建造的一处规制完备的孔庙。因建于民国时期,采用大祀规格,其主体建筑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均采用了我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的彩画使用了最高一等的“金龙和玺”形式,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筑规格。由于文庙周围绿树掩映,从外观上看不见文庙的宏大规模,因而凡是来文庙参观的人们无不为之惊叹,哈尔滨竟有如此一座宫殿,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哈尔滨文庙在不同于全国文庙的独到之处乃是主殿大成殿。据现存《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记载:“谨案孔子文庙,在昔为中祀,其殿九楹,为堂七,为夹室二,此旧制也。自清光绪三十二年,升孔子为大祀,而京外学官,犹仍旧贯,未之改作。今省特别区闳规大起,创而非固,故其缔造合乎大祀之仪。……凡庙制,大成殿居中南向,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由此可知,二院的大成殿,是按大祀祭孔仪式规格设计建造。大成殿面阔十一开间(即堂九夹室二之最高规制),进深显六间。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外檐及廊内全部采用金龙和玺彩画。此建筑格局可与北京故宫和太和殿相媲美。北京和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均为面阔九开间。哈尔滨文庙大成殿,在建筑规制上突出了在全国文庙系列中的重要地位,难怪熟知“底细”的游客盛赞文庙是哈尔滨的“故宫”。从文庙总体规模乃至大成殿建筑规制上看,也是名实相符的。因此,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哈尔滨文庙落成至今已有七十五个春秋了,是北国边陲绝无仅有的一座“故宫”,是哈尔滨这个名城中华夏古典建筑的。因此,我们在此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能早日恢复建立哈尔滨文庙博物馆,以正文庙之名。我们应该很好的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开发利用哈尔滨的“故宫”——文庙,使古老的文庙重放异彩。成为弘扬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中外各界人士参谒先圣和游憩之地,以造福社会,造福龙江和哈埠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