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闽文化—民俗风情—畲族“三月三”歌会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5
转发:0
评论:0
闽文化—民俗风情—畲族“三月三”歌会,    福安位于闽东中心地带,福宁高速和104国道贯通全境,正在兴建福温铁路亦将

     福安位于闽东中心地带,福宁高速和104国道贯通全境,正在兴建福温铁路亦将傍境而行。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畸施。福建五大水系之一的交溪(赛江)穿流境内,海岸线68.5公里,陆地面积1880平方公里,61万畲汉同胞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国民经济近年均以10%以上的增长速度健康发展。福安是全国畲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市份。畲族人口6万多人,为全国畲族市(县)级区域人口之最。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亦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原与清明的祭祖、扫墓相连。后经演变,各地内容不一。福安“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的“三月三”,周边村寨的 畲 民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也是畲族的乌饭节,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捻)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传说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舍民抗击官军的围剿,粮食吃尽了,就以粘米乌的果子充饥;畲民靠它坚持了体力,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有一年三月三雷万兴想起要吃粘米乌果,可是这时粘米乌尚未结果,畲民就摘采它的叶子做成乌饭食用;以后这就成为一种习俗,每年三月三都要吃乌饭,畲家也因此将三月三称为“乌饭节”。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畲寨还会请畲族巫师为全村畲民保平安,祈神赐福的祭祝活动。随着新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畲族文化民俗精华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认识。开发该项目,将使文化、旅游、经济融为一体,促进畲族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文化—民俗风情—目连山歌会
福建畲族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农历九月九,福建霞浦县马洋、溪南等地的畲族同胞,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目连山歌会。这一天的歌会与其他节日歌会所不同的是,这一天歌会,是对人们孝悌行为和对当地僧人仪韶效法目连行善事迹的崇敬和称颂而举行的歌会。这一天,各族青年男女像过年一般热闹,三五成群。撒开歌喉,以人世间各种真善美的事物为题,在盘歌中窥探对方的心思、品德,互比才思,甚至谈情说爱,订婚立约。目连山歌会是畲族青年盛会,时常日以继夜地盘唱山歌民谣,歌声不绝。
· 闽文化—民俗风情—闽东畲族打尺寸
闽东各族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其由来于公元700年左右。各族英雄蓝奉高率领畲族起义军在福建长汀抵御唐军,寡不抵众,渡江撤退,自己一人断后,英勇地抵挡追兵,终于守住了汀江城。畲族后代子孙为纪念民族英雄,经常练习弓击射箭等武术本领。每逢二月二节日、分龙节、九月九农闲,就围场打“尺寸”。畲家所谓打“尺寸”是由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圈,一人站圈内,手持5根一尺长的木棍,称为“尺”;另一手持一根筷子长的细竹条,称为“寸”。圈内人以木棍击将细竹条,使竹条旋转着向前激射出去,围外人便跑着去接,要是竹条落地、便立即拣起向圈内投去,圈内人可用手接住,也可用木棍再将细竹条击出,圈外人如能将“寸”接住,便算得胜,得胜者可轮换站入圈内。
· 闽文化—音乐—福建畲族民歌“闽东畲族歌言”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与音乐的传承主要靠畲族歌言口传身授。畲族人自称“山哈”,赋予民歌以“歌言”的独特称谓,“山哈歌言”被畲家人视为传家之宝。闽东歌言分布在宁德市所辖的七县二市,及福州市的连江、罗源。闽东畲族歌言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畲族的自然习惯和曲调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罗源和连江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形式。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歌言这种音乐文化形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
· 闽文化—音乐—福建畲族民歌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的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的畲村,畲族“双音”,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畲族“双音”有别于其它畲族山歌,在于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性的组合形式。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主要表现形式1、二声部山歌“双音”属清唱,演唱形式,每个声部至少1人,每个声部的演唱人数可多可少,不论声部的男、女性别演唱,亦可两声部都由同性别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各唱一声部。2、二声部山歌“双音”词律歌词结构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3、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声部组合形式有以下这么几种类型:(1)支声式由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及其变体,(2)和音式两声部之间节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相异,构成多种不同音程关系。乐句终止音相同。(3)接应式两声部之间,一声部来了,...
· 闽文化—民俗风情—乞巧
闽东畲族节俗活动项目。农历七月七这一天,各族群众对村里的水井要进行一次,叫做“洗井”,洗井完毕,要放7种豆到井里给“喜鹊”吃,把井水喻为银河,让“喜鹊”吃完豆,就地搭桥,使牛郎织女相会。这一夕,畲族青年男女围坐井边盘唱山歌,求偶谈爱,表示自己会像牛郎织女般,对爱情忠贞不渝。这种盘歌活动,经常通宵达旦进行,中间不断出现激动人心的高潮。这一天,村里老人都不能干涉年青人的求偶盘歌活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