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四川基督教堂分布情况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四川基督教堂分布情况,教堂是基督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基督教多称教堂为礼拜堂或福音堂。1949年四川各
教堂是基督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基督教多称教堂为礼拜堂或福音堂。1949年四川各基督教会有教堂346所(不包括分堂、祈祷所),分别分布在成都、绵阳、阆中、广元、南江、南充、达县、泸县、宜宾、西昌、康定、雅安等百余市、县。1950年有教堂137所(含分堂15所),分别分布在成都、广元、康定、巴塘、会理、泸县等近50市、县。截止1999年10月,四川省已开放的基督教堂(点)共106处。
现今四川基督教主要教堂有:成都圣约翰福音堂、成都四圣祠礼拜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基督教对四川的影响
基督教是在依靠西文列强在对华不平等条约而进入中国的,然而基督教来华后能落地生根,争取信徒,并非依靠世俗的强权,而是依靠其教义和传播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部分中国民众的精神和生活方面的需要。以四川为例。1、布道基督教的教派很多,他们进入四川后,都积极地、别出心裁地用各自的方式向民众宣读“福音”。传教士们能忠于职守,富有开拓精神。据成都一些老教徒回忆,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前,英国内地会有一名自称“张普善”的传教士初到成都时,为了易与中国民众接近,他身穿中式长袍,头戴一条假发长辫,手拿一把特大的纸扇,扇子上用汉字醒目地写有“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字句,而且在身子背上背一纸牌,写有“上帝爱世人”等话。如此打扮,经常在大街上缓缓行走,借以引人注目,以此宣传福音。内地会要求传教士和中国人尽可能地“打成一片”,在生活、起居、衣着等方面尽可能地“中国化”。四川的茶馆很多,无论是大小城市,还是乡...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四川现有清真寺分布概况
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以及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的场所称为清真寺。清真寺在唐宋时期称为“礼拜堂”,元代称“回回寺”,明代以后称“清真寺”。四川清真寺在全盛时期有190座,1996年前有131座,1998年有清真寺119座。四川省的清真寺多数位于农村,少数在城镇。目前四川最大、最完整的清真寺是成都天府广场西侧的皇城清真寺,为成都市和四川省教协会所在地,1998年11月新修竣工后开寺。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基督教在川传播的渠道
基督教是在依靠西文列强在对华不平等条约而进入中国的,然而基督教来华后能落地生根,争取信徒,并非依靠世俗的强权,而是依靠其教义和传播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部分中国民众的精神和生活方面的需要。以四川为例。1、布道基督教的教派很多,他们进入四川后,都积极地、别出心裁地用各自的方式向民众宣读“福音”。传教士们能忠于职守,富有开拓精神。据成都一些老教徒回忆,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前,英国内地会有一名自称“张普善”的传教士初到成都时,为了易与中国民众接近,他身穿中式长袍,头戴一条假发长辫,手拿一把特大的纸扇,扇子上用汉字醒目地写有“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字句,而且在身子背上背一纸牌,写有“上帝爱世人”等话。如此打扮,经常在大街上缓缓行走,借以引人注目,以此宣传福音。内地会要求传教士和中国人尽可能地“打成一片”,在生活、起居、衣着等方面尽可能地“中国化”。四川的茶馆很多,无论是大小城市,还是乡...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同善社
其首领和创始人彭汝尊,生于四川省永川县红炉厂东场口回龙屋基。他是同善社的“统道师尊”,自封为“南无清静自在无极燃灯佛”,是奉弥勒古佛之命,下凡来济度众生。1913年,他开始在永川、荣昌一带发展道徒。1918年以后,又发展到汉口、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当时的四川督军刘存厚、省长赖心辉、湖北省督军王占元等均当上了该省同善社的名誉社长。总统曹锟和总理段祺瑞,曾担任同善总社的护法。同善社以倡导善道、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挽救世道人心为宗旨,其在四川各地的“善长”多为当地有声望的地位的人士,所以发展较快。1925年还在汉口组织一个“合一会”,作为统摄全国同善社的首脑机构。成立的时候,彭汝尊曾亲住汉口赴会,各省同善社重要首领齐集武汉,极一时之盛。会后彭汝尊仍隐居在永川县的回龙屋基,自称“回龙老人。”其在各地的传教者称为“恩职先生”。入社宣誓后由恩职先生“点体”,并将日常静坐称为“内功”,将广结善缘,多做好...
· 巴蜀文化—其它宗教—刘门教
亦称槐轩道,其成员多为知识分子,是一个深受道教影响又具有儒学团色彩的宗教学术团体。创始人为刘沅(1768~1855年),四川省双流县人,字止唐,一字讷如,道号清阳居士、碧霞居士。少年时家庭穷困,随父兄读书。他的祖父刘君谟著有《易蕴发明》,对道教内丹术也有钻研。刘沅少时多病,25岁时三次参加儒学乡试,均落榜。他哥哥刘氵署在北京做官,他随兄北上途中在湖北省当阳县紫盖山(道教第三十三小洞天)遇静一道人,得圣师面授。后来他大病不愈,又遇野云老人告诉他:“人生自有长生药”,“存神养气即存心养性”,此后他系统研究道教养生理论,对《性命圭旨》详作眉批,但此时他仍以懦学传人自居,当代学者称刘沅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宗教家”,“他倡导虚无清静,存心养性,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与道家的内丹术融为一炉,追求纯一境界,即《大家。所谓止至善,……后世人多称其教为刘沅道。因他在双流、成都所居之处皆有古槐,故名其居曰槐轩,刘沅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