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少城今昔古城风貌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5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少城今昔古城风貌,  成都是古蜀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现为四川省的省会。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文

   成都是古蜀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现为四川省的省会。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文化遗产。公元前3世纪,秦惠文王灭蜀,置益州郡,派张仪筑城于成都,同时在西偏筑内城,又叫少城,历时久远,代有废兴。清季的少城称为满城。实为明嘉靖时蜀王朱让栩修筑。康熙末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又补建西御街西口至羊市街西口一段,城高二丈,厚八尺八寸,顶上有檐,宽三尺。城区占地四里五分。

  一、城垣规格

  少城的城墙,北由八宝街东头到外城西门(原名清远门),城墙上的栅子叫北栅子。东从八宝街东口南达羊市街西口接年羹尧所补一段至西御街西口,再起半边桥(原名灵寿桥)西折经君平街、小南街转西较场(今成都军区后勤部驻地)和南较场(今3508厂)之间再折至外城城墙上的南栅子。

  城门四道:南安阜门,在今小南街与君平街之间;北延康门,在今长顺下街与宁夏街之间;东门两道,在西御街与祠堂街之间者叫迎祥门。民间为别于外城城门,皆冠以“小”字呼之。所谓小南门、小北门、御街小东门、羊市小东门是也。各门城楼中“迎祥”最为壮丽,城楼上有两道黑底白字的匾额,在内者书“少城旧治”,在外者为“既丽且崇”,比其它门显得格外雄峻风光。

  二、里弄纵横

  鸟瞰少城,略形狭长。城内有大街小巷共42条。北人称巷曰胡同;南人则叫里弄或衖 。但正名应是“巷”。《诗·小雅》有《巷伯》一篇,注:巷,宫中小道也。后来民间亦称“小道”为巷,如《论语》中有“达巷”。胡同、衖、弄,实皆“巷”音之转。满族本东北民族,清都北京,故习惯北人的称呼。所以少城内的小巷皆名胡同。兹列少城街巷今昔名称对照如下:

  少城街巷颇似一条巨形蜈蚣,以将军衙门为头,长顺街为脊,直抵西大街与八宝街之间的延康门为尾,左右两边小巷犹蜈蚣的足。又由两边小巷末端接上东、西根街(含同仁路)两通道。再以金河以南今人民公园南边园地,当时叫永明、永济的两胡同直通南较场的水西门为城南通道;今八宝街、西大街至老西门为北通道。于此,整个城区四面八方都有大道与外城衔接。

  少城区内以长顺街为主干道,清代从长顺街左右两翼胡同地段,再就胡同两侧划分苦干小段,每段面积约一亩左右叫做“甲地”。

  由北至南左翼巷道今昔名称是:八宝街(延康胡同和笆笆--大粪胡同)、东二道街(里仁胡同)、半节巷(仁里胡同)、过街楼(集贤胡同)、红墙巷(普安胡同)、东马棚街(仁德胡同)、东门街(五福胡同)、长发街(长发胡同)、黄瓦街(松柏胡同)、娘娘庙街(育婴胡同,现已拆除,改为住宅)、商业街(都统胡同,又称“大人街”,民初曾在此办商业学校)、多子巷(太平胡同,曾名刀子巷,刘湘住此时,以刀是凶器不祥,改“刀”为“多”)、仁厚街(仁厚胡同,亦名“清大人巷子”)、桂花巷(丹桂胡同)、斌升街(斌升胡同,亦名塔大人巷子)、东胜街(左司胡同,亦名左司街)、将军街(猫猫胡同,杨森住此改今名)、永兴街(永兴胡同,亦名二甲巷子)、牌坊巷(永顺胡同)、祠堂街(胡同,当时因住户极少,连同南面的“头甲巷子”与“桅杆巷子”统称水明胡同)。

  右翼巷道是:西大街(清远胡同)、西二道街(清顺胡同)、三道街(忠孝胡同)、四道街(联升胡同)、焦家巷(上升胡同)、西马棚街(阿产胡同)、槐树街(槐荫胡同)、吉祥街(吉祥胡同,亦名新巷子)、奎星楼街(光明胡同)、栅子街(仁风胡同)、实业街(甘棠胡同,清朝的四旗官校及民初的女子学校均在此)、泡桐树街(泡桐胡同)、支矶石街(君平胡同)、宽巷子(仁里头条胡同)、窄巷子(仁里二条胡同)、井巷子(明德胡同)、西胜街(右司胡同)、方池街(钟灵胡同,谷称大坑沿儿)、蜀华街(东头原称厅子街,西头叫永发胡同,俗称二条巷子)、包家巷(永济胡同)。
三、旗兵布置

  清初,外省移民来川“插占”土地时,逃亡在外多年的川省原籍地主曾组成“还乡团”武装反攻。清廷为进行,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从荆州调来满蒙旗兵3000人驻防成都。继以川省交通不便,换防开支太大,于康熙六十年选留精壮1600名固定驻防成都。

  八旗弟子本清朝所依靠的嫡系,三藩叛乱,增建绿营旗驻防各地,绿营原均由总督,提督统领。

  乾隆四十一年平息大、小金川之乱后,成都开始设置“将军”。他们的分工是:总督管军政和战略布置,故称“大帅”;将军掌令箭,即古之兵符,今之军令;提督的职务是作战指挥。清廷的目的是互相钳制,不让军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是总结“三藩”之乱后制定的策略。

  成都驻防旗兵共编24甲,每旗下属三甲,每甲有骑兵60名,一甲中又有6名佐领(满语叫拨什库、犹今之班长)。

  八旗分内外:满、蒙兵为内八旗,汉军属外八旗。旗下设甲,但编制不尽同。驻成都旗兵皆为三甲。头甲二甲系满族,三甲则是。八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各旗在少城内有官街8条,兵丁则分驻各胡同。

  八旗的驻地与北京内城布置方位相同,即:正镶黄在北,正镶白在东、正镶红在西、正镶蓝在南,是取五行相克之意。旗兵布防又分左右两翼,左翼负责东半城。右翼负责西半城。另在大城的西门和少城的四门各设盘查机构五处,再包括南、北栅子的七所巡守卡子和水西门(金河入口处)、半边街(金河出口)两处的水栅卡子以及流动卡等,可见旗兵布置的周密。

  八条官街亦即各街具体驻地:镶黄旗--东马棚街,正黄旗--西马棚街,正白旗--商业街,镶白旗--东胜街,正红旗--实业街,镶红旗--西胜街,正蓝旗--仓房街(今人民公园内),镶蓝旗--蜀华街。

  满蒙旗虽定驻少城,为奉清廷命,亦可由将军调赴省内外或戍边。这支劲旅的指挥机关就是坐镇少城的将军衙门。这里原为副都统衙门,乾隆四十七年,成都增设将军,四川总督文绶决定以副都统衙门改建。同治七年,崇实莅任,认为观瞻所系,乃大肆扩修改建,始有照壁、头门、二门、厅堂五层,东西辕门,双斗桅杆,仪门以内有文、武官员办公之处及武捕房、满汉印房、较园(即箭道),还有符楼和吹鼓楼。大堂的两侧有亭园楼阁和四时花木的园地;东辕门上匾额,上写“望重西南”。西辕门上是“声扬中外”。大堂前面的牌坊为“控驭岩疆”四字,头门上则高悬“帅府”二字。衙门前手皆有旗兵执戈守卫,显得威严肃穆。
四、旗民今昔

  清代,满蒙兵丁及其眷属居住少城达200多年之久,他们随着清朝的兴衰,在和风中或在苦雨里,过去了若干代人。于今,人民城郭,面目全非,特别在1949年之后。

  少城是一块幽静空旷的宝地,背靠古老的汉城西南城隅,近依旧皇城高地。条条胡同通达四周通道,连接汉城繁华市区,清澈的金河横贯其间,河的两岸田连阡陌,树木丛生,就军事观点来看,这一切不仅是有利的而且是必需的。

  少城居住满蒙旗兵眷属是始于康熙六十年旗兵定驻时,清政府为安定军心迁来眷属,当时户口是2千余户,人丁5千余人,嘉庆时,户口增长到2153户,人丁10998名。同治十年户口又增为4500余户,人丁13700多人。光绪三十年,户口又增为5100余户、男子1.2万余名,女子9千余名。但从辛亥革命至1949年成都解放,据不完全统计,少城的满蒙人民则只有2千多人了(据满史略)。人口剧减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世代依赖所谓“皇粮”的供给,无志求学进取。

  二、受清廷军营制度束缚,八旗官兵死亡世袭递补,不增编制。因无就业机会,游民日增。

  三、清政府被推翻后,满族人纷纷改汉姓或离开成都。

  四、由于八旗子弟无生活技能,又值军阀兴起,于是“吃粮”投军。另则坐吃山空后“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康乾盛世,国富财丰,福被八旗子弟,他们世沐皇恩,过着优裕的生活。在那“幸福”的岁月里,他们不愁衣食,不事劳动,长年所为,不外美化家园,扩大房屋设施,尽情装饰,广植花木果树,挖地筑池,饲养金鱼鸟雀,赏玩古董、字画乃至斗鸡、斗蟋蟀诸事,以消磨时间。人入少城,乍觉“别有天地”,醉舞锦水春风。这是世外桃源吗?不。满蒙旗民也有他们的苦恼与忧戚。清廷对他们还有许多限制:一、未经准假不能自由进出少城,违者关卡人员缉拿严办;二、晚间,大门不能内栓,由执事者外锁,次晨开启;三、奉祀家祖先神只书名讳,不得题写官衔,供神只限“关圣帝君”和“观音大士”,不能供他神;四、不准喂狗;五、不准干其他职业尤其是经商,名曰防止与民争利,实是杜绝复杂交往;六、一切顺从军制,不准谈国事;七、外游只准到祠堂街关帝庙。这些清规戒律都不外以蔽目塞聪为手段,达到限制思想行动自由的目的。庄子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祈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正因如此,所以旗民也就陷于生活腐化,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而不能自拔。

  辛亥革命后,名义上建立了五族共和国家,但并未彻底解决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这些问题。成都的满人,许多不敢承认自己的民族而纷纷改为汉姓。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下列44个姓氏,如镶蓝旗的改姓赵与刘;正蓝旗的满族改姓余,其余:金、吴、雷、巴;白、布、陈、郝;关、马、余、李;甘、陶、杜、穆等一般汉姓都有。

  民国时期,少城地区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少城不再是满占有,更多汉族人民亦进住此间。户口增多了,然而少城仍显得清淡幽静,人们都认为这里是“住家”的优良境地,达官富贾纷纷来此购地置房,新建了许多四合院,且风格装饰,各具特色:回廊曲径,绮阁清池,绿树浓荫,杂花铺陈,把成都装扮成一座花园都市,因而出现了“小巴黎”这别称(世称巴黎为花都)。

  过去少城商店都集中在主干道的长顺街,两侧胡同都是深宅大院,行人寥寥。街道清洁,更无噪音。只每天清晨、晌午、入夜这三个时刻,巷内时或由远及近传来清澈悦耳的铃声或竹梆声。接着,伴随着或高亢清脆或抑顿悠扬的吆喝叫卖声,才打破了古城深巷的寂静。小贩们或挑担,或顶盘,或提篮“过早”、“过午”、“宵夜”的各种食品:抄手、面条、包子、蒸饺、白糕、油糕、蒸蒸糕、烧红苕、熟玉米以至红烧冒结、肥肠等,香气浓郁,色味俱佳,颇能刺激人们的食欲,也形成了成都这座消费城市的特殊风貌。成都小吃、驰名遐迩,而成都却又首推少城。至今本地人谈名小吃,犹每以“少城小吃”概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阆中古城民居
1.移民与阆中古城民居在明清两代,地处交通要道的阆中,是两湖、江西、陕西、广东和福建移民的聚居地,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清代民居,有其独特的居住建筑风格。阆中位于嘉陵江畔,地处坡地,在建筑的外部环境处理上,则是逐层铺垫升高,形成该古城民居高低起伏的层次。户户朝南开置观景楼,隔江相望,锦屏山、浮桥、塔楼、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在诗句中有“处处轩窗对锦屏”之美誉。阆中在古代是客商工匠、文人学士南来北往之处,街道分布密集。居民建筑为了适应街道的不同走向,对大门位置的处理形式较多,有正面入口、侧向入口,“倒插门”的后入口。大门是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民居整体的门面,而且是进入宅院的导向。有的装建龙门、二门、三门等数层大门辗转导向,使居住区避免街上的嗓声及视线干扰。阆中民居平面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不论宅院的大小,不论宅主地位的高低,“在中轴线上布置堂屋、神壁道、过厅等主要内容,体现了宗教观念和封建礼教对建...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大昌古城民居
大昌古城位于巫山县北大宁河东岸,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西晋太康初年(280年)在此设建昌县,后周改曰大昌。康熙九年裁减大昌,并入巫山。古城地处川鄂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大昌古城依山傍水,大宁河如素练穿流域旁,形成特有的地理环境。城内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分布在三条街道两旁,多为四合院布局,建筑结构主要为穿斗式,少有抬梁式,院落之间设风火墙隔断。整个民居群青砖黛瓦,白墙飞檐,雕梁画砖,古朴幽雅,独具风姿,为目前重庆市和四川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群。其中以解放街的温家大院最具代表性,它以灵活多变的布局、高大的构架、精美的雕饰,体现出深宅大院的气派。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巴蜀的民居
古代巴蜀是我国古代干栏式楼居的发源地之一。成都十二桥发现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干栏式木结构建筑遗址,已用木桩基础、木地梁、竹木墙体和竹木绑扎与榫卯相结合的屋顶。这种房屋底层架空,用来防水、防潮,也可防备兽类侵袭。西汉时,在干栏式建筑基础上发展出了高脚或架空木地板的木构架楼居,到东汉就发展为廊院庭园式民居,具有现代四川民居的雏型。东汉画像砖上生动地展示了干栏式楼居和栅居的形象。原始的干栏在盆地周边保留时间很长。唐代杜甫进入剑阁,触及诗人眼目的是巴蜀这种“殊俗”:“仰凌栈道细,野人半巢居”。现代的四川仍处处可见干栏建筑的遗风。如阿坝州藏族的木楼、蜀南地区的竹楼。最有特色的是土家族的幽美的吊脚楼,常建在斜坡上和河畔边,一般为两楼一底,底层为牛栏猪圈,中层住人,顶层贮藏粮食瓜菜,是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巴蜀民居另外一大特色是邛笼——石碉文化,它主要是岷江流域的氐羌民族利用岷山多石的条件,因地制宜而...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四川民居特色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由于多山,山区民居不十分讲究朝向,因地制宜,且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四合院住宅的屋顶相连,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夏日不致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四川民居多为穿斗式屋架。这里的人们在建造民居时善于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
· 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四川民居简述
四川民居源远流长,从最近出土的商代成都十二桥原始干阑式建筑看,即已用木桩基础、木地梁、墙体及屋顶用竹木绑扎与榫卯相结合的结构。汉代在干阑式建筑基础上已发展成高勒脚或架空木地板的木构架楼房民居。到了东汉,已有廊庑院庭、重门厅堂的庭园式民居,整个宅第以周围廊分隔院落:前堂、后寝、厨房及木构望楼“分区明确”,穿逗式、抬梁式木构架已形成,檐部有撑拱、斗拱、挑枋的做法,已具四川传统民居雏形。以后经一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很有特色的四川传统民居。我省现存民居,多为清代、民国建造。唯会理县科甲巷胡宅等几处,据考察认为系明代建造。四川民居有井干式、干阑式、四合院式、碉房、帐篷五类。在大量的四合院式民居中,按其使用功能可归纳为庄园、府第、宅院、店居、农宅等五类。四川是多民族的省份之一,人们因所处自然地理、气候和宗教信仰风俗的不同,各具特色的住宅形式也不同。同样是藏族民居,由于所处地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