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战略、外交概述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4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战略、外交概述,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三国时期,社会,各方英雄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从袁绍、刘焉(刘璋)、刘表、曹操、公孙瓒、吕布、袁术、孙策等的群雄割据到曹魏、刘汉、孙吴的三国鼎立再到西晋,不难发现,最终能成为一方霸主的,无不是有正确的战略,曹魏的“根深蒂固以制天下”中原战略、刘汉的“隆中对”和孙吴的“塌上策”,都是鼎立三方的灵魂。
 战略既然是由对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而产生,因此战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曹魏的中原战略。曹魏的战略,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长远目标,一会打吕布,一会打张绣,一会打刘备,一会打袁术,但基本都是削弱而不是消灭;而相对而言,其他的都有具体的地理目标,如“隆中对”的“跨有荆益”、“塌上策”的“全据长江”、“四州论”就更不用说了,名字本身就说明了其战略目标是翼、幽、青、并四州;没有具体地理目标,正是其灵活所在,不难发觉,曹操的战略思想是:以充州为基地,用手中的汉皇帝对近期敌人进行分化瓦解,然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攻击之;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战略,所以曹操在打算消灭张绣时突然退兵,主要原因是袁术称帝,公开和许昌政府作对。正因为曹操战略思想灵活,才能够在被群敌包围中长期进行战争去削弱对手,同时又使自己壮大。“塌上策”一样根据形势做出调整,其目标是“全据长江”,但后来强敌曹操压境,只好忍痛吐出到手的江陵,“借”江陵给刘备以对抗曹操。“隆中对”虽然作出了局部调整,但没有调整到其基本指导灵魂,因此汉可以说在诸葛亮掌权后,就开始走上了不归之路;早期刘表未死,孙权忙于对付山越,“隆中对”的两大核心思想为“跨有荆益”和“联吴”,然后实现其终极目标兵出两路伐魏以恢复中原;后发觉“跨有荆益”和“联吴”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荆州终于为孙权所夺,只好把原来的目标调整为“发展南方”和“联吴”,但并没有对终极目标“恢复中原”进行调整;面对强敌,以卵击石,“联吴”也仅仅不过是保证吴不会在汉(即平常我们称为蜀汉的刘备集团,下同)北伐时偷袭,连联合作战都保证不了,“隆中对”的终极目标恢复中原实际上已经把汉送上黄泉之路。
 从董卓乱京师到西晋灭吴统一,近百年来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战略家;确切地分类,可以勉强划分为谋略家和军事战略家,前者指立足于整个势力的利益,提出势力的根本发展方向的谋士;后者指立足于打胜某场大战役而提出的近期方针目标。算得上谋略家的,只有四个,分别是曹魏的荀彧、刘汉的诸葛亮、孙吴的鲁肃和袁绍的谋士沮授。四人中,当数荀彧最为优秀,也最为成功,他的两大战略思想:根深蒂固以制天下和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奠定了曹魏基础,也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诸葛亮算成败各半,早年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晚年却带着汉帝国走上死亡之路;鲁肃和沮授英年早逝,但其战略却让孙权和袁绍成就一方霸主。称得上军事谋略家的,同样为数不多,只有曹操、司马懿、吕蒙、陆逊,还有贾诩、法正勉强算得上。曹魏帝国得以如此强大,固然是有正确的战略指导,另一方面却是曹操这个卓越的军事战略家所起的人谋作用;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其实就用了一招,也就是足以致诸葛亮于死地的“拖”字诀,因为司马懿背后的曹魏有强大经济支援,经得起打持久战,而诸葛亮不行,这一拖不但拖死了诸葛亮,拖跨了汉,还拖出了西晋;吕蒙、陆逊是可以凭一战名留青史的人物,奇袭江陵和夷陵之战足以留其一席之地;邓艾一招险棋,正好捅正汉帝国心脏,但平心而论其冒险成分远远大于谋略成分,因此邓艾不能算军事谋略家,最多可以参加战术家评选。

 外交是为战略服务的,为的是得到有利的战略环境。三国时期,诸侯打打和和,打完又和好,可坐下来,凳子还没热,又开始打仗;这个使者后脚刚走,那个使者前脚迈进,透过这繁复的现象,不难发觉其实这些使者们来来往往,并非图热闹,图的是自己的战略利益,确切地说是要一个有利的战略环境。
 董卓乱政时,关东诸侯基本都是处于同盟状态,共同对付董卓,除了陶谦这个政治投机分子故意绕开盟军讨好董卓。其后的袁绍、曹操、刘表集团与袁术、公孙瓒、陶谦、孙坚集团互相大火并,起因仅仅是袁术不满袁绍这个非正出的兄长既取得翼州又收揽天下名士,联合公孙瓒、陶谦打算攻击之;袁绍也作出反应,与曹操、刘表同盟对付袁术集团。这两大集团之间的争斗以及捣乱者吕布的强行插手中原,便是公元196前关东形势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段时期的外交,基本都是同盟之间要求援助或者共同作战。如袁术攻击曹操,不但邀请陶谴出兵青州,连公孙瓒也派部将刘备率军南下攻击曹操;而作为另一方,袁绍也同样派朱灵领军协助曹操作战,又命刘表出兵牵制袁术,这次大会战,袁绍集团取得了辉煌胜利,集团内的袁绍、曹操、刘表势力都大大增加。正当曹操反击陶谦,把陶谦围困时;陈宫张邈突然叛乱邀请吕布为充州牧,中原形势马上开始大混乱:北,袁绍与公孙瓒各有胜负;南,虎狼之将孙坚战死沙场,袁术军与刘表交锋处于劣势;中,曹操忙于收拾吕布,陶谦病死,由公孙瓒部将刘备任徐州牧。此时大家可谓各自为政,无暇顾及同盟者的要求,同盟名存实亡。
 公元196年,袁绍拒绝西迎汉帝,而曹操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正式成为东汉政府的代言人,其外交有了汉帝作为招牌,马上挺直了腰板。给自己的意见加上“汉献帝诏书”的名义来为自己谋求一个合适的战略环境,这就是所谓的“要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曹操外交上一直处于主动地位,不但用汉帝来拉拢可争取势力,如不但保证关西势力不会主动侵犯,还让其出兵出梁协助防御袁绍从并州方面攻击;还有分化敌人,如破坏吕布、袁术同盟,迫使原袁术的盟友吕布、孙策共同出兵攻击伪帝袁术;还用他来激化其他势力之间的争斗,如赤壁之战后任命周瑜为江夏太守以激化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的争斗。但献帝毕竟不过是手段,外交后面真正较量的还是双方各自的实力,因此很多时候,其他诸侯都是采取“对己有利则采纳,不利则不加理睬”的态度,甚至自封某官位。如曹操迎献帝后自封大将军却任命袁绍为车骑将军,袁绍大怒,曹操不得不让大将军给袁绍;赤壁之战后孙权上书表刘备荆州牧;公元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等。为了抗衡曹操,其他利益相关的诸侯则形成同盟关系,如赤壁之战前形成的孙权、刘备同盟;曹操讨伐关中时,关西诸将形成的关西联军等。这些同盟的目的就是共同对抗曹操,同盟者之间同样有矛盾,同盟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同盟得到的利益大于矛盾所涉及的利益;因此在曹魏势力对其放松进逼的时候,这松懈的同盟必定破裂,如孙权、刘备集团之间在曹操威胁不大时争夺荆州以至兵刃相交。
 三国鼎立后,汉帝国推行联吴政策来保证北伐时后方安全;魏则采取曹操晚年定下的“发展内部、静待敌变”的策略,鲜后大规模主动进攻;吴则选择了淮南作为战略方向;基本形成了汉、吴两国夹击魏国的态势,但汉、吴两国极少共同出兵,这是整个三国从形成到结束过程最沉闷的外交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历史概述
汉章帝以来,东汉政府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下来。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洲、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洲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相国,以后又封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军制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过程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军事领导体制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简史
在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存在三种力量,外戚、宦官、士人。他们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存在着互相利用、斗争等种种关系。在皇权强大的时期,皇帝可以控制他们,使之为政权很好的服务。但是遇到皇帝幼小,无法有效控制局面,他们在政权中所起的腐蚀作用就会直接导致政治腐败甚至灭亡。1、外戚:东汉皇帝立皇后讲究门当户对,多以功臣或大臣的女儿为之。由于东汉政权本来就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他们在朝中往往拥有极大的势力,家族中的子弟宾客、亲戚故旧多在中央以及地方郡县中做官吏,对皇权的威胁很大。汉光武帝时期,这一点表现得不明显,而继位的汉明帝、汉章帝也能够很好的控制局势。汉明帝讲究以法治国,以严厉的法制控制豪强地主不得胡作非为。妹妹馆陶公主曾经求明帝任自己的外甥为郎,明帝不答应,而赐钱千万。对大臣们说“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受其殃,是以难之。”汉明帝时期,是东汉吏治最好、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汉章帝继位...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将军职
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秩万石,魏国为第一品。《晋书·职官志》“大将军,古官也。汉武帝置,冠以大司马名,为崇重之职。及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魏国以夏侯惇、曹仁、曹真、曹爽、司马师、司马昭为之,蜀国蒋琬、费祎、姜维为之,吴国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綝为之。大司马: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秩万石,魏国为第一品。魏国以曹休为之,蜀国以蒋琬为之。骠骑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秩万石,魏国以骠骑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车骑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秩万石。魏国以车骑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卫将军: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秩万石。魏国以卫将军开府持节都督者为第一品,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第二品。诸大将军: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三国均置。金印紫绶,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秩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