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长寿会纪念李白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6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长寿会纪念李白,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正月十六诞生,于是,在他的故里,川西北涪江与盘江交汇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正月十六诞生,于是,在他的故里,川西北涪江与盘江交汇处的青莲场,每年人们过年就多了一天。因为在这一天里,人们要隆重举行“长寿会”纪念李白。祈愿李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祝福青莲文人倍出,文风蔚然。
    长寿会究竟兴于何时,已无从准确稽考。根据其仪式、活动内容、规格,可能再晚也晚不过清乾隆时期,因青莲在乾隆年间维修和修建了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文昌宫等诸多建筑。掀起尊李白、爱李白、颂李白的又一个高潮。同时,古青莲场受外来文化冲击很大,居住了许多移民。过去有陕西、江西、福建、广东和禹王宫五大会馆,加之是水陆码头,长寿会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无疑会汲取外域文化精华,丰富内涵,不断地演化形成自己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俗。
    腊月十六倒牙(指不再给长工办招待性酒宴),当年凡在乡里买了田,或在青莲场买了街房,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晚上就有人给你家门口贴张红报,上写:“某某,选你为长寿会会首。”谁也不能推辞,否则会被人鄙视,永远抬不起头来。长寿会的会首有多人,分场上会首和乡下会首。担任会首不仅是苦差,但亦光彩。担任会首者首先应必须取得青莲场大爷认可。民国时期,青莲只有清水大爷,系袍哥组织,名崇德社码头,一般大爷均由官方的乡公所乡长担任。大爷下设三哥、四排、五排、副六、老七,老九(亦称小老幺),经费来源于打斗打秤收取的厘金。会首就如何搞好长寿会,要请大爷指示,宴请大爷、管事。大爷满意后就会派管事协助你挨家挨户筹集长寿会活动资金,否则一切耗资由会首自己承担,弄不好就会倾家荡产。然后,会首们就到纸货铺,安排人扎彩龙、狮头、笑和尚、纸文昌、纸观音、纸财神、纸高台和各种灯笼等。
    腊月25日文昌菩萨出宫日子,大家便把青莲火神庙文昌宫的木雕文昌请出,安放木案上,腊月三十,安放于轿中,准备长寿会出巡。
    正月初一、青莲人便开始过大年。这一天,在李白故居陇西院里,要举行迎春会、四面八方的人络绎不绝赶天宝山。
    正月十六是李白生日,也是青莲一年一度中最热闹的一天。因别处年已过完,且彩龙、狮子已倒灯。绵阳龙门、青义、石马,安县花□、黄土,江油中坝、彰明、香水等地的龙灯、狮灯都要到青莲场,朝贺长寿会和青莲场开场,所有店铺开门迎客营业。整个青莲场人头攒动,喜气洋洋。
    上午十时许,焚香鸣炮,祭祀李白。长寿会正式开始。顿时,锣鼓喧天,礼乐齐鸣。当首由8个孩童手执排灯开路,每个排灯高约30、40厘米,上书一字。组合为:“天下太平,恭贺新喜”。每年排灯上前四字不变,后四字不断变化为:“恭贺新年”、“恭喜发财”等等。其次是由两少年抬的纸扎骑白马的文昌,高约2米。后跟香案,上置香炉、油灯、供盘,因为走三四个门面就会停下来接受人们朝拜,进香上油。依次是纸观音、骑着老虎的纸财神、纸灵官、城隍菩萨,均皆有香案;各式灯笼、彩旗、旌幡,后是八台纸高台,上扎两人,每台由两小孩抬。
    随后,是两名唢呐手,吹着将军令等欢快曲牌。由两壮汉抬的木雕太白架,高约17米,四足,呈四方八棱,共九层,第一层刻有“太白学士”四字,每层还雕刻各种菩萨。依次是真高台,一般为八台,有时达十二台。每个高台一米高、一米宽的木桌上重立两人,多为“访友”、“抢伞”、“钟馗送妹”、“送京娘”等戏剧造型,每台高台由四个壮汉抬着,前有人执用布裹,上扎有花,用于高台上面人物在起到时平衡身体的撑杆;旁有人撑用绸缎扎成的五颜六色彩伞,在高台戏之后,是狮、龙灯、高脚狮子、彩莲船助威的文昌出巡。由四壮汉抬着坐着轿中的木雕文昌菩萨,庄严而不失喜庆。
    队伍经陕西会馆、江西馆、名贤祠、缓缓而行,在整个队伍两边,还有不少维持治安秩序的管事,不准调皮的小孩扯那些纸质飘带。
    白天的活动完毕以后,参加长寿会的全部人马就到火神庙里吃饱斋饭,稍事休息。晚上又按白天的秩序在青莲场走一转。排灯里点亮了灯,狮子、火龙都舞了起来。青莲场灯火辉煌,激情荡漾。
    大约持续到晚十时,长寿会方才结束。人们就将那些纸糊财神等拿到火神庙,以待来年来修补、彩画后继续利用。文昌菩萨亦归位文昌正殿,太白架供于配殿。
    会首们核算会期开支,不足由大家均摊补够,余钱交给庙上作香火钱。其职能自然解除。待腊月选出新的会首后,长寿会又隆重举办。故而,一年复一年地延续下来,至1950年中断。现在,家住江油市青莲建设街年逾古稀的杜国通及青莲太华村陈桂珍、周玉华等老人们仍对正月十六长寿会盛况记忆犹新。有识之士建议政府恢复这一古老的传统民俗——长寿会,让李白故里的文化更加灿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蔡侯会汉族节日习俗
蔡侯会----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夹江县一带。每年农历八月举行。夹江是著名的纸乡,纸坊众多。广大造纸艺人奉蔡伦为祖师,家家供奉蔡伦神像。农历八月正值新竹未沤好、旧料已用完的闲暇之期,艺人们便集资办蔡侯会。届时,蔡侯庙内张灯结彩,唱川戏,演木偶,十分热闹。艺人们或杀猪宰羊,举家欢庆;或携带礼物,探亲访友。此习俗现有部分内容流传。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梓潼庙会汉族节日习俗
汉族节日习俗。又称梓潼大庙庙会。流行于梓潼县一带。每年农历的二月和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先后举办两次。相传,梓潼七曲山大庙为文昌帝君的发祥地,这两个时间为其忌日。旧时,庙会由官府主办,要举行大规模的“迎梓潼”、“行文昌”的祭祀仪式。届时,远近的人们纷纷赶来烧香许愿,祈福禳灾。戏曲玩友们则舞狮,演阳戏,奏送神曲,唱劝世文,吸引大批香客和观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来,该习俗重新流传,活动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观赏和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信旅游观光为主。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白马歌会白马节日习俗
白马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白马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己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届时,平武县、南坪县和甘肃省文县的白马身着节日服装,带着乐器和道具汇集到承办乡的大坝子,围起大圆圈,唱起传统的酒歌、劳动歌、爱情歌,跳起古老的圆圆舞、猫猫舞、曹盖舞。同时,表演新编的歌舞节目,举行摔跤、拔河、荡秋千等体育活动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鬼城庙会汉族节日习俗
鬼城庙会---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丰都县一带。旧时,每至庙宇主神的诞辰,都要举行庙会。丰都鬼城寺庙林立,庙会众多,全年达35次。如正月初九玉皇殿办玉皇大帝圣诞庙会,二月初二天子殿为阎罗王天子圣诞并天子娘娘肉身成圣期举行天子会,四月初八大雄殿为释迦牟尼圣诞办佛主会,九月初九丰都大帝圣诞举办土地会等等。过去赶庙会的多数为去鬼城敬香的善男。香客主要分为两种:一为独自上山烧香的散香客,一为有组织结队去的进香队。每个进香队都有两位领队,俗称“叫口先生”,他们一人打铰铰,一人敲钗子在前面引路;后面跟着的香客一手拿布幡,一手拿香,幡上写着“进香大吉”四字;大家边走边唱,作揖打拱,一唱一和;路上逢庙必拜,为生者、死者和自己祈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城庙会曾一度中断。1988年4月18日,丰都县举办了首届鬼城庙会,在保留原有庙会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等内容。该习俗现仍流行。
· 巴蜀文化—节日习俗—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
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举行。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吐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