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迎亲与哭嫁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1
转发:0
评论:0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迎亲与哭嫁,   迎亲日子定下来以后,男家杀猪宰羊,准备酒席,请好各类帮工。女方也准备酒席,

    迎亲日子定下来以后,男家杀猪宰羊,准备酒席,请好各类帮工。女方也准备酒席,筹办嫁妆。嫁妆多少,视女方家境而定,有箱、柜、桌等木器,还有被盖、蚊帐、衣服、瓷器等,富裕之家还用地产或房屋做嫁妆。女家对嫁妆十分重视,清末《内江县志》载:“嫁女妆奁,便不量家资,总以服饰华丽、笼箧多者为美,二十年来踵事赠华,日胜一日。”
    婚前一二十天,新娘便开始“哭嫁”,哭叙离别之情,边哭边唱。如果不哭,往往被人讥笑为一心想嫁人。哭嫁歌有一定的格式,民间文人将其整理为《哭嫁书》,新娘要事先学习一番。此处引录流行于资中地区的一首哭嫁歌:“哭声我爹,哭声我娘。谆谆来教诲,辛勤来抚养。望女攀高门,找个如意郎。命运前生定,岂能任勉强?……相处十八载,恩德永难忘。今朝出家去,心中实悲伤。女儿走别后,爹娘多保养。日后回娘家,再来看爹娘。”再如旧什邡一带的哭嫁歌是这样开头的:“春季开的芝麻花,叫声爹来问声妈,女儿明天要出嫁,不知嫁到哪一家?你的女婿我的他,他姓啥?”
    在哭嫁歌中,还有“哭姐妹”和“哭媒人”(实际上是骂媒人)的歌子。下面是一首旧时流行在什邡地区的“骂媒歌”:“堂屋上面三柱香,媒人回去生疔疮。一个疔疮九个头,十人看到九人愁。堂屋后边栽杉条,杉树长大搭木桥,郎客过桥不闪摇,媒人过桥跌下桥。跌断脚杆做柴烧,跌烂脑壳做瓜瓢。跌断手杆放狗咬,四肢不全做猪槽。堂屋门前栽冬瓜,媒人回去死爹妈。堂屋门前栽辣椒,媒人回去遭火烧。堂屋门前栽李子,媒人回去死女子。堂屋门前栽茄子,媒人回去死儿子。堂屋门前三炷香,媒人回去背生疮。”
    到迎新前几日,有些亲属也帮着哭。直到进了花轿,新娘才停止哭泣。哭嫁之俗在川内各地各有不同,一些地方只器一二天,也有些地方根本不哭。
    在迎亲之日到来了,新娘前夜即早起,穿上嫁衣,等待上头的吉辰。时辰一到,还要选一位与新娘八字相合的妇女,用梳子在新娘头上梳三下,用白棉线把脸上的汗毛绞掉,俗称“开脸”。由此,四川民谚说:“出嫁女儿妈开脸。”开脸后便戴上凤冠,等候上轿。
    迎亲之日,男家张灯结彩,清早就派出迎亲队伍(路程远者前一天就出发了)。队伍中有鼓乐手、旗手、抬轿手,多则百余人,少则二三十人,一路上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迎亲队伍到女家时,鞭炮齐鸣,唢呐声声,锣鼓震天。花轿抬进女家,半截放进堂屋。新娘敬拜祖宗神位,辞别父母,戴凤冠霞帔,红绸盖顶,由亲兄弟背上轿去,也有搀扶上轿的,俗谓“出阁”。一些地方还要在新娘侄儿辈中选一个12岁以下的儿童同坐花轿,俗谓“附轿”。一些地方为了避免新娘晕轿,先由父兄试坐。旧时新娘出嫁都要坐花轿,民国时一些新女性不坐轿,人们颇感新奇。建国后,坐轿习俗渐废,新娘走到男家。近年来,城市中时兴坐出租车迎亲。
    花轿抬起来以后,掉头走向男家。媒人在前,花轿居中,嫁妆随后,然后才是送亲客、迎亲客。新娘一般由哥嫂陪送,如无哥嫂便由弟弟陪送。嫁妆两人一抬,物品都要贴上红纸或染成红色。如果有衣柜,则要抬在其他嫁妆前面,以示“早生贵子”。新娘的嫁妆在路上要全部展示出来,以示体面。路上行人、轿马见花轿来了,都要让路,即使是官轿也是如此。新娘在途中不能下轿,在休息时,轿夫和抬嫁妆者还要向送亲客讨喜钱。一些地方花轿在途中不能落地,由轿夫轮流抬行。
    迎亲时新郎多不随行,但个别时候新郎提前到女家,随人携双鹅或双鸭,向女家祖宗牌位行礼,叩见岳父母大人后便返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守节与改嫁
旧时,丈夫去世之后,妇女要守节。寡妇改嫁(四川俗称“出姓”)倍受阻挠,并且为人所耻笑,夫家宗族和娘家都认为改嫁对他们很不光彩,社会上闲言碎语也特别多。俗话说:“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四川民谚说:“二婚嫂走了田埂,青草都长不起来。”所以,大多数妇女只能“从一而终”。贫困人家,丈夫死了,寡妇生活无着,只得改嫁。改嫁要写契约(四川俗称“写婚书”),写契约的地点通常选在荒凉之处,连使用的笔也要顺势扔掉,看都不能看,认为是不祥之物。有社会地位的人是决不为人“写婚书”的。寡妇改嫁没有陪嫁,夜晚在野地里坐上小轿(2人抬)到男家,俗话说:“过婚嫂,连夜讨,没有轿子马也好。”还说:“后婚嫂,后婚嫂,连夜说起连夜讨。”出门这天,不能请客,不能设酒宴,不能敲锣打鼓,更不能扯旗放鞭炮。改嫁前,寡妇还要祭奠亡夫,子尽夫妻恩情,到另一地或后夫家洗澡更衣之后,才能拜堂。如果是“填房”,还要到后夫的前妻灵前叩拜。...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提亲与恋爱
旧时四川汉族实行包办、买卖为主的封建婚姻,男女青年婚姻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所以有句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至于男女双方是否情愿,是无关紧要的。操办者关心的是门当户对,这就如俗话所说:“板板门对板板门,笆笆门对笆笆门。”包办婚姻给无数青年带来巨大的痛苦,婚前男女互不相识,既无感情,又非自愿,制造出许多家庭悲剧。郭沫若曾戏称包办婚姻犹如四川民谚所说:“隔着口袋买猫儿,交订要白的,拿回家者知是黑的。”巴金也在他的名著《家》中,以成都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封建家庭婚姻给青年人造成的创伤。一些青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不得不远走他乡。五四运动后,一些城市逐渐有了恋爱婚姻,但广大农村仍牢固保持旧俗。直到50年代后,男女婚姻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纳妾
旧时,如果原妻无生育或无子,丈夫可以纳妾娶小。中国自古对传宗接代十分重视,使一夫多妻合理化,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把女子作玩物而娶三妻四妾的。在封建社会,一夫多妻被认为是合理的。而在四川的历史上,纳妾更是达官贵人风流之举。例如,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的豪族多纳妾,其中山南豪族李迁哲有妾近百人,至唐代,还有人提及蜀中风气“多鬻人女为妾”(见《新唐书·李德德裕传》)。因而入蜀的官员,多在蜀中纳妾,著名的浣花夫人任氏就是西川节度使崔节之妾。四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四川人素以爱享乐而闻名。在建国前,一些官镣、土绅、军阀、土豪纳妾是普遍的,另外有些富裕的平民百姓也纳妾。官僚、士绅、军阀、土豪纳妾主要是为了玩弄女性,而平民百姓纳妾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纳妾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利用权势霸占来的,有用金钱买来的,有把丫头收上房的,也有求媒人说合的。只纳一妾的,称“两大小”;纳三四个妾的称“三大两小”。纳妾也要举行仪式...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童养婚
童养婚即是男家抱养贫家之女或孤女,俗称“闲坐”,到适时年龄时与自家儿子结婚。被抱养之女称为“童养媳”,又称“小媳妇”,她年幼时即进男方家门,成为男方廉价劳动力。如遇到凶恶的婆婆,则更与丫环无异,倍受虐待凌辱。童养媳也要有媒人,要写“抱约”,到成年时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俗称“圆房”。
· 巴蜀文化—生活习俗—旧时婚俗指腹婚
旧时的四川,一些小孩还没有出世,便由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成年之后结为夫妻。俗称“指腹婚”。若同是男孩,则结拜为兄弟;若同是女孩,则结拜为姊妹。指腹婚在汉代便已经出现。《后汉书·贾复传》记载:贾复为征讨贼寇而受伤,光武帝为感谢和表彰他,当众宣布:“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我女嫁之。”上行下效,百官效仿。此俗流入民间,便相沿成习。六朝时,婚姻重门第,士族多指腹为婚。到了宋代,指腹为婚相当普遍,成为人们缔结婚姻的重要方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