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香钹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6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香钹,“南丰香钹”是《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编选的江西曲种条目之一。原释义由刘之凡执

  “南丰香钹”是《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编选的江西曲种条目之一。原释义由刘之凡执笔撰写。赣东南丰民间流传的香钹,是解放后挖掘整理,重新编演的曲种。这一说唱艺术,来源于“军山进香”祭汜活动中的“谒仙”(又称唱仙)。军山,位于南丰西陲,与宜黄交界,由军山大帝“汉长沙王吴芮伐南越驻军于山”(见清同治《南丰县志》)而得名。上建“三仙祖师”庙宅,“每秋至则拜谒者,竖旌幢,鸣金鼓,长歌互答,晓夜不绝,多至自千里外”(见《琴城稗记》)。这种庙会时,拜山朝庙者成群结伴,手托香托,口唱赞歌,逢镇过市,踏歌而行,所谓“谒仙”(也叫做“唱仙”)。

  “谒仙”由一人领唱头(前)句,余者随声附和,伴之以铜钹“叮、且”之声,藉以和谐声调,整齐步履。民间艺人借鉴“谒仙”形式而创新出独具一格的曲艺,便取名为香钹。其艺术造诣之深,实令人赞叹不已。香钹作为一种曲艺,白形成以来,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一)初期是单口表演,只限于在逢年过节(或大户人家婚寿喜庆)时,艺人手持铜钹,走村过堡挨门挨户念上几句如“香钹进屋,长财发福”;“手拿香钹圆又圆,贺喜东家买良田,上买良田到广昌,下买良田过建昌”(现南城县,原为府治所)之类的彩词。那时是光说不唱的,(二)中期,为适应经常性演出和扩大听众面的需要,香钹除保留原有的彩词外,有的便由光说不唱改为以唱时调小曲为主,击钹伴奏,形式上演变成为无伴奏的走唱。 (三)自从一些闲散的戏剧艺人加入香钹队伍,便将一些如《梅鹊报春》的民间传说和《彭祖上寿》之类的戏文改为说唱,用扬琴、二胡伴奏,表演形式由走唱改为坐唱。最后经过整理又借用了地方戏剧中的《下南京》等唱腔,改作唱曲;同时,揉合了南丰《和合》的鼓、钹敲击技艺,伴奏也增加了两面不同形音的皮鼓、笛、三弦等,以丰富钹的表现力。唱时,鼓钹作前奏,先唱四句开场词,再说唱正曲,最后添上一段尾声结束。其中首尾有固定的唱词,中段正曲依题而异,并插入衬词,衬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格式。唱时一人主唱,三四人附和,从而使后期的香钹构架更为完整。

  唱香钹又叫“打香钹”,因为初加入伴奏乐器时用的是扬琴,和原有的钹都是轻敲细打,故有此称。用黄铜铸制,直径约3市寸的钹,在全曲演唱中占有突出的主导地位和特殊作用,由主唱人执掌,指挥快慢,渲染情绪,加强气氛。曲调舒展明快,中段音乐和唱腔,稍趋缓慢平稳,适于叙事。数板时以钹沿轻击,代板敲打节奏,结尾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全曲宜用在表现赞扬,喜庆欢快的情绪。

  打(唱)香钹不论唱什么内容,任何曲目总是开头先以“手拿香钹敲起来,敲得百花满园开(攻为敲得红花遍地开),花开长流水(改为花开春常在),荷花斗水开(改为百花向阳开)”四句,艺人们称作“书帽”或“曲头”、“曲帽”。第二段是包括叙事、描景、抒情的情节完整的“身子”,又叫作“曲心”。结尾唱词是重复“曲头”,名为“收场”,也称“曲尾”或“收桩”。全曲唱词中以“荷花斗水开(百花向阳开)”作为衬句,用“呀”、“吔”、“嘞”、“呃”、“个”、 “啰喂”为衬词,藉以补助语气。演唱时的吐字发音是模效南丰地方戏曲的方法,使唱腔与语言紧密相联,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自六十年代起,南丰香钹陆续创编的《贫下中农心向党》、《喜迎知识青年回乡来》、《毛主席带兵进康都》、《当年红军回康都》等一批新节目,参加省地文艺汇演,均获奖励和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地方特色—南丰赓溪竹马
赓溪村,属莱溪乡管辖,位于县城东南方15华里处,傍山近水,原为夏姓族聚之所。当地竹马舞,誉冠全县,因有口皆碑,故称为“赓溪竹马”以别于他处。赓溪竹马始于何时,现尚未见有文字资料,难以推断。据当地夏姓口碑,是他们在赓溪开族的一世祖首创的。那时,赓溪原是—块茅林草塞的荒野,夏姓始祖因老家连年兵灾,民不聊生,迫不得已便带着一家老小和几个父死母亡的侄儿侄女,离乡背井,迁来赓溪定居。他们披荆斩棘,开荒种地,劫后余生,企望从此永远免却兵灾之苦。于是选择在村口建了一座福主殿,内供“军山大帝”,(据考,军山大帝其人为汉将吴芮),藉以镇守村坊。借神灵,拒贼寇,御兵患,佑乡里、保太平。后来又担心防不胜防,要有一支劲旅才能驱寇杀敌,方可无虞。果然,第二年他们全家在村后刨荒开地,忽然听得白茅窝(地名)草丛里,一连几天,战马嘶鸣,他们惊喜之余,便蹑手蹑脚拨开茅草偷看,远远望去果有一队人马在那对打操练,及至赶上前去,...
· 赣文化—地方特色—赣县田村花灯
位于赣县东北部的田村镇,是个客家文化名镇。境内既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又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源于唐代,盛于宋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田村花灯,其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田村古镇与江西母亲河———赣江仅一山之隔,与赣江上游的两个重要口岸———赣县湖江和万安良口仅距15公里。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古代,绵延几十里的群山阻隔,既无碍于小股人群活动,又不利于大队人马的机动,是人们躲避兵燹之灾的理想居住地,所以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士民工商、官宦巨贾迁居于此,使得田村早期就是店铺林立、商贾如云,经济十分发达。花灯最早是客家先民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一些从中原迁居过来的人士,将这种习俗带到了田村,并逐渐发扬光...
· 赣文化—地方特色—东河戏
是江西古老剧种之一,集高腔、昆腔、乱弹多种声腔,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发展并流行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流域,故名为东河戏。明嘉庆年间,赣县一带的高腔“坐堂班”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土高腔”(亦称“道士腔”)。清顺治年间,昆曲艺人进入该地区,高、昆腔互相渗透,正式形成东河戏。清乾隆年间,各种地方戏曲传入赣州,还吸收了江西宜黄腔(老二簧)和安徽石牌腔(安庆调),因而增加了乱弹班,东河戏得到进一步发展。清咸丰年间,又受到桂剧影响,始演唱西皮,东河戏形成了高、昆、乱“三合班”的体制,进入全盛时期。东河戏的剧目约有四百多种,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整本戏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簧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如《九江为王》等。高腔的《双斗猴》,皮簧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东河戏的戏曲语言用赣...
· 赣文化—地方特色—婺源地戏
婺源地戏是婺源民间的一种由乡民穿戴戏衣,化装成人们熟悉的一组组戏剧人物亮相的敬神与娱乐相统一的传统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初、三月三、四月八和迎秋打醮时,不少地方都会演出地戏。地戏有地戏、马戏、抬阁和高跷等形式。扮演者穿戴戏衣,饰成生、旦、丑、末、净等角色,依次亮相。在地上行走者称地戏;乘马而游者,谓马戏;抬阁帽是由四至八个人抬着一张大型台桌,台桌分高低层和前后区。扮演者(多位灵巧的儿童)各饰某一戏剧中的角色,穿戴考究。形态或站、或坐、或倒立、或悬空,组成一个个精彩画面。如《桃园三结义》、《闹天宫》、《单刀赴会》、《打金枝》、《三岔口》、《拾玉镯》等。上述三种,只配以锣鼓丝弦,扮演者不演不唱。而高跷则是脚上绑定木棍,短的一尺,长的一尺半。扮演者边走边演,一般多为插科打诨,逗人嬉笑。艺高者甚至表演武术、或劈叉、或空翻。
· 赣文化—地方特色—宁河戏
是江西地方大种剧。发源于江西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簧,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簧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宁河戏剧目可查者有四百多种,多系整本戏,有弋阳腔的《征东传》、《西游记》等,吹腔和昆曲的《四国齐》、《大香山》、《六国封相》等,来自宜黄腔的《贩马记》、《双贵图》等和唱西皮的《莲台山》、《茶阳关》等。过去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为傩主,演出前后都要演习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傩歌,请傩神和辞神等关目。因演出主要是为了敬神,一般没有奸淫凶杀的剧目和表演。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是别的剧种罕见的剧目。宁河戏的表演别具一格,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