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赣文化—民歌—弋阳的民歌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71
转发:0
评论:0
赣文化—民歌—弋阳的民歌,弋阳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口头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

  弋阳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口头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民谣,大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代代相传。人们还用歌谣的形式,抒发心中的不平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反映风俗的歌谣,情调细腻感人。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曲调,填进了新的唱词,形成了土地革命时期流行的、为数众多的革命民歌。

  山歌

  山歌多分布在南北山区一带,烈桥、磨盘山、漆工、叠山、港口、樟树墩等地的人民群众,在长年的劳作中,把个人的情感抒发在劳动的场景中,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对 歌

(问)么哩开花满山白?么哩开花摘不得?

   么哩开花无人晓?么哩开花在外国?

(答)柽子开花满山白,禾苗开花摘不得,

   杨梅开花无人晓,胡椒开花在外国。

(问)么哩生来尖对尖?么哩生来偏对偏?

   么哩生来铁扫帚?么哩生来赛草镰?

(答)牛角生来尖对尖,牛脚生来偏对偏,

   牛尾生来铁扫帚,牛嘴生来赛草镰。

(问)么哩弯弯在半天?么哩弯弯在水边?

   么哩弯弯在田旁?么哩弯弯在眼前?

(答)彩虹弯弯在半天,龙船弯弯在水边,

   犁头弯弯在田旁,眉毛弯弯在眼前。

(问)几时到过高山中?几时到过田畈中?

   几时到过杨家店?几时到过妹跟前?

(答)砍柴到过高山中,耘禾到过田畈中,

   打酒到过杨家店,想妹到过妹跟前。

  

  田歌

  分布在小平原和山区一带。葛溪、曹溪、中畈、城郊、朱坑、烈桥等地的人民,常年种田作地,在旧社会里,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因此,劳苦大众口头创作的大量“田歌”,表达了反剥削反压迫的愤懑心情。

长工真可怜


长工长工真可怜,落雨落雪耕冬田,

上垄耕到下垄转,耕断犁头扣工钱。

长工歌


正月长工正月天,正月长工做长年。

地主老板享大福,长工忙在田里边。

芳湖田歌


(东家)日头公公早起山(啰),我请个长工也很难,

一日三餐白米饭,咸鱼腊肉不间餐。

(长工)日头公公早下山(啰),我打个长工也很难,

一日三餐糙米饭,一条咸菜下三餐。

(东家)你打什么乱哇,嚼什么蛆,还不到昼时你就死来归!

(长工)骂声东家黑良心,我从早累到夜里才头起。


  风俗歌

  分布在农村各地,弋阳人民在千百年来劳动中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人们在节日喜庆中,经常围坐一堂,用民歌的形式,高唱风俗歌,歌颂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籍此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乡民。

高山有好水


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妇花;

人家有好女,无钱莫想她。


一根竹竿劈四椏


一根竹竿劈四椏,四个媒人到我家;

妹崽今年十八岁,哪样舍得把(嫁)人家。


十疋巾


一疋手巾一疋青,不敬婆婆敬么人?

敬得婆婆何等好,养男带女不求人。

二疋手巾二疋青,不敬公公敬么人?

敬得公公何等好,大树底下好躲荫。

三疋手巾三疋青,不敬大伯敬么人?

敬得大伯何等好,买田买地不求人。

四疋手巾四疋青,不敬叔叔敬么人?

敬得叔叔何等好,担水砍柴不求人。

五疋手巾五疋青,不敬姑姑敬么人?

敬得姑姑何等好,挑花绣彩不求人。

六疋手巾六疋青,不敬姑夫敬么人?

敬得姑夫何等好,唆牛打马不求人。

七疋手巾七疋青,不敬嫂嫂敬么人?

敬得嫂嫂何等好,锅前灶后不求人。

八疋手巾八疋青,不敬婶婶敬么人?

敬得婶婶何等好,家中和睦不受欺。

九疋手巾九疋青,不敬邻居敬么人?

敬得邻居何等好,借个东西不求人。

十疋手巾十疋青,不敬丈夫敬么人?

敬得丈夫何等好,夫妻同做白头人。

  

  童谣

  不分区域,是我县农村儿童传统文化的启蒙课,在游戏、放牧、节日中传唱,增添了生活情趣。

洗澡谣

前拍拍,后拍拍,娃娃洗澡不着吓(音:赫)

月光光

  月光光,照砻糠。砻糠空,照相公。相公矮,照螃蟹。螃蟹八只脚,照鸦雀。鸦雀滚呀滚,有钱丈夫不买粉。买起粉来不会搽,有钱丈夫不买麻。买起麻来不会织,有钱丈夫不买笔。买起笔来不会写,有钱丈夫不。买起马来不会骑,有钱丈夫不买犁。买起犁来不会耕,横一耕,直一耕,耕破了脚趾犁破了皮。 (编者按:以月光光为名的童谣,广泛地流行于客家地区,属于赣民系的弋阳地区的月光光很具有弋阳当地的特色,月光在客家话和赣语里是指-月亮,月光光也就是指明亮的月亮)

  

  革命歌谣

  早先流传在革命老区,如漆工、烈桥、磨盘山、城郊、中畈、曹溪等地,后在全县范围内广为流传。在土地革命时期,这些歌谣是工农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我党我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它在动员人民参军参战,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鼓舞苏区人民前仆后继坚持艰苦的革命斗争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出了个方志敏


湖塘塌塌岭,出了个方志敏。

一心干革命,为的是救穷人。

红区人民好欢喜


磨盘山上飘红旗,枪杆子打出新天地。

打倒土豪分田忙,红区人民好欢喜。

翻身歌


从前开口唱山歌,没有甜歌唱苦歌;

如今开口唱山歌,苦尽甜来山歌多。

一唱桌上有瓷碗,二唱灶上有铁锅;

仓里有了黄金谷,床上有了新被窝。

穷人抬头真快乐,日日夜夜唱山歌;

白天唱过方志敏,夜里又唱翻身歌。

唱得家鸡团团转,唱得野鸡离了窝;

唱得天仙下凡来,牛郎织女笑呵呵。

唱得天宫乱打转,唱得豪绅打哆嗦。

人间有了共产党,哪个穷人不唱歌。

穷人翻身山歌多,唱了一歌又一歌,

唱了恩人方志敏,再唱共产胜利歌。

打倒土豪为人民


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

第一英雄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

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

方邵挥手换了天


红旗飘飘满天飞,方邵挥手换了天。

阴天变晴天,农民见了天。

恶霸归了天,白狗飞了天。

四想歌


(女)一要想来想什么?二要想来是何人?

三要想来哪一个?四要想来叫么名?

(男)一要想来共产党,领导穷人把身翻。

二要想来毛泽东,号召穷人闹革命。

三要想来方志敏,领导成立农协会。

四要想来红十军,英勇杀敌为穷人。

弋阳有个方志敏

弋阳有个方志敏,带领穷人闹革命。

穷人听说方志敏,担饭提茶到处寻。

土豪听了方志敏,日日夜夜不安宁。

  喜庆歌彩

  在重大节日、婚嫁、建房喜庆活动中,弋阳人民喜欢用歌彩的形式,抒发个人好恶、祈福新人、赞美生活……歌彩形式多样,内容活泼,诙谐成趣。

  [婚姻] 过去,新娘到婆家下轿之前,就有风水先生手执公鸡、菜刀在轿前挂彩唱歌。

挂轿彩(节选)

   挂彩挂在轿门前,夫妻同老万万年。兮哎!天地开幛,归娶洞房。反(左)手抓鸡一只,顺(右)手宝刀一张。兮哎!此鸡不是凡间鸡,乃是王母娘娘报晓鸡;此刀不是凡间刀,乃是王母娘娘的宝刀。金鸡飞上天,夫妻万万年;宝刀落下地,牵出新娘拜天地。前面吹打喧啊,吹吹打打闹洋洋。

入洞房彩

   一对红烛喜洋洋,照见新人入洞房。新郎嘴上笑呵呵,新娘脸上开芙蓉。一把瓜子撒在东,生的儿女好面容;一把糖果撒在南,生的儿女敬爷娘;一把果子撒在西,生的儿女会读书;一把炒豆撒在北,生的儿女样样都不缺。今日洞房花烛夜,明日同作白头人。夫妻和气福气多,儿女争气家庭乐。当中一对吹鼓喧啊,吹吹打打闹洞房。

   [建屋] 弋阳农村建宅,历来特别重视上梁。所以在上梁之时,要请人来喝彩庆贺,图吉利,添光彩。喝彩时一人唱,众人和,气氛异常热烈。

上梁

   啡!手拿贤东一壶酒,万两黄金巧打成。上有金丝来罩顶,下有八宝莲花托酒瓶。一步先来二步先,喜气洋洋华堂前。二步先来三步先,喜气洋洋楼梯边。左手撩衣,右手攀梯,脚踏楼梯步步高,手拿丹桂摘仙桃。左手拿到三五个,右手摘到四五双。手攀一串,一串本是黄连木;手攀二串,二串本是紫檀香;手攀三串,三串本是山枣树;手攀四串,四串本是松柏四季青。左手攀到柱花口,五谷丰收堆满斗;右手攀到紫金梁,六畜兴旺挤满川。前面一对吹打喧啊,吹吹打打闹洋洋。

跑梁

  木匠上梁后,要试梁上得是否结实。这时,木匠要在梁上跑几个来回,称跑梁。跑梁时,要往下抛果点(故又称“抛梁”)、喝彩。

  麦子麦子,生在何处?出在何方?出生在东北二方。九月耕种,正月二月细叶飘飘,三月灌浆饱满,四月收割归场。大哥哥挑进仓房内,二哥哥挑进磨坊边。头一磨来白如雪,二一磨来瓦上霜,连三磨浆,浆成行。行行去去,去去行行。行在十字街头,请来二位厨官师傅,做成此馃。今日弟子拿来抛万年栋梁,一馃落地千担米,二馃落地万担粮,三馃落地生贵子,四馃落地中个状元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民歌—赣南客家民歌句句真
客家民歌是民众之歌,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高尔基曾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地伴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能了解人民真正历史的。”客家民歌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客家人的爱与恨、兴与衰、情与志,如早期客家先民南迁来到赣闽粤山区,靠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垦荒种茶,谋求生存,过着艰苦生活,如民歌“话起茶农真可怜,半碗酸菜一撮盐;吃杯老茶算是酒,吃碗豆腐算过年。”客家人自幼热爱劳动,放牛之事则由儿童承担,那小孩赶大牛的情景在民歌中形象而逼真:“放牛崽子好吃亏,戴个笠笸坎坎累;撵得笠笸牛又走,追得牛来阵(伴)又归。”客家人还常以小修小补出门谋生,如于都民歌:“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过海到南洋。”客家民歌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如以字形...
· 赣文化—民歌—鄱湖渔歌
是波阳县湖滨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唱者多为鄱阳湖中的渔民,他偿一边划船撒网,一边引吭高歌,因而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多为四句、八句;形象生动,善于见景生情;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其音调依据当地的语气及吐字、发音和气口的运用,构成了鄱湖渔歌的独特风格,并对地方戏曲产生了影响。
· 赣文化—民歌—江西的渔歌
渔歌,民歌的一种。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受带有大量水气的东南季风影响,得天独厚,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的湿润季风型气候,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湖居住的人们多以渔为业,故渔歌特别发达。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用艺术手段再现了鄱阳湖渔歌的动人情景。《东风一吹郎船开》来自余干县鄱阳湖畔康山前村,全村以打鱼为业,出湖即唱渔歌:"东风(个)一吹(也)郎(呃)船开(也),手拿(个)金(咧)壶(喔)把酒(喔)筛。……早早(个)去了(也)早(喂)早归(也唉),莫在(个)江(咧)边(口罗)冷风(喔)吹。……"括弧中的衬词、衬腔与本地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紧密相连,体现着一个地区民歌的纯朴浓郁风格和色彩。诸如新建县的《走船》;南昌县的《东风吹得浪花开》、《卖沙糖》等,皆渔歌中的。鄱阳为饶州府所在地。鄱阳湖...
· 赣文化—民歌—赣南客家山歌概况
山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且以口头传唱作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手段。“山歌”一词,在清代以前是所有民间歌曲的泛称,清末渐为“民歌”一词作为各类民间歌曲的总称,山歌遂成为民歌中的一个类别。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他们在山野田间,老少同唱,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特别是兴国山歌,一曲“哎呀勒—”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闻名遐迩的“山歌之乡”。至今兴国县每年都有举行山歌擂台赛的传统。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 赣文化—民歌—修水全丰花灯曲
江西曲艺。流传于修水西北部幕阜山下的塘城、全丰两乡。清乾隆《义宁州志》记:“分宁(今修水)界吴楚之交,俗多类楚……城市村落乡民犹多袭旧,专事巫祷”。该地巫风、道士活动非常盛行。据传全丰花灯曲调系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以花灯《下南京》一曲与道教《颂经》对照比较,两者主音为徵、羽调式,旋律风格相同,句式结构都是上下两韵五言体。全丰花灯的源流传说也极富传奇色彩。大约很早以前,有位阴阳先生曹宗哲,见全丰乡背后的龙泉段,山脉巍峨,违迤起伏,状如蟠龙。于是,他便带着胞弟曹定吉吉来此起业,于双井之间,建屋树基,繁衍后代。清嘉庆《义宁州志》载:“西乡太学士、军功六品曹定哲,年八十六,子三,孙十,曾孙十二,玄孙四,五世同堂。”其孙曹西平有子十二人,皆唱花灯,号称九把胡琴,兴旺于一时。全丰花灯历代与宁州大班余、戴两姓太公戏齐名。太公戏誉为“上半本戏”,而全丰花灯则称“下半本戏”。各自独立,影响广远。全丰花灯的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