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客家情诗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
转发:0
评论:0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客家情诗,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是中国南方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硕大而珍贵的钻石。深沉的情思大胆的,热烈的追求,美好的想望,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

  兹列举部分客家传统情诗:
1.山歌越唱越出来
山歌越唱越出来,好比青龙翻云海;云海翻腾龙张口,珍珠八宝吐出来。
山歌要唱琴要弹,人无二世在人间;人无二世在人间,花无百日红在山。
日日唱歌润歌喉,睡觉还靠歌垫头;三餐还靠歌送饭,烦闷还靠歌解愁。
山歌唔唱忘记多,大路唔行草成窝;快刀唔磨会生锈,胸膛唔挺背会驼。

2.唱个情妹对情郎
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
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
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
唱歌不是比声音,总要唱来情义深;恋妹不是论人貌,总要两人心贴心。

3.莫作杨梅暗开花
妹的山歌是本情,哪有豆子不缠藤?泼水也有回头浪,哪有情妹不恋人?
新搭竹棚种苦瓜,苦瓜结籽在棚下;妹要恋郎快开口,莫作杨梅暗开花。
高山顶上种棵梅,样得梅花开开来?样得梅花结梅子,样得阿妹金口开?
一树杨梅半树红,你做男人胆要雄;只有男人先开口,女人开口脸会红。

4.妹若有情应一句
深山大树好遮荫,只听山歌唔见人;妹若有情应一句,省得阿哥满岭寻。
三月莳田行对行,样得六月早禾黄;样得禾黄食饱饭,样得同郎共谷仓。
因为想妹想得凶,想了一冬又一冬;食饭拿起单支筷,请妹送支配一双。
山边天上一朵云,老妹的好真难寻;这个老妹恋得到,死到阴间会还魂。

5.两人交情莫透风
麻竹搭桥肚里空,两人交情莫透风;燕子衔泥口要紧,蜘蛛结网在肚中。
花生好食泥里生,泥里生根泥里分;表面开花暗结籽,哥妹相恋莫扬声。
圳里流水溪里来,两人见到莫理睬;两人见到目莫括,神仙下界也难猜。
顺治相恋到康熙,恋到乾隆无人知;可恨上天落大雨,两人共伞露天机。

6.日落西山唔晓归
月亮弯弯朦朦光,坐在半山等情郎;风吹竹叶皮皮动,又惊又喜又心慌。
八月十五赏月华,阿哥出饼妹出茶。阿哥好比深山长流水,妹妹好比深山嫩细茶。
想起恋郎好奔波,暗头暗角坐得多;蚊子咬了唔敢打,跳蚤咬了唔敢摸。
二胡拉起和吊机,深山锦鸡配画眉;有情哥妹来相会,日落西山唔晓归。

7.画妹容颜天天看
几番上岭唔见郎,急得阿妹乱忙忙;好比花针吞落肚,日刺心肝夜刺肠。
因为恋妹急到狂,看到山鸡当凤凰;石灰当做糯米屑,叔婆伯母笑断肠!
想郎想到头晕晕,火烟上天作为云。隔壁砻公作为雷公响,风吹门搭作为郎打门。
天上乌云堆打堆,无阵大风吹唔开;阿哥心头十八结,无我老妹解唔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山歌概况
山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且以口头传唱作为发表方式和传播手段。“山歌”一词,在清代以前是所有民间歌曲的泛称,清末渐为“民歌”一词作为各类民间歌曲的总称,山歌遂成为民歌中的一个类别。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他们在山野田间,老少同唱,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特别是兴国山歌,一曲“哎呀勒—”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闻名遐迩的“山歌之乡”。至今兴国县每年都有举行山歌擂台赛的传统。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民歌句句真
客家民歌是民众之歌,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高尔基曾说:“从太古以来,民歌总是亲切地伴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不能了解人民真正历史的。”客家民歌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客家人的爱与恨、兴与衰、情与志,如早期客家先民南迁来到赣闽粤山区,靠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垦荒种茶,谋求生存,过着艰苦生活,如民歌“话起茶农真可怜,半碗酸菜一撮盐;吃杯老茶算是酒,吃碗豆腐算过年。”客家人自幼热爱劳动,放牛之事则由儿童承担,那小孩赶大牛的情景在民歌中形象而逼真:“放牛崽子好吃亏,戴个笠笸坎坎累;撵得笠笸牛又走,追得牛来阵(伴)又归。”客家人还常以小修小补出门谋生,如于都民歌:“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过海到南洋。”客家民歌虽然是口头创作,但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哲理性都很强,如以字形...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赣南客家曲艺概况
众所周知,在赣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曲艺是采茶戏,这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始祖,采茶戏与秧歌戏是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戏曲。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润色加工的歌曲则流传更广,很受欢迎,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麻窝草鞋一双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小竹排江中流”、“映山红”;电影《地道战》里的“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以及唱片“井冈山上太阳红”、“井冈山下种南瓜”、“为咱亲人补军装”等等。一首《请茶歌》让赣南客家山歌家喻户晓,赣南所属的十九个县(市)除赣州市外,其余十八个县份,绝大部分家语。赣南各县的客家多人唐宋移民。这一地区的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田村云灯
云灯是客家古镇田村花灯的一种艺术形式,云灯是歌舞相结合的民间灯彩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云灯的起源与田村的东河戏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东河戏“凝秀班”每到春节,为了恭贺新年,便由演员手拿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装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爱。同时,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间习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出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凝秀班”老艺人便利用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结合田村灯彩的特点,将水族舞的“水旗”改为“云牌”,并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加工编排,改编创作了富有民间地方色彩的《云灯》舞,后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班社的“班灯”。云灯之所以繁荣,这和云灯的风格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一是云灯的云牌组合造型。云牌是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的云彩,地上的花鸟虫鱼形象以及各种文字图案,都...
· 客家文化—客家文艺—石城灯彩
石城灯彩这朵绚丽的山花,生长在石城这块客家风情浓郁的土地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石城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均属客家人。从秦汉开始,客家先民们陆陆续续携家带口,不远千里来到这偏远的穷乡僻壤。开垦荒地筑室定居。石城,古属楚越,巫风极盛,先民们为祈求家口平安、丰登大熟、时常举灯以消灾避难、经年累月,致使石城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说法。石城老表,世世代代对灯彩均有偏爱,究其原因,却与其方言土语以及色彩爱好有关。石城地方称男性为“丁”、石城方言“丁”和“灯”均是同音。故隐喻“灯”为“人丁兴旺”,“丁财两盛”的吉兆。另外一个原因是,灯彩色彩红彤亮堂,鲜艳华丽,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象征。石城地域内的客家先民们,为了满足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内容和不同目的的不同心理需求,赋予石城传统灯彩丰富内涵,大致可分为:娱乐性灯彩、祝颂性灯彩、祈祷性灯彩和祭祀性灯彩四大类。各种不同形式的灯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