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徽学—新安医学许思文与《黑罗痧问答认》

2018-01-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6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徽学—新安医学许思文与《黑罗痧问答认》,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染是疫,往往朝发暮死。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染是疫,往往朝发暮死。故患者闻之而色变,医者见之亦惟恐避之而不及。清代同治到光绪年间,歙北许村的许思文,则是一个能使染上霍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名医。他幼读轩黄之书,克承家传,立志济世活人。成年后,长期行医于长淮之间,当他目睹每到夏秋之季,霍乱流行,死人如麻的情景,深为自己活人乏术而痛苦,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道当时医学上的难关! 

    光绪十四年(1888),他将设在袁江觉津寺的诊所取名“化奇轩”,意要化难为易,创造医学上的奇迹。从此,他白天接诊,开方施药,夜里孤灯伴读,广涉历代名医有关霍乱的论述,诊治此病的医案,分析霍乱的成因,探究预防医治之道,有前人经验的借鉴,加之自身的刻苦钻研,他逐渐掌握了治疗霍乱的很多方法。对染上是疫的上门求医者,思文均能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和性别,择方施药,故而治愈者众。一时间,“走进化奇轩,好似见着活神仙”的赞誉便广为流传,四方慕名而来的病人更是络绎不绝。 

    医名日隆的许思文并未因此而停止对诊治霍乱之道的探究。他认为“谋事皆应从事前用力,预防重于诊治。”为验证自己的预防霍乱是否有效,光绪二十年(1894)他自制了大量的中成药,用麻袋盛装,沉于淮河大闸之底,是年夏秋,虽然炎热异常,但饮大闸下游之水的两岸百姓却很少染上霍乱之疫的。此举使思文欣喜万分。 

    长期的理论探索,多年的临床实践,许思文终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辨证防治霍乱的方法。可贵的是,他并未将此视为一己之私、奉为秘方不愿示人,而是以审慎的态度毫无保留地诉诸笔墨,期盼着自己的防治之道能给四海之内的医者以借鉴,给更多的患者以生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友人的资助下,其毕生心血的结晶一一《黑罗痧问答论》一书终于刊行问世,实现了他济世活人的愿望。

    此书先述霍乱之状:“初病吐泻,继而肢凉,卒然罗瘪”;次析此病成因:“或四时寒湿凝滞于脉络,或夏月湿热郁遏于经隧,或鼻闻臭味而阳逆经气,或内因停积而壅塞府气,阴阳错乱,得之于贪凉,得之于食冷,胃脘气逆,因而发作。”后述辨证医治之法.有论有方,对预防、急救、治疗、内服、外治、针灸等方面均有介绍。 

    此书的刊行,给当时众多的霍乱患者带来了福音。正如吴公望先生在此书的后跋中所言:“但得是书者,味其说,遵其方,即遭其痰亦鲜有惧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徽学―新安医学许思文与《黑罗痧问答认》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染是疫,往往朝发暮死。故患者闻之而色变,医者见之亦惟恐避之而不及。清代同治到光绪年间,歙北许村的许思文,则是一个能使染上霍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名医。他幼读轩黄之书,克承家传,立志济世活人。成年后,长期行医于长淮之间,当他目睹每到夏秋之季,霍乱流行,死人如麻的情景,深为自己活人乏术而痛苦,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道当时医学上的难关!光绪十四年(1888),他将设在袁江觉津寺的诊所取名“化奇轩”,意要化难为易,创造医学上的奇迹。从此,他白天接诊,开方施药,夜里孤灯伴读,广涉历代名医有关霍乱的论述,诊治此病的医案,分析霍乱的成因,探究预防医治之道,有前人经验的借鉴,加之自身的刻苦钻研,他逐渐掌握了治疗霍乱的很多方法。对染上是疫的上门求医者,思文均能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和性别,择方施药,故而治愈者众。一时间,“走进化奇轩,好似见着活神仙”的赞誉...
· 微文化―徽学―徽州文化系列谈源远流长的新安医学
徽州百年药店―――同德仁徽州古为新安郡,境内峰峦叠嶂,风光灵秀,草木繁茂,气候宜人,是怡情养性的好地方。这里名儒宿学多兼通医术药理,不少儒生仕途不遇,便怀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儒家思想,存“活人济世”之心,悬壶为业。加上徽州的刻书业兴旺,徽商足迹遍及全国,为医籍传世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造就了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地域性流派―――新安医学。据统计,从东晋至清末,新安医家有史料可查的名医就有668人,有225人撰、辑了461部医学著作。新安医著涉及经典著作的注释整理,临床整治经验的总结,古医著的辑复,类书与丛书的编纂,医学普及读本的撰写,以及各种医案、医话,内、外、妇、儿、喉、眼、伤、疡、针灸、推拿等临床各科专著,还有脉学、诊断、治法等理论专著。东晋新安郡太守羊欣,人称“羊中散”,“素好黄老,兼善医术”,在任13年,撰写了《羊中散方》等医方著作,是现知最早的新安医药家。北宋歙县人张...
· 微文化—徽学—徽州文化系列谈源远流长的新安医学
徽州百年药店———同德仁徽州古为新安郡,境内峰峦叠嶂,风光灵秀,草木繁茂,气候宜人,是怡情养性的好地方。这里名儒宿学多兼通医术药理,不少儒生仕途不遇,便怀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儒家思想,存“活人济世”之心,悬壶为业。加上徽州的刻书业兴旺,徽商足迹遍及全国,为医籍传世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造就了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地域性流派———新安医学。据统计,从东晋至清末,新安医家有史料可查的名医就有668人,有225人撰、辑了461部医学著作。新安医著涉及经典著作的注释整理,临床整治经验的总结,古医著的辑复,类书与丛书的编纂,医学普及读本的撰写,以及各种医案、医话,内、外、妇、儿、喉、眼、伤、疡、针灸、推拿等临床各科专著,还有脉学、诊断、治法等理论专著。东晋新安郡太守羊欣,人称“羊中散”,“素好黄老,兼善医术”,在任13年,撰写了《羊中散方》等医方著作,是现知最早的新安医药家。北宋歙县人张...
· 微文化—徽学—新安医学的发展
唐代以后,徽州文化开始昌盛,研究医学的也逐渐出现。到明、清时代,名医辈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自宋代至清末,共有名医466人,其中197人装写了355部医学著作,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安医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一、兴起时期。唐代,吴人杨玄操任歙县蔚,对《难经》进行注释工作,是三国事吴太医令吕广注解《难经》的继起者。又歙西七里头圣僧庵慧明,精研医学,时称“圣僧”。从宋神宗原丰年年间至宋末(1080---1276年),新安有名医14人,有2人写了3部医学著作。歙县张扩(1054---1102年?),从学于湖北蕲水庞安时,随后又到四川向王朴学习脉诀,于是医名大振。他享年四十九岁,从事医学活动约在1080—1102年间。张扩之学传弟张挥,又传子张师孟。张挥再传于子张彦仁,继传于孙张杲,仰承俯授达110多年,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张杲以儒医著称于世,究...
· 微文化―徽学―新安医学的发展
唐代以后,徽州文化开始昌盛,研究医学的也逐渐出现。到明、清时代,名医辈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自宋代至清末,共有名医466人,其中197人装写了355部医学著作,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安医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一、兴起时期。唐代,吴人杨玄操任歙县蔚,对《难经》进行注释工作,是三国事吴太医令吕广注解《难经》的继起者。又歙西七里头圣僧庵慧明,精研医学,时称“圣僧”。从宋神宗原丰年年间至宋末(1080---1276年),新安有名医14人,有2人写了3部医学著作。歙县张扩(1054---1102年?),从学于湖北蕲水庞安时,随后又到四川向王朴学习脉诀,于是医名大振。他享年四十九岁,从事医学活动约在1080―1102年间。张扩之学传弟张挥,又传子张师孟。张挥再传于子张彦仁,继传于孙张杲,仰承俯授达110多年,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张杲以儒医著称于世,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