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其他地方戏—含弓戏剧种介绍(一)
一、历史渊源
含山县历史悠久。凌家滩新石器时期古文化童址,发现证明5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伍子胥过昭关名扬天下;王安石写下千古流芳的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以事喻理,促后学自勉,传颂至今。这些人文荟萃和古文化历史,不仅是含山悠久历史的见证,而且闪耀着中国古文化灿烂的光辉。
据《含山县志》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设置“龙亢县”,唐武德六年(623)在原“龙亢县”县域设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沿用至今。
含弓戏(原名含弓调),它是以曲唱为基础而发展起来。曲唱分大曲与杂曲(小曲),其中大曲起源于南曲,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云:“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其“太、池”分别指安徽当涂和贵池。也就是说,明代嘉靖年间余姚腔盛行长江沿岸,含山、当涂同属长江下游地区,且含弓调有与余姚腔相似的典雅、古朴的艺术风格,故在余姚腔盛行的旋涡中,含弓调受其影响是自然的;而在此之前,含弓调还受到海盐腔的影响。明代初年,海盐腔已越过淮河而到了长江,与含弓调相遇,影响了含弓调的风格,明万历年间,戏曲家潘之恒作传记,记载:“有海盐善歌者,名为金娘子,歙县人氏”(见<潘之恒研究>)云:安徽人“能谐吴音”,可见至迟到隆庆初年,安徽已是它的盛行之地。含弓调艺术、风格、语言、及特征和昆曲相同或相似。含弓调甚至把昆曲中牌子名曲照搬照套的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含弓调在吸收南曲诸腔的再三洗礼,其曲唱技艺逐步完善起来:在曲目内容上,继承传统的忠、孝、节、义题材;在表现上讲究喜、怒、哀、乐之规范;其唱腔高歌低唱:高歌则圆润嘹亮,低唱则沉吟委婉。
含弓调中杂曲,是另一部分曲唱。它吸取民间俗曲发展而来,其渊源也推至明代。《曲艺论丛》(<中国戏曲理论丛书>傅惜华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目:“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银绞丝]之属”而这些曲牌名称大多见于含弓曲唱之中。《中国戏曲志》(安徽卷)载含弓戏音乐条称:“曲牌据不完全记录整理的有七十佘种,主要有[金扭丝]、[银扭丝]、[罗江怨]以及[红绣鞋]、[绣荷包]”等等,甚至宋代古曲[满江红]等,至今保持记录下来,但可惜的是,有不少曲子,虽已记谱,却无牌名,因为艺人已说不出曲牌名称来。至于大曲,能记住曲牌的更少。由此可知,含弓曲唱艺人长期演唱大曲和杂曲,因无牌名而不受限制,于是以各种板式,代替曲牌固定唱腔的唱法,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江北语音韵的运用下,其地方化的艺术风格也就统一形成,从而独树一帜。
在清嘉庆年间到民国期间,含弓调迎来了它历史上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据含弓调主要传人俞孟兴老艺人口述:早在清嘉庆年间,含山一带的瞽目艺人在卖卜的同时就兼唱滩簧,也有部分盲艺人运用一些民歌小调来唱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清道光年问,当地连年遭荒,含弓盲艺人迫于生计渡江南移,集于以米市著称的芜湖。在此期间,含弓盲艺人与当地盲艺人所唱的“苏弓”及外来盲艺人所唱的“福弓”形成三者在艺术上竞争角逐又相互交融之势。这时含弓盲艺人彰显天资颖慧善于兼并收蓄,无论是用民歌俗曲演唱的小戏,还是用弹词和其它戏演唱的正本折子戏,均广采博撷为我所用,遂使含弓唱腔目益丰富。再使用属于巢湖一带的“含山腔”,尤其大量土语叹词的夸张运用更是妙趣横生,其影响逐渐向长江以南地区发展,如南陵、繁昌、芜湖,以及宣城、郎溪、广德等地皆有含弓艺人出没之所。民国十四年,芜湖人鲍莜斋著《湖阳曲》初集,所载《莲花》小戏的对白中就提及“含山腔”。这一时期的“含弓”已在曲艺形式的基础上开始向戏曲形式发展,唱本接近于剧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主腔”和“杂曲”两类唱腔。“含弓”艺人开始结成人数不等的演唱班子,并开列节目“手折”为婚丧喜庆活动演唱。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含弓以坐堂会街头卖唱和夏季纳凉晚会的形式活跃在民间,被赞扬“引弓如流水,启齿若鸣泉”。
含弓戏正式搬上舞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并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央发出大力抢救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号召,含山县文化部门在深入基层收集“含山民”时,意外发现了《陈姑追舟》等节目演唱的词曲新颖,经了解为“含弓调”。自此,县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对“含弓调”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派专人寻访到善唱“含弓调”的俞孟兴、夏荣珍、韩文秀等老艺人,由他们口传心授,郭大佑、骆家禄、张居和笔录,记下了[大曲]、[西宫词]、[对药调]连同花腔杂调70多种,为后来整理“含弓戏曲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记录有小戏、折子戏一百多出,《刘二姑吵嫁》名列其中。
1961年,含山县含弓戏剧团成立,经过专业人士加工处理,将传统含弓戏《刘二姑吵嫁》搬上了戏剧舞台,并且登上了省城的大舞台。完成了由台下的“含弓调”到台上的“含弓戏”的重大演进。作为安敛省新发掘的稀有剧种,1963年10月18目,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在合肥“江淮大戏院”公演,连演7天,场场暴满。同时演出的剧目有《懒婆娘怕烧锅》、《双下山》、《自楼恨》等,第一次向外界观众展示了稀有剧种的艺术风采,很快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并得到文化部和省有关领导、专家高度赞誉。著名戏剧家、南京大学教授陈瘦竹教授说:“中国地方传统小戏一般都叫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但刘二姑吵嫁则不同,是全剧丑,在传统剧目中实属罕见。”著名戏剧家,时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马彦祥高度评价:“含弓戏古老典雅有自己的特色,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剧种。”当时的省委书记李葆华在观看该剧后诙谐地说:“含山姑娘真会吵架,从含山吵到了合肥。”当时的《安徽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一时好评如潮。此后含弓戏多次参加仝省演出活动,《一样心思》、《再给你一袋》等,好戏连台、频频获奖。确立了含弓戏作为稀有剧种在我省戏剧领域的地位。它独领风骚,唱响在皖东沿江两岸,独树一帜。使得《刘二姑吵嫁》成为后来含弓戏的经典代表作。该团主演马正德、许萍后来先后获得国家二级演员称号。正在剧团积极筹备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汇演时,“文革”运动突袭而来,《刘二姑吵嫁》作为封、资、修之一在劫难逃遭到封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舞台空前活跃。《刘二姑吵嫁》再次焕发生机。1982年4月,著名戏剧家、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李之华来含山观看了《刘二姑吵嫁》后激动的不能入眠,并对含弓戏给予了高度评价。1982年7月《刘二姑吵嫁》被我省著名导演胡连翠拍摄成舞台电视片,在全省播映。1994年、1995年、含弓戏作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被文化部编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2004年3月26日和7月11日,安徽卫视 “相约花戏楼”栏目,央视4台“华夏文明”栏目,以含弓戏《刘二姑吵嫁》为代表,向省内外、海内外专题介绍宣传含弓戏这一稀有剧种。经多方努力,2006年4月20曰,含山县“含弓戏研究室”正式挂牌,为推动“含弓戏”的发展,促进这一稀有剧种走向繁荣,积极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内容
在长期的传承、演唱实践中,含弓戏唱腔日渐完善,由“主腔”、“杂曲”两部分组成,其唱腔,婉转、抒情、欢快、跳跃,音调结构和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戏特色,“主腔”和“杂曲”音乐适用各种悲、哀、喜、乐剧情而设计。含弓戏剧目,既有移植、改编,又有老艺人根据民间故事编创。古装戏比现代戏较多,移植改编比编创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含弓戏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