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文史:山中琐谈(一)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0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文史:山中琐谈(一),伯玉飞升   窦伯玉,字子明,汉丹阳铚乡人。元封年间(公元前110—105)任陵

伯玉飞升

    窦伯玉,字子明,汉丹阳铚乡人。元封年间(公元前110—105)任陵阳县令,故有“陵阳子明”之称。汉时陵阳县属丹阳郡,县治在九华山南麓,故址即今青阳县陵阳镇。当时九华山名为陵阳山,陵阳县因山而得名。三国孙吴赤乌年间(238——250),划丹阳郡南部为宣城郡,置临城县,在九华山北四十里,今青阳县西北。唐始置青阳县,从此九华山、陵阳镇皆属青阳县。窦伯玉其人,《列仙传》等书均有记载。

    相传窦伯玉有道家思想,喜黄老,好神仙术。在陵阳任所,推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颇有影响。日常爱闲坐钓鱼。九华山的游龙涧是他经常垂钓之处,涧内兀突巨石,称为“钓鱼台”。一个春天的早晨,窦伯玉忽钓得一条白色小龙。他取钩放走白龙,让它回到涧底。事隔二十年,他在原处又钓获一尾银白色鲤鱼,从鱼腹内得书信一封,原来是白龙为报答其救命之恩而密授的修炼道术。伯玉得此异书后,辞去县令,也不再钓鱼,每天坚持“吐纳、导引、辟谷、服食”的锻炼。“辟谷”也称“绝谷”、“断谷”、“休粮”,即不食五谷。他经常往返于黄山、九华之间,爬悬崖,攀峭壁,采集野生的五石脂煮服,谓之“服食”。每天按时作导引活动和呼吸吐纳的行气功夫。“导引”有多种姿势,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帛画就有四十四种姿态。行气,也称“食气”、“服气”、“炼气”。这些都是古代养生长寿的锻炼方法。窦伯玉坚持锻炼了三年之久。忽然有一天,一条露头不露尾的银色蛟龙,乘着滚滚白云沿游龙涧而至,窦伯玉跨上龙背,便成仙而去了。

    窦伯玉飞升后,撇下的两个女儿仍在陵阳居住。有一天,她俩正在仙姑尖山顶上采薇,伯玉忽然出现在女儿面前,指点了飞升成仙的诀窍。三十年后,妹妹俩在仙姑尖得道,化作一对凫鸟,欢欣鼓舞地成仙而去。既然她姊妹俩在此得道成仙,山峰也就命名为仙姑尖了。峰上有丹井、丹池,传说为伯玉父女烧炼“仙丹”的遗迹。道家的丹鼎派为晋代葛洪所创,窦伯玉父女炼丹是如何炼法,就不得而知了。

    游龙涧的钓鱼台下,有深潭,名为“神仙塘”。塘上峻壁四合,有两股山泉汇流奔泻,注入塘中,称之为“重瀑”。塘下深渊为白龙潭,即所谓伯玉所救白龙的龙宅。古时每逢天旱无雨,便有人在钓鱼台上设坛打醮,向白龙祈雨。潭中若有异鱼出现,天必降甘霖大雨,因而仙人塘、白龙潭也称“嘉鱼池”,钓鱼台又称“醮坛”、“祈雨台”。

    仙姑尖东有云门峰,两阜对峙如门,云流悠悠,出入其间。雨后彩虹横空,仿佛从云门中喷吐出的彩练,古称“云门涌流”、“云门吐虹”胜景。峰北的云岩洞,宽广如石室,可容纳数百人,洞内奇岩怪石,如神仙,似佛像,似菩萨,有的如钟,如瓶,如经幢,如华盖。洞前溪水潺潺,云径极其幽僻,人迹罕至。古有偶游至此洞者,再次寻访,则烟霞迷路,失其所在。传说此洞为伯玉父女及众仙出没、集会之处。

    伯玉飞升的故事是引人入胜的。这杜撰的神话,为九华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灵官护法

    灵官,是道教的神仙。道教是我国汉民族由原始宗教逐步形成的宗教,佛教是从国外传来的宗教,它们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两大宗教。历代封建王朝根据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时而扶持这一宗教,压抑另一种宗教。两大宗教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六朝以后,道教以“元始天尊”为第一位尊神,至李唐王朝,将六朝以前道教尊崇最高的神老子李耳,追谥为“太上玄元皇帝”,並将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哲、睿宗李旦配车从祀,自称为老子后裔,表示其皇立是“受天承命”的。佛教信奉的是佛、是菩萨,还有罗汉()、力士、天王等。道教信神仙,思想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幻想,再加上后人的引伸,将幻想中神仙的生活描绘得非常美妙而又神秘。后来道家根据这些幻想,加以夸张和虚构出来的神和真人一天比一天增多。汉代的《列仙传》有七十名神仙,东晋葛洪《神仙传》中的神仙增至九十多,南朝萧梁时陶弘景撰《真仙位业图》,神仙数目更是有增无减。神与仙也有所区别,仙是不理事的闲散人员,逍遥自在。神则执政理事,仿照封建帝王及下属文臣、武将、各级官员,分为七个等级,排列名位,分管各种不同事务。灵官,称为“玉枢火府天将”,是专职镇守山门的神。金地藏在九华山开创佛寺时,佛教盛行,而道教也颇得势,将道教的神置于。佛寺门前守卫,岂不有损道教的尊严?而且两教之间的神学观点、宗教教义又不相同,存在着矛盾。这里有一段灵官为金地藏护法的神话。

    金地藏在深山苦修,用自己编制的一件大麻衲衣御寒。这衲衣重得出奇,号称“兼钧”,古时一钧三十斤,也就是说这件衲衣竟达五、六十斤重。金地藏将它当作冬衣又作被,久而久之,虱虫寄生衲内。在一个初春时节,金地藏禅修之余,趁着风和日暖,在南台的禅室前补缀自己的衲衣。因阳光耀眼,不慎将一只虱虫刺死了。金地藏追悔莫及,于是诵经、念咒、超度这虱虫以补赎误伤生灵之过。

    金地藏成道后,朝谒他的善男越来越多,香火极为兴盛。一天,一位不信仰佛教的状元,坐着四抬大轿,率领执事人等,前呼后拥登上九华。他既不烧香也不拜佛,径至肉身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钢针,向金地藏遗骸右腿刺了一针,说道:“我看你是真身还是假身?”被刺处居然冒出了殷红的血珠。状元见此,无心观赏山景,纳闷而去。

    这时金地藏的护法神韦驮外出。传说韦驮是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如来敕令其护持南瞻部洲。唐初高僧道宣梦见此神后,列为佛教的护法神。各佛寺所塑其像,均身穿古代武将戎装,手持金刚杵,一般都是面对释迦牟尼像。他在九华山为地藏护法,经常外出巡视全山。当他巡山回殿,见地藏右腿流血,问明原委后,怒不可遏,要将那状元处死。金地藏极力阻止,不容许报复,並将生前误伤虱虫的因果相告,讲明这状元是那只被扎死的虱虫转世的,前世他“逃乎深缝,匿乎败絮”,今生还是个拘谨书生。金地藏料定状元已下山过了五溪桥,在韦驮执意要求惩罚的情况下,最后同意只准在五溪桥南对状元惩处,过了五溪桥就不得追赶。韦驮领命而去,踏云追赶,但那状元已过五溪桥。韦驮一怒之下,追过桥去,抡起降魔杵,将状元打死。韦驮回山后,金地藏很生气,请他离山高就,不要他护法了。韦驮被地藏驱逐后,到浙江天目山开创道场去了。五溪桥北还有一座“状元坟”,作为这神话的佐证。

    韦驮走后,金地藏请来道教的灵宫护法。现在肉身殿下有灵官殿,殿后正天门及甘露寺、祇园寺等处都有灵官塑像。据道教说法,灵官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曾学符法,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予“先天主将”的称号,负责天上、人间的纠察职务。塑像为三只眼睛,手举钢鞭,威风凛凛,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语。灵宫塑像在肉身殿前出现,大约是金元以后的事。金元时,全真道的创立者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他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又说“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所以道家的神给佛家看门,并未引起过纠纷。这才是九华山灵官护法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个“因果报应”的故事,只是子虚乌有的佛教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文史:山中琐谈(二)
龙女献泉东崖峰顶上原有一座东崖禅寺,寺后有古老的地藏殿,瓌材棼栋,金碧辉煌,乃僧人为祭祀地藏,纪念其苦修于东崖而建。殿侧峭壁上有地藏洞(又名堆云洞),是地藏初至九华山时的栖身之所。在峰的西麓有一山泉,名为“龙女泉”。相传龙女泉是龙女奉献给地藏的甘泉。地藏栖身岩洞,每日需到涧底汲水,攀藤附葛,陡峭难行,很不方便,但志在苦修的地藏对此毫不介意。金地藏在洞内不忘禅修,他外出也是不忘禅修的。日晴风暖的一天,他到峰的西麓,端坐在岩石上静修入定。忽有一条蛇咬了他,但他纹丝不动,依然端坐如钟。俄有一美貌女子出现在地藏面前,向他施礼道歉,说:“适才小儿无礼,乃吾管教不严,愿奉献清泉,以赎罪愆。”並指岩下即可得泉。言罢那女子复施大礼,眨眼便沓无踪影。地藏遂以锡杖轻轻拨动岩边砂砾石块,果然泉水喷涌。原来这女子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无量诸天大龙王”中的一位龙王之女。这就是“龙女献泉”的神话故事,被列为“地藏圣...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文史:山中琐谈(四)
二圣上山九华山有座二圣殿,古名二神殿,坐落在山的北麓。殿不大,是一幢江南明代民宅式的建筑,殿门面临上山古道,龙潭溪从东南百来,绕守而过,环境幽雅。过去一些善男到九华山朝拜,见庙烧香,见菩萨磕头,二圣殿是他们朝拜的起点,拜佛的活动从这里开始。殿里供奉的二圣,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粉底朝靴。身高七尺,面庞丰润,黑色的三绺胡须齐胸,明亮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两尊金色塑像几乎一模一样,象是孪生兄弟。所谓“二圣”,儒家称周公、孔子为二圣;民间传说的神话人物“和合二仙”,也称“二圣”。二圣殿里供奉的二圣,既不是周公、孔子,也不是“和合二仙”,而是金地藏的两位舅父。这里有一个传说。金地藏是新罗国国王的近属,他的舅父自然也属名门望族,但不详其姓名。金地藏在九华深山苦修,创建佛寺,声名远播后,新罗国僧人纷纷前来,拜他为师,一时徒弟剧增。但山中生活很清苦,金地藏曾以白土掺米煮食度日。每当徒众聚集时,...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文史:山中琐谈(三)
韩愈看山九华山向来不奉祀道教的“神仙”,本来是没有山神祠、土地庙、龙王宫之类设置的。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个别僧人在半霄亭建造了一座土地祠。“土地”是山神管辖下的一方小神,属于最低一级的微卑差使。它和“地仙”相比,则逊色多矣。“地仙”是可以随意云游名山大川的。“土地”则要规规矩矩司守这一片土地。半霄亭,是从二圣上九华的必经之路,在陡峭的十里好汉坡上。亭内供奉的土地神,乃大名鼎鼎的韩愈。韩愈是一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又是著名的哲学家,强调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觗排异端,攘斥佛、老”,与佛家、道家的思想,如同冰炭。他怎么成了佛教名山的“土地神”了呢?原来,他因谏阻唐宪宗李纯迎佛骨,曾被谪贬为潮州刺史。为了把这位反对佛教、道教的代表人物拉入“神仙”行列,又置于佛教名山,宣扬“三教合而为一”思想,于是编造了“韩湘子九度文公”(韩愈卒谥文,世称韩文公)的神...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杜牧父子爱九华
池州郡城(今贵池县)距九华山仅数十华里,登高即可观赏九华景色。池州城门有“九华门”,城内古有“九华楼”,均是远眺九华山色之处。唐代文学家杜牧,由齐安(今湖北黄冈)调任池州刺史后,十分喜爱九华山水,暇时便登楼远眺或上山游玩,九华的陵阳、南阳湾、黄石溪、五溪等处都留有他的足迹。他羡慕李白屡游九华、寓居化城,对李白吟九华的诗作亦甚推崇,写道:“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他的咏九华诗作,至今尚流传的有《登九华楼》、《郡楼望九华》、《登九华楼寄张祜》等篇。相传杜荀鹤乃杜牧之子。杜牧有个爱妾,当她身怀有孕之时,其夫人嫉恨不相容,凌辱备至,对杜牧亦大发“河东狮吼”之威,杜牧不得已,将他爱妾嫁予石台县长林乡杜筠,不久即生荀鹤。杜荀鹤读书在九华山中,走遍了九华的山山水水,爱九华山奇丽,故而自号“九华山人”。他在山中读书、游览时,作赋吟诗,其中有不少是描写九华山水的佳作。当他四十多岁进士及第时,其同窗...
·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九华山文人轶事:李太白流寓九华
唐天宝初年,大诗人李白(太白)遭权贵谗毁而离开长安,从此漫游海内,浪迹山河。天宝十一年后的几年(752--756)他流寓我省宣城等处,足迹遍于黄山、九华山等地。晚年颠沛流离,上元二年(761)往来于宣城、历阳(郡治即今安徽和县)二郡。宝应元年(762)依当涂县令李阳冰,同年十月病殁于当涂。李太白流寓九华,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供人凭吊、观赏的遗迹。据《李太白全集》、《一统志》、清版《重修安徽通志》、《池州府志》、《九华山志》等书记载,太白友人高霁(暄之),秋浦(今安徽贵池)人,隐居于石门山桃花坞,太白尝游其地。石门山与九华山山水相连,桃花坞距九华山南麓的南阳湾仅十余华里,抬头可览九华秀色,举步可陟九华胜境。李白往江、汉途中,同高霁等人休憩于夏侯回家,观赏松雪,联袂吟咏,联句成篇,遂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的诗作。李白曾登九华山天柱峰,凌绝顶而赋五古长诗。九华风光给李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