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五)
桐城派名胜古迹
古遗址
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处发现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奔,以及陶器和陶片等。
丁家冲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面积6.6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址表面层现出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遗物有石奔、箭簇、单孔石矛头,以及鼎足、鬲足和陶片。
朱家墩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天林乡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迹发现红烧土、灰坑多处。遗物有磨光石斧、粗磨石、以及鬲足、高足鼎、陶片等。
吕亭左县遗址吕亭左县建置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废。县治故址在今吕亭乡吕亭村的吕亭山脚。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城西藕山麓残存古城墙高1米余,城南地下2米处曾掘到旧城门遗迹,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及石砌井台。
六儿城遗址元末县民黄荣六为保障一方安全所筑,因其乳名“六儿”而得名。址在天林乡鹿城、高峰两行政村,土夯城。北面尚存较完好的城垣长44米,宽11至30米,高5至7米。城内今已开垦农田,建有村落。峡石兵戌遗址亦称南峡戌,古称峡石,又称南峡关,今称小关,海拔142米。山脊为桐舒两县分界线。东西山崖高耸,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吕蒙与甘宁伐皖,张辽率军往救,闻城已拔,乃退峡口,筑南峡戌,阻吴军北进。吴黄武七年(228),吴帅陆逊在此斩获曹休军万余人。明崇祯八年(1635)张献忠起义军经南峡攻桐城,史可法曾率部守关激战。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攻破峡石关,斩清将朱麟祺,并歼其所部千人。
六尺巷遗址位于桐城市西后街,安徽省荣军休养院内。巷南原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府(俗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鹅卵石路面。清康熙年间,张氏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张英给家中写诗劝阻,家人便拆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后三尺,故成此巷。今巷旧址犹存。
古建筑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位于市人民广场北端。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址在东门外,毁于元末。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后相继修葺19次。“”中损坏严重,1987年仿明清图式重修。以南北成中轴线,对称布局,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及两边厢房为前院;大成门、东西庑、月台、大成殿为后院;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3平方米。文庙门楼为三开间亭阁式建筑,高9.2米,进深4.12米,左右为红色宫墙,嵌有“宫墙万仞石刻”。棂星门为汉白玉建筑,四柱三开间冲天石坊,宽8.2米,中柱高5.3米,边柱5米。正中横梁上镌楷书阳文“棂星门”三字。泮池为青砖平砌半月形,围以汉白玉石雕栏柱;泮桥拱形,横架池上,长9米,宽2.7米,两边安石雕扶栏。东西面有青瓦、白墙、红柱厢房相衬。大成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抬梁式木结构架建筑,一对汉白玉石狮雄踞朱门两侧。月台台面平铺方砖,构成棱形图案。三方台沿均为汉白玉所砌,围以石雕扶栏。前沿正中,为汉白玉石浮雕双龙戏珠陛,为旧时晋谒通道。东西两侧,为通廊长庑,房屋各11开间,无隔墙廊檐宽坦,朱色格门。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宽22.66米,深15米,高17米。重檐歇山顶,以斗拱为梁柱结点的木构架抬梁大木殿式建筑。正脊两端安鳌鱼吻,飞檐翘角,四条垂脊,下悬风铎。
紫来桥初称“桐溪桥”,为便桥。元末,邑人方德益,捐建石桥。明嘉靖末易为木桥。天启间,桐城知县陈赞化倡捐集资,修复石桥,始名紫来桥,袭“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毁圮,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size=3][/size]邬汝楫倡议重造,并请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已毁),以纪其事。康熙四年(1665),毁于洪水,继建木桥。七年,知县胡必选重加修葺,更名“子来桥”。乾隆初,再度被洪水冲塌,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以谕祭张英的结余银款重建石桥。乡人颂其德,名曰“良弼桥”。嘉庆五年(1800),桥又毁于洪水,嘉庆二十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咸丰间又遭洪水及兵。同治三年(1864),知县薛元启募资再建石桥,九年又整修加固。民国22年(1933)再修。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现桥长48米,宽4.5米,高4.5米,五孔四垛,桥面条石铺设,桥墩为麻石嵌砌,迎上流部位,砌成箭头三角形,以减小对水流的阻力。
桐乡书院座落于孔城镇学校内。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文聚奎、程恩绶、戴钧衡首倡集资创建。有房屋五幢,设朝阳楼、淑芳精设、讲堂、内堂、课堂、仓房、帐房等,又辟旷怀园,广植异树名花,大门上方嵌戴钧衡手书“桐乡书院”石匾,两侧有石鼓、石狮。桐乡书院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桐乡书院因战火及年久失修,现仅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碑记为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
半山阁街道东西走向,长480米,宽4米,呈微弧形,两侧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抬梁式为最普遍。巷道5条,街北2条,街南3条。大街东道曾建有牌坊群,向北郊野,绵延里许,今已不存。东大街昔为县城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建国后保护完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建筑专家、全国政协历史文化名城考察组古建筑专家分别于1982年与1986年来此考察,均认为老街布局典雅,建筑颇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