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五)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4
转发:0
评论:0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五),桐城派名胜古迹古遗址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

桐城派名胜古迹

   古遗址
  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处发现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奔,以及陶器和陶片等。

  丁家冲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面积6.6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址表面层现出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遗物有石奔、箭簇、单孔石矛头,以及鼎足、鬲足和陶片。

  朱家墩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天林乡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迹发现红烧土、灰坑多处。遗物有磨光石斧、粗磨石、以及鬲足、高足鼎、陶片等。

  吕亭左县遗址吕亭左县建置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废。县治故址在今吕亭乡吕亭村的吕亭山脚。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城西藕山麓残存古城墙高1米余,城南地下2米处曾掘到旧城门遗迹,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及石砌井台。

  六儿城遗址元末县民黄荣六为保障一方安全所筑,因其乳名“六儿”而得名。址在天林乡鹿城、高峰两行政村,土夯城。北面尚存较完好的城垣长44米,宽11至30米,高5至7米。城内今已开垦农田,建有村落。峡石兵戌遗址亦称南峡戌,古称峡石,又称南峡关,今称小关,海拔142米。山脊为桐舒两县分界线。东西山崖高耸,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吕蒙与甘宁伐皖,张辽率军往救,闻城已拔,乃退峡口,筑南峡戌,阻吴军北进。吴黄武七年(228),吴帅陆逊在此斩获曹休军万余人。明崇祯八年(1635)张献忠起义军经南峡攻桐城,史可法曾率部守关激战。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攻破峡石关,斩清将朱麟祺,并歼其所部千人。

  六尺巷遗址位于桐城市西后街,安徽省荣军休养院内。巷南原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府(俗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鹅卵石路面。清康熙年间,张氏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张英给家中写诗劝阻,家人便拆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后三尺,故成此巷。今巷旧址犹存。

古建筑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位于市人民广场北端。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址在东门外,毁于元末。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后相继修葺19次。“”中损坏严重,1987年仿明清图式重修。以南北成中轴线,对称布局,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及两边厢房为前院;大成门、东西庑、月台、大成殿为后院;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3平方米。文庙门楼为三开间亭阁式建筑,高9.2米,进深4.12米,左右为红色宫墙,嵌有“宫墙万仞石刻”。棂星门为汉白玉建筑,四柱三开间冲天石坊,宽8.2米,中柱高5.3米,边柱5米。正中横梁上镌楷书阳文“棂星门”三字。泮池为青砖平砌半月形,围以汉白玉石雕栏柱;泮桥拱形,横架池上,长9米,宽2.7米,两边安石雕扶栏。东西面有青瓦、白墙、红柱厢房相衬。大成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抬梁式木结构架建筑,一对汉白玉石狮雄踞朱门两侧。月台台面平铺方砖,构成棱形图案。三方台沿均为汉白玉所砌,围以石雕扶栏。前沿正中,为汉白玉石浮雕双龙戏珠陛,为旧时晋谒通道。东西两侧,为通廊长庑,房屋各11开间,无隔墙廊檐宽坦,朱色格门。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宽22.66米,深15米,高17米。重檐歇山顶,以斗拱为梁柱结点的木构架抬梁大木殿式建筑。正脊两端安鳌鱼吻,飞檐翘角,四条垂脊,下悬风铎。

  紫来桥初称“桐溪桥”,为便桥。元末,邑人方德益,捐建石桥。明嘉靖末易为木桥。天启间,桐城知县陈赞化倡捐集资,修复石桥,始名紫来桥,袭“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毁圮,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size=3][/size]邬汝楫倡议重造,并请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已毁),以纪其事。康熙四年(1665),毁于洪水,继建木桥。七年,知县胡必选重加修葺,更名“子来桥”。乾隆初,再度被洪水冲塌,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以谕祭张英的结余银款重建石桥。乡人颂其德,名曰“良弼桥”。嘉庆五年(1800),桥又毁于洪水,嘉庆二十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咸丰间又遭洪水及兵。同治三年(1864),知县薛元启募资再建石桥,九年又整修加固。民国22年(1933)再修。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现桥长48米,宽4.5米,高4.5米,五孔四垛,桥面条石铺设,桥墩为麻石嵌砌,迎上流部位,砌成箭头三角形,以减小对水流的阻力。

  桐乡书院座落于孔城镇学校内。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文聚奎、程恩绶、戴钧衡首倡集资创建。有房屋五幢,设朝阳楼、淑芳精设、讲堂、内堂、课堂、仓房、帐房等,又辟旷怀园,广植异树名花,大门上方嵌戴钧衡手书“桐乡书院”石匾,两侧有石鼓、石狮。桐乡书院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桐乡书院因战火及年久失修,现仅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碑记为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

  半山阁街道东西走向,长480米,宽4米,呈微弧形,两侧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抬梁式为最普遍。巷道5条,街北2条,街南3条。大街东道曾建有牌坊群,向北郊野,绵延里许,今已不存。东大街昔为县城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建国后保护完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建筑专家、全国政协历史文化名城考察组古建筑专家分别于1982年与1986年来此考察,均认为老街布局典雅,建筑颇具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三)
桐城派文论桐城派散文理论,早期受影响于方以智、钱澄之,滥觞于戴名世,正式提出的则是方苞,后经刘大櫆补充,至姚鼐发展而形成。“义法”说:方苞专治古文,首倡“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关于“义法”的完整议论见于《又书货殖传后》:“《春秋》之制义法,启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方苞借谈《史记》论“义法”,涵义明确。“义”即思想内容,指宋儒义理,也就是纲常之理。“言有物,即要求文章有充实的、可以致用的理学内容;“法”指文章的艺术形式,即文章的作法。“言有序”即要求文章剪裁得体,结构严谨,语言雅洁,趋于规范化。方苞根据“义法”剖析具体散文作品时多次指出:“义法”最精者莫如《左传》、《史记》,而学习“左”、“史”的“义法”,必须研读唐宋八家之文,从中揣摩体会。这使习古文者有轨迹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一)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含今枞阳县)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桐城文派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文派的某些特征,可以认作桐城文派的前驱。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出生于桐城一士大夫家庭。早在青年时代,方苞就有“以八家之文,载程、朱之道“的志向。32岁举江南乡试第一,39岁中进士,适逢母病未能参加殿试。44岁因受乡先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牵连而入狱,经大学士李光地等人营救,得以赦免出狱。方苞继承明代散文家归...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四)
桐城派散文创作桐城派散文作品浩繁,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清代以来,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桐城籍主要作家文集有戴名世的《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方苞的《方望溪先生全集》32卷,刘大櫆的《刘海峰诗文集》22卷,姚鼐的《惜抱轩全集》85卷,方东树的《仪卫轩文集》12卷,方宗诚的《方柏堂文集》92卷,刘开的《刘孟涂文集》44卷,姚莹的《中复堂全集》98卷,戴钧衡的《味经山馆诗文钞》10卷,吴汝纶的《桐城吴先生全书》19卷,马其昶的《抱润轩文集》22卷等。1984年由北京师范学院王凯符、漆绪邦选编的《桐城派文选》一书,收入上列作家散文作品93篇,集中代表了桐城派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文选表明,桐城派得以绵延久远,成为一代文章正宗,其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其论说之文,虽乏宏博,但辞句精炼,逻辑性强,间有卓识;游记之文,写景状物,多有传神之笔,能抓住特征加以渲染,使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生机盎然...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简介(二)
桐城派源流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1644年清王朝入关后,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采取尊崇儒家理学的策略,以软硬两手迫使知识分子就范,宣扬“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统治之所系也”。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给宣扬儒家道统的文学带来了发展良...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桐城派四祖传记之一·戴名世列传(五)
至于戴氏古文之理论、史学之成就,亦震古烁今,冠盖群伦,“自成一家之言”。其潜心史学研究,精心散文创作。其文集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光华夺目。才思擢发、出语惊人、隽逸磊落,乃闻名于世一文豪者也。为文主张“立诚有物,率其自然”,倡扬“道、法、辞合一,精、气、神并重”,其作品寓雄奇犀利于简洁朴实之中,匡正明末清初之颓废文风,为桐城派之重要奠基者,诚属“一祖”,梁启超谓:“桐城古文应推戴南山为开山之祖”。又云:“大抵南山考证史迹之恳挚,或不如力田、季野。而史识史才,实一时无俩”。徐宗亮语:“少负奇气,不可一世,文章学行,争与古人相后先,尤以史才自负”,其为文,周亮贞曰:“下笔超逸,雅有隽才”,于桐城派中自成风格。柳亚子叹谓:“戴氏与方苞齐名,为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开山鼻祖”。晚年置宅於县之南山,又著忧庵记以述怀,世人遂尊称之为南山先生或忧庵先生。其大量著作书板多在清代遭禁毁,后世人隐戴公之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