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板凳龙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3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板凳龙,  舞蹈类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因钱塘江水系浦阳江发源境内而

   舞蹈类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因钱塘江水系浦阳江发源境内而得县名。浦江东汉兴平二年(195)建县,据浦江白马镇长夏张张村性族家谱载,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成了浦江民间习俗,浦江县志中称为“灯节”。

    综观浦江板凳龙的传承发展,唐代为浦江板凳龙的孕育期;宋、元为浦江板凳龙的成熟期;明、清为浦江板凳龙的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浦江板凳龙的弘扬传承期。

    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凳板(龙身)上的设制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逢节日(如元宵)或重大庆典(大桥竣工、寺庙落成、圆谱等)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

    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它的游动,使人们看到的是气势恢宏、刚强柔美的广场民间舞蹈场景;使人们听到的是锣声锵锵、号角阵阵、铳声震天、喝彩声此起彼伏的江南百姓龙人合一,表演和观赏者自娱自乐的声音;让人们联想到的是江南人民崇拜龙、崇敬先祖、祈求平安祥和的包括民众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深厚历史文化。

    一条浦江板凳龙,几乎就是一座艺术综合体,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龙灯游动时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具有粗犷与细腻、奔放与严整、浪漫与哲理、娱乐与教育诸特点。浦江板凳龙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参加人数之多、活动场地之大是罕见的。以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主要特征。

    浦江板凳龙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龙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民间形态,传承了群众体育和广场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民俗、姓氏历史研究价值;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传承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带,产生了广泛的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2005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浦江板凳龙
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龙灯,它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浦江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构成一个独特的艺术综合体。浦江板凳龙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乱弹
传统戏剧类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戏曲剧种,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迄今数百年间一直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皖南、闽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为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行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浦江乱弹形成舞台艺术后,迅速在邻近的州县流传,并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妙舞清歌的昆曲,清初衢州有一位叫郑桂东的诗人这样写道:“送余乌饭乐宽闲,演戏迎神遍市圜;妙歌清舞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可见当时演戏之盛和人们对浦江乱弹的喜爱程度。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麦秆扇
浦江麦秆扇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日日夜夜穿不断,姑娘手艺名天下;串扎贴团样样有,送到寰球万户家;若问此扇哪里出?浦江东乡姐妹家。——浦江民谣浦江麦秆扇,风格独具,品种很多。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等,各显其长,相映争辉。串扇:串扇的设计构思巧妙,匠心独到,外形美观,轻巧实用。它选料最为考究,要求根根麦秆粗细均匀。如做本色扇,麦秆要白净,不能有乌灰斑点,更不能开裂有摺痕。稍有差次,就影响整体美观,本色串扇形似南国棕榈扇再现,根根闪光麦秆犹如棕榈叶脉从柄端向四面辐射而出,显出天然的脉理美。为了使这些辐射出来的麦秆有秩序地组合整齐,排列平展。用绣花细针在麦秆中间串了几道线,这就是“串线”名称的来历。麦秆串扇质朴可爱,造型也符合自然形的秩序和规律。虽是件小小的民间草编,却把材料的肌理美、技巧美和...
· 越文化—民间艺术—龙泉青瓷
龙泉窑青瓷是南宋以后兴起的著名窑场。以哥窑及弟窑产品著称。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王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弟窑以青翠欲滴的梅子青,宛如碧玉的粉青著称;而哥窑产品以釉上裂出许多的片状为特色,素有百极碎、鱼子纹、蟹瓜纹、冰裂纹之称。龙泉窑造型以仿古代青铜器、玉器为特点,造型古朴端庄,颇有儒雅之气。元以后,尤泉窑以制作大型的陶瓷器物见长,如高达一米多的瓶或直径起一米的大盘等。现今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民间制瓷作坊众多,产品产要是仿古青瓷。龙泉窑的制瓷艺人在吸收传统的陶瓷工艺上,不断开拓新的表现手法,如哥、弟窑泥的纹胎拉坯器皿,具有很高的工艺性。
· 越文化—民间艺术—长兴百叶龙
舞蹈类《长兴百叶龙》发源地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西南岸。百叶龙源于长兴一个美丽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国传统龙的精神,寄托着百姓对吉祥升腾的期望,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并充满了江南水乡意境,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飘逸、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舞蹈过程。1957年,百叶龙荣获了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特等奖,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同年7月,百叶龙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推荐出席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1980年被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艺术记录片《泥土的芳香》;2000年获得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百叶龙曾六赴北京城,二进,舞出了国门。2003年,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亲自为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