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文化行旅—“姑苏繁华”的发端
如果把昆曲看作一部唱了六百多年的传奇,那么演唱的主要舞台无疑是江南名城姑苏。乾隆二十四年(1759),当乾隆帝第二次南巡(1757)和第三次南巡(1761)之间,苏州画家徐扬作《盛世滋生图》长卷,展现乾隆盛世苏州城乡的繁华景象,故又名《姑苏繁华图》。画卷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山、何山之间,入姑苏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止,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渎)、一城(郡城)、一街(山塘)景况。画笔所至,二百四十多年前昆曲全盛期的姑苏风物民俗尽收眼底。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兴诸君不妨随我沿着当年画家经行之迹去作一次寻古访幽的昆曲之旅。
――引言
迎面一带青山,怪石嶙峋,风景奇秀。这不是姑苏城西南的灵岩山吗?山上有馆娃宫遗址,相传是两千五百年前吴王夫差贮养西施的地方,徐扬选择此地起笔构画《姑苏繁华图》,正与梁辰鱼以吴越春秋故事撰写第一个昆腔传奇《浣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吴地人文的发端之章啊。沿着专为皇帝南巡至此而铺设的蜿蜒的上山御道边行边看,你会发觉你和古人竟然靠得那么近,几乎能触摸到他们的感情生活。
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举伍子胥为行人”,“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赵晔《吴越春秋》卷四),这就是苏州古城的来历。古城选址于太湖东面群山尽头,因而自城西以迄湖滨是群峦起伏,而出城东直到大海则是一望水乡平原。《姑苏繁华图》的右端以灵岩山为中心,气韵生动地描绘了吴中群山的风采。灵岩山北邻天平山,这是范仲淹祠堂和范氏祖坟所在,明万历间范允临于此筑天平山庄,范氏家班以擅演《祝发记》著名一时,为苏州上三班之一;西畔是穹隆山,有朱买臣读书台和藏书庙,以及朱买臣前妻崔氏投水自尽后村人打捞其尸体之处捞桥,那是昆腔传奇《烂柯山》的本事所在,剧中《痴梦》、《泼水》等出至今热演舞场;南望胥山,正当采香泾入湖之口,有胥王庙,祀伍子胥,故名胥口,也是传奇中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偕西施乘扁舟入五湖,泛海往齐国去之处。与胥山隔湖对峙的是东西洞庭山,这是所称太湖七十二峰中为首的两峰,东洞庭山有柳毅井,李渔曾据柳毅传书故事作《蜃中楼》传奇;西洞庭山则有销夏湾、缥缈峰诸胜,是沈自晋所作《望湖亭》传奇的背景地,剧中[锦衣香]一曲写湖山胜景极为传神:
销夏湾,风生骤;缥缈峰,陡。扶笻直上危巅,悬崖绝窦,仰天狂叫漫凝眸。环湖似,绕砌三周。想苏台一带,望烟霞依稀回首。何处遥山秀?是吴兴南岫。更毗陵路渺,层峦辐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