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古桥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古桥,水乡,意味着水多;水多,意味着河多;河多,意味着桥多。这样的等式在无锡这样一

  水乡,意味着水多;水多,意味着河多;河多,意味着桥多。这样的等式在无锡这样一个地处江南的城市中随处验证。清明桥、三里桥、吴桥……一座座桥的名字都让人记忆深刻,它们或古老或现代,从它们身上可以品出股股浓浓的人文气,嗅出点点的历史味……于是,我们有心去寻找一座鲜为人知却让人眼前一亮的桥。

访古桥二人行

   所谓古董,有的时候真的只有行家里手才能分辨出来,在我们看来也许是一个不起眼的破烂玩意儿,在识货的人眼中可能就是一个宝贝,我们要去探访的古桥也是如此。

   话说在无锡胡埭镇刘塘村,有那么一座古桥,具体的修建年月就是村里的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祖祖辈辈开始就从这座桥上来来回回了。直到有一天,有识货的人看到了这座古桥,估计这座桥历史悠久,是一个文物古迹,很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如实上报了无锡市文管协会。于是乎,这次探访古桥的两个成员就浮出水面:无锡商院的业余考古爱好者贾老师和华东旅游报的小记我。不要小看这次活动,我们可是受到无锡市文管协会的专门委托,去做前期调查的。参加这样的考古活动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好在有贾老师就没问题了,毕竟他是无锡业余考古界的“积极分子”,发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物古迹。

   出发的这天天气并不是很好,感觉有些阴冷,但探究古桥的好奇和热情已经完全占据了我们心头。汽车沿着宽畅的钱湖路疾弛,车窗远处的小山错落、苍翠、隐绣。近处,水田成片,阡陌交错。我们看着这样的美景,心情也越发畅快起来。不到三十分钟,汽车就到达了与藕塘乡勤建村交界的胡埭镇刘塘村。

   村里的道路比较狭窄,汽车已经无法驶入,我们下车步行前进。一路上,心头有种奇异的感觉,和城市里的气息有了鲜明的对比,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气氛立刻显现出来,让人不得不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不一会,在刘塘化工厂附近,一座拱形的古桥豁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到达目的地了!

近看刘塘古桥

   贾老师在仔细端详一番后,把桥的大概情况告诉了我:这座刘塘古桥是南北方向,拱宽不过两米,拱桥的跨度大致是五米,整座桥的桥身均由青石拼砌而成,而桥面上则铺有大块黄石。

   因为身负文管协会的重托,我们当然要进一步仔细地记录下这座古桥的细部特征来。我们发现,在桥面上用水泥做路面,那显然不是它原来的面貌,估计是因为年代久远以后,桥面出现了损坏,于是到了现代,村里人用水泥进行的修葺。按照中国传统拱桥的形制,一般在桥的上下坡上会有台阶,估计刘塘古桥很可能也是如此,只是台阶掩埋在了水泥路面之下。在桥身上面的栏杆,原来也应该是青石材质,不过我们看到破损比较严重,后人就用红砖和水泥重修了栏杆,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在桥栏杆上面还残留着一个青石的八角形石球,看上去做工精巧。不过就算我这个外行也看出来,原来的桥栏杆上肯定是有四个石球,其余的似乎是没能经受住历史的风吹雨打啊。贾老师也肯定了我的看法。

   桥身上面看过之后,我们走下桥面,到它的桥拱附近去看看。正好在古桥的旁边有个小码头,一看式样就知道也是个古物,而且还方便我们靠近桥拱看个究竟。不过贾老师叫住了我,让我看看码头旁的泥土路里有些什么东西。只怪平时学习还不够,在端详了一番后我竟没有看出什么来。贾老师从泥土里抠出一块碎瓷片来告诉我:中国古代的漕运很发达,很多货物都通过船来运输,那么码头就是必经之路。货物在搬上搬下的时候磕磕碰碰是难免的,特别是瓷器,很脆弱,所以在码头旁经常会有碎瓷片的出现。一般通过碎瓷片的式样、花纹、釉色就可以判断瓷器的生产时代,那么也就可以通过这个碎瓷片的年代来推测码头或者桥梁的年代。在贾老师的提点之下我也终于学到了一招,也很佩服贾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那么也许这座古桥也可以通过碎瓷片来了解它的诞生年代,不过我们还要更确切的证据来确认才可以。

   古桥桥拱附近长了不少杂草,把它们拨开我们才能近距离地看到桥拱的情况。桥拱两旁一共立有4块玄石,都是青石质地,上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班驳破损。在一块玄石上面我们看到隐隐有着一些字迹。我们的心头为之一喜,说不定就是和古桥的历史有关的线索。不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玄石上刻的是“长江普度”四个字,字迹已经很淡,具体含义就更是未知了。

   在古桥西北面有一座典型的江南老宅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看上去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这座老宅为两层三开间式楼屋,粉墙黛瓦,标准的中式建筑。二楼有着团状形雕花栏杆,风格古朴清新,贾老师说这是带有典型的清朝遗风。老宅的山墙墙体石灰已经班驳脱落,露出排排的青砖,而且砖上还刻有烧窑人“周互昌”的铭款。从外边看,里面已经无人居住了。不知道古桥和老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我们也只能猜想而已。

   实地已经查看过了,下一步就该问问当地人,看看能否提供一些和古桥有关的线索来。巧得很,真被我们找到一户!

听老伯讲故事

   在古桥不远处,还有一座三开间的平房式的老宅,我们希望这里的主人也许能够提供点信息。

   里面住有一对老夫妇。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两位老人以为我们是来收古董的,怀有很强的戒意。我们告诉老人:“我们是受无锡市文管协会委托,来调查刘塘村的古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地方文物。”老人家这才打开话匣子,老人说:“这几年来,到村子里来收古董的人络绎不绝,前一阵子还有人来过。不过可恶的是古董被收去了,付的钱都是假钞票,现在坏人多啊!”“哈哈,你们放心,我们绝对不是来收古董的。”我把证件给老人们看之后,他们放心了。

   男主人叫边介福,已经84岁高龄,女主人要小几岁,老人的身体都很硬朗,特别是讲起话来中气十足。老人说,这座桥的建造年代至少是在清代,甚至可能是明朝。因为古桥东南面原来有一座古庙,名叫“延寿庵”,整个庙宇有九十多间房,规模宏大。延寿庵内原来立有一块青石碑,上刻光绪三年重修刘塘桥的概况,并刻有捐资修桥人的千人名单。文革时期这块石碑做了村里一户人家的洗衣板,堆砌在河边上。有一年发大水,河驳岸倒塌,于是石碑也掉进了河里,从此再也无人问津了。这块石碑原来是一个很好的文物,不过现在下落不明,很是可惜。

   边老伯接着告诉我们,原来这座桥上面有八个石球,象征着“状元及第”的意思,估计是建桥的人希望村子里能够多出状元及第,来光宗耀祖。那么是不是这里有了村子然后就有了这座桥呢?我们有这样的疑问。边老伯说,在这个村子里,边姓是大姓,很可能也是这个村子的创建者的姓氏。如果这么说那就要追溯到明末时期,那时侯正值李闯王起义,边姓祖先在广东为官,为了躲避战乱所以举族北逃移居无锡胡埭,边姓一脉繁衍至今。如果这么说来,那刘塘村的古桥的就是明代的产物了。

   在从老人处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我们感到很庆幸,特别是对于第一次参与考古活动的我来说很有成就感。在拜别老人家后,我们的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考古之路漫漫

   回去的路上,贾老师不由地在嘴边吟起了马致远的诗句:“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他说,从刘塘村朝南正是对着姚湾古道,在这条古道上,散落着无数的历史文物古迹,就像是一条我们身边的“丝绸之路”,光他在业余时候就先后发现了辛亥革命江西都督吴介璋之墓、绍述堂边氏宗墓、西宫娘娘石牌坊等遗迹。在这条古道上竟会荟萃着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这是我们无锡的一块难得的文物处女地,她正需要我们的珍视、保护和发掘啊!

  据一位陪同的鸿山镇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踏勘工作队中不仅有江苏省博物院的考古专家,还有来自湖北邯郸考古研究所的工程人员,他们都是“转战”南北的一流考古工作者。为了尽快地完成勘探任务,这些专家和人员已经分成三个小组,并且住到农户家中,深入鸿山越墓“腹地”,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艰苦而紧张的勘探工作。

  鸿山越墓能否最终“升格”为鸿山大遗址,一时牵动了所有人的视线。据了解,设想中的鸿山大遗址将与泰伯墓、泰伯庙、泰伯河等形成一个“三泰一址”的文化旅游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蒋墩
著名的《史记》中,有一代兵圣孙武“演阵斩姬”的记载,每次读之,曾一次次使我产生寻访它遗迹的冲动和愿望。相传“演阵斩姬”和吴王设坛拜孙武为将,都发生在这里。从苏州古城出发,向西南行20余公里,经横塘,过木渎,便到了胥口镇的蒋墩村。山以村名,海拔仅30余米的蒋墩山就坐落在村子前,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一代兵圣孙武曾在这里,演绎了无数与他有关的美妙故事。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对“演阵斩姬”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记载:“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孙武就“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命随鼓进退,左右回旋。只因这些宫女平时娇宠惯了,演练只当儿戏,队形散乱。孙武三令五申而鼓之,仍不见效,便下令斩了为首的二姬,才使操练井然,“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阿炳墓
江南第一山下有天下第二泉,泉之侧沿山道而行百余米有坟独处,是为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之墓。坟极平常,一个小山坡上隆一个土堆,铺一壁水泥,碑不见巍峨,就嵌在坟堆,碑文凿得随便,字也不见铁划银钩,系阿炳知音杨荫浏先生所题,杨先生为一代国乐宗师,方外知之者不多,几次听得游人无端抱怨:“介蹩脚的字,也配给瞎子阿炳题碑?”多为上海的翩翩游客,他们心目中还有个阿炳的形象,杨荫浏何许人怕是不会知道的了,倘使阿炳泉下有知,游魂不散,当会操起他那把感天地、泣鬼神的胡琴叩击你的脑壳,正色道:“没有杨先生哪会有我瞎子阿炳?”诚哉斯言,倘没有杨荫浏的抢救,世界乐坛便没有《二泉映月》的风流,也就谈不上瞎子阿炳的地位。遥想当年阿炳贫病交迫、倚门企盼,杨荫浏心急火燎、马不停蹄,一曲《二泉映月》终于录下存世,天下如杨荫浏和阿炳之知音能有几?因此,有知音题碑,逝者幸甚。当月白风清、松暗泉明之夜,二位必定又在切磋音韵,...
· 吴文化—古迹寻踪—(LU)直古桥甲天下
苏州东南25公里的(LU)直,以名胜古迹多闻名遐迩。民宅前街后河,古桥遍镇。船驶过桥洞,犁碎荡漾圆月;俄倾,月复圆。从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今500多年来,这轮犁不碎的圆月就是镇东鸡鹅桥。它以花岗石砌成。结构全环型,上半个拱型在水面上,下半个拱型在河床中,映出“圆月”。桥面雕有“宝幡”、“莲座”以及几何形佛教图案。东市梢上的东大桥,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拱形结构。花岗石砌成长52米、高12米、宽5.2米、两边桥坡共有66级石阶。高大伟岸,气贯长虹。每天它最先将一抹阳光迎进镇里,因此也叫正阳桥。它与鸡鹅桥相望,圆月夜,从鸡鹅桥孔望正阳桥,展现“长虹漾月”的迷人景色,令人赞叹。镇中心一段百米长的河道上密集着6座拱形桥,分别建于明、清和民初,全部花岗石砌成,俗称“五步一桥”。坐落在南栅河道拐弯处,花岗石做桥基、砖砌桥栏的“三步两座桥”:环壁桥和金安桥,分别建于明、清两代,那憨朴厚实的...
· 吴文化—古迹寻踪—华庄的清朝古桥真不少
据当地老百姓反映,在滨湖区华庄保存有较多古桥!昨天,记者闻讯前往华庄巡塘和张桥港,寻访了其中两座保存完好的石拱古桥。华庄离太湖极近,境内水网密布,有许多河流通太湖,并通向全国各地,因此石拱桥也很多。张桥港的这座古桥,离太湖仅1000多米,建在一条蜿蜒小河上,可以想见当年这条河风景十分秀丽,两岸绿树,远眺太湖。现在因为水葫芦成灾,没有打捞,河内全是腐朽水草,也不行船了。小桥的造型小巧玲珑,就像一轮横卧水中的弯月,十分优美。它全部是用金山石建成的,因年代久远,许多小树从石缝中长出来,显得古色古香。因为道路拓建,小桥已拓出一段,桥面和朝太湖一侧,被水泥和石块覆盖。从另一侧观察,桥梁下凿出“重建张桥”,一对桥楹联中一联被蓬草掩盖,因此只看得清另一联,“客莫问津谁惊蛟龙腾跃”,蛮有气势。“张桥”保存极完整,一点也没有损坏,仅从桥的精致判断,让人觉得这里该是一处江南园林。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还是蛮热闹繁华...
· 吴文化—古迹寻踪—四百年古桥完好如初
在洛社镇陡门、天授两村(街)的交汇处,有一座建成至今400余年的古石桥———东陡门桥。据该桥石碑铭记,该桥始建于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历经数百春秋沧桑,几度重修重建,第一次在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重修,第二次在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来,当地镇村对古建筑的高度重视,多次加大对古桥的修缮、保护力度,使其保持坚实古朴的原有风貌,堪称是惠山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石桥。历史上因此处地势独特,素有“陡门十三浜,浜浜有活水”的传说,陡门浜是其中重要河道之一,涓涓碧水自西向东,穿越沪宁铁路折向京杭古运河相连接,向东流入锡澄运河。东陡门桥西边原还有西陡门桥,两桥相距不过里许,因早年水利改造而折桥建闸。旧时东陡门桥贯通南北两条老街,沿街两边相拥着各类店铺摊点,买卖有序,桥东侧建有陡门蚕茧收烘站,沿河还设置码头,水路通达,每当鲜茧上市,船运人挑,更添闹猛,当地乡民曾誉为“朝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