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蟹三味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蟹三味,深秋时节,菊绽蟹肥。蟹,人人爱吃,却并非人人都善于品蟹知味。品蟹,最讲究

  深秋时节,菊绽蟹肥。

  蟹,人人爱吃,却并非人人都善于品蟹知味。品蟹,最讲究的是得其真味。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也是个美食家。他认为凡“味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而“味重”之蟹,只宜独品而不宜糅以他味。如蟹粉鱼翅蟹粉狮子头或和以他物调成蟹羹之类,虽为桌上佳肴,然蟹之美质难存,真味大失矣。清代戏剧家李渔是品蟹高手,他说得更透彻:“蟹之为物至美”,“世行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当然,为使蟹餐丰富多彩,现在多有创新蟹谱,荷香黄泥煨蟹、雪花蟹斗、鲍鱼蟹盖、翠竹虾蟹等等,虽别有风味,然欲品蟹之真味,还少不了整只蒸蟹。再有,欲得蟹真味,还必须自剥自食,有秩有序,边品边尝。嗜蟹如命的李渔深谙其道:“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此与“好香必须,好茶必须自斟”同理也。吃蟹来不得“急就章”,最忌带壳嚼,谓之“品蟹”,就得慢慢地剥剔,细细地品尝,悠悠地体味。剥蟹有技有序,要先折蟹脚,后开蟹斗,逐一细剥细剔,善剥者可以不借助工具如“蟹八件”或银针簪锥之类,全用手剥,可以剥得干干净净,壳无残肉,食后还可把蟹螯拼成振翅欲飞的蝴蝶,有人甚至可以把蟹壳在桌面上拼成一只完整的、半透明的全蟹。品蟹后还能得此等余兴和趣味,正应了一句古谚:“惟食忘忧。”

  品蟹,还是一件非常有情味的事。品蟹赏月或品蟹赏菊向被视为有意境的雅事。著名漫画家和文学家丰子恺的父亲也是嗜蟹者,每逢良辰佳节,必移桌于屋外白场月光之下,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上,油灯一盏,盖碗一只,酒壶一把,书一本,水烟筒一把,还有老猫一只端坐于桌子一角,全家人兴致盎然:赏月;吃蟹;小酌;谈笑。月光如洗,蟹味浓郁,细酌慢品,亲情弥漫。此情此景,即使在丰子凯信佛茹素之后,回忆起来仍然无限神往,感到“这滋味真好”!以往文人间还常以赏花品蟹之际兴会亲朋好友,畅叙友情。老舍先生,在逢菊绽蟹肥之际,必请同乡、好友到家赏菊品蟹。老舍酷爱养花,院中养菊花一百余盆,每值秋深,各色名种嘉卉竞相绽放,姿态各异,色彩缤纷,把庭院的秋色渲染出一片诗情画意。席间,主客谈笑风生,身心皆醉:赏秋菊,品肥蟹,叙友情,说艺事,其乐融融,友情如歌,真乃人间一快事也。著名作家赵大年说:美味佳肴总是与亲朋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它还能增添一些超越时空的感情色彩。是啊,吃蟹真可谓一件有情味之雅事,人们在赏月、赏菊时伴以品蟹之味,端的把亲情乡情友情交融于秋光秋色秋声里了。

  中国人素以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而蟹作为食之珍品人间至味,自古以来,人们在品尝之余,就以特有的品蟹之道自自然然地汇入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从剥蟹之具到理蟹之技,从烹调之法到食蟹之艺,都大有讲究,体现出精微的文化品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吃蟹,以宝玉、黛玉、宝钗的咏蟹诗渲染出浓厚的文化韵致。林语堂认为,中国人公开宣称“吃”是人生为数不多的享受之一,而且把它提高到艺术的境界上来了。连孙中山也说,悦口之味,“亦美术之一道也”。的确,吃蟹,真要品尝其真味,体验其情趣,感悟其含蕴,多少要有点艺术修养,才能体悟中国美食的艺术精神。无怪乎丰子恺的父亲要说:“吃蟹是风雅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是的,只有真正的吃蟹内行,才能把吃蟹视作一件富有意味的艺事,品出浓浓的文化味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听蟹
记忆中的爷爷是个非凡的人,六十多岁的人了拿上一个小扒网在河里半天就可以捞一大篮子蚬子,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一篮蚬子可以够全家十几口人吃两三天,那可是十足的美味。发一场大水,爷爷用一扳罾网一个晌午也能逮住十来斤鲜鱼,用奶奶的话说爷爷好像对水里的东西有种特别的嗅觉,印象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跟爷爷一道听蟹。在老家听蟹,其实就是夜里用灯火在流水的旁边去等螃蟹爬过来再逮住它。秋风起,菊黄蟹肥的季节,爷爷便开始为听蟹做准备了。得有一盏马灯,爷爷做马灯很会想办法:他先找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在瓶底上边扎几圈湿棉线把它放在火上烧,待到棉线开始着火时赶紧把瓶往水里一浸,只听得“嗤”的一声尖响,瓶底齐端端的与瓶身分了家,然后再用一个木板四边穿四条铁丝把瓶身往里一放固定好位置后,用的时候只要在里面放盏油灯,马灯就成了,那灯可是刮风下雨都不怕的,比孔明灯强多了。我不明白只读过几年私塾的爷爷对科学知识的运用是如此娴熟。马...
· 吴文化—吴地风物—放蟹网
转眼间又到了吃蟹的时节了。每当我看到桌上螃蟹金红亮亮,就要想起50年前在钱马桥放蟹网的趣事。1953年秋,我在尚仁中学读初中,同桌徐龙虎是马镇阳岐村人,他们村前有一座石桥叫钱马桥,那里的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河里的清水野蟹又大又嫩又鲜又肥,在我们家乡一带是很有名的。徐龙虎和我很要好,一到星期天,他就叫我到他们村上去,跟他一起去放蟹网。星期天下午,我来到龙虎家,只见他家猪舍里放满了蟹网,蟹网是麻线编织的(当时还没有尼龙线),每口蟹网是约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网纲是两根手指粗的细竹扎成十字形状,将蟹网四只网脚固定,四只网脚上又各缚一块小瓦片,用来坠网的。浮标是一块手掌大小的木板,一条长线一头系着浮标,另一头系在网纲两根小竹的交叉处。我俩各自拿了5-6张蟹网,龙虎的弟弟还拿了一根长竹竿,竿头上缚有铅丝弯的弯钩,用来扎住浮标起网用的。我们三人兴致勃勃来到钱马桥桥堍,下网前,龙虎把准备的泥鳅生肉系在网...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大闸蟹漫话
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肉鲜味美,世人公认,但它的称谓来历,却未必众所周知。大闸蟹因为双螯长有绒毛,也叫中华绒%蟹,又因为主要生长在江河湖里,所以又叫河蟹,或称湖蟹。江苏、上海一带农民们为了生计,沿江入湖捉蟹,往往使用蟹簖,闸断蟹路,并且常在夜里扭亮灯光,诱蟹上簖,然后捕捉,故而有了大闸蟹的别称。蟹还有别称。以其行声,曰'郭索';以其外骨,曰“介士”;以其内空,曰“无肠”。农历八月十五月圆,秋风初起,自然使人想起持蟹赏菊之乐、之雅。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也称九雌十雄。农历九月,阳历10月,雌蟹成熟,农历十月,阳历11月,雄蟹饱满。江南季节,冷天来的较晚,若是稍稍迟半个月品尝,则螃蟹滋味因肥壮之极而更能达到绝佳境地。没错,现在正是吃蟹的大好季节。大闸蟹的广告宣传也早就在国庆节前就开始了。但是真正的好蟹,必须等到现在。行话说得好:″秋风起,蟹脚痒″。星期六早上,我与妻子忙完家务,赶到市场,已经...
· 吴文化—吴地风物—巴城镇畔蟹景美
对于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来说,烫一壶黄酒,啖三二肥蟹,赏满庭菊色便是人生高雅之乐事。而一说起大闸蟹就会自然联想到阳澄湖、巴城镇。两年前,有朋自北京来周庄游玩,正是“菊黄蟹肥”的吃蟹时节,中午宴请时自然备好了大闸蟹。朋友盛赞蟹之鲜美时,多次说起阳澄湖大闸蟹,充满无限神往之色。席间正好有昆山朋友张兄,为不使京城友人留下遗憾,他便说晚上到阳澄湖畔的巴城镇去吃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当即电话联系好。朋友留恋周庄之美景,不时地东拍西照,驱车前往巴城时已将近7点。经昆山出城后一路汽车首尾相接,一盏盏车灯组成绵延不绝的光链,张兄说那都是上海赶往阳澄湖去吃蟹的。约摸半小时就到巴城镇,街的两边都是一幢挨一幢的酒店菜馆,一只只特大的大闸蟹在闪烁的霓虹灯中张牙舞爪。每家门前汽车都停得满满的,见这阵势北京朋友在车内雀跃起来,张兄说:“还未到哩,我们到阳澄湖里船上去吃。”转了几个弯便到了,一艘艘船舫泊在阳澄湖里。张兄...
· 吴文化—吴地风物—老年的“年味”
摸着兜里三万多元殷实的荷包,老年开心地笑了,这是他们夫妻俩一年挣下的辛苦钱。“给孩子们每人买一身新衣服,再多买些烟花爆竹,今年回去一定过一个热闹年。”春节还没到,两口子就在那里盘算起过年的事来了。看着他们憨厚的笑容,小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温情。老年是我的同乡。追忆起以前的老年,依然是满怀沧桑。七年前,老年在农村是“吃了今天借明天”。一家五口人两亩半地一年种下来,连糊口都不够,更别说零花钱了。每逢过春节,人家都是盼着过年,老年夫妻俩却在发愁,几十元钱过个年买菜串亲戚还要盘算着来,看着人家孩子个个穿着新衣服,两个孩子天天围着他要买新衣裳。日子实在过得捉襟见肘,老年一狠心,便出门打工了。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亲友的帮助,他先后到过广州、深圳还去过上海,可一年到头来,还是没挣几个子。有一年老年在深圳一个工厂里做工,到年底老板却不结工资,老年还差点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第二年,老年从以往工友那里得知无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