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油布伞与钉鞋
吴文化—吴地风物—油布伞与钉鞋,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再如果你在一个深沉的雨夜走在古老的观前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再如果你在一个深沉的雨夜走在古老的观前街上,那么你的手上将会撑着厚笨的油布伞,脚上拖着沉重铁钉鞋,在雨丝风片里慢慢走着,走着……同时你也会听到自己鞋底的铁钉叩击在石板街上,一下一下有迟缓的回响。这就是当年苏州的“风雨夜归人”。
真的,那时候的苏州人,逢雨天出门,油布伞与钉鞋是唯一的雨具。油布伞上因为涂上了好几层熟桐油,特别感到厚实,但也特别沉重,后来改成了油纸伞,虽则轻了一点,但是油纸伞常常会被戳穿,于是又要去修补,真是麻烦。那时临顿路菉葭巷口,有一家油布伞店倒是很有名的。
钉鞋是半高统的布鞋,上面涂满了熟桐油,考究一点的话,是用皮革制成的,鞋底的前掌和后掌,有密密的半寸长的奶头钉,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对于钉鞋呢,苏州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每逢农历的九月十三日,是钉鞋的生日,据说做钉鞋的师傅,每逢此日有祭鞋的仪式,但究竟是怎样的仪式,恕我年幼,我实在不知道了。但据说那天可以占卜一年的晴雨,对此有农谚说:“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那意思是说,假如九月十三是晴天的话,这年雨水较少,晴天较多,那么这年的钉鞋的生意会不好,所以要挂断绳了。
油布伞与钉鞋上散发的桐油味,今天我们再也闻不到了,因为它们已走完了生命的“风雨历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钉鞋
老年朋友可能还记得,旧时的农村,每遇下雨天,走路十分艰难,走一步,滑一步,一不小心,满身是泥,家乡人戏称:滚着个“咸圆子”(即咸蛋)牞因为当时农村条条路都是泥路。农民上街、儿童上学,这村与那村的亲戚朋友走访、办事,都少不了要走这滑溜溜的泥路。有经验的农民,可以赤脚走路(冬天太冷)把五个脚趾抓紧,走烂泥路时可以不打滑。但不是人人都会走,特别是小脚女人,走烂泥路更艰难。那怎么办呢?不知是谁首先发明了制作钉鞋,大大方便了雨天走路(无锡县志上无记载)。穿上钉鞋,走烂泥路时一步一个钉鞋脚印,再也不会跌跤。而且,可以加快步子,办急事时缩短时间。可以说,钉鞋是旧时农村雨天的鞋中之王。钉鞋,是农妇手工制作的,先用粗布制鞋底,制鞋底时,与做棉鞋的鞋底一样,用扎底线和扎底针一针一针的扎紧,再用白布做“蚌壳式”的鞋圈。这鞋圈,要比一般的棉鞋圈高几寸,为的是防止泥水掉进鞋内。然后请皮匠上鞋底,敲钉子,钉子与中等蛳...
· 吴文化—吴地风物—“花头”与“花头经”
某人有本领,处事有手段,吴地称其为“有花头”;反之则谓“呒花头”。花头,吴地又称“花头经”。此语源于苏州虎丘一带。先前,苏州虎丘周围的农民以种花为业,卖花度生,人们谓之“花农”。这些花农所种植的茉莉花、玳玳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颇负盛名。每当茉莉含苞、玳玳初绽时节,前来虎丘买花者日众。花市上每盆花的价格,均以盆花花头多少论定:这盆花的花头多,价格就高;那盆花的花头少,买价亦低。买方常因花头多少与卖方讨价还价:“你的花头少,他的花头多”;“呒啥花头”,意在杀降花价。由于花农们种花本领大小各异,故所植之花花头多少亦不一。由此观之,上述两句苏州“花头”俗话则成了双关语了,“花头少”、“花头多”、“呒花头”实又隐指卖花花农种花技术水平高低。“花头”这苏州俗语先在苏州流行,后来广传吴地,衍生出“有花头”与“呒花头”这一吴地俗语,其意指亦从原先单一有无种花本事而扩展为处事本领大小。吴地还常把“花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手炉与脚炉
天冷,苏州人还会想到取暖的工具,但是八十多年前的苏州,还没有流行热水袋,我们取暖的工具,就是手炉与脚炉了。手炉,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相对来讲,脚炉可算是宠然大物了。手炉大都是白铜制成的,间或也有用紫铜制成的。而脚炉呢,则基本上是黄铜制成的。你不要看轻这小小手炉,它可真是艺术,造型美,炉盖的雕镂更美。它的外观有方的、有长方的、有椭圆的,变化无穷,当然最基本的是圆的。手炉盖上则镂刻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而花纹上的小孔,便能使手炉内炭基团的热量,透升到炉盖上面,我们抚摸在炉盖上的手,便感到温暖起来。当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也要带个手炉去,不但读书时双手暖和,而且砚台结冰的话,只要放在炉盖上面,一歇歇冰就溶了,可以写字了。初春,久坐脚冷,于是便想到脚炉了。脚炉是非常朴素的,炉盖上面,不事华饰,就是一排一排的透气小圆孔。炉里面放的是灶膛里的未曾烧尽的稻草灰,上面再覆盖一层木屑灰,让它慢吞吞地煨着,就这样...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