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小街小巷的裁缝店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小街小巷的裁缝店,五十多年前,苏州的街巷内,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一家一家的裁缝店。他们大都是租赁旧

  五十多年前,苏州的街巷内,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一家一家的裁缝店。他们大都是租赁旧式大户人家的“墙门间”,作为店铺的。

  那些大户人家,在过去的年月里,虽则曾经显赫一时,大墙门、砖雕门楼,宽畅的厅堂、雅致的花园……然而到了民国年代,也是风光不再了。由于子孙式微,那些陈旧高厅华屋,也如“尘满面,鬓如霜”的老人了。于是子孙们为了贴补生活,把家里的一些房屋,似“另拆碗碟”一样分租给人家,当然,也包括“墙门间”在内。但是有一些家道好的人家,却也很愿意出“墙门间”给裁缝师傅,因为有着两大好处,一是等于有人代你“看门”,出出进进的人,都要在裁缝师傅的眼皮底下“过堂”,小偷就不敢闯进去了。二是做衣服因为“人面熟情”可能优惠一些。固此有些房东干脆连租金也免了。于是老裁缝传到小裁缝,小裁缝传到更小裁缝,世代相替,与房东痛痒相关,宛似一家人了。

  一般情况,一个裁缝店,除了店主与他的妻子外,还收一两个学徒,要是生意兴旺,还可以添雇一两位伙计,加起来就有五六个人了,再加上来做衣裳的与街头邻居们来闲聊,所以“墙门间”里,每天都是热闹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可算是“人气很旺”了。

  其实,墙门间里顶多只能架起两块“作台板”和几条长凳而已。但我们苏帮裁缝,都是手里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真功夫,他们看不起用洋机(缝纫机)踏制的沪帮(念“洪”)裁缝,认为他们没有真功夫。我小时候,也喜欢在裁缝铺内转悠,看他们嘴里一边哼着无锡滩簧(锡剧)一边在做着小姐旗袍上的“盘香纽扣”,美得很,真是一种绝活。

  苏州那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裁缝店呢?很简单,我们当时每个人所穿的衣服,都出自他们的手底―――短衫裤子,夹袄夹裤,棉袄棉裤,长袍马褂、旗袍裙子……穿西装是极个别的少数人,所以应该说,我就是在他们所缝制的衣服里长大的。

  小时候,每天早晨,总看到裁缝店里的学徒,在街头的晨风里“生熨斗”,那是一只木柄的,装着一只大匙似的铁斗,斗里放着炭条,然后引火烧炭,并用嘴一口气、一口气地吹着助燃,于是一缕一缕的白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我也就在这袅袅的白烟里,挟着书包,走街穿巷到学校去了。

  建国以后,长衫旗袍都被打倒了,接着是蓝色的、灰色的解放装,占领了天下。改朝换代,苏州当年随处可见的裁缝店,真像《铁熨斗》里的袅袅缕缕的白烟,消失在“时间”的天空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小巷的夏夜
又到盛夏。白天的气温都快超过人的正常体温了,到了晚上仍是热烘烘的,新村里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一片空调的嗡嗡声。只是孵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时间一长,便多少觉得有些单调和烦闷,不免怀念起从前小巷里纳凉时的热闹和那凉爽自然的穿堂风。记得当年的夏天,一待太阳落山,巷子里的人家就忙碌开了。先是提着一桶桶清凉的井水,将家门口的场地浇个透。随即搬出方桌、矮凳、竹榻、藤椅这些劳什子,摆出乘风凉的阵势。弄堂里有几户蛮好有院子的人家,也偏要来轧闹猛。弄得原先尚可通辆马车的巷子,被桌啊榻的挤成了弯弯曲曲的一线天。通常是家里由小到大挨着洗澡。女人出浴洒点花露水,孩子浴后扑些爽身粉,于是便一家子围着小方桌呼哧呼哧吃夜饭。巷子里除了饭菜的香味,还掺合着花露水和爽身粉的香气。一条窄窄的弄堂,此刻成了一个长长的露天餐厅,二十多户人家便有二十多张饭桌,上百号人共进晚餐煞是闹猛,人们吆五喝六、打情骂俏、斥儿训女、呼爹喊娘的充满...
· 吴文化—吴地风物—又闻小巷鼓乐起
我小时侯上的幼儿园与苏州昆剧团同在校场桥路深处,两处相隔不过几步远。对于活泼好动的我来说,每天的午睡实在是一项“苦刑”。伴着无奈和苦恼,每每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庆幸的是,每当这时远处便会传来阵阵紧凑的鼓点,和着悠扬的笛声、琴韵,化为婉转动听的曲调,这也便成了我解除苦闷的"灵丹妙药。这妙音让我痴迷和遐想……于是,翩跹起舞的粉面青衣,斯文有理的白面小生,还有鼻尖一块白斑的滑稽丑角都从戏里飘然而至,伴我度过这难耐的寂寞时光。恍惚中,小小心灵挣开了束缚,时而随着婉转的唱腔展翅而飞,时而顺着这飘逸的水袖挥洒自如。原来,让我浮想联翩的只是昆剧团临时的午间排演。童年的记忆使我难以忘怀,我实在太思念“她”―――那曾伴我独醒的“老朋友”了。于是,我心心念念地想找机会亲眼看一看排练昆剧的场面,以圆我多年的心愿。记得上中学时,有一次,父亲提出要改善一下伙食,带着我到苏昆剧团餐厅用餐。我的心霎时变得慌乱起来,不知如...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陆”的由来
江南地区的乡镇,一般都在镇上较为偏僻处设有固定的“陆”,农民们在那里进行仔猪交易活动,因而称为“猪陆”。猪陆多为十天一期,各镇(特别是毗邻的镇)“陆”的日期不在同一天,一般以农历每旬逢三、有的逢四、有的逢五为“陆”,这一天称为“陆上”,固定不变,互相错开,便于交流。“猪陆”一般都为仔猪交易买卖,也可将牛、羊、农具等拿到陆上交易。猪陆上都设有公证人员,负责交易事宜。成交后由卖方支付佣金。“陆”是怎样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以“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日期和地点,余缺难以调剂,而且交换时又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可供参考,因此,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易方式出现。汉朝初年,有两位著名的政治家陆贾和陈平,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明令规定各个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为集市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唱价评议,买卖双方自行决定,拍板成交。后来,随着货币的流通,不再物物...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