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荣德生·荣巷·钱穆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4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荣德生·荣巷·钱穆,一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大实业家,面粉、纺织大王;一位是“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一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大实业家,面粉、纺织大王;一位是“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半个世纪前,他们相聚在了古镇荣巷。

   荣德生是荣巷人,钱穆是鸿声人,两个地方虽同属无锡,但一西一东,更何况两人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里求索,一个将自已的企业从沿海办到内地,一个在大江南北的高等院校里云游执教,互不交往是极自然的事。但是,因为一个机缘,大王与大师相会在了荣巷。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与其子荣一心等,在无锡投资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在延聘名师时,荣德生选择了钱穆,托人一再致意,盛情相邀。这样,1947年7月,这位国学大师辞别了昆明云南大学,由南国大都市来到了无锡西乡--太湖畔新生的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

  钱穆比荣德生要小整整20岁,但在荣德生眼里,钱穆是满腹经伦、见多识广,语语珠玑的大师,故颇为敬重。因此,他奉大师为上宾,把自己荣巷宅第楼上通风、明亮的房间,全让给了钱穆和他所招来担任助教的学生;而自己却住在了楼下。虽然荣德生在这段时间里日夜忙于企业的恢复,但几乎每周六午后,他必携夫人由城里企业来镇上老屋,晚餐后,定上楼与大师畅谈两小时左右;星期天午后,德生夫妇才回城去,“如是以为常”;有时,他们会并肩漫步于荣巷街市或湖边乡道,走得很远。

  聚谈的话题是广泛而不肤浅的,聚谈的气氛是随和而不拘束的。大王与大师彼此摸索着对方陌生的心灵,经济与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窜出深巷老宅,在古镇的夜色里闪烁。

  钱穆曾探问过荣德生:您一辈子取得如此大的业绩,还有什么想法?荣德生深沉地作答:人生必有一死,即两手空空而去。钱财有何意义,传之子孙,亦未闻有可以历世不败者。漫步宝界桥上,荣德生动情地告诉钱穆:我一生惟一或可留作身后纪念,即自蠡湖直通鼋头渚跨水建一长桥。他年我无锡乡人犹知有一荣德生,惟赖此桥。我之所以报乡里者,亦惟有此桥耳。

  在钱穆眼里,这位大实业家日常谈吐诚恳而忠实,语语直吐胸臆,如见肺腑,绝不染丝毫交际应酬场中声色,更不假作斯文,而日常生活如饮食、衣著、居住,皆节俭有如寒素,故深为敬佩。他甚至认为大富豪而无富家气派,这一现象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钱穆来讲,荣德生先生创办江大,盛情相邀,为他在乱世中提供了一个“消遣”的机会。

   江大建造在太湖边后湾山上,距荣巷四五华里。钱穆上午授课或处理教务,下午无事,常一人至湖边村里雇一小船,荡漾湖中,任其所至;有时漫步学校至荣巷,沿途乡民各筑小泊,养鱼为业,风情纯朴,湖光山色,上天下水,悠闲宁静。直至暮年,钱穆在台湾回忆往事时,还常充满深情地告诉女儿:在江大执教期间的这种生活,“那才是人间最惬意的事啊”!

  在荣巷这样的氛围里,钱穆完成了两部书稿。一部是哲学散文集《湖上闲思录》,它汇集了钱穆对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情与欲、善与恶等哲学问题的思索,既可说是钱穆的哲学著作,也可称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另一部是《庄子纂笺》,它是以马其昶《庄子注》为原本,以五色笔添注其上,眉端行间皆满,之后整理而成,是钱穆子部著作的代表作。

  《庄子》是乱世之书,而钱穆居乱世却注此书自消遣,这也是另一种境界。此外,他还组织学生对《四部选粹》选编的古诗文进作标点,那一群帮手有郦家驹、钱树棠、吴沛澜、洪廷彦等,日后他们均成为了我国史学界的著名学者。

   1949年春,由于局势的变动,钱穆连上述两部书稿也没带,悄然离开了无锡,经广州赴香港,从此告别了无锡荣巷,告别了故乡无锡,也告别了荣德生。不久,到香港的钱穆得悉荣德生去世的消息,不胜哀伤。后来,两部书稿由其学生寄送,1951年和1960年先后在香港出版。

  钱穆在荣巷的幽居,为这个古镇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更为诞生企业家的老街增添了不少书卷气息和文化内涵。

  古镇荣巷西去,有条钱荣路。在我意念中,那该是一条钱穆与荣德生携手漫步、相互探询的乡道,它从荣巷伸向远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读钱穆
钱穆(1895-1990年)和陈寅恪(1890-1969年)都生于文化倾圯、国魂飘失的历史时刻,而他们对中华文化存乎于天地之间都有决定性的信心,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为往圣继绝学的大气魄。我之所以将他们两人并列在一起,是因为在日后,他们都以命运的不同形式(一个留下,一个离去)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意思同王国维先生之死一样:文化,要薪火相传。中年以后,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我以为在乡村我就可以很逼真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一为简单的生存,一为融于天地之间。所以我想,只要我到了乡村,我就很易于融于天地之间,只要我勤劳,我也就能活下去。不像在城市,生命太尖锐了,也太混浊了,不仅很少抬头看天,也很少涉足于泥土。在城里,我很难将生命这笔旧帐理清楚。我以前认为,陶渊明、王维、白居易在生命的后期避于山水和乡村之间,是消极而不幸的,现在我才知道,这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所在。钱先生指出:商业文化...
· 吴文化—古迹寻踪—荣巷老街
荣巷老街,是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的旧故所在地,她位于无锡市西郊梁溪路南,原属荣巷镇的管辖地。老街全长约200多米,街宽不到10米,老街的建筑大都是晚清风格的,老街住着约百户人家。我从小生长在荣巷,整整25年,天天走在荣巷老街上,日复一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当骑车穿梭于喧哗嘈杂的繁华都市,我便不免留恋起荣巷老街的生活情景。老街生活虽然有点原始,但她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尽管她没有现代化的美容院,只有两爿国营理发店,星期天小孩剃头要等候半天,但决没有现代所谓的多样化服务项目。尽管在荣巷西街一爿油条大饼店,买油条至少要排起二三十人的长队,那位瘦高的中年妇女不紧不慢地翻动着油锅中的油条,排队等候时嗅着油锅散发出的香味,至今令人回味绵长。尽管现在各种中外高档食品随时可以品尝,但总感到还是那时老街的酒酿、大饼油条、硬糖吃得最舒畅、最自在。还记得那时全家吃水靠抬...
· 吴文化—古迹寻踪—荣巷老街镇
荣巷,在无锡城区西,位处河埒镇地区中心,锡宜公路横贯而过。河埒镇镇政府设在荣巷老街之百余米之梁溪路(即锡宜公路无锡近郊段)边,居荣巷新镇区之中。荣巷老街系明代中叶起荣氏家族家属聚居成镇,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故里,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荣巷老街的锯齿形街道,小弄交织的民居格式,及现存较多明清古宅建筑,构成了别具一格他处绝少的江南水乡另一类水陆相衍型古镇。荣巷又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上世纪初,镇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实业,以纺织、面粉业为主,于帝国主义殖民经济与买办工商经济的夹缝间艰辛经营,终于建立了中国棉纺织工业与面粉加工工业为主的民族资本大型工商业体系,同时为造福桑梓,在家乡创设建造公路,桥梁,园林、学校、文化等等公益事业,使荣巷当时成为无锡近郊最为繁荣的街镇。上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无锡有“小上海”之称,荣巷则被誉称“小无锡”。荣巷旧民居区,南临梁溪河北的大片鱼池,由梁溪分支的小河自南深入...
· 吴文化—人物春秋—著名画家吴荣康
夜阑人静,一灯如豆,思绪万千。吴老荣康走了,走得突然,出人意料。记得吴老生前一周,我到府上拜谒,求他为《太湖美·中国书画展》提供作品。他躺在躺椅上,精神尚好,说:“征稿启事早已看到,就等你来取了。”他关照儿子拿出一张《太湖锦鳞》图参展。吴荣康先生号吴山,又名敖生,年轻时师承江南名画师胡汀鹭、贺天健、陈旧村;在国立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时,又得艺术大师徐悲鸿、潘玉良、陈之佛亲授,因为和徐悲鸿同乡,特别受到大师宠爱。吴老是个不善交游的本分人,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在江苏省立无锡师范任教时,和国画大师钱松岩同事,私交甚笃,画艺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吴老教学之余,挥笔不辍。他取浙派水墨苍劲、雄健挺拔之骨,兼用清新淡雅、秀颀飘逸之风,又吸收西洋画空间和光色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精研花鸟,所绘花卉翎毛,笔致工秀,落墨流畅,形神兼备。尤擅长画鲤鱼,画鲤鱼有70多年历史,他把鲤鱼养在缸中,日日...
· 吴文化—人物春秋—钱穆:七房桥土生的硕学通儒
七房桥者,在荡口与鸿声之间的啸傲泾,距锡城40里地。在没有公路、光靠舟楫相通的19世纪末,此地可算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了。硕学通儒者,钱穆,字宾四,史学大师。1895年,钱穆出生在七房桥一个五世同堂的诗礼人家。1990年,以九十又六高龄在台北溘然长逝。如果撇开钱穆心目中所存在的历史,光看他漫长的一生,就不啻读一部活色生香的长卷。八十寿辰刚过,他就“回念前尘,感怆万端”,写下回忆录《八十忆双亲》,被一位美国汉学家称为“体现了中国文化之精髓”,而且“描述栩栩如生,富有地方色彩,颂扬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价值,有着强大的感召力”。4年后,他又不顾老眼昏花、体力衰颓,重新振笔,花5年时间写成了篇幅更大的《师友杂忆》。这部回忆录在体例上可谓“创格”,全书以“学校”为经,“师友”为纬,勾勒出钱穆自身与其所历之社会的轮廊。钱穆一生除早年局处襁褓之中,晚年息影台北士林外双溪之“素书楼”,无时无刻不是将生命与学校相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