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人文历史—记岳麓书院历代山长(二)
吴道行 1560---1644,字见可,号嵝山,长沙人。明代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为学主张经世致用,表现了一定的事功思想。首编《崇祯岳麓志》。明末张献忠攻克长沙,痛感明廷将亡,逃往岳麓山中,而死。培养了著名学生王夫之。
郭金台 1609-1676,字幼隗,湘潭人。明末清初任山长。其时农民起义频繁,遂归隐衡山,著书立说。
刘自廷 字嵋若,攸县人。顺治九年(1652)聘为山长。著有《长沙府志》、《攸县志》。
王祚隆 字卜子,又字一峰,常宁人。顺治十四年(1657)任山长,任期7年。
蔡上宽 攸县人。康熙初聘为山长。
车万育 1632-1705,字与山,号鹤田,义号敏州,邵阳人。进士。约于康熙七年(1668)或康熙二十年(1681)任山长。生性耿直,学问赅博,深得民众爱戴。是书法家、诗人。著有《声律启蒙》,影响甚远。另著有《萤照堂明代书法石刻》10卷,《历代君臣交警录》100卷,《集唐诗》16卷等。
郭金门 字黄瞻,长沙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山长。
李中素 字子鹄,湖北麻城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山长。该年书院得到了皇帝御书“学达性天”匾,还得到了十三经和二十-史等16种书籍,巩固了岳麓书院在当时的地位。
刘大抚 字中敬,浏阳人。约康熙二十九年(1690)左右任山长。
刘琪 字竹偶,茶陵人。康熙中期任山长。
陈佑祉 字以介,号惮庵,宁乡人。康熙中后期任山长。
陈际鼎 字武子,号立崖,湖北黄冈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善化训导兼山长。成绩卓著,在学者中有较高威望,离任时,时人立《去思碑》以记其事。碑文说: “盖不朽之业,半在名山,如公者拓落一毡,其道化所洽,能令人慕而从,从而服,服而思。”
廖俨 字次仪,宁乡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聘为山长。性格仁厚,敏慧豪爽,慷慨布施,教导严谨,深受诸生爱戴。曾有督学使者考察其学行,廖氏乃讲《中庸· 天命》一章,词约义赅,督学使者叹曰:“名下果无虚也!”又每每将其薪俸分赠给困窘的学牛,以解决腹肚之饥。著作有《警亭文稿》、《息六轩诗草》等。
李文炤 1627-1735,字元朗,号恒斋,长沙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山长。潜心朱张学,学术成就高,时人称为继王夫之之后,在学术方面最有造诣的大家。教学上,他有一整套的教育方法,续订学规,编订讲义,因材施教,成绩卓著,从游者众多。著作有《学庸讲义》、《恒斋文集》等。
易宗涒 1682-1771,字公申,号实庵,湘乡人。雍正二年(1724)始任山长,曾作《岳麓书院记》,年过90岁仍卷不释手。易氏博览群书,学有大成,著作甚多。主要有《五经辨疑》、《四书译注》、《实政录》、《性理精义》等。
吴尧山 雍正年间任山长。重视培养人才。
李天柱 字石峰,长沙人。雍正十一年(1733)始,两任山长。主教期间,注意保护岳麓山的文物古迹,兴办文教。
曹耀珩 1674-1740,字鸣佩,号畅庵,益阳人。乾隆二年(1737)聘山长。博通经史,治教有方,从学者众,成名者也多。还是古文学家,著有《听涛园文集》四卷。又尚作《百泉轩》诗,洋洋近百句,是歌颂书院的史诗性篇章。
黄明懿 字秉直,广西临桂人。乾隆五年(1740)聘为山长。主教期间,乾隆皇帝亲赐“道南正脉”额。又协助蒋溥重修书院,自大成殿至楼堂斋舍,装修一新,为岳麓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房逢年 湖北嘉鱼人。进士。乾隆十年(1745)主教岳麓书院。其功绩有二:一是解决春汛期间学生读书的渡江问题,每年春天将学生安排到城南书院上课,秋天返回岳麓;二是修订书院章程,制订学规,以法治院。
王文清 1688-1779,字廷鉴,号九溪,宁乡人。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和二十九年(1764)两任山长,享年91岁。手定《岳麓书院学规》。治学严谨,门下有成就的学生多达400余人。是书院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山长之-。还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成就甚大,与王夫之、王运、王先谦四人并称湖南“四王”。著作有《考古流源》、《典制大文考》、《历代诗汇》、《考古略》等数十部著作,累计达数百卷之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