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梅山文化之淳朴风情(一)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1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梅山文化之淳朴风情(一),   梅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湖南考古发现,约

    梅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湖南考古发现,约在九千年前,围绕洞庭湖这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生活的先民们,已经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形成了农耕文化的雏型。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归入楚国,中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至秦,湘楚文化同各地的文化进一步交流,使湘楚文化发展得更加辉煌灿烂。

  “梅山峒蛮……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宋史)。新化属梅山要地,古称上梅山。据出土文物推测,新化一带的人类活动史,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1978年,新化在槎溪雷公凼、洋溪河谷附地,发现第四纪东方剑齿象牙化石;1980年,又在圳上甘家村、圳上河谷第二阶地,发现磨制石斧,并采集有豆、碗等器物。同时在此两地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陶片—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可见梅山文化渊远流长,积淀深厚。狞猎文化色彩浓郁。

  在漫长岁月中,聚居在这里的“梅山峒”人,凭借雪峰山和资水的险阻地势,自为生理,“旧不与中国通”。直到北宋开发梅山置县之后,汉文化不断注入,徭、苗、汉民族逐渐融合,当地的梅山文化涌透外来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不断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

  一、上古之神

  距今约四千年前的中国上古时代,中华大地曾居住多个不同祖先的民族和部落,其中较大的部落集团,有住居陕西渭河一带的炎帝部落(即神家氏),住居黄河中下游流域的黄帝部落(即轩辕氏),住居江淮一带以蚩尤为首领的和黎部落。传说蚩尤好兵善战,常作刀戟大弩以征战。与先进中原的炎帝所属共工部族战,蚩尤胜,“夺天隅无遗”。从此蚩尤部落日益强大,继续向四周扩展。蚩尤作乱不服帝命,作兵伐黄帝,并作大雾攻之,黄帝族以指南车县战,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大破之,遂擒杀蚩尤。这是《史记·五帝本纪》上的记载,说明了蚩尤死于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但蚩尤生于何地,史料均无记载。查新化县的大熊山上,早有“蚩尤坪”、“蚩尤屋场”的地名记载,并在残存的一块墓碑上发现,民国十六年(1927),当地人显聪墓碑中云:“公讳显聪,礼照其字也,也以清同治丁卯殁,葬蚩尤屋场之蝻蛇。”查当地李姓、陈姓、杨隆导民之族谱,也都有二百多年前“迁居蚩尤屋场附近”的记载。传说在蚩尤屋场故址上,以前还有一座蚩尤亩,供有蚩尤神像,解放后才被拆毁。此外,山上还有蚩尤点将台、蚩尤拒敌关卡等传说。蚩尤屋场附近高山环绕,地势险峻,而中间土地平旷,有水田百余亩,俨然世外桃源,传说这是蚩尤最早的大本营。

  《史记正义》引《龙鱼河图》载:“黄学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驽,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这里描绘蚩尤的形象是:以兽皮为衣饰或纹身作兽形以威慑敌方;身体健壮如“铜筋铁骨”,有“吃得下砂子,屙得出刀子”的英雄气慨;并掌握了先进的铁制兵器;赋有正义感,对无道者心狠手辣,“不仁慈”。因此蚩尤能在当时“威振天下”。

  “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弭服。”可蚩尤虽死,其影响和八十一兄弟部落中的残部仍在,战败后不得已南逃返回老根据地梅山,故《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之说。新化亦有黄帝南巡,被一只大熊引来此山的世代传说,说明黄帝确实来过大熊山(大神山),并与蚩尤残部战斗过。因此,大熊山上曾有“蚩尤点将台”、“蚩尤拒敌关卡”等遗址。今熊山古寺残留的碑文上,尚未有“轩辕黄帝登此山”的文字记载。也许是黄帝见大熊山地势太险要了,蚩尤部落太顽抗了,不得已只好班师回北。留下的蚩尤残部与散居湘沅之间的南方诸蛮势力重新组合,形成“三苗”部落集团,建国在长少,曾与炎黄华夏族联盟多次发生战争。后“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准南子·修务训》)(苍梧即今湖南宁远县境内的九嶷山)。可见苗徭民族当时的主要活动地在湖南,湘中梅山以是“三苗”的活动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梅山文化之淳朴风情(二)
蚩尤是南方各民族部落的共同领袖,又是中华民族“威慑天下”的“战神”。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时,曾把战神蚩尤列为八神中的第三位,即天、地、蚩尤。刘邦起兵时,亦行军祭之礼,“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汉代曾在长安、太原为蚩尤立祠,还有祠蚩尤于寿良的记载。现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还藏有造形生动的蚩尤辟兵钩;河北石家庄亦出土过同类器物。可见蚩尤作为主兵之神,在汉代社会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新化大熊山(古人又称大神山)是蚩尤的故里,具有迷人的人文旅游价值。二、南巡之帝史载清·乾隆皇帝曾六次巡游江南。《清通鉴》中记述他第三次南巡(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中说道:“三月十三日,(农历,以下同),自杭州回銮。二十九日过长江。四月初十日帝命庄亲王允禄奉皇太后由水路回銮,帝自顺河集登陆,取道徐州、阅河。五月初四日,帝结束南巡。”这里说明乾隆自三月十三日从杭州回銮,至二十九日过长江,四月初十日才自...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梅山文化之淳朴风情(五)
六、尚武之杰梅山武术历史悠久,功底雄厚,代有名人。上古时期,梅山峒人生活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则斑谰、言语侏离、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在与自然的残酷斗争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掌握了技击,开始了武术的萌芽。北宋归服朝廷后,仍保持了以往崇武的传统和争勇好胜的习性,习武之风长盛不衰。明代以后,武科及第者甚多,明崇祯十七年(1644)至南明桂王时,便有刘明岳等将才7人。清代为新化县武术的鼎盛时期,拳师辈出,尤以刘应朴、萧老四、发转子最为著名,素有“朴少爷的拳、萧老四的尺(铁尺)、发转达子的棍”之称谓。清同治年间,新化刘举道,善梅山武术,因征战有功,被朝廷授予“振威将军”、补协台之职。县人刘胜祥,中武考进士,后担升为提台。民间武林好手众多,《湖南湘技纪闻》载:新化人伍再明为显其能,相室中一桌,其木系坚木,铺置地面,并五之,洞木及土;伍再先在湖...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新化古城与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渊源于湘中的梅山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新化、安化、冷水江、涟源四县市的全部和双峰、新邵等周边部分,总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现讲“梅山”,主要指新化、安化一带。因此,本文主要涉及新化的古文化遗址。新化秦属长沙郡,汉为益阳县地,隋属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为梅山蛮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采纳湖南转运副使蔡煜所奏,乃以“怀柔之策,工复梅山,建邑置吏,以上梅山置新化县。从悠久的历史遗存看,新化县槎溪乡朝阳村雷公山出土了包括第四纪古脊椎动物东方剑齿象等多种动物化石,说明几万年前这里衍生着生命;在圳上乡的观音洞遗址和茶溪乡云霄桥紫宫洞遗址的发掘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堆积层厚分别为1.5—2米,文化遗存说明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居住劳作繁衍。在横阳、茶溪乡和大洋江三角洲墓及龙爪塘大桥下,出土的青洞礼器和青铜斧、剑等兵器和汉、唐、宋以来的县城内出土的壶、瓶、钱币等,以及最近在县城开发...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湘正义录初编之序(五)
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导言》中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德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关于湖湘文化精神传统,钱基博的地理决定论及谭其骧等学者的血缘杂种论的说法,都已遭学者质疑,很难成立。我们只能说,山川地理对地域民族性格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因为“历史”以人为重心,人对于“具体”有其一定超越性。杨毓麟在《新湖南》中鼓吹湖南人有“特别独立之根性”,说:“至于直接船山之精神者,尤莫如谭嗣同,无所依傍,浩然独往,不知宇宙之圻埒,何论世...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湘正义录初编之序(四)
关于湖南人的性格描述甚多。《史记》谓湖南人十分慓悍,《隋书》说其“劲悍决烈”。而湖南地方志描述湖南人性格的特征,也几乎一致。诸如“劲直任气”(《长沙府志》,《古今图书集成》),“人性劲悍”(《宁乡县志》,同上),“人性悍直”(《岳州府志》,同上),“民好斗讼”(《平江县志》,同上),“率多劲悍”(《湘阴县志》,同上),“其俗慓悍”(《茶陵县志》,同上),“其民尤尚气力”(《衡山县志》,同上),“其俗好勇”(《宝庆府志》,同上),“好武少文”(《新化县志》,同上),“任性刚直”(《安化县志》),“赋性刁悍”(《郴州志》,同上),“刚劲勇悍”(《常宁县志》,同上),“劲悍尚讼”(《安仁县志》,同上),“悍直梗朴”(《慈利县志》,同上),“好勇尚俭”(《新宁县志》,同上)……种种描述,不一而足,大多围绕着强悍的性格而言。而事实上,这种对夸张慓悍的“话语”隐藏着一种潜置的语境,也就是它属“中央”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