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独幽”星城吐韵觅知音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4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独幽”星城吐韵觅知音,   --价值千万,为王船山之最爱“一声长啸似山倾,独坐幽簧万籁沉。不是船山

    --价值千万,为王船山之最爱

  “一声长啸似山倾,独坐幽簧万籁沉。不是船山留手泽,谁识浴振太和琴!”一首诗,代表着一段历史;一首诗,讲述了一把古琴的故事。昨日,在省博物馆三楼,在丝丝古琴声中,16把价值不菲的古琴无声地讲述着历史的沧桑。而在众多古琴中间,相传为王船山最爱的独幽琴因价值千万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唐琴存世仅有16把

  古琴是中国继昆曲之后的第二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而昨日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16把古琴珍品也第一次在市民面前亮相。

  此次展出的16把古琴都是古琴珍品,时间跨唐宋元明清五代,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谭嗣同的“崩霆”琴,左宗棠的家传七弦琴等等。不过这中间最受业内推崇的是曾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收藏使用过的唐琴独幽琴。

  在展厅右侧正中央的展柜里,独幽琴静静地躺着,一如其名般孤独幽静。其琴通长120.4厘米,栗壳的色泽底间朱红漆,由于年代久远,依稀可以看到琴身已显得有些斑驳,琴的侧面留下了使用过的磨迹。省博物馆专家陈叔良透露:“唐琴现在中国存世的仅有16把,把把都是珍品。这把独幽琴更是被近代著名琴家杨宗稷称之为‘鸿宝’,是目前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价值千万。”

  独幽琴船山先生最爱

  除了价值连城,独幽琴还有着许多神秘动人的传说。陈叔良透露:“关于独幽琴有着很多传说,相传它是王船山(又名王夫之)使用和收藏过的古琴,后在民国时期被著名湖南籍琴家李静收藏,李静在后来的《玄楼弦外录》中详细记载了有关独幽琴的传说。”据说,独幽琴出自于地底。传说王船山做学问时居住在湘西草堂,常看到庭院的地底发出一道碧光,阴雨天时碧光还特别明亮。于是有一天王船山顺着碧光出现的地方挖了下去,掘地数尺后看到了一个石匣子。打开匣子,里面出现了一个用锦绣罗缎织就的套子,其中装着一三尺多长的物件。绰约多姿,犹若丽人。待王船山上前细看,才看清原来是一把古琴,后来,这把古琴成为王船山的最爱,也是王家的传家宝。

  除此之外有史料记载称,此琴本为王船山所收藏和使用,后来王船山过世,其居住的湘西草堂日渐荒凉。时间久了,房子变得破旧不堪,只有断弦的独幽琴满是灰尘孤独地挂在墙上,无人过问。直到有一天下大雨,湘西草堂的墙抵不住风雨轰然倒塌,只有独幽琴所处的那面墙依然屹立不倒。辗转百年之后,琴家李静才以千金购得此琴。

  独幽琴音色纯美,被认为是“声韵沉雄古旧,宜弹大曲,山林隐流独喜之”。由于对独幽琴喜爱有加,李静后来还特地邀请著名琴家杨宗稷在琴上题诗——“一声长啸似山倾,独坐幽簧万籁沉。不是船山留手泽,谁识浴振太和琴”,短短28个字却将独幽琴的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顿感荡气回肠。

  《笑傲江湖》令人拍案叫绝

  珍品古琴及其动人传说固然有趣,但观众最向往的还是那动听的琴声。在“潇湘琴韵——古琴文化展”上,部分观众有幸聆听到著名古琴演奏者上官明珠、叶汉声、陶朔的古琴表演。古琴名家上官明珠身着白色旗袍优雅弹奏了一曲《平沙落雁》。其声一起,“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的画面似乎浮现在听者眼前。随着纤纤素手每一次拨动琴弦,丝丝的古琴声便在室内流淌,沁人心脾。另外一位白发老者——叶汉声的表演也博得很多掌声,其演奏的《笑傲江湖》几乎令人拍案叫绝。一开始的铮铮古琴声似惊世骇俗和孤傲清高的化身,接着又峰回路转,变得柔缓恬静,可谓刚柔并济,美不胜收。除了观众大呼精彩外,最高兴的还有中国古琴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镇钰,他感慨:“现在古琴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少了,希望以后古琴能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平常百姓生活,让这一古老艺术有机会为更多人所熟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星城”长沙探幽
古老而美丽的“星城”长沙那天我们下午三点乘火车从张家界出发,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于晚上九点到达星城长沙。适逢长沙正在举办第五届全国城运会,在火车站周围还能看到大幅标语:办好城运会,当好东道主。长沙,就以这样的胸襟迎接八方来客,我们似乎嗅着城运会的浓浓气息,欢快地在长沙街头徜徉。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中腹地,位于湘中东北部的湘江下游。横跨湘江两岸,全市面积119万(其中市区总面积554)平方公里,总人口576.87万人,城市人口166.91万人。辖芙蓉、开福、天心、岳麓、雨花五区和长沙、宁乡、望城三县及浏阳一市,以香樟为市树,杜鹃为市花。长沙,古名“星沙”,又名“星城”,“长沙”之名始于两周,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有着重要文化价值的城市,境内古墓古迹遍布,被列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24座),与北京、西安、南京相提并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诗风词韵中的定王台
时间,真正是不仅技术高明而且魔力无穷的整容师。它可以将妙龄少女整成白发老妪,将喑呜叱咤的壮士整成风烛残年,将丘山整成平地,将桑田整成沧海。定王台,曾经是古长沙的名胜,但其崇楼杰阁的胜概今日已不复可寻,时间啊时间,早已将它交给了千古的传说与历史的烟云,只留下一个地名让后来人寻踪怀想,只留下有关的诗文让有心者展卷诵读,临风凭吊。定王台亦名定王城,原在长沙旧城东南角,龙伏山山坡西侧,浏正街之南端,其中心大约是今日定王台图书城斜对面长沙市图书馆之所在地。西汉景帝第十子长沙王刘发,谥号“定”,故称定王。光绪年间重修的《湖南通志》卷三十六援引《汉书》说,他的母亲唐儿,原是景帝宠爱的陈姬的侍婢,因偶然的原因代陈姬侍寝而生刘发,母以子为贵,唐儿也由此升格为“唐姬”。但唐姬毕竟出身卑微,刘发封王也只能是长沙这一边远卑湿之地。刘发性情至孝,念母情殷,他派人运米去长安,复从长安运土回长沙,在城东浏城桥附近筑起一...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湖湘文化源
湘乡历史简史湘乡的历史变迁湘乡居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自西向东贯穿县境中部。湘乡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晚期(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这富饶的土地《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湘乡正值衡阳之北,则湘乡在九州中属荆州。商日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湘为楚之南境,则湘乡属楚国。秦置连道县属长沙郡,即今湘乡、双峰、涟源一带。汉初连道属长沙王国,后析为二:一为连道(原湘乡西隅,现双峰、涟源的大部份),一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县西。按《元和郡县志》:湘乡本汉初湘南县地。《汉书·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始见于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乡侯”是爵位。(汉设侯爵封赏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乡侯、亭侯为其较小者。)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县治即设于今日之县城。三国时,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与吴分荆州,以零陵、武陵归蜀,《蜀志》载蒋琬零陵...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上)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湖南在唐末五代时曾由马殷建立楚国割据50余年,这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应该说为湖南的区域性开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到北宋统一后,由于党项、辽、金和蒙古族的相继南侵,迫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将重心移向南方。南移的枢纽虽在江浙,但湖南间接地通过江西得到相应的带动。原来北宋都汴京,江西与之相隔较近。南宋都杭,距江西更近。江西又是连结岭南的主要通道,这就使得江西成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湖南距江浙虽远,但南宋时国界线南移,湖北的武昌、襄阳及沿江要地都成了边防重镇,湖南遂成了边防重镇的腹地之一,地位较之北宋时反而更为重要了。江西带动湖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向湖南输出移民。湖南在五代以前的移民重要来自北方中原一带。五代以后便主要来自东边的江西。江西向湖南输出移民从两宋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据统计,迁入湖南的移民其来源多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