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简介和著作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7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简介和著作,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婺源县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婺源县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龙溪出生。十四岁丧父,随母祝氏定居福建崇安五里夫。朱熹曾于绍兴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两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今“文公山”上的古杉群即朱熹手植。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 ,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朱熹像1
  淳熙八年十二月,任直秘阁受命巡视台州时,上书弹劾前太守唐促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宰相王淮包庇,朱熹不畏权奸,连上书十次,终于罢免了唐仲友新任江西提刑官职。并上奏朝廷,指出当时南宋天下“如人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四肢,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提出“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策。

  朝廷识其才,多次委以重任,朱熹力辞不受,致志于理学。先后主管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华州云台观、崇福宫、西太一宫、南京鸿庆宫,讲学庐山白鹿洞书院,著书立说。一生著作甚多,收入《四库全书》的有四十部。其哲学思想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关于理学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朱熹像2
  庆元三年,韩佗胄擅权,排斥赵汝愚,禁道学,朱熹受牵连被斥“十罪”,革职回家,于庆元六年三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宝庆三年赠“太师”、封“信国公”,绍定三年封“徽国公”,咸淳五年诏赐“文公阙里”于婺源。元至正元年诏立“徽国文公之庙”。崇祯十五年诏称“先儒朱子”(后改称“先贤”),列为于汉唐诸儒之上。清康熙五十一年诏升“先贤朱子于十哲之次”,定文庙春秋祭祀。

     附:朱 熹 著 作 一 览 表

     著作名称  卷 数  完成时间

     《谢上蔡先生语录》 三 卷  绍兴29年(1159)
     《论语要义》 隆兴元年(1163)
     《论语训蒙口义》 隆兴元年(1163)
     《延平问答》 隆兴二年(1164)
     《诗序辨说》 一 卷 乾道三年(1167)
     《困学恐闻》 隆兴二年(1164)
     《程氏遗书》 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乾道四年(1168)
     《家礼》五卷 乾道六年(1170)
     《论语精义》 二十卷 乾道八年(1172)
     《孟子精义》 十四卷 乾道八年(1172)
     《资治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 乾道八年(1172)
     《八朝名臣言行录》 五十九卷 乾道八年(1172)
     《西铭解义》 一 卷 乾道八年(1172)十月
     《太极图说解》 一 卷 乾道九年(1173)四月
     《通书解》 四十卷 乾道九年(1173)四月
     《程氏外书》 十二卷 乾道九年(1173)六月
     《伊洛渊源录》 十四卷 乾道九年(1173)
     《古今家祭礼》 二十卷 淳熙六年(1174)
     《近思录》 十四卷 淳熙二年(1175)
     《阴符经考异》 一 卷 淳熙二年(1175)
     《婺源茶院朱氏世谱》 一 卷 淳熙三年(1176)
     《论语集注》 十 卷 淳熙四年(1177)
     《孟子集注》 十四卷 淳熙四年(1177)
     《大学章句》 淳熙四年(1177)
     《中庸章句》 淳熙四年(1177)
     《论语或问》 二十卷 淳熙四年(1177)
     《孟子或问》 十四卷 淳熙四年(1177)
     《大学或问》 淳熙四年(1177)
     《中庸或问》 淳熙四年(1177)
     《诗集传》 八 卷 淳熙四年(1177)十月
     《周易本义》 十二卷 淳熙四年(1177)
     《易学启蒙》 四 卷 淳熙十三年(1186)
     《孝经刊误》 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
     《童蒙须知》 一 卷 淳熙十三年(1186)
     《小学》六卷 淳熙十四年(1187)三月
     序《大学章句》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
     序《中庸章句》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
     《中庸辑略》 二 卷 淳熙十六年(11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屈原的简介和事迹(二)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屈原的简介和事迹(三)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屈原的简介和事迹(一)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朱熹
(1130-1200)宋代理学家,岳麓书院山长。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号晦庵,高宗教建炎四年(1130)生。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因数上言反对与金人和议,罢归,旋监潭州南岳庙。孝宗乾道三年(1167)八月,由福建崇安来长沙访张栻。相与讨论中庸之义。并讲学岳麓书院,持续两月馀。至十一月,与张栻等同游南岳,凡七日,经行上下数百里,后取道株洲、醴陵而去。光宗绍熙五年(1194),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再驻潭州。时“洞僚”起事,波及属郡,熹遣人谕抚,事得平息。任内还“申敕令,严武备,戢奸吏,抑豪民”。扩建岳麓书院,新建斋舍500馀间;增加额外学生10名,置学田50亩,生员每人每日给米1升4合,钱60文;颁《书院教条》,以明办学要旨。由是学者云集,最多时达千馀人。是年八月,被召入京师。庆元六年(1200)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