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悠悠古韵,悠悠江南情游长沙古镇(一)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2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悠悠古韵,悠悠江南情游长沙古镇(一),   色彩斑斓的墙、屹立河畔的古老建筑、青石板铺成的巷陌、弧形拱桥。置身于其间,

    色彩斑斓的墙、屹立河畔的古老建筑、青石板铺成的巷陌、弧形拱桥。置身于其间,几疑身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境里。

    悠悠古韵,悠悠江南情。铜官镇、靖港镇、榔梨镇、大围山镇、沩山镇、新开村,它们好象一张张历史的底片,记录着长沙的古老文明。

    欣赏古镇的古建筑群,幻想古代长沙人的生活。蓦然发现古镇仿佛是天生的诗人,一屋一树,一石一瓦都是绝美的吟唱。在古镇的巷陌穿梭漫步,用双眸感受古街、古屋、古井、古遗址,俨然在阅读一首绘声绘色而又情感饱满的古诗,让人的情绪愈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洪水,浪潮滔滔地掩将过来,汪洋一片。

    你是否有时内心浮躁,欲寻觅一处宁静的心灵归属之地;你是否有时萌生独自远行的计划,欲暂时逃离嘈杂的都市。那就踏上前往古镇的行程吧,那里正是你在寻觅的精神家园。

    铜官镇:千年陶都

    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铜官镇就是一座历史文化遗产宝库。

    沿湘江而上,分布道路两边的民居,栉比鳞次,屋顶屋脊皆铺有绿色青釉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很是富丽气派。在古镇散步,色彩斑斓的破碎陶器、瓦片俯首可拾。

    千余年的浩瀚历史,在铜官镇浓缩成为近百处历史古迹。从铜官镇到石渚湖畔,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就是一卷长长的历史画卷,上面绘画着铜官灿烂的古老文明。铜官镇与景德镇同称 “陶都”,其陶瓷文化可谓闻名世界。在铜官古镇周围,现保存完好或留有遗址的唐代古窑有:长沙铜官窑,誓港范家窑,胡家坡窑头冲窑等古龙窑或古窑遗址。

    誓港街位于铜官古镇北端,与靖港镇隔河相望,街长约700米,宽5-7米,是铜官地区的重要商埠。据介绍,誓港老街最有特色的是街中段的渡船亭,又称“义渡亭”,始建于光绪七年。而现在,由于沿河公路的修建,原誓港老街仅保留一截,街面的麻石大部分被破坏,只在草丛深处可依稀看见长约50米的麻石街的痕迹。

    郭亮纪念亭伫立在铜官镇一角,前往那里需途径一条古巷,间或能看到一些较古老的建筑,穴家冲古井便躲藏在一条偏僻古巷深处,井水清澈见底,清凉而甘甜。抵达郭亮亭,时值正午,太阳高高挂在空中,阳光强烈地照耀着纪念亭的琉璃瓦,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返长沙。中巴车在高低不平的江堤公路上摇曳着飞速前行。望窗外。左为稻田。右为湘江。只是,稻谷已收割,仅留下空荡荡的田野躺卧在蓝天碧云之下,而湘江由于冬日,雨水稀少,宽广的河床上也只有中间少许江水平静地流淌,少了 “湘江北去”的气势。

    再次回头眺望铜官古镇,用相机将古镇唯美的画面定格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

    靖港镇:小汉口

    靖港镇素称“小汉口”,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是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保健街仿佛一根脊骨,贯穿整个靖港镇。走进保健街,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栋明末清初的古民居,黝黑的木质门窗、斑驳的屋檐、瓦片上淡绿色的青苔顿时将我与历史的距离拉得非常接近。古民居的旁边就是义正巷,在狭窄的古巷缓慢漫步,扶摸着古老的墙壁,聆听脚步与石板抨击的声响,耳畔恍若传来阵阵历史的回音。回眸一瞬是百年。沿着保健街继续前行,街道两旁分布的古民居与古建筑让人应接不暇,宏泰坊、保健街戏台、宁乡会馆、江西会馆都是历史比较悠久而又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不过有些建筑由于历史悠久,部分地方已坍塌,失去了旧日恢弘的气势,但内部却是厅堂延绵一、二十米,木板阁楼,泥地天井,一应俱全。据说,现全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

    午后的靖港镇异常宁静。只见几位老年人端坐在古民居前,或是打盹,或是淋浴阳光,或是聊天,或是若有所思,回忆着靖港镇昔日辉煌的故事。当我随意和一位正在发愁的老人聊起来时,他激动不已地讲述起靖港镇往日的辉煌:这里遗留着李靖、曾国藩的足迹;这里曾经有二、三万人口,整个古镇一片繁华;这里原来平日停靠江岸的船只多达千艘左右。情到深处,老人的眼睛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准备离开古镇,任依依不舍,便伫立在湘江长堤上,倾听江涛拍岸,心灵与身后的古镇一起震颤,一起感受那江、那河、那庙宇、那古街、那悠渡……那宁静而又饱经沧桑的千年古镇,心田久久不能平静。

    榔梨镇:江南水乡

    榔梨镇始建于晋朝,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悠悠古韵,悠悠江南情游长沙古镇(二)
在榔梨古镇随意漫步,最引人注目的是已有1500年历史的“六朝遗庙”陶公庙,它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风景十分优美。它由正殿,山门、戏楼、石阶等组成。戏楼,原名“大观”,后易现名,其“古楼”两字为光绪皇帝之师翁同和亲笔书写。石阶依山垒石四十八级,巍峨耸峙,可俯瞰全街。陶公庙四周古木参天,其中一株樟树已有800年寿命,却依旧枝叶茂盛,让众多游人唏嘘不已。陶公庙的建筑,无论屋脊、爪角、照壁、照梁、吊檐、踢脚、栏杆、藻井、斗拱、门窗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恢弘气魄,古香古色,鬼斧神工,充分显示了古代建筑工匠的高档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每逢春秋两季陶公庙会,香火旺盛,游人如织,文人骚客、来往客商汇聚于此,孕育了榔梨源远流长的梨江文化。榔梨的老街也让人流连忘返。它由八条街道衔接而成,从南至北分别为新街、半边街、黎家街、上福街(今上正街)、中正街(今下正街)、三仙街(...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浏阳城事--悠悠南川河(一)
【地理概貌】浏阳与江西省万载县交界处的群山之中,有一个风光旖旎的湖泊,这就是金钟湖。金钟湖清澈的湖水经由改江流入我市境内,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一路不断吸收支流,汇成了滔滔的南川河。南川河是我市三大河流之一,它流经我市文家市、中和、澄潭江、大瑶、金刚镇五个乡镇,然后进入醴陵境内,经渌江注入湘江。南川河全长75公里,在我市境内长61.4公里,流域面积6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5.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0.88万千瓦,占全市的6%。【大地之美】一道道河湾一座座深潭南川河上从澄潭江源潭湾起,下至大瑶伍家洲潭,旧时,人们在这段河道上筑柴坝15座,用筒车引水灌溉两岸的肥田沃地。由于南川河河道多湾,加上高筑柴坝,经年累月,便形成了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28座潭。南川河因为潭多而得名“冗潭江”,又因河水长年澄清见底,至清朝末年名称又变为“澄潭江”。南川河滋润了两岸的广袤土地,也给两岸村民带来了不少欢...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浏阳城事--悠悠南川河(二)
【美丽传说】为激励广大干群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和谐的人文心态关注家乡,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建设家乡,澄潭江政府最近组织人员对南川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了挖掘,许多有关南川河的传奇故事也一一“浮出水面”。龙船潭龙头洗澡龙船潭水路长,水流缓慢,每年端午节村民们都在这里举行龙舟竞赛。每年五月初一日,人们便抬着龙头到龙船潭洗澡,村民们纷纷携壶带杯前去观看,每个人还会盛一壶龙头洗过澡的水回家,说是喝下去能消除百病。有一年给龙头洗澡,不小心把一只龙角掉进了深潭,会水性的后生便跳入潭中寻找,但既到不了潭底,也找不到龙角。第二年春,南川河涨了三次大水,五月初一日,人们照例抬着只剩一只角的龙头去洗澡。刚下水不久,一个后生便在浅滩上捡到了去年丢失的那只龙角,人们就说是龙船潭里的龙王在龙宫里将龙角收藏了一年,于是龙船潭就更加声名远播了。长工成先生的一字之师传说某年一个地主请私塾先生写地契,私塾先生一大早躲进地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星城”长沙探幽
古老而美丽的“星城”长沙那天我们下午三点乘火车从张家界出发,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于晚上九点到达星城长沙。适逢长沙正在举办第五届全国城运会,在火车站周围还能看到大幅标语:办好城运会,当好东道主。长沙,就以这样的胸襟迎接八方来客,我们似乎嗅着城运会的浓浓气息,欢快地在长沙街头徜徉。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中腹地,位于湘中东北部的湘江下游。横跨湘江两岸,全市面积119万(其中市区总面积554)平方公里,总人口576.87万人,城市人口166.91万人。辖芙蓉、开福、天心、岳麓、雨花五区和长沙、宁乡、望城三县及浏阳一市,以香樟为市树,杜鹃为市花。长沙,古名“星沙”,又名“星城”,“长沙”之名始于两周,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有着重要文化价值的城市,境内古墓古迹遍布,被列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24座),与北京、西安、南京相提并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长沙贾橘的故事
传说汉代贾谊被贬到长沙时,心中郁郁不乐,什么客人也不见。一天,家人报告,说有个自称与贾府相识的老人,要见贾谊。贾谊手一摆,说:“我初来长沙,哪来相识,叫他客房住下,明日到衙门去见吧。”家人遵命回话。过了一会,又跑进来说:“这个老人说,你若不见,他要走了。”贾谊一听,感到老人古怪,只好走出后房,前来会见老人。可是到前厅一看,哪里还有老人踪影,只在桌上留下一个小布包。贾谊打开布包一看,呵,里面竟是三个金红漂亮的橘子。于是,贾谊把三个橘子拿起来细看,发现它们份量不一样。第一个橘子轻飘飘的,他剥开一看,是个空的。他又把那个份量重的,剥开一看,已是肉瓣霉烂,腐水淋淋,怪味难闻。剥开第三个橘子,见是个颜色红嫩,筋脉细白,肉瓣透明的好橘子。贾谊尝了一瓣,清甜沁人。忙问家人,老人是什么模样。家人即把老人模样形容了一番。没等家人说完,贾谊朝空中躬身就拜,连声说:“三闾大夫,多谢了!”家人好生奇怪:“你没见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