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山西民俗—民间信仰—自然崇拜之动物崇拜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6
转发:0
评论:0
山西民俗—民间信仰—自然崇拜之动物崇拜,自然崇拜的各种形式做为一种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有的

自然崇拜的各种形式做为一种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有的被保存了下来。

山西各地农村至今还广泛地存在着各种自然崇拜的阴影。农民们信仰与崇拜的对象可以说是漫无边际,应有尽有,涉及到万事万物。不仅自然力和自然物如天、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虹经常被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且,山川、河流、火、石头、各种动物、植物甚至死人的“灵骨”,遗物也都受到崇拜。

在山西农村,人们在众多的动物崇拜之中,对于狐狸和蛇具有特殊的兴趣。

在我们所见过的动物当中,没有什么动物比起狐狸与蛇更有神秘色彩了。狐狸与蛇的形体,活动特点及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对于它们总是充满着恐惧,莫测和神秘的感觉。

过去,狐狸在农村的山区大多住在枯藤老树昏鸦的墓坑当中,往往在夜色的掩盖下和鬼火的闪烁中,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它在奔跑和活动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伤人。因而人们就把它与无形无声的魂、精灵等连在一起,对狐狸多有传说。

在民间俗传中,特别是认为千年得道的老狐狸能赋予人的福祸。所以,人们常把狐狸称作狐仙,胡仙,胡大仙,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从不伤害它,见到狐狸认为是某种征兆,或喜或灾。如果狐狸跑到家中,全家人奉若神明,让其自由活动,有些人还立即双手合十做敬奉状。

人们认为,得道狐仙通灵知世,能为人消灾治病,信奉者极多,过去在很多村庄中都有专为狐狸所立的庙。一般称作狐仙庙、大仙堂,与山神、土地神同时祭把,也有把狐仙神位附在各大庙之神,一般不塑其像,立一木制牌位,上书胡仙,胡大爷之类。

在清代,县衙门内的金库,粮仓等地一般都供奉胡仙,以为守卫神,可以驱鬼防盗。民间的巫婆神汉大多把狐狸奉之为神,为人治病,有赖于神仙。信者都说,狐仙常常扮成老翁,老太太,或者美女及美少年,游戏人间,凡遣犯者必遭报应。所以民间庙中如塑狐仙之人形时,都着清代服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有的村庄各家户都信奉狐仙,以求保佑,特别是家中有人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哭笑无常,是所谓邪病者,更需供奉狐仙以求保佑。

据说狐仙生命力极强,所以有许多家庭为子女一人供奉一个狐仙,俗称之为本命狐仙,在小孩初生时就供上,生男则供女孤仙,生女供男狐仙,男女婚嫁之后,把所供狐仙改为男女双座,人死后,一般把狐仙神位焚烧掉或装在棺材内一起下葬。

狐仙主命,主消灾治病,如有人求之而灵验,则一定要到庙中挂红悬额,还愿于狐仙。也有些地方供奉黄鼠狼,恭称之为黄仙,黄大仙。

当然,由于受《 聊斋志异 》的影响,也由于狐狸的伶俐聪明,通人性,民间也常使它人格化。一些年轻貌美、伶俐富有力的女子也常被人称为“狐狸精”。而其中的褒贬也就因人而异了。

与狐狸一样,蛇也是颇具神秘意义的。蛇,来去无踪,水陆两栖,具有很大的毒性。它这些特征不能不使人感到它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而且,蛇不仅是十二属柏之一,从形体上看,蛇与龙极为相似。这种相通性使它更具威力。因此,人们都认为蛇具有灵性,是某种精灵。它的意志就是仙家、神鬼的意志,山西民间尊之为“ 山神”,或称神蛇 、小龙、神虫,而不得直呼其名。假如冒犯了它们,会影响家庭的兴衰吉凶。

晋南一带认为蛇是仙,相信他会福佑人间的,见了它,大吉大利,至福至利,见了它一般要恭敬相送,或用泥土盖住,或放到庙堂之中。在清明和春节蒸的供献上都盘有蛇像,口中含有红枣,供在祖坟或财禅、灶王爷之上,祈祷多福、多寿,多子。黄色的蛇被认为是最吉利的,身上有红点的蛇则为凶神蛇。但不管什么样的蛇都禁忌打杀。

吕梁一带,蛇一直被认为是财神,碰到蛇就意味着要发财。而很多地方还认为蛇就是太岁,如果盖房子挖土挖出了蛇,要把它赶紧放进酒中,目的是要让太岁醉了,不至于动怒耍威风。因此,蛇和狐狸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保护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民俗—民间信仰—自然崇拜之植物崇拜
在民间的自然崇拜当中,植物崇拜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一些树木,花草被赋予了某种灵性与神力,在深井、老树之中,往往有神灵寄焉。树在山西民间常被认为是神灵附着之地,那些高大茂盛、粗壮古老、形状怪异的树,更是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被迷信的人所崇拜,敬祀。其中,求儿女者有之,治病心切者有之,贫困潦倒者有之,渴望发财者也有之。有些地方的村民在生活中只要有点不吉利,不如意的问题,就想到周围附近的神秘的大树。例如,临县两湾村有一榆树,当地人称上面有精灵居住,求治病者甚多。仅有400多人的杨家岭村就有80%的人对这棵树施过不同的敬献以求治病。在邻村,还有胜利坪的老槐树,黑家塔的大枣树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如果求助有效,都要为大树挂匾。再如,大同县西册田村,人们对堡子头的两棵老榆树有许多讲究。盖房子挖窑洞正门不得和老榆树南北相对,否则多灾多难,人们都认为这两棵树是大仙爷附身之地,不许小孩...
· 山西民俗—民间信仰—农神崇拜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一直占有绝对的多数,有关农业和土地方面的崇拜与信仰几乎可以代表全部的崇拜与信仰。农业的祭神活动源远流长,所祀之神可谓名目繁多。在山西几乎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和八腊庙,每到春秋还有不少由官方主持的祭典,以促农种,以报秋实。今天,城隍与八腊庙之祭祀已消逝。但在农村,与农事有关的古老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后稷,土谷、青苗、雹神,虫神以及与农家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时令节日,如门神、灶神、马神、牛神等等依然被人们所信奉,所信仰。在农民心目中,土地神是掌握土地和庄稼的神灵。它能够保佑禾苗壮大,能够防御风雹虫害,只要虔诚地供奉之,便会获得丰收。春日田事方兴,向土地神祈祷丰收,秋收后,向土地神表达谢意,这就是“春祈秋报”、“乡野春则祀谷,数百人鼓乐,旗帜前导,后有擎神者,以木雕刻如楼殿状,而...
· 古代民间的自然崇拜和信仰是怎么形成的?
信仰作为一种深深植根于民间土壤的习俗文化,它不仅是一种个体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更是一种群体性的情感认同与价值传递。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古代先民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也受到神秘主义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朴素世界观的构建中,古人普遍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其灵性和生命,这些看不见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命运和福祉。以风、雨、云、日月等自然现象为例,古人将它们赋予了人格化的神祇形象,并通过一系列丰富的神话传说将其神圣化。风师“飞廉”疾如闪电,象征着迅疾无常的风力;雨师“屏翳yì”润泽万物,掌管着滋润大地的生命源泉;云师“丰隆”则掌控着天空的变化万千,决定着阴晴雨雪;而羲和驾驭太阳东升西落,望舒引领月亮盈亏交替,分别代表光明与阴柔之美。这些生动且充满诗意的形象,成为了古人心中宇宙秩序的具象体现。这些源自原始自然崇拜的信仰符号,不仅在民间祭祀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 山西民俗—民间信仰—占卜
与巫术与兆示紧密相联系的还有占卜,占卜在《汉书·艺文志》里,被归入“数术”。很早以前也属巫师的专利,是由兆发展而来,看兆、预兆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占卜,它属于人类学家所说的交感巫术,兆是根据已发生的事情推导出未来,占卜则是依据已知事物预测未来。在今天流传的占卜较之古代的占卜已有很多变化。广义的卜法,凡物都可以占卜。适应今天的需要,除了古已有之的占卜术如算命、算卦、抽签、看相、占岁之外,一些西方的占星术,吉普赛人算命法,计算机算命等也在民间流行开来。但在山西农村,占卜仍以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占卜形式为主,以游走卖卜者为主,技艺高者,围观者甚众,依次问卜,内容非流年即命运,或婚姻,或财运,卜者口若悬河,言辞闪烁,各依心理分别答复,虽然铺在地上的纸常常写着“直言不讳”,“不便奉承”,但其所言大多吉多凶少。有时认定占卦者求运心切,不惜金钱,于是故意占为凶,使求者因内心恐惧而急求解法,卜者就可再行收费化...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自然崇拜
自然神崇拜主要来源于远古。在原始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鸟兽虫鱼等;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霓虹云雾等;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往往能主宰人的命运,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在人不能征服和认识它们的时候,就只好把它们当作有生命力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与活动,就叫做自然崇拜。在潮汕人的崇拜对象中,其中不少是自然崇拜的遗留陈迹。在古代,对太阳的崇拜是非常普遍的宗教现象。太阳普照大地,给人们以光明,使万物得以生长。一旦没有太阳,天昏地黑,世界一片黑暗。因此,在原始人眼中,太有一种无比神秘的威力,因此对之无比敬畏。潮汕人至今仍然把太阳当作崇拜对象,而且把每年的3月19日作为太阳公圣诞。这一天,家家户卢要用面条以及红糖祭祀。月神也是自然崇拜的对象。祭祀月神最隆重的仪式是中秋。在八月中秋到来之前,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都忙着用糯米粉末、糖制作月糕,或用花生米、糖、麦芽糖等制成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