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瓜果炒货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1
转发:0
评论:0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瓜果炒货,一、瓜类普及全省的生食瓜类,主要是甜瓜和西瓜。甜瓜,俗叫“香瓜”,“小瓜子”。品

一、瓜 类

普及全省的生食瓜类,主要是甜瓜和西瓜。

甜瓜,俗叫“香瓜”,“小瓜子”。品种繁多、分布广、应市期较短。一般在六月左右上市。品种有灯笼红、虎皮脆、皮、红籽瓜、白皮瓜,小脆瓜、漤瓜、老绵甜、姑娘瓜等。甜瓜是季节性较强的食品,过去农民辛苦一年,经济再拮据,如没有种瓜,也要买几个尝尝,才不枉过一回夏天。

每年香瓜上市时正是锄耧完毕之日,老百姓称为“挂锄钩”。大村大社都要唱大戏、赶瓜会。老百姓在日头下看戏,甜瓜解渴消暑,精神上物质上都是莫大的享受。

甜瓜要在清晨太阳出山前摘收,称“露水瓜”。这样放一天也是清凉酥脆甘甜的。挑瓜要根据个人喜好,熟透的“香瓜”又脆又沙;脆瓜则是清脆甘甜;“老绵甜瓜”状似小南瓜,表皮发橙绿色,食之软、绵、沙、甜,吸吃瓤中瓜汁,清凉甘甜,最适合没牙的老人吃。

有一种圆形、色呈淡绿、既可生食、又可切丝拌凉菜的瓜,俗名“姑娘瓜”。

西瓜有红瓤、黄瓤、白瓤之分。产量大、上市日长,有花皮、绿皮的。以瓜皮光洁油亮、阴面皮色发黄、瓜蒂部凹陷、手拍之有弹性为熟透的西瓜。太谷、河曲西瓜最为有名。

二、果类

过去农家老院,一到夏季,院里撑起一座绿油油的葡萄架。全家人闲暇,剪一串紫如玛淄,晶莹如玉的葡萄下来,坐在架下,对天赏月,轻谈家常,是最惬意的田园农乐图。清徐的葡萄最为有名。

红枣树几乎是农村家家房前屋后必植之物。人称“七月的枣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阴历七月初,青枣油亮鲜红。其时采集叫脆枣,放于小坛内喷洒烧酒,封口数天,即成香味醇美的“醉枣”,久放不坏。脆枣生吃时,甘甜清脆,熟吃时,绵甜悠长。打枣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日子,他们象猴子一样爬上树又打又摇,只见绿风飞处,红雨落地,提篮篮、拿兜兜的拣枣人群忙碌着。稷山板枣、保德红枣、柳林的大枣都因其个大肉肥、香甜而闻名省内外。个小如蚕豆的牙枣、黑枣、酸枣,酸甜适口,是哄小孩的佳品。 原平的同川被称为梨乡,入秋后,满树金钟铜盏,十分喜人。鲜梨上市,油梨、酥梨、夏梨、粗梨、细梨,以其皮薄、肉细、汁多、味甘、香浓和贮期长为特点,成为走亲访友,自食待客的大众果品。梨乡百姓加工成梨酒、梨醋、梨汁,制成梨干、梨脯等,也是久负盛名的。

柿子被晋南人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柿子在山西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永济、万荣、芮城、垣曲、运城、平陆、稷山、临猗、夏县、闻喜、临汾、阳城、晋城、左权,晋中吕梁等地均有出产,品种近二百个。主要有红柿、黄柿、朱柿、青柿、方柿、扁柿、塔柿、盖柿、镜面柿等。每到十月金秋,柿叶飘落,满枝的柿子如同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山崖,与湛兰的天空相映,煞是妙景。秋天采柿时,手执长杆,(前安一小叉,并带一张口的小布袋)长杆夹着小枝一扭动,柿子应声落入袋中,甚为壮观!将柿汁与炒面混合成柿炒面,是晋南一些地方的早点吃食。青柿去皮加工成柿饼,成为上市的干果食品。半熟的硬柿子,加温水放缸内保温处理,就成了风味果品——漤柿。

民间还常用柿子制成漆,涂饰门窗、家俱、油伞、纸扇等,既能防水,又耐用美观,被视为理想的自然漆。

红果,俗名叫“山楂”,从药用上讲有“化积食、健脾胃、行结气、消淤血”的功效。医药上与神曲、麦芽并称为“三仙”。山楂还可制酱、制酒、制糕、制糖,到了冬春季节,加工成串串糖葫芦,更是妇女儿童喜爱的食品。山西的晋城被誉为全国八大红果产地之一。晋北河曲、吕梁山区的红果也负盛名。 苹果、石榴、桃、杏、酸果、槟果、樱桃、黑枣、桑椹、海棠、李子,都是各地时鲜果品。特别是遍及全省山区的“酸溜溜”(沙棘),更是受人们喜爱的野果食品。

三、炒货食品

干炒零食,风味独特。葵花子,分布最广,常用温火慢炒而成。或加盐水,或加五香调料泡浸煮后,烘干。每到乡间社戏时,除了悠扬的唱腔乐声外,便是一片“簇簇簇”的磕瓜子声。

晋南有的地方在正月二十七,家家炒食玉米、黄豆,据说可免灾祸。长治一带则要在腊月廿三食炒玉米。民谚道:“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溜倒”。 大年初一叩头拜年,孩子们的口袋里总塞满了大人们给的柿饼、核桃、花生、葵花子等干果炒货,取事事平安,和和美美的吉祥之意。

河曲县一带把苦杏仁泡去苦味和毒性,晾干、炒熟,放点佐料,是别具风味的小食品。

瓜果炒货是作为主餐饮食外的辅助食品。在民众生活中自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民众不但广开其原料来源,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加工制作技术,是民俗饮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饮食特点
山西面食闻名于世,地方风味小吃更有盛誉,山西人爱吃醋则是人所皆知。山西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了”。民以食为天,山西人喜食杂粮,干饭稀饭结合,主粮杂粮调剂,花样多,南北风味各异。晋北地区寒冷,喜食含热量较高的莜面、山药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萝卜、豆腐及腌菜。忻州晋中大部分地区则以高粱、玉米为主食,腌制咸菜、酸菜佐餐。晋南大部分地区喜食饼子、干馍,晋东南人则对小米饭有着浓厚的兴趣。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节日饮食
逢年过节,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饮食的改善。每个不同的节日有不问的饮食特色,不同的饮食又有各自的文化内容。年节饮食,腊月初五,晋南有吃五豆饭的习俗,取食五豆去五毒之意。腊月初八全省普遍食用腊八粥。这日天亮前即外出刨冰,回家融化冰水做粥,于太阳出山前吃毕,是谓吃“红眼粥”。腊八一过,家家就开始准备春节间的食物。蒸团子(有的地方叫米桃),烙折饼(亦叫摊糊儿),炸油布袋、炸麻花、馓子等,做年糕,蒸枣山、花糕、花馍馍,做丸子、烧肉、烧豆腐,大忙一腊月。大年三十除夕,一般地方吃交年饺饺,沁县一些地方吃接年烙烤和年糕。大年初一早吃饺子,有的地方加吃清汤豆面,谓之“宽心面”。中午馍馍,油糕、饺子为主食,各种冷菜、火锅或炒锅烩肉菜,丰盛实惠。元宵节,晋东南一带要蒸黄糕吃,同时以糕面制成各种花样食品来祭神。吃元宵的风俗过去并不普遍,大多是吃饺子、白条。正月二十七,定襄一带要吃这样一种饭食。把黄豆破瓣,加水泡软,...
·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饮食习惯
1、日常饮食习惯山西大部分地区为一日三餐制,个别地方如阳城等地有一日吃五六顿饭的。冬闲日短时节,一般改为两餐,称“一老晌”。民间称一餐饭叫“一顿饭”。早饭为“早晌饭”,午饭叫“晌午饭”、“后晌饭”,晚饭叫“夜饭”。一般做重体力活时在三餐之间有饼类食品加餐称为“犒晌”,老百姓也叫“搬的吃”。晋中早饭大多以稀饭里加玉米面,俗称“煮疙瘩”,用小菜佐餐;晋东南一带,早饭多食小米稠饭加凉菜丝。午饭比较丰盛,吃面条、饼子、馍头,加上土豆、粉条、白菜烩菜及腌菜。晚饭也多备有汤类杂锅饭,和子饭面食等,但不讲究多吃。晋南的开水白馍就辣椒,又是极有风味的饭食。春冬寒季,晋北人吃饭总喜盘腿围坐在热炕头上,主妇坐锅头掌勺盛饭,给男人、孩子们吃好,自己拣剩下的随便吃点,俗叫:“做在人前、吃在人后”。吃完一碗饭如若把筷子横架在碗上就表示吃饱了,如筷子放旁边或拿在手中,就是没吃饱。一些农村在夏秋暖和时节,有站街吃饭的习...
·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田间野菜
乡村中的食品虽以种植、养殖为主,也常常采集一些野生植物的花、茎、叶、果及菌类作为主粮的补充和调剂。春季,植物新芽吐放,鲜嫩的柳叶、杨叶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榆钱嫩黄,采回摘洗干净,加面粉,俗称“傀儡”。槐花、苜宿花也同样可照此食用。过去农村人人都有挑菜的铁铲和菜篮子,春天一到,便到田野中挖野菜。回来摘洗干净、或做蒸饺馅,或是当菜肴调味,象甜苣莱、苦苣菜、灰灰菜等,用开水焯过,泡去苦味,加葱花蒜泥调成小菜,淡苦浓辣,别具风味。过去在粮食不够吃时,近河的老乡们到河滩去挖蒲草根,洗净晒干,磨成粉后,与粮食掺和一起食用。连阴雨后,树林草丛的地面上,除野生蘑菇外,还有一种黑色的象紫菜一样的菌类,俗称“地皮菜”,“地骨龙”,乘雨拣回,洗净后盐醋拌食、或晾干制馅,味美绝佳。此外象野韭菜、野芹菜、南瓜花、荞麦苗、豌豆叶,都是独有风味的采集食品。至于山区这类野生的菜蔬则更多,如酸枣、山桃、...
· 山西民俗—饮食民俗—灶具餐具
灶具南北不尽相同。在晋北,一进家门便是依炕而筑的大锅台。一口大锅直径足有一米,旁边安一小铁锅,置风箱为助燃工具。寻常大锅做饭,小锅做菜,极为方便快速。平时热饭只用竹片和茭杆串的箅子,往锅中一放,盖上白松锅盖便行了。若遇吉庆大筵,把三节笼床往锅上一架,够三、二百号人用。有时这大锅又可做烩菜锅,锅中置一木头十字隔壁,分成四部分。汤从下面互通,分别倒入烧肉、豆腐、丸子、粉条,盛起来便是四个热菜。晋东南流行小型桶锅,以及蒸食用的甑锅,烙饼用鏊子。土陶制的容器是农家必备的炊事、贮藏用品。大至粮瓮、水缸、面瓮,小至面盆、菜坛子、调料钵钵等,都是陶器。平时擦得黑明铮亮,是家庭的简陋装饰物。稍富裕的家里还有铜饭勺、铜锅铲、铜水瓢、铜水壶之类的铜器,在温暖幽暗的家中熠熠生辉,更是平添多少深厚的生活气息。过年时在这些水缸面瓮上,贴上“米面成山”的红联,更有情趣和魅力。抿面板、擦面板、河捞床、擀杖是日常使用的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