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官渡之战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1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地方官吏纷纷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形成不少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为了争
  东汉末年,地方官吏纷纷招兵,扩充势力,形成不少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地盘,各军事集团长期互相混战。曹操和袁绍是当时北方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公元196年,曹操劫持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拥兵20万南下,进攻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不久,袁绍便带兵渡过黄河,直逼官渡,跟曹操主力(曹操当时兵力只有4万)决战。
    官渡距离许昌(汉献帝都城)不到100公里,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如果果官渡失守,许昌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曹操竭尽全力固守官渡阵地,使袁绍一时不能得手,战争进入了相持状态。
    当时的袁绍不管是在兵力、粮草、占有地盘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曹操。但袁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又对谋士猜忌多疑,屡误战机。曹操则雄才大略、多谋善断,取得主动。曹操采纳许攸(原袁绍谋土,后遭袁绍猜忌改投曹操帐下)建议,出奇兵偷袭乌巢,放火焚烧袁绍的粮草,致使袁绍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曹操则全线出击,歼灭袁绍的主力。最后,袁绍只带了800名残兵败将渡过黄河,逃回河北。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经过官渡之战,袁绍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曹操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官渡之战的发生地,就在今郑州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的官渡桥村一带,该村因傍官渡水而得村名。村内原有关帝庙。据《中牟县志》记载,这里过去有城叫“官渡城”,又有台叫“官渡台”或“曹公台”,乃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分兵相拒之处。官渡桥村附近有“水溃村”(乃曹操引水淹袁绍军处)、“草场村”(因曹操当年在此存放军粮而得名)。据官渡20公里的霍庄有“袁绍岗”,传说是袁绍屯兵之处。如今,在当年官渡之战的发生地一郑州中牟,建成了官渡古战场游览区,供人们凭吊游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楚汉战争与郑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分全国为36郡,全面推行郡县制。在今郑州和豫西地区设三川郡,郡治(治,中国古代时期地方官府所在地,类似于今天省、市、县政府所在地)荥阳(今郑州古荥镇),内辖荥阳、巩、京(今荥阳东南)等县。另外,新郑、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属颍川郡。西汉建立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内辖密县、成皋(今荥阳汜水镇)、故市(今郑州市西北)、中牟、新郑、苑陵等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和政权的更迭,郑州地区先后为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治。由于王朝更迭频繁,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也变化很大。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河南郡置荥阳郡,辖荥阳、密县、京、苑陵、中牟等县。北魏时,将荥阳县城(今郑州古荥镇)迁至大索(今荥阳县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把荥阳郡分为广武、荥阳、成皋三郡。北齐以后,废荥阳郡。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虎牢关
虎牢关虎牢关位于郑州荥阳市城西15公里的汜水镇西部,又名武牢关、成皋关、汜水关、古崤关、旋门关。此关地处东西咽喉,南连嵩岳、北临黄河,山岭夹峙,犬牙交错,形势险要,为天下雄关之一,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虎牢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穆王时期(公元前976年-922年)。当时,周穆王在郑州圃田射猎时,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在此处豢养,因此取名“虎牢”。公元前517年(郑成公十四年),晋国多次率诸侯攻打郑国,并在虎牢筑城,长期驻军以威胁郑国。秦国后来在此设关,始称“虎牢关。”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曾长期在此。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在此设旋门关,为“汉八关”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成为匈奴族刘渊、羯族石勒、鲜卑族慕容垂、羌族姚苌等争夺的战场。唐初李世民和窦建德也曾在此决一雌雄。《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三英战吕布”的描述,更使这里成为令人向往的怀古,这里至今仍有“三义庙”(象征刘备、关羽、张飞桃...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天下名都荥阳
天下名都荥阳荥阳,因位于古荥水之北而得名(古人以水北为阳)。历史上的荥阳故城在今郑州市西北的古荥镇。荥阳,地理位置重要。它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频临黄河,南临溹(SUO)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春秋时,晋楚争霸,曾大战于此;秦国夺取荥阳等地,设置三川郡,荥阳为郡治;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在荥阳邙山建敖仓,储积大量粮食,派驻重兵,使荥阳一跃成为著名的军事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把荥阳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吴广亲率大军围攻荥阳,在这里与秦军大战,后吴广战死于荥阳;楚汉战争时,荥阳更是争夺的中心,刘邦与项羽在这里长期对峙、反复争夺,最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与吕布在荥阳的虎牢关(今郑州荥阳市西边的汜水镇)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英战吕布”;北魏统一...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东汉王景治河
东汉王景治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也是一条容易决口泛滥的大河。汉代的时候,黄河的水患又严重起来。西汉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就达11次。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一带决口,当时的王莽没有采取措施筑堤修河,致使黄河改道,黄河水侵入汴渠(今荥阳西南溹河),许多田地村落被洪水吞没,其中,今河南北部、东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受害最重,民不聊生。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东汉政府决定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王景,字仲通,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尤其擅长水利工程技术。他对于治理黄河的利害得失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当汉明帝接见他并询问治河问题时,王景能对答如流,很受汉明帝赏识,被委派治理黄河。这次治理黄河的规模相当大,动员了数十万人修筑黄河大堤。王景测量地势,开凿山阜,建立水门,修筑大堤,施工整整一年时间,所花经费上百亿,工程终于顺利完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景治河。王...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两周时期的郑州
周代在历史上分为两段,一是西周,一是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最盛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许多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活动,仅在郑州附近,就建立了近二十个邦国。这些邦国建立之初,确实强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但到了东周时期,却导致了诸侯的争霸和兼并,处在争霸中心位置的是郑国和韩国。郑州地区的古国周代黄河中下游的邦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灵宝、陕县、三门峡、渑池、新安、济源、孟津、洛阳、孟州、巩义、温县、荥阳、武陟、郑州、原阳、中牟、封丘、开封、兰考、长垣、淮阳、范县、台前等市县。其中,以郑州为中心,一百公里方圆内分布的最多。见于史书记载的,主要有:邳、羲、曼、虎方、索、京、来、冯、东虢、胥、雀、弊、隞、祭、管等。邳在今天荥阳市汜水镇一带,先是被商人所灭,周初分封时又被分封在今天山东沂水县一带,国名仍叫邳。羲,又作“戏”,位于今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