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石人山古岩画“舜王图”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6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石人山古岩画“舜王图”,河南省鲁山县西部边陲,与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有伏牛山系一主峰蛤蟆石,海拔2153

河南省鲁山县西部边陲,与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有伏牛山系一主峰石,海拔 2153 。这里以奇峰幽壑、郁林悬瀑等自然景观著称,又是集两千余种植物和数百种动物于一处的天然生物园。198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石人山自然风景名胜区”。然而,人们终为这里缺少人文景观而遗憾。1993年春,鲁山县出动4000多名民工,筑路、搭桥、建馆、修亭,开发石人山。作者奉县文化局之命,对石人山的人文古迹进行调查。在当地山民的大力协助下,发现古遗迹8处,古岩画3处。

岩画中以民间传称的一幅“舜王图”最为有趣。

    “舜王图”,刻在近石人山腹地两河口处的一块花岗岩上。花岗岩为巨形连山之石,石上的画面略呈椭圆形,长 1.2 ,宽 1 ,用宽、深均为1厘米左右的阴刻线条构成。图分3部分,左上为一“王”字,下为一贝币,中间为一“舜”字。

    “舜”字由四种动物复合构成(见析图1234)。图(1)为鸟,图(2)为牛,图(3)为鱼(大鲵),图(4)为兔,即禽,兽,渔、耕组合而成,反映了古人渔猎牧耕生活。也可能是当时人类群体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王”字,本是虎额上的标记,称虎为兽中之王;人类之王恐也据此而来。细观“王”字三个横画,一、二画距离相近,正是秦以前古文字的特色。秦统一为小篆后,将王字主横画相等距离处之。故定该岩画为商周时期。

    “舜”字形图,据《史记·秦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驯养之举很早就有,《列子·黄帝》:“虽虎狼雕鸮之类,无不柔驯者。”可见舜,大力发展驯养,使渔猎野生动物和人工畜牧业并举,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受人尊崇,人们便将这种生活方式复合成一个图形,是为舜字。

    舜王图,究竟是由舜或其部落,还是由后来崇尚舜的群体所制,尚不可揣测。笔者认为,此图可能是以舜为驯猎鼻祖,以渔猎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当地氏族部落,融合结盟的复合图腾的标志。

花岗岩为火成岩,质地坚硬,耐腐蚀,抗风化。岩画今在半米深的沙土层下,山民平时则种稻,秋后常将泥土挖去玩看。视其岩画线条圆润、流畅、劲健、生动,展示了中州腹地先秦时期的一幅人类生活和宗教意识的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何晏
三国曹魏哲学家、文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杀后,其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晏亦被收养。后来又娶曹操女金乡公主为妻。性骄矜,曹丕、曹植都讨厌他,所以长期得不到任用。至正始初,曹爽执政,何晏才被重用,擢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司马懿,何晏也作为曹爽党羽之一被杀。何晏少时即以才秀知名,好老、庄,是魏晋玄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他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赋,散文多是哲学、政治论文,如《无名论》、《无为论》、《韩白论》、《冀州论》等。赋今仅存一篇,即《景福殿赋》,魏明帝曹□在许昌建成景福殿,何晏受命而作此赋。赋分三部分,先述兴建缘起,中间一大段写宫殿规模、结构、环境、装饰,并从写政治、人事相结合的角度,解释其象征性含义,末尾则按照劝百讽一的传统写法,说了一些正面的道理。此赋与东汉王延寿所撰《鲁灵光殿赋》,同为描写宫殿辞赋的名作...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他是东晋初著名史学家,祖父干统,为吴奋武将军,父干莹为丹阳丞。干宝少勤学,博览群记,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候。晋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书监王导举荐,干宝“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晋书·干宝传》)他对史学有研究,著《晋纪》。《晋书》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文心雕龙》誉“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史通》赞“理切而多功”。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博采异同,混虚实”,“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撰成《搜神记》三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同上)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晋书》明言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十卷,晋散骑常待干宝注,又《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整体看来,其写法稍觉刻板。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谢玄的孙子,袭爵封康乐公,后世习惯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15岁时回到建康,所以小名曰客儿,后世又称之为谢客。生平谢氏和王氏同为东晋以来的高门领袖。谢灵运在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其才学很早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和谢瞻、谢晦等从兄弟齐足并驰,成为谢氏族中一时之秀。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谢灵运出仕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次年,豫州刺史刘毅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谢灵运为记室参军。刘毅与刘裕同属北府兵将领,刘毅名位略次于刘裕,后来势力扩大,渐至对峙抗衡。在二刘对抗的过程中,谢混支持刘毅。义熙八年,谢混为刘裕所杀。九年,刘毅兵败自杀。但刘裕对谢氏家族仍然采取优容拉拢的态度,以谢灵运为太尉参军。义熙十二年,谢灵运又为骠骑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是年...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玄奘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玄奘(约600——664)。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西行求法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