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南明大臣史可法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4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南明大臣史可法,史可法(1601~1645),南明大臣。字宪之,号道邻。祖籍直隶顺天府,祥符
  史可法(1601~1645),南明大臣。字宪之,号道邻。祖籍直隶顺天府,祥符(今开封)人。
  史可法于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史可法任右参议,受命驻守安徽池州、太平一带,同年秋任卢象升副使,指挥江北军队负责安庆、池州一带。崇祯十年升任右佥督御史,巡抚安庆、卢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罗山,湖广蕲州、广济、黄梅及江西德化、湖口等地,督导各地军务。
崇祯十二年(1639年)夏,史可法升任户部右侍郎(尚书副职)兼右佥督御史,不久升任南京兵部尚书。明亡后,史可法在南京与马士英、阮大铖等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弘光帝,被任命为为礼部尚书等职,仍掌兵部事。因在南京屡受马士英等排挤,史可法自请出京督师扬州,镇抚淮、扬一带,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南明王朝建立后,由于朝廷昏聩,权臣当道,统治极不稳固,史可法为此殚精竭虑,苦苦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政权,但由于权臣不止,将帅在外拥兵自重,朝廷政令难以实施,史可法独木难撑危局。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围攻扬州,史可法率守军抵抗,同时准备调集别处南明军队驰援,但由于调兵不至,加上城内守将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投降清军,使扬州的守备形式极为严峻,史可法决心与城共存亡,率部与清军展开血战。期间,负责攻城的清军将领多铎多次要求史可法投降,都被史可法拒绝。清军攻献扬州后,史可法被俘遇害。《清实录》记载:“攻克扬州城,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明史》记载,史可法在扬州失陷后自刎未遂,被部将拥至小东门,为清军抓获,遇难。此外,史可法嗣子史德威的《维扬殉节纪略》记载,扬州失陷时,史可法部下所阻,自刎不成,被清军捕获。清军将多铎“相待如宾,口呼先生”,并劝史可法说:“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也。”史可法回答:“我为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哉!我头可断,身不可屈……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于是被杀。清军攻陷扬州后,十日,城内外积尸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其家人及扬州百姓葬其衣冠于扬州郊外梅花岭。史可法死后被南明政权赠谥“忠靖”。 清朝乾隆皇帝层南巡至扬州,赠谥“忠正”。
    史可法一生俭朴,重信守义,为部下所敬仰。此外,史可法工行书,有《手札》流传至今,堪称珍品。《手札》绢秀紧劲,有晋人风度。乾隆四十九年(1786年),他的玄孙汇集他的遗稿,刊成《史忠正公文集》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扬州建起了“史可法纪念馆”,朱德亲自题写横额。他的出生地开封也专门为他在山陕会馆中举办了纪念展览,现仍对公众展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何晏
三国曹魏哲学家、文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杀后,其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晏亦被收养。后来又娶曹操女金乡公主为妻。性骄矜,曹丕、曹植都讨厌他,所以长期得不到任用。至正始初,曹爽执政,何晏才被重用,擢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司马懿,何晏也作为曹爽党羽之一被杀。何晏少时即以才秀知名,好老、庄,是魏晋玄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他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赋,散文多是哲学、政治论文,如《无名论》、《无为论》、《韩白论》、《冀州论》等。赋今仅存一篇,即《景福殿赋》,魏明帝曹□在许昌建成景福殿,何晏受命而作此赋。赋分三部分,先述兴建缘起,中间一大段写宫殿规模、结构、环境、装饰,并从写政治、人事相结合的角度,解释其象征性含义,末尾则按照劝百讽一的传统写法,说了一些正面的道理。此赋与东汉王延寿所撰《鲁灵光殿赋》,同为描写宫殿辞赋的名作...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他是东晋初著名史学家,祖父干统,为吴奋武将军,父干莹为丹阳丞。干宝少勤学,博览群记,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候。晋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书监王导举荐,干宝“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晋书·干宝传》)他对史学有研究,著《晋纪》。《晋书》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文心雕龙》誉“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史通》赞“理切而多功”。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博采异同,混虚实”,“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撰成《搜神记》三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同上)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晋书》明言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十卷,晋散骑常待干宝注,又《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整体看来,其写法稍觉刻板。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三国魏大臣钟繇
钟繇(约151—230),三国魏大臣。字元常,颖川长社(今长葛东)人。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后又辟于三府,为廷军在正、黄门侍郎。汉献帝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因李催、郭汜把持朝政,与关东断绝。曹操遣使上书,催、汜欲拒而不纳,赖繇周旋其间,使方得通。催挟持献帝不得出长安,繇与尚书郎韩斌用计佐献帝出长安。以功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曹操用兵山东,忧关右马腾、韩遂等掣肘,乃荐繇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说服腾、遂皈依曹操。后在平阳败匈奴军与袁尚。献帝西迁,洛阳残破,繇徙民垦田,民皆殷实。曹操征关中,粮秣充足,奏繇为前军师。魏国初年,任大理,迁相国。未几,罢官。文帝曹丕即位,拜廷尉,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阴乡侯。明帝时封定陵侯,增邑五百户,迁太傅。太和四年(230年)卒。工书法,尤善于楷、隶,挥洒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与晋王羲之并称“钟...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谢玄的孙子,袭爵封康乐公,后世习惯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15岁时回到建康,所以小名曰客儿,后世又称之为谢客。生平谢氏和王氏同为东晋以来的高门领袖。谢灵运在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其才学很早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和谢瞻、谢晦等从兄弟齐足并驰,成为谢氏族中一时之秀。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谢灵运出仕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次年,豫州刺史刘毅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谢灵运为记室参军。刘毅与刘裕同属北府兵将领,刘毅名位略次于刘裕,后来势力扩大,渐至对峙抗衡。在二刘对抗的过程中,谢混支持刘毅。义熙八年,谢混为刘裕所杀。九年,刘毅兵败自杀。但刘裕对谢氏家族仍然采取优容拉拢的态度,以谢灵运为太尉参军。义熙十二年,谢灵运又为骠骑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是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