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回族艺术—民间文学的类型与习俗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回族艺术—民间文学的类型与习俗,回族的民间游艺习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二是回族民间

  回族的民间游艺习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二是回族民间歌舞活动;三是回族民间游戏活动。三类习俗虽然都有其传承,但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占据了整个回族游艺习俗的重要地位。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类型与习俗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包括故事、歌谣、说唱等几类。
  (一)回族民间故事
  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从民俗的角度看,回族通过世代相传的习俗,将回族宗教、历史、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艺术地表达出来。讲故事的人,一般是回族中见多识广、头脑清楚、记忆力强的回族老人。他们在心情舒畅、劳动闲暇时,与晚辈们坐在一起,通过讲故事,既教育了后辈,又使其学到知识,还调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经过代代相传,回族的故事越传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回族故事家。现在在回族人民中有能讲上百个故事的,有的能讲几十个故事的人。如回族故事家丁连珍所讲的故事,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男女群众都爱听他讲的故事。回族当中的有些阿訇喜欢给穆斯林群众讲一些与教有关的故事,且在讲故事时,比较严肃。而其他回族故事家大多性格开朗,谈笑风生,口头表达能力强,讲话具有吸引力。他们在讲故事时往往既继承前人的传说,又有个人的加工创作和发挥,所以在回族民间,同样一个故事,往往有不同的细节。另外,由于回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传说、故事的内容极其丰富。据初步调查,截至1992年底,已搜集整理发表的回族民间故事达一千二百多个,出版回族民间故事的书达十几本。这些故事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回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就回族传说来讲:有人祖阿旦、阿旦和好娃、阿当寻火种等神话传说;有回回的来历、回汉自古是亲戚、回回识宝的传说等史事传说;有穆罕默德的故事、赛典赤的传说、郑和的传说、杜文秀的传说等人物传说;有回族结婚追马的来历、阿舒拉饭、朵儿茶、斜贴茶壶的来历等回族风俗传说;有飞来寺的传说、博格达的传说、奶光湖的传说、米钵山的传说等风物传说。回族的民间传说,除风物传说具有地域性特点外,其他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有的甚至备受赞赏。
  回族的其他各种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等,描述了一幅幅回族风情的画卷,揭示了民间故事的民俗性格。无论在田间地边,还是炕头灯下,讲者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听者津津有味,捧腹大笑。就故事的内容来讲,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回族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回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如索里哈和赛里买的故事,充分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回族民间歌谣
  回族的民间歌谣,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交生活传承的。从内容上看,有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内容极其丰富;从形式上看,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受汉民的文化习俗影响,有夯歌、劳动号子、信天游、五更调、四季调、十二月调等等。在这些歌谣中,最具有回族特色的是“花儿”,特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回民,有手搭耳后、面对青山唱“花儿”的习惯。
  “花儿”又名“少年”,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歌,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回族特色。
  “花儿”发源于回民聚集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素有“花儿”的“故乡”和“圣地”之美称,不仅回民是“花儿”的主要唱家,居住在这一带的汉、保安、东乡、撤拉、土等民族人民也喜爱这种山歌。最后“花儿”由甘肃发展到青海、新疆一带,而且也大都在回民当中演唱,例如宁夏的山花(又叫干花儿),多在回族群众中传唱,所以,现在人们提起“花儿”,习惯称做“回族花儿”。“花儿”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现在已形成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宁夏“花儿”是两句一节,例如《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牛拉的车子是车轱辘转,
    宁叫嘛人死路不要断。
    这一回回去是不来了,
    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河州回族“花儿”则是四句一节:

    左手里端的茶缸子,
    右手里拿的是碗予,
    心想连尕妹子锄田去,
    尕手里没拿上铲子。

  而莲花山“花儿”,也叫洮岷“花儿”,则是三句一节:

    合心了,碴对碴,
    唱“花儿”你把茶倒下,
    唱得不好甭笑话。

  各个不同地区的回族“花儿”有不同的曲调,有《河州令》、《尕马儿令》等一百余种。
  回族“花儿”的节奏丰富,旋律性很强,音乐形象及艺术个性生动鲜明,绚丽多姿。形式有四句“花儿”、六句“花儿”(折断腰)和三句“花儿”。每一种形式的“花儿”都有一定的格律,非常讲究节奏。

    房檐上蹲的是白鸽儿,
    鸽洞里卧的是皂儿(黑鸽儿);
    你给我做个顶帽儿(礼拜帽),
    我给你买个镜儿。

  这首四句式的“花儿”,第一句是三三三,第二句是三三二,三句与一句,四句与二句在音节上对称。

    
上去个高山打三枪,
    枪没响,
    枪口里有了病了;
    连叫了三声头没抬,
    没抬头,
    你要的官王么秀才。

  这是一首六句“花儿”,也叫折断腰“花儿”,其音节是:一句为三二三,二句为三,三句为三二二,四句为三二三,五句为三,六句为三三二。“花儿”押韵的方式是有的句句押,多数是一三句一韵,二四句一韵。它既不同于格律诗那么严格,又不同于自由诗那么自由。河州“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新疆“花儿”等,一般都是奇句单字句结尾,偶句是双字句落尾。押韵时不仅押句尾韵,而且还在句尾前押复韵。如:

    
回回庄子上的礼拜寺,
    花大门修(给)了千年;
    眼泪擦掉了你把饭吃,
    人家的人你不要牵念。

  回族“花儿”的题材包括天文、地理、山川、草木、人物、民俗等等,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劳动“花儿”、农事“花儿”、时政“花儿”、仪式“花儿”、生活“花儿”、爱情“花儿”等等,真实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
  回族“花儿”在艺术手法上大都采用比、赋、兴,如:

    
阿哥是凤凰天上旋,
    尕妹是园中的牡丹;
    不说尕妹妹长得端,
    还说阿哥的眼馋。

    扎花的兜兜盘锦呢,
    盘锦是要两根线呢;
    维下的朋友宽心呢,
    倒把我的心扯烂呢。

  回族一般禁止在家里和村庄唱“花儿”,只能在野外唱。

    
花椒树上你甭上,
    上去时刺儿扎哩;
    庄子里头你甭唱,
    阿訇听见是骂哩。

  唱“花儿”已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谁也阻止不了。

    
“花儿”本身是心上话,
    不唱时由不得自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还是这个唱法。

  回民除了平时唱“花儿”外,各地还逐步形成了一些歌唱“花儿”的大聚会——“花儿”会。
  “花儿”会,是“花儿”歌手竞赛与交流的舞台,也是回族等劳动人民的狂欢节日。现在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花儿”会有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莲花山、松岩鸣;青海省的峡门、七里寺、老爷山等近三十余处。其中莲花山“花儿”会和松岩鸣“花儿”会名扬遐迩,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莲花山“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自治州的戴着洁白圆帽、搭着绿色盖头的回族男女和汉、东乡、保安等几个民族的歌手几万人,云集莲花山。歌手们攀上山路,观赏风景,对歌欢唱,气氛醉人。
  “花儿”会的歌手,一般都是按村庄自由组成男女三至十人的“花儿”歌唱班子,有一名即兴编词、出口成章的“串把势”,有几个吐字清楚、腔口饱满、歌声嘹亮的金嗓子歌手。串把势才思非常敏捷,对歌前一般要打腹稿,对歌时歌手们围在一起,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串把势低声说歌词,歌手马上领唱,其他人和唱。此起彼伏,对答如流,热闹非凡。
  在“花儿”会上,还有许多程序,如拦路、游山、对歌、告别等。当四面八方的歌手沿路上山时,往往被走在前面的歌手用马莲花绳拦住去路,让其对歌,对上才能过去,特别是一群群青年男女拦路对歌,妙趣横生。如小伙子用马莲花绳挡住姑娘唱道:

    马莲绳绳拦得宽,
    宽似铁打的虎牢关,
    你对不上时底下钻。
    
  姑娘马上对上:

    材一页,一页材,
    你把马莲绳放开,
    好的“花儿”后头来。

  小伙子唱:

    杆两根,一根杆,
    绳绳不堵心不愿,
    知心“花儿”唱一段。

  姑娘对道:

    口唱“花儿”四下走,
    让路咱们交朋友,
    叫你一定听个够。
    ......

  歌手往前走,又有另外的歌手挡住,又是一片对歌声。在莲花山上有不少青年男女彼此对歌,认识了解,产生了爱慕之心,结为良缘。
  临夏回族自治州还有一个大的“花儿”会叫松岩鸣“花儿”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举行,参加“花儿”会的也有好几万人,是规模最大的河州“花儿”会,以演唱《河州大令》、《河州二令》等流派的“花儿”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州每年在这里举行一次“花儿”歌手大奖赛,选拔培养了一大批“花儿”歌手和歌唱家。
  (三)回族民间说唱
  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一些回民一般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做“宴席”,把参加婚礼、送亲叫做“吃宴席”,因此把在新婚宴席等喜庆的场合演唱的曲调叫宴席曲。这是回族民间说唱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形式。
  回族地区有“结婚三天无大小”的习俗。尽管教严禁弹唱歌舞、音乐戏剧,但回民在新婚等喜庆的宴席场合仍有贺喜唱曲的风俗,特别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的民和、化隆及宁夏等一些回民聚居区演唱宴席曲极为盛行。
  有些回族青年举行婚礼时,提前邀请一些有名的唱把势,前来祝贺助兴。有的擅长唱宴席曲的歌手,当听到谁家举行婚礼或到新婚之夜,主动去新郎家演唱凑热闹。对前来唱宴席曲的歌手,不论是请来的,还是自己来的,主人都要热情款待,要给他们拿糖果、沏盖碗茶、端馓子等,唱把势就选择一些祝贺的宴席曲,边吃边唱,歌声嘹亮,悦耳动听。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不论辈分,不分大小,一个个兴趣盎然,围观欣赏,唱到逗趣时,大家仰面大笑,心花怒放。有些地方的回民在唱宴席曲时还伴以舞蹈,或边唱边舞,或两人对舞,别人伴唱;有的唱宴席曲时,有问有答;有的主人如对唱宴席曲的歌手不够热情或慢待了,歌手们还即兴编词,讽刺主人,主人听后,马上笑脸相迎,热情款待。
  宴席曲有独唱,有对唱,有合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如有一首《宴席进行曲》开头唱道:

    恭喜、恭喜、大恭喜,
    欢欢乐乐地来讨喜。
    亲戚好友都来齐,
    送主人一段宴席曲。
    唱不好了甭着气,
    宴席伙伙里要和气。

  有一首赞美新婚夫妇的宴席曲唱道:

    恭喜恭喜大恭喜,
    东家交了好运气,
    女婿娃干散(精干)新媳妇俊,
    杨宗保配了个穆桂英。
    ......

  从开场白唱到赞美新郎新娘,再唱到祝福家庭和睦。
  回族的宴席曲,文雅健康,内容极其丰富。有歌唱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如《杨家将》、《孟姜女》、《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等;也有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人民的新生活的;更多的是表现爱情内容的,歌唱青年男女炽热的爱情、缠绵的相思或痛苦的离别;还有倾诉对旧社会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鄙视和不满的。有叙事的,也有抒情的。著名的《纺四娘》就是在回族当中流行最广的一部叙事宴席曲,全曲长302句。
  宴席曲,曲调优美流畅,现有九十余种曲调。代表作有《十里亭》、《纺四娘》、《尕老汉》、《五更月》、《四季青》、《白娘子》、《红黄凤凰》、《一只螃蟹》、《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回族艺术—民间舞乐习俗
回族由于宗教等原因,不善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乐舞。(一)回族民乐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龅目谙遥凉饣崾的陀茫灰灼屏眩淮有Ч峡矗袅渴手校宕嗳岷汀?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声音。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回族姑娘一...
· 秦陇文化—回族武术—武术习俗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如唐代以来,回民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之后和晚上吃过饭后,“齐集寺院,弹腿打拳,玩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南方回民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保持着回回民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民更是酷爱武术,世世代代相传。回民为什么好武呢?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回族崇拜的教领袖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巳传播很广,并有不少模仿练习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得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由于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第二,回族人由于是从中亚等地来中国的,其祖先系外来人,后来“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元朝回族人被编入“探马赤军”,为适应战争的需要经常练习骑马射箭,使枪...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回族住宅类型及习惯
回回民族不仅在居住区域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住宅的造型、结构、设施及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习俗。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山区的回民,因本地林木少,经济基础薄弱,大多住这种窑洞。修窑洞一般先在依山靠崖的地方铲出一个断面,然后掘窑洞,回民叫这种窑为“崖窑”。有的断面大,有的断面小,小则能掘三孔窑,大则能掘五六孔窑。掘窑洞要有一定的技术,一般都由“窑匠”提镐,小工挖土,最后由窑匠再修饰一遍,凿成“人字”形的画纹,最后用泥抹墙。窑洞的样式为底方顶圆,大小视其土质而定,土质坚硬则窑洞可挖得大些,土质松软沙化则要挖得小些。土质好的窑洞一般深为十二米左右,宽三至四米,高三米有余。洞口多用土坯、石头砌成,并镶一门两窗或三窗。回族窑洞一般中间一孔为主窑或叫客窑、大窑,边上的一孔为火窑,供做饭和居住用。火...
· 秦陇文化—回族语言文字—习俗的发展演变
回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基本上使用汉语言文字。但回族在本民族内部交际时,特别是在举行有关宗教仪式、经堂教育和交流思想当中,仍有其本民族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所以,笔者也把它作为回族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概述。回族语言文字习俗的发展演变早在唐、宋时期,从波斯、阿拉伯等国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他们生活在广州、泉州、扬州、杭州、长安等城市,把自己原来的波斯、阿拉伯语等语言自然而然地带到了中国。代岳珂在《程史》中写穆斯林“称谓聱牙”,刻的“异书”“如篆籀”,就是指讲的阿拉伯语,刻的阿拉伯文。《天下郡国利病书》载:“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联城,以长子孙。”从此可以看出,当时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确系操着“殊音”。元代,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大批的波斯、阿拉伯、中亚人被迁徙到中国来,且分布在全国城乡各地。其政治地位也比较高,据《元...
· 秦陇文化—回族武术—民间体育习俗
回族在民间除了参加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多种体育活动外,主要喜欢参加具有回族特点的踏脚、木球、方棋、掼牛等体育活动。(一)踏脚踏脚是回族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流行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据该县园子村回族老人转述祖辈口碑介绍,踏脚活动早在唐朝中叶,由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通过陆海两路来华贸易带入。这些回族先民当时居住在我国的长安等地,以后娶妻生子,世代定居,成为回族形成的一个部分。清朝统治年间,因西北回民起义,清政府回族人民,居住在长安、渭南等地的一部分回民被迫迁入宁夏泾源县,踏脚活动由此带人并代代相传至今。踏脚是一项既可娱乐,又可健身、自卫的活动,受到回族群众的喜爱。在泾源县园子村,从小孩到老汉,每逢农闲时节,都要聚集到一起进行热闹的踏脚活动。踏脚即像踢足球一样,用脚不用手。可一人对一人,也可二人对四人等。双方对踏时,靠灵活机智,技艺娴熟,你踏我闪,你攻我守。其基本的动作是平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