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藏族(玉树地区):因地制宜的土房和帐房
藏族(玉树地区)
玉树藏胞的住房 , 因生产、生活条件的不同 , 大体分为土房和帐房两类。
土房
小块农业区和半农牧区多为土房,按用料和结构分土木房和碉楼。
土木房
特点是平顶立体 , 两层独院 , 四周短垣 , 水槽置后 , 小窗厚墙 , 梁柱楔接。墙基一般用石块砌成 , 上面用藏式大土坯砌墙或用泥土夯墙,为了防寒 , 墙壁厚实。屋内支以柱子 , 房顶以细圆木为椽 , 梁柱连接不用钉子 , 以铆相接。椽头三至五层 , 以薄石板间隔向前伸出 , 椽头着白色。屋顶四周皆有短垣并留有清除积雪的豁口或四方形小口。屋面略向后顷 , 雨水槽由后垣墙伸出。富裕人家的居屋讲究门窗内壁的美观豪华 , 双扇门上着蓝色 , 下涂红色 , 间以吉祥的图案;花格式大窗 , 朱红色板壁。土木房通常两层 , 底层圈畜、堆放杂物 , 上层住人。
碉楼
墙基用石块垒成 , 墙壁很厚 , 用天然石板调以泥巴砌成 , 依山而建。楼形下宽上窄 , 呈等腰梯形。多为两层 ,也有三四层者 , 多用独木锯形梯上下。顶楼一般带有石板阳台 , 以远眺牧群或近察田间。碉楼的基本特点是平顶厚墙 , 等腰梯形 , 南开小窗。无论土木房或碉楼 , 顶角立一悬有五色经文的木杆 , 藏胞称之为“ 嘛呢大乔 ”。
帐房
伴随着游牧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藏胞和帐房结下了不解之缘 , 帐房伴随藏胞度过了历史的漫长岁月 , 至今不衰。帐房按质地可分为牛毛帐房和布料帐房。
牛毛帐房
藏语称之为 “ 芭 ” 。用黑牛毛线手工织成褐子缝制而成 , 特点是四方八角 , 帐顶留孔 , 一梁二柱,八木外撑。帐内用两根立柱顶起穿中的横梁 , 外四周和四周顶部的八根牛毛绳终终拽紧于对应的木板上 , 并用圆木杆撑起 , 帐顶设有可随意启闭的长方形天窗 , 用以通风采光 , 防止雨雪灌内。帐幕内底沿或用草坯、干牛粪垒起矮墙 , 或整齐地垛以装有粮 食的皮口袋。靠近帐门的立柱上可拴挂马鞭、马绊等 , 里柱可挂麻呢念珠、护身符等诵经、敬神之物。帐内两根立柱之间中心线专为筑灶之处。灶 , 藏语谓之 “塔咖” , 灶形为长方立体。灶体分灶后的干牛粪储备仓和送牛粪槽,灶中的燃烧仓和两侧的掏灰洞及储灰池,灶面中为锅灶眼 , 前后均为壶灶眼。入帐以灶为界 , 男左女右 , 右侧既是家庭主妇操家务的厨房 , 又是妇女的居处 , 背水、盛奶、打酥油的桶、锅、水壶等灶具和干牛粪堆放在这一边。左侧既是客厅 , 又是男人的居处。灶后立柱至帐幕后围之间正中为家庭供奉佛像的位置 , 在藏式木箱上 , 设有佛龛 , 内供银质佛像 , 龛前一字排供酥油灯和铜质净水盅, 以示敬神。酥油灯每天添油一次 , 昼夜通明。进餐 时以“男左女右 ”为序 , 按习俗入座。帐外立杆高悬经幡, 驱疫避邪;门前钉有数排拴牛的牛毛绳;门口一侧或四周木橛上拴有护家的藏狗。
布料帐房
布料帐房 , 藏语谓之“阁 ”, 均为白色 , 或纯白 , 或镶以图案。由于大小、形状、用途等不同 , 可分为若干种 , 多用于喜庆佳节、走圈放牧、集体议事、寺院诵经等。特点是结构紧凑 , 卸搭容易 , 驮运方便。
尖顶式微型帐房
一杆顶中 , 支卸简易携带方便 , 只能住 1~2 人 , 一般供远途朝觐、放牧或旅途栖息。其顶杆头多装有铁矛 , 可作为拐杖或用于防身。
马脊式帐房
亦属微型帐房 , 一柱顶一梁 , 多用于贮藏食物或夫妻夜息。这两种帐房藏语叫“本文阁” , 一般不装饰图案。
六角形帐房
规模中等 , 可容纳十几至几十人不等 , 多为千百户、达官贵人或大户人家专用 , 藏语叫“班阁 ”, 意为官帐。多用金轮、神珠、玉女、主藏臣、白象、结马、将军等“七珍宝”作为装饰图纹。质地考究、色彩艳丽、陈设华贵 , 以显示其权势和富有。这种帐房多为双顶层或分开帐顶和帐帏, 通风好 , 散热快 , 视线远。有的还在帐设有封闭式帷隙 , 供达官贵人们娱乐。
帐房
藏语叫“喇阁”,图案为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轮、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和宝伞等“八瑞徽”,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供僧侣食宿、诵经用。
阁莫切
是一种长方形特大型帐房 , 用于部落集体议事、接待众多宾客或作为纯牧业区帐房寺院的大经堂。一般可容纳上百至几百人。史说格萨尔时期 , 岭国的将领们就在这种帐房中 , 舌战群雄 , 使敌方处于穷于应付、理屈词穷的难堪境地 , 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便于驮运 , 大型帐房的帐顶和帐帏用活扣连结,拆卸方便。
玉树的帐房虽然色彩斑斓 , 形态各一 , 但其帷沿饰案有规律可循 , 为较长的蓝色裙沿 , 中部由红、黄、绿三色纹条组成 , 最上部则由黑底白色车渠念珠状组成图案。各种精致灵巧、用途各异的帐房 , 表明玉树藏族劳动人民高超的造型艺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藏族(安多地区)
帐篷
是牧民的主要住宅形式。它由牛毛线纺织的片子缝制而成。高近两米 , 面积因其种类不同而异 , 较大的有 20 多平方米。扎帐篷 , 用数十根木杆支撑 , 数十条毛绳作牵引。 绳的一头系帐篷 , 一头系钉在地上的木板。之后 , 又用数根木杆将牵引绳顶起 , 使帐篷增加了高度。常见的帐篷有 4 种:“日阿”即大黑帐篷;“热那后”即黑帐篷;“热恰”即花色帐篷;“热格日”即白布帐篷。以大小分 ,“日阿”为首 ,“热那后”次之 , 再次之“热恰”、“热格日”。牧民以“日阿”、“热那后”四季为家。“热恰”、“热格日”, 因具有轻便的特点 , 既作老人、客人夏季的住宅 , 也作牧民短期游牧〈俗称走图放牧〉时的住宅。另有一种六角形帐篷 , 周围以黑、蓝或棕色布镶边 , 里面加一层布料。外面印有宗教色彩的图案 , 高大宽敞 , 制作精美,多见于寺院或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 藏语称“舞日阿” , 即聚会的帐篷。
庄廓
是农区藏族的主要住宅形式。占地一亩左右 , 墙底宽约一米 , 高三四米不等 ,大门多为砖砌 , 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庄廓内 , 除了人的居室外 , 还有畜棚、仓库等 , 并建有小花坛 , 栽有果树 , 春夏季节 , 花开果结 , 环境优雅。多数家庭住宅 , 三间合为一堂 , 中间置碗橱并有锅灶 , 左右两间住人 , 其中一头 , 锅灶连炕 , 具有生火做饭兼热炕暖屋之特点 , 此外还另有客房。
塔夸
藏语,泛指藏族家庭的灶。牧区藏族家庭的塔夸用石头、土块垒成 , 用细泥抹光。塔夸上部呈三足状 , 利于出烟、着火, 放置锅壶。两侧均有火洞(也有在前部留火洞陶), 以便掏灰、取火 , 也有通风、发火的作用。火洞下设灰坑(或称火塘)。塔夸的后部是燃料仓 , 燃料仓前狭后宽 ,一般以土块垒成 , 也有用木板制成的。整个塔夸与燃料仓相联呈铲形古钱币状。牧民的塔夸多设于帐篷中间 , 其所连的燃料仓向后延伸 , 一直连到帐篷后部立柱边 , 将帐篷一分为二 , 右面是男子的居室 , 来客即让至右面入座。塔夸后部 (即燃料仓)的正中上方 , 供奉佛像。塔夸可烧饭可取暖 , 有时还利用塔夸中的火光照明。
碉房
内外墙全用片石和泥巴垒砌而成,其厚度都在1米左右 , 外形坚固稳重。房屋一般为上下两层平顶建筑 , 也有三层的 , 极少。下层为畜圈(牛、马、羊)和杂物库房 , 上层为牧民住室。
搬帐房
按照季节的变化 , 牧民们用驮牛等运输工具 ,将自己的家一一帐篷 , 搬到不同的牧场。
部落
多见于藏区 , 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始于元忽必烈时 , 明清承袭元制,至清雍正年间〈 1725 年〉统治者清查户口 , 划定地界“因俗设官”, 在藏区明文确立了千百户制度,分别赐予千户、百户等头衔 , 每 300 户为一“千户”, 每 100 户为 一“百户”, 不足百户者设“百长”或“干保”, 每 10 户设一“什长”, 一个地区设一“总千户”。
部落头人实行世袭制,大部落通常由若干血缘关系亲近的小部落〈有的也称部落联盟 , 有的也称“ 族”, 如“环湖八 族”即是青海湖四周的八个大部落〉组成 , 部落有一定的地域、法规 , 有共同的宗教活动场所 , 是藏区的一种封建的政治实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