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青海撒拉族:中国年轻的民族之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全国五十多个民族中,撒拉族是其中的一员,撒拉族人民勤劳、勇敢、强悍、坚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同周围的藏、回、汉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着祖国的青海高原。
撤拉族的总人数为六万九千一百零二人(1982 年统计)。主要聚居在循化撤拉族自治县和毗邻的化隆县甘都乡,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乡一带。青海省的西宁市、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的夏河、新疆族自治区的乌鲁术齐、伊宁等地也有少数撒拉族人居住,散居在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从循化地区陆续迁出的。如甘肃省积石山县现有撒拉族三千五百多人,他们的祖辈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因为忍受不了国民党、马家政权的抓兵逼税,被迫离开循化的。迁离循化的撒拉人民,在与当地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等方面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但还没有失去自己固有的民族特性。他们对祖源地循化,在感情上和实际生活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撒拉族的先民约是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地方迁来今循化地区的,至今已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由于撒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对撒拉族早期历史的记载。所以,关于撒拉族来源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中,其传说的主要情节如下:
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两人,他俩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国王的忌恨和,他俩遂率领了同族十八人,牵了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他们出发后,又有四十五个同情者跟来。一行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然后经肃州、甘州、宁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临羌等地辗转来到今夏河县的甘家滩。那后来的四十五人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十二人留了下来,其余的人继续东行。他们在甘家滩与杂勒莽等巧遇后,又一起继续前进,进入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过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已黑了,苍茫中走失了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寻找,因此后人把这个山坡叫“奥特贝那赫”(意即“火坡”),山下的庄子叫“奥特贝那赫庄”(意即火庄)。最后他们找到街子东面的沙子坡, 这时天已破晓,因此后人就称沙子坡为“唐古提”,意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眼见土地平衍,清流纵横,是一片好地方,下山坡后见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众人喜出望外,试量了水、土,与所带故乡的水、土重量完全相同,大家便决定定居下来。 以上传说与近年来许多历史学者的考证基本事实相符。
《多桑蒙古史》、《语大辞典》、《民族的发源及其移动》等著作,都记述了乌古斯撒鲁尔的历史及其迁徙。还有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则十分具体地说:“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库曼境内)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族共一百七十户,离开此地东行,到了今天的西宁附近定居下来,”当然任何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族源都有一个或数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或多或少带有神话色彩。白骆驼在泉水中化为白石的情节便是撒拉族对自己祖先为寻找乐土历尽艰辛而勇敢不屈的性格的赞美。人们为了纪念祖先的这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并使之流传于子孙万代,过去在娶亲时特有一种名叫“对委奥依纳”的表演,由两个人翻穿皮袄扮骆驼,另外两个人,一个牵骆驼,穿长袍,头缠“达斯达尔”(头巾),扮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族人)。整个表演有唱有白,追述祖先迁徙的过程和沿路的见闻。对白中,蒙古人问:“你从哪里来?”尕勒莽答:“我从撒马尔罕来。”从中也可以旁证撤拉族的先民是由中亚撒马尔罕地方迁来。
撒拉族人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 。汉文译名有十几种之多,大部分是“撒拉尔 ” 或 “撒拉”的不同音译,如:撒刺、撒刺儿、沙刺、沙刺族、萨拉、撒喇等。清乾隆以后的官方档案中称:萨拉儿、撒拉儿、撒拉回、撒拉回子、撒拉番回或番回。从后面这些名称可以看出,撒拉族与周围藏族和同信教的回族之间的密切关系。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以及其他民族对这一民族采用的较为普遍的称呼,在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开幕的循化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 撒拉”这一族名。
撒拉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广大群众一直使用汉文作为书面交际工具。宗教界人士中也有人曾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母按撒拉语音记事。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与其他语(、哈萨克、乌孜别克语)一样,属于粘着语类型。撒拉语没有方言,但根据语音和语词上某些差别,可划分街子和孟达两种土话,孟达土语比街子土语古朴。撒拉语的词汇除了相当数量的与同语族各亲属语言相近似的同源词外,由于与汉、藏、回族长期相处,很早以来就从汉、藏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而阿拉伯、波斯语的借词比重很少,其范围也只局限于宗教活动和一些日常生活用词。解放后,随着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撒拉话越来越多地吸收汉语单词和术语,来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现在,撒拉族中的一般人都能运用汉语,有些人还会藏语。
撒拉族的先民初来时人数较少,这些人是形成撒拉族的基础和主体。民间传说,当时男人多妇女少,撒拉族人娶附近藏族女子为妻,并要求藏族女子娶来后改信教。藏族提出一些条件,其中有些被接受了,如院墙的四个角上放置白石头;结婚时把牛奶泼在新娘所骑的马蹄上,院庭内盘牲畜的食槽;衣服不放在衣柜里而挂在横杆上等。结果达成协议,撒拉族男子可以娶藏族女子为妻。这样,撤拉族增加了新鲜血液,人口得以很快地繁衍。
尔后,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有人通过婚姻、迁居等途径加入撒拉族,其中回族的成份较多。这是由于两族同信教,生活习俗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河州等地的相当一部分回民移居循化后就逐渐融合于撒拉族之中。由于吸收了新的民族成份,撒拉族在短短的历史时期中发展了起来,到明代中叶,人口已达一万多口,约合二千多户,成为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