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青海撒拉族:中国年轻的民族之一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青海撒拉族:中国年轻的民族之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全国五十多个民族中,撒拉族是其中的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全国五十多个民族中,撒拉族是其中的一员,撒拉族人民勤劳、勇敢、强悍、坚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同周围的藏、回、汉等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着祖国的青海高原。
    撤拉族的总人数为六万九千一百零二人(1982 年统计)。主要聚居在循化撤拉族自治县和毗邻的化隆县甘都乡,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乡一带。青海省的西宁市、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的夏河、新疆族自治区的乌鲁术齐、伊宁等地也有少数撒拉族人居住,散居在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从循化地区陆续迁出的。如甘肃省积石山县现有撒拉族三千五百多人,他们的祖辈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因为忍受不了国民党、马家政权的抓兵逼税,被迫离开循化的。迁离循化的撒拉人民,在与当地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等方面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但还没有失去自己固有的民族特性。他们对祖源地循化,在感情上和实际生活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撒拉族的先民约是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地方迁来今循化地区的,至今已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由于撒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对撒拉族早期历史的记载。所以,关于撒拉族来源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中,其传说的主要情节如下:
    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两人,他俩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国王的忌恨和,他俩遂率领了同族十八人,牵了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他们出发后,又有四十五个同情者跟来。一行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然后经肃州、甘州、宁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临羌等地辗转来到今夏河县的甘家滩。那后来的四十五人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十二人留了下来,其余的人继续东行。他们在甘家滩与杂勒莽等巧遇后,又一起继续前进,进入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过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已黑了,苍茫中走失了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寻找,因此后人把这个山坡叫“奥特贝那赫”(意即“火坡”),山下的庄子叫“奥特贝那赫庄”(意即火庄)。最后他们找到街子东面的沙子坡, 这时天已破晓,因此后人就称沙子坡为“唐古提”,意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眼见土地平衍,清流纵横,是一片好地方,下山坡后见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众人喜出望外,试量了水、土,与所带故乡的水、土重量完全相同,大家便决定定居下来。 以上传说与近年来许多历史学者的考证基本事实相符。
    《多桑蒙古史》、《语大辞典》、《民族的发源及其移动》等著作,都记述了乌古斯撒鲁尔的历史及其迁徙。还有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则十分具体地说:“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库曼境内)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族共一百七十户,离开此地东行,到了今天的西宁附近定居下来,”当然任何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族源都有一个或数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或多或少带有神话色彩。白骆驼在泉水中化为白石的情节便是撒拉族对自己祖先为寻找乐土历尽艰辛而勇敢不屈的性格的赞美。人们为了纪念祖先的这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并使之流传于子孙万代,过去在娶亲时特有一种名叫“对委奥依纳”的表演,由两个人翻穿皮袄扮骆驼,另外两个人,一个牵骆驼,穿长袍,头缠“达斯达尔”(头巾),扮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族人)。整个表演有唱有白,追述祖先迁徙的过程和沿路的见闻。对白中,蒙古人问:“你从哪里来?”尕勒莽答:“我从撒马尔罕来。”从中也可以旁证撤拉族的先民是由中亚撒马尔罕地方迁来。
    撒拉族人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 。汉文译名有十几种之多,大部分是“撒拉尔 ” 或 “撒拉”的不同音译,如:撒刺、撒刺儿、沙刺、沙刺族、萨拉、撒喇等。清乾隆以后的官方档案中称:萨拉儿、撒拉儿、撒拉回、撒拉回子、撒拉番回或番回。从后面这些名称可以看出,撒拉族与周围藏族和同信教的回族之间的密切关系。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的意愿以及其他民族对这一民族采用的较为普遍的称呼,在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开幕的循化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 撒拉”这一族名。
    撒拉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广大群众一直使用汉文作为书面交际工具。宗教界人士中也有人曾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母按撒拉语音记事。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与其他语(、哈萨克、乌孜别克语)一样,属于粘着语类型。撒拉语没有方言,但根据语音和语词上某些差别,可划分街子和孟达两种土话,孟达土语比街子土语古朴。撒拉语的词汇除了相当数量的与同语族各亲属语言相近似的同源词外,由于与汉、藏、回族长期相处,很早以来就从汉、藏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而阿拉伯、波斯语的借词比重很少,其范围也只局限于宗教活动和一些日常生活用词。解放后,随着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撒拉话越来越多地吸收汉语单词和术语,来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现在,撒拉族中的一般人都能运用汉语,有些人还会藏语。
    撒拉族的先民初来时人数较少,这些人是形成撒拉族的基础和主体。民间传说,当时男人多妇女少,撒拉族人娶附近藏族女子为妻,并要求藏族女子娶来后改信教。藏族提出一些条件,其中有些被接受了,如院墙的四个角上放置白石头;结婚时把牛奶泼在新娘所骑的马蹄上,院庭内盘牲畜的食槽;衣服不放在衣柜里而挂在横杆上等。结果达成协议,撒拉族男子可以娶藏族女子为妻。这样,撤拉族增加了新鲜血液,人口得以很快地繁衍。
    尔后,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有人通过婚姻、迁居等途径加入撒拉族,其中回族的成份较多。这是由于两族同信教,生活习俗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河州等地的相当一部分回民移居循化后就逐渐融合于撒拉族之中。由于吸收了新的民族成份,撒拉族在短短的历史时期中发展了起来,到明代中叶,人口已达一万多口,约合二千多户,成为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青海花儿: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花儿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地位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新疆等四省区七、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她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作品浩繁,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很高。她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秀丽多姿、丰彩闪烁的“花儿”,特别是在西北民族民间文学中,显得尤为鲜艳夺目,香气迷人,具有不可轻视的重要地位。从流行地区看,甘、青、宁三省区农业区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青海的都兰、门源和新疆的吕吉、焉耆等地区,到处都有她的歌声。每当春夏之际,其歌声更加嘹亮动人,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覆盖面积纵横广袤,达几十万平方公里,这在中外其它民歌种类中是极少见的。其它的民歌往往只局限于某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小地区,比如“信天游”只流传于陕北,“爬山歌”只流传于内蒙的一些地方,其它如白族的“三月街”、瑶族的“耍歌堂”、壮族的歌墟等活动上所唱的民歌,都是在一个地区内流传,很少有能跨越两三个省区的。而花儿(主要是河湟花儿)...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西安皮影的兴盛
中国西安地区指东潼关、西宝鸡、南长安、北黄陵。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影戏,尤以碗碗腔、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以来,即在西安的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地区流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94页)作为皮影的发源地,西安皮影戏在宋代封建王朝的动荡中扩大了自己的根系,而它扎在西安大地的主根更是日益深壮。不仅雕工唱技相当成熟,在剧本创作的题材方面,也向历史的“奸贼害忠良”和现实的“相公招姑娘”的领域开拓了。清代康熙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随之复兴,影戏亦昌盛起来,且流行区域极广,流行在西安的碗碗腔影戏,即是乾隆年间兴起的“新腔时调”。当时的皮影班社“箱底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繁多,音乐唱腔之复杂,皮影雕刻工艺...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皮影的主要流派
(左上)大黑脸(左下)秋娥(右上)三髯王头(右下)神妖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北京皮影分“西城派”(源自涿州)和“东城派”(源自滦州),总的特点是雕镂精致,彩色鲜明,线条流畅、柔和、舒展、形象富于个性。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陕西皮影在民间较普及,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图案简洁大方。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山东皮影比较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民间特色较浓,接近剪纸风味,有些造型颇逗趣,易受到喜爱。山西皮影较普及,南路皮影受陕西影响,形体大,刻工细,装饰性强,色彩明快,目前在新绛县已建一处皮影博...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撒拉族:婚姻生育丧葬及民间信仰
一、婚姻〔打发媒人〕撒拉语叫“嫂吉打发拉”,撒拉语汉语合成词。当男方看中某家姑娘时,便央请媒人带着茯茶、冰糖等礼物去女家求婚,女家便召请舅姑叔伯等人商谈女儿婚事,若应允,即告媒人,若不允,则婉言谢绝。〔送定茶〕撒拉语叫“定茶恩的日”,撒拉语汉语合成词。女家应允后,男方便筹备办定茶。定茶一般是两三套衣服和相应的茯茶,外配一套化妆品,其中一对耳坠是必不可少的。媒人于吉日送去定茶后,女家即让姑娘戴上耳坠,以示姑娘许配于人。媒人并于即日商定彩礼及一应诸事。〔送彩礼〕撤拉语叫“麻勒恩的日”。“送彩礼”时男方家除未来的新郎外,所有男人包括舅舅、姑夫、姨夫、叔伯兄弟及其儿子们都得去。彩礼在新旧社会有所不同。据清代龚景瀚所撰《循化志·风俗》所载,“财礼亦当时定议,马二匹或马一骡一,贫者则以四小牛,择日令送,贫者先送其半,至娶又送红梭布一对,绿梭布一对,蓝布挎料布一匹,蓝布裙料布一匹,桃红布主腰料一匹;富者...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红陶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彩陶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灰陶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