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香浪节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香浪节,香浪节,是流行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香浪”,藏语意为“

  香浪节,是流行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香浪”,藏语意为“采薪”。相传每年盛夏,僧人外出为有己采伐烧柴时,因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于是在外露宿数日,劳动之余,游山玩水,与家人团聚。由此相沿成俗,不但寺院僧人过此节日,也成为群众性的郊游活动了。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沿有具体的时日规定。每年到了农历六月六,适逢是草原天蓝云白、羊肥牛壮的最好时刻,藏族群众便不约而同地带上帐逢、炊具及青稞酒、酥油等食品,到风景优美的草滩上去消闲憩息。他们在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草坪上,依山旁水扎起帐篷,制做和摆放醇香可口的野餐,或三、五户一起,或以村寨为单位,在美酒、乳酪、奶茶的相伴下渡过十天半月的野外生活,享受着夏天的欢欣,然后再返回家中。

  香浪节是一个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农历六月,正值藏区黄金季节,牧场肉香奶甜,人们举家出游,到风景秀美的大草原,搭起帐篷,过上十天半月的轻松闲适的日子。这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连寺院的僧人也很羡慕,都想同俗家群众一起玩乐几天。天长日久,沿袭下来,并形成了今天的“香浪节”。 古老传统的“香浪节”还有节日仪式,第一项仪式是到山头进行“煨桑”,即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并将藏族人民喜欢吃的食物,如酥油、炒面、曲拉等投入火中。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拂晓的野旷中飘散着一阵阵扑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男人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并鸣枪。 接着便进行插箭仪式,就是把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 在欢度节日期间,藏胞们还要开展一些富于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如赛马、赛牦牛、拔河、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如果你到藏区旅游赶上时节,你可以和热情好客的牧民们尽情玩耍。    

  在夏河过香浪节,一定是去美丽的桑科草原。仁青道吉是我们在逛拉卜楞寺时认识的朋友,家就在夏河,所以去桑科草原过香浪节,由他当导游是再合适不过的啦!

  从拉卜楞寺往南行,溯大夏河上行10余公里,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原展现在你的眼前,那就是桑科草原了。桑科草原藏语称“达久滩”,即跑马滩,也就是说这里是勇武彪悍的骑手可以放纵骏马千里驰骋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其间大夏河水从南向北缓缓流过,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几十座白色的帐篷点缀在绿草地上、小溪旁、灌木边。悠闲的人们喝着酥油茶,聊着天,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祥和。大夏河缓缓的流淌着,展现着这幅美丽的彩色油画。

  “想踢足球吗?我的朋友在那边。”仁青道吉问,“足球?这里?不会是真的吧?”就在我们疑惑的时候,他的朋友们,已经带着一脸高原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前来热情的邀请了。香浪节踢球,如此好的节目怎能错过,于是由老张、老贺、学松、仁青外加两个“外援”组成了我方阵容。赛事帷幕拉开,你争我抢,好不激烈。这里海拔3500米左右,短暂的剧烈运动之后伴随而来的是高原反应和体力不支。几个来回,大家都在大口大口的喘气了,而对方队员却丝毫没事。如此一来,可是忙坏了守门员雪松,左扑右挡,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出色表现,几次的险象环生都被他化险为夷了,也使我们最终立于了不败之地。当然其他队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经过短暂的适应后,状态有了明显的回升,频频的制造着射门机会,并把5比5的比分保持到了结束。大家在一片欢呼声中躺倒在了草地上,高原的阳光照在他们幸福的脸上,朵朵白云飘在他们眼前的天上,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放松,一切都放逐在了脑后。

  一阵欢呼,一阵“天降甘露”。只见一群藏族少女手端打满水的脸盆欢笑着奔跑过来。 “哗”一声,一盆水伴随着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扑面而来。随即是她们的四散奔逃,但不多时你的耳边又会响起那银铃般的笑声了……原来是遭遇藏族“泼水节”了。如今在桑科草原的香浪节上,已经衍生出了许多自己现代的节目了,大家相互认识不重要,开心就好。在这里你不用去躲泼来的水,因为那是“药泉”的水。在这里共有3处地下涌泉,被当地人称为药泉。据说3处不同的泉水都可以治疗胃病。泉眼被人们用献上的哈达圈在中央,一条小溪从中流淌而出,大家用各种器皿盛起这圣洁的水,再加上自己的祝福,带给远方的亲人、朋友。

  媚丽的阳光,芳草萋萋,绿风徐徐,各种鲜美的花儿露出笑脸,随风摇摆,像天真的小姑娘跳起活泼可爱的舞,河岸上的杨柳枝条像酒后微醉轻摇的佳人,在激情的喜悦中相互狎戏。在那远处绿林丛中的白色帐篷里忽然飞出了高亢、优美的歌。

  夏河及周边旅游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比较复杂,以石质山地和平坦宽阔的草原为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很多回族同胞,这里有具有“中国麦加”之称的夏河、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神奇美丽的黄河首曲、甘川交界的郎木寺.川北地接青藏高原、藏羌混居,民族风情浓郁.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夏河县城西,始建于清朝康熙48年(1709年)是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之一.在它周围青山环抱,大夏河环绕东去,其规模宏伟,原有六大扎仓(学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金塔、辨经坛、藏经阁、印经院、经轮房、(嘛呢房)等建筑,寺西有嘉木样别墅遍布山腰以上,崇楼广宇,华丽非凡.拉卜楞寺不光是一个宗教中心,也是一所高等学府和古籍博物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木刻经版7万多块,铜佛像2.9万多尊(其中大的高达10米、小的仅寸许),寺内还有数的壁画、堆乡、卷轴佛画,多以佛教故事为内容,是珍贵的宝藏.再拉卜楞寺西南侧还有贡唐宝塔,建筑风格独特、宏伟壮观.拉卜楞寺藏语叫“拉章”,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传说这里是著名的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藏语中称烟祭为桑火,进行烟祭为煨桑,因此称此地为桑科(煨桑的地域).这里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大夏河水从南到北缓缓流过.每到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

  玛曲

  玛曲与黄河密不可分,它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海拔3800米.这里仿佛一片世外桃源,静静地睡在黄河的臂弯里.欧拉草原,希美朵合塘,沉静流淌的黄河、七仙女峰、藏传佛教遗迹佐盖尼玛外香寺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画卷轻轻展开,人便会陶醉其中.另外,在玛曲人迹罕至的边缘,还保留欧拉秀玛、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四个原始风情浓郁的藏族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藏区浪山节
浪山节,藏语称“香浪节”。据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拉卜楞寺数百名僧侣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内,赴野外采薪习俗的延续和发展。浪山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举办。农历六月的甘南草原,气候凉爽、草茂花繁,此时从上门关到玛曲草原的黄河岸边,到处可见在山巅、草坪、河边、树林边扎起的一顶顶帐篷和一缕缕野炊的青烟。藏区的群众、机关单位、同窗知己,或集体组织、或自愿结合,在草滩上野餐、在旷野中高歌、在醉态中嬉闹、在天地间渲泄。人们大碗酒、大块肉,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回归到了大自然。这期间,人们无拘无束,任意狂欢,一些过头的话、一些过激的行动这时都视为正常,如果因此而恼怒者,反会遭人饥笑。在浪山节期间,也开展一些民间文体活动和经贸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有藏戏调演、民族器乐演奏、民族小吃展销、民族运动会等。
·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采花节
农历五月,草木勃发,山花烂漫。初五这天,正是舟曲县博峪乡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采花节。称其为博峪藏族是因为它在一些方面有别于青藏高原的藏族,近似于四川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藏族,但又不完全一样,它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服饰和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由于地域偏僻、远离都市,加上交通不便,知道博峪藏族的人很少,能够亲眼目睹这个民族风采的人就更少。这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和民风民俗。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谷的一个庄子上住着一家老俩口,膝下有六个女儿,家境贫寒,日子过得艰难。初夏的一天,按规矩该最小的六妹子上山采撷山花、药草,医治全家人的病疼。由于下山时不小心,摔伤了腿脚,六妹疼痛难忍,伤心地哭着。这时山坡上走下来一位仙女般的姑娘,从背篓里取出草药,在六姑娘的伤口处敷上,很快就不疼了。老俩口为了感谢这位姑娘,就收下了这位没有爹娘,名叫“达玛”的姑娘,并认她做第七个女儿。...
·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社火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欢歌唱起来,彩车动起来…”、3月4日是猪年的第一个月圆日,也是传统的元宵佳节,西峰城区南北主街道人头攒动,成为欢腾的海洋。伴着和煦的春风,2007年庆阳市城区元宵节社火会演在西峰街道热热闹闹举行,西峰区、合水县和市直、中央省属驻庆单位以及部分企业,带着各自精心装扮的彩车、气势恢弘的秧歌方队、丰富多彩的节目,争相献艺,向全市人民奉献上了一道道充满民俗韵味和现代气息的文化“大餐”,欢乐、祥和、文明、热闹的节日气氛笼罩了庆阳大地。龙狮舞动庆盛世,锣鼓喧天报春来。在震天的礼炮和缤纷的礼花中,向观礼台方向徐徐走来的党政军系统的方队拉开了社火会演的帷幕。伴着西部大开发的和谐春风,古老文明的庆阳围绕建设西部油城、陇上煤都、经济强市的目标一路走来,驰名的绿色产品走出国门,特色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高高的炼塔巍然矗立,千年的宝藏造福人民,神奇的香包引人人胜,璀璨的文化流光溢彩。人共和谐...
·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乞巧节
西和县的“乞巧节”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实地考察,同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已成为继岷县、临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之后,甘肃省第3个“国字号”民间文艺之乡。乞巧是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就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祈求幸福的意思。西和县“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活动时间长达7天8夜,是所有民间节日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乞巧活动中,年轻的姑娘们虔诚乞求“巧娘娘”(织女)赐予聪慧、灵巧,保佑自己将来获得一定的技艺、生活美满幸福。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坐巧、迎巧、乞巧、送巧等环节环环相扣。因参加“乞巧节”的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民间也称“女儿节”。
· 秦陇文化—文化节庆—春节社火
春节期间,兰州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地的县组织的农民社火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广场时,多围成圈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