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尼雅与人的故事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分布范围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
从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起,上世纪90年代,中日尼雅遗址联合学术考察队,对这个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科学规范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重要古文化遗存和珍贵遗物。但是,尼雅究竟是如何从人类的视线中消失,至今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千年之谜。 □文/图记者张迎春尼雅人家
10月26日,天刚亮,我随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组成的保护工作队10多人,在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梁涛的带领下,从民丰县驱车赶向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向导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正在家里等着我们。
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家有三四间房子比较简陋,院子不太大,堆满了面粉、大米、清油、水和铁锹等给养物资。我们下了车,进屋烤火,大家拥挤地站在屋子里,有点转不过身。
不到半小时,石油基地的两名司机分别将高大的沙漠车,开到了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家的门口。不一会儿,10多名村里的中青年男人,围过来看热闹。看着一大堆物品,被队员们搬上车厢,他们的眼里充满了羡慕。一个叫亚森·买买提江的青年对记者说:“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大叔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最熟悉去尼雅的路线,村里其他人,很难做到这一点。”
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只有400多人,都是族。这个乡处在尼雅河的尽头,乡里缺水,村民们祖祖辈辈喝的都是涝坝水,生活异常艰苦。村里有一个麻扎,据说是目前全疆最大的一个教的朝圣之地,很多信仰教的人,经常来这里进行朝圣。据说,前些年,当地政府曾动员村民们迁移,并做了妥善安排。但是,喝惯了涝坝水,习惯了没有喧嚣污染的村民们,更愿意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与沙漠近距离地怡然自处,搬出去的人又陆续返回这里。
村里有一条不太宽的马路,两旁有简陋而又整齐的土屋。每家的院墙,用红柳枝扎起。离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家的约100米处,有一家低矮的饭馆,冒着烟火,正为我们准备拌面。对面的小商店,提前开了门,等候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尼雅遗址的人。
据说,100年前,尽管斯坦因曾用强行手段雇用50多名农民,从这里走进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了尼雅遗址。但是,之后很多村民还是不愿进入“死亡之海”,更不敢担当起守护尼雅遗址的责任。现在不同了,尼雅遗址在他们的眼里,变成一个神圣的地方,而进入尼雅的交通工具,从骆驼变成了沙漠车。他们的观念开始改变了,为尼雅遗址当向导和护理员的人,成了他们心里的大人物,每当他们带着各种考察队进入尼雅遗址,就成了村里的一件大事。珍贵的水
经过1个多小时沙漠车的颠簸,我们顺利地走进了尼雅遗址区。
卸物资,搭帐篷,耳畔依然回响着沙漠车翻越山梁的吼叫声,眼睛搜寻着周围沙漠中远古文明的遗迹以及可能新发现的文物,充满了好奇心的我,兴奋得停不下来。从车上卸下8个蓝色塑料大桶,里面装满了水,还有几箱矿泉水,这是白天野外作业时饮用的。新疆文物保护中心的老驾驶员王宪忠掰着指头,粗算了一笔账:所有的水,按雇用沙漠车的费用平均摊下来,1公斤水大约是50元。算完,他摇了摇头,笑了。
这里的水,全部是带进来的。不用说,水是非常珍贵的。
尼雅河的河水从6000米高的昆仑山上流下,到了喀帕克阿斯干村附近,几乎找不到身影。这条全长200多公里的河水,似乎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旅行,已毫无力气冲过密集的沙丘和红柳包,没有走到尼雅遗址。据国内外不少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考证,是古老的尼雅河水养育了尼雅人。2000多年前的尼雅人,就是建屋依居在草丰水足的尼雅河两岸,才留下了今天的尼雅遗址。可是,现在的尼雅遗址区内,干燥得让人嗓子都快冒烟了,没有一滴水。
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副研究员彭杰对记者说,尼雅遗址处在典型的沙漠气候地带,这里的年降水量只有30毫米,而蒸发量最高达到了2500毫米以上,是降水量的近100倍。也就是说,只要走到这里,即使没有什么活动量,身体平常情况能够保存下来的不少水分都会被蒸发掉。这个时候,你更能体会到沙漠中水的重要,明白生命对水的依赖。
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梁涛,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是第5次随各种考察和保护工作队进入尼雅遗址了。他说,每次进来,工作队带的水,只保证做饭和白天野外作业时饮用,其它概不提供。在他看来,不洗脸,不刷牙,一个个灰头土脸、脏兮兮的,才算正常。谁要提到洗澡,简直就是荒唐。
千百年来,一直湮没在沙海中的这座古城废墟以及埋藏在墓穴内的木简、丝织物、青铜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在这种极为干燥的气候中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自然的一个奇迹。从这个角度说,缺水,是大自然对尼雅保护一个很大的贡献。干净的沙子
尼雅遗址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进入尼雅遗址的人,主要是考古专家学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尼雅遗址的沙子,对他们来说,既是恶魔,也是最干净的东西。
两年前,营地里建了一个地窝子,冬暖夏凉,比帐篷密封性好,每月进来巡视的文物护理员用的。梁涛让大部分队员睡在那里,自己却睡在了可以住10多个人的大帐篷里。一晚上,他“吃”了不少沙子,浑身的沙子抖也抖不尽,索性不去管它,他早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沙子。他说,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进入尼雅遗址工作的最好季节,基本上不会出现沙尘暴。但是,有时会遇到黑风。
1995年10月,正在这里考古发掘的中日尼雅联合考察工作队,遇到了一次黑风。沙漠似乎发怒动狂了,撒起了野,白天变成了黑夜,什么也看不清。凝固的沙海变成了肆虐的风魔,沙浪一排排地推过,翻卷咆哮,掀翻了两顶帐篷,其它帐篷在风沙中剧烈地翻滚呻吟着,令人不寒而栗。风沙无孔不入,最要命的是一架照相机,胶卷里发出“刺啦刺啦”的怪声,照相机不知不觉就坏了。那天,队员们正结束对墓地的发掘,准备将6口棺材、9个尼雅干尸,运离他们静静安息了1000多年的墓地,这是不是得罪了尼雅人而受到的报复?
下午,我和新疆考古研究所的考古监护员胡新军,一起来到了佛塔附近的一片遗址。一座沙包上,露出了一堆人体的白骨残骸。胡新军看了看说,这些白骨残骸埋藏在沙子里,会保留很长时间,刮一场风沙,才有可能露出来。
遗址内的沙丘,是随流动的沙子而变化的。一个固定的地点,一座沙丘消失,又新增了一座沙丘,这不足为奇。100多年来,无论是斯坦因还是中日尼雅联合考察工作队,不少文物都是在流动的沙子中发现的,沙子是保护尼雅遗址最好的东西了。沙漠篝火晚会
晚上,第一顿饭是羊肉汤饭。吃饭时,大家穿上了保暖棉衣,这和中午穿着衬衣浑身冒汗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尼雅遗址区内的温差极大。白天,高达30摄氏度左右。晚上,骤降到零下20摄氏度。给我们当向导的是民丰县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的农民阿巴白克力·买买提库尔班,20多年了,他不知多少次,带领各种考察队进入尼雅遗址。他对记者说,不管哪个工作队来,晚上他们都要搞一个篝火晚会。就算只有二三名文物护理员,也要搞。
说是篝火晚会,其实就是大家围坐篝火,开个短短的工作会议,交流当日的工作,讨论决定明天的计划。然后,喝点酒,说笑话,唱唱歌,释放一天的身体劳累。
吃着用红柳枝烤出的大串烤肉,再看着桌上摆放的白酒和红葡萄酒,我想起了“桑拓影斜春杜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句,不清楚今晚有谁会醉倒。
老驾驶员王宪忠清楚地记得,1988年,中日尼雅联合考察工作队第一次进入尼雅的时候,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中国和日本考古队员,坐在一起喝酒唱歌的情景。他记忆最深的是中国队员教日本队员说汉语、唱中国歌。可笑的是,日语中的“干杯”和中国人说的“干杯”,意义相近,习惯不同。日本人认为是一种礼节或仪式,表示一下意思就行。而中国人说“干杯”,必须是杯中见底。有时候,不免一个个烂醉如泥。但是,第二天大家依然精神抖擞地去工作,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100多年来,人们将尼雅遗址称为“东方庞贝”“古代梦幻都市”。很多考古专家认为,当年,在尼雅遗址这个绿树成林、生活安祥的美丽家园里,白天,尼雅人坐在湍湍流水的河边,浣女喧声。晚上,他们坐在葡萄架下,对酒当歌,,应当不是一个幻想。在如今,离尼雅遗址最近的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里,依然保持着举办篝火晚会的传统。现在,人们又将这个传统重新带到了尼雅遗址区内,这是不是当年的尼雅人传承下来的呢?没有谁,作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尼雅遗址还有很多的谜还没有解开。 “绿色”遗址区
凡是进入尼雅遗址区的队员,基本上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不乱扔垃圾。
“让尼雅遗址保持绿色环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个口号已成为进入尼雅遗址考察和发掘工作队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副主任梁涛先后多次进入尼雅遗址进行考察和保护工作,他说,每次走出尼雅遗址时,他都会和队员们一起,将所有垃圾装起来,全部运出去,这是对尼雅遗址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种尊重。
相比之下,那些用野蛮的方式乱挖和偷盗尼雅遗址的人,对写满了神秘而又古老的历史文化的尼雅遗址,实在是太残酷了。据同行的民丰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吾加阿不都拉·吐尔逊介绍,从1988年到2006年之间,先后有80多个人因偷盗和乱挖掘尼雅遗址、倒卖贩卖尼雅文物已被判刑。这些疯狂的搜刮者和盗墓贼,他们心里只有自己无限膨胀的私欲,只有一个“我”字,丝毫体会不到这个人类宝贵文化遗址的伤与痛,根本不考虑大自然的利益,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有幸的是,目前这种情况得到了一些遏制。
吾加阿不都拉·吐尔逊对记者说,近几年,只要有人走进尼雅,苍蝇、蚊子和老鼠,不知道就会从哪个地方来了,苍蝇和蚊子喜欢围着垃圾乱飞,老鼠喜欢晚上出来偷吃营地的食物,甚至有时候会钻进墓穴,这对遗址保护太不利了。谁要是乱扔垃圾,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一定的处罚,这个不定文的规定,已执行了10多年。
一个古代王国的神秘消失,至今都是一个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片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让尼雅的家园废弃?也许,这个不亚于数字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正在被新疆多学科专家进行综合研究和严密的科学论证,也很难揭开这个谜底,正如被许多专家推测的一样,是大自然条件的逐渐恶化。这个推测对今天的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