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百什哈尔石窟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百什哈尔石窟,位于柏孜克里克石窟东北约2公里,沿柏孜克里克旅游公路继续前行可达。石窟壁画保

  位于柏孜克里克石窟东北约2公里,沿柏孜克里克旅游公路继续前行可达。石窟壁画保存较好,具有高昌回鹘时期的遗风。旁边有寺院遗址。

  百什哈尔石窟1999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克孜尕哈石窟
克孜尕哈石窟位于库车城西约12公里处。从库车出发,沿着库车至拜城的公路前行,经过大玛扎(语大坟院的意思)到夏玛尔巴哈村,稍作逗留,再往前就进入戈壁滩了。向西北前行约5公里,·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古建筑矗立在黄地蓝天之际,这就是一个汉时遗留下来的烽火台。在烽火台前稍作瞻仰或拍照留念,然后转向东北,进入一山沟,再前行1公里许,就可以看在山沟东西两崖上开凿出的一个个洞窟,这就是克孜尕哈石窟了。克孜尕哈这个名称的来历,和与它.相距l公里的汉烽火台密切相关。据族的民间传说,这个汉烽火台是国王女儿居住过的地方。因此称作“克孜尕哈”,在语中,“克孜”是“姑娘”的意思,“尕哈”是“居所”的意思。烽火台附近的石窟也就随之被称作“克孜尕哈”了。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已经派遣士兵,进驻龟兹地方,进行屯垦戍边,把龟兹划入朝廷版图之内。到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北的策...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伯什哈千佛洞
位于吐鲁番市胜金乡,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西约5公里,背靠火焰山,有小路可达。伯什哈千佛洞是木头沟一系列千佛洞之一,西边洞窟旁还建有寺院遗址。从残存的六个洞窟看,洞窟券顶式长方形。窟前筑有平台寺庙,其中四个窟中残存壁画,风格与柏孜克里克石窟相似,有高昌回鹘时期的遗风。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吐峪沟石窟
吐峪沟是高昌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它位于吐鲁番市东约60公里,属鄯善县管辖,但距高昌故城不过10余公里,应该说是当年高昌城文明的一部分,其昌盛与衰微都与高昌政权的存亡关系至密。吐峪沟石窟是在十六国北凉统治时期掀起开窟高潮的时候兴凿的,随着沮渠北凉西迁高昌〔443年〕,吐峪沟又一举成为沮渠皇室在高昌的造像集中地。到鞠氏高昌,虽史载它“俗事天神,兼信佛法”,但从吐峪沟出土的高昌王鞠乾固供养抄写的多种佛经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记载高昌王鞠文泰对玄奘的种种尊崇厚待等都可以看出,佛教在鞠氏高昌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而吐峪沟也同样是王室的一处石窟圣地。到了唐代,这里以丁谷窟寺而闻名,在敦煌遗书《西州图经》中有它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横跨、绿荫纷纷、香火缭绕、梵呗齐鸣的记载。如此数百年的经营和繁盛使吐峪沟石窟荣登东疆第一宝窟之位,但在此后的岁月沧桑中它容颜憔翠艺术残损衰败,令人痛惜万分。...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库木吐拉石窟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南28公里处,始凿于公元4世纪,终至于11世纪左右。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现存壁画数千平方米,以描绘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艺术“唐风”较浓,亦有少量雕塑,还有大量的龟兹文、汉文、回鹘文的题记,是研究龟兹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石窟在内容和风格上与中原佛教艺术相近,出现了“西方净土”、“东方药师”、“法华”、“弥勒”等大型经变故事画,形象生动、造型优美。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2公里处。相传这是一个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燧遗址。烽燧高约15米,东西长6米,南北宽4.5米,上端建有望楼,现在木栅残迹尚存,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烽燧遗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