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阿尔斯兰汗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阿尔斯兰汗墓,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与布格拉汗(公驼汗)均为喀拉汗王朝大汗的封号,并

  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与布格拉汗(公驼汗)均为喀拉汗王朝大汗的封号,并非人名。此处所指的阿尔斯兰汗,即970—998年在位的王朝大汗奥布·哈桑·阿里·本·木萨·阿尔斯兰汗,在与和田佛教大军的激战中,于998年战死于奥达木麻扎,身子被弃于阿拉甫,首级被敌方带回喀什噶尔。后喀拉汗王朝大军反攻获胜,将阿尔斯兰汗的头颅隆重地安葬在今阿尔斯兰汗墓中,此后该墓以教传播纪念地而在穆斯林中享有盛誉,成为穆斯林们每逢节日必朝拜和祭奠的对象。

  阿尔斯兰汗墓座落在距喀什市中心东南部2.5公里的吐曼河高埠之上。其东部是一座占地8亩左右的清真寺,前有宽7.4米、高10米的巨大砖砌门楼,内有贮水池与礼拜殿,是上陵园朝拜之前的诵经之处,也是附近村民平日做礼拜的地方。阿尔斯兰汗墓设在清真寺西院墙后约百米的一个长方形高台之上。土台高3.5米,东西长35米,南北宽30米。台上四周原有砖砌围墙。高台东端是一拱顶形祈祷室,正方形,长宽各7.3米,墙身厚达1.05米,通高7.5米,全砖砌成,东、南各开一门,室内西墙正中有一讲经台(卖哈拉普),内穹顶四周雕饰精美。前来朝拜阿尔斯兰汗亡灵者自祷室东门入,听诵经后祈祷毕出南门数步,便可到阿尔斯兰汗主墓室。

  主墓室在土台西部,全砖的浑白色建筑高大壮丽,四边各长10.8米,上部为穹顶,从底到顶通高12米。正门朝南,室内高大敞亮,正中地上筑一高大墓券,底座长3.8米,宽2.64米,高2.18米。墓表镶以紫底白花琉璃砖,富有宗教色彩。墓头北侧雕有《古兰经》中的题辞;南侧刻有回历1277年字样,相当于公元1860/1861年,这说明就在这一年将中古时尚属简朴的墓修复扩建成如此宏大规模。

  陵园东边清真寺大门外的东北侧,还有一处与阿尔斯兰汗墓有关的古迹,当地称“奴尔艾拉丁海尼姆墓”,据说这是奥布,哈桑·阿里·阿尔斯兰汗母亲奴尔艾拉丁的陵墓。当她听说儿子战死,只有头颅回还安葬的消息之后,痛不欲生,死后便葬于儿子陵墓附近。此墓规模甚小,土坯构筑,草泥抹面,墓室如一八棱柱形帐蓬,圆底穹顶,通高5米。墓室正中亦有一小型墓券,长2.2米,宽1.43米,高1.06米,这就是喀拉汗王朝奴尔艾拉丁太后的长眠之地。因为墓主是女性,此墓只对女穆斯林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兰城
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沙梁湾村东南约1公里处。古城长265米,宽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两重,为黄土夯筑,多处以土坯修补。城内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盘片。陶片为泥质,灰、红两色。城周有壕宽约20余米。1984年,从地表采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兽头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还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纹的陶罐等。据民国19年钟广生著《新疆志稿》中记载,此城是唐代所设置的张三守捉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奇兰烽燧
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新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烽燧西约六公里处为多埃梯木烽燧。奇兰烽燧现残高约16米,是目前阿克苏地区境内唐代烽燧中保存最完整,高度最高的烽燧。如果我们坐车沿314国道西行,您坐在车内向南望,可以看见在一片树木掩映中奇兰烽燧雄伟壮观的的烽姿。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烽燧顶部西南角已塌毁,东西和北面保存完好。烽燧的构筑方式采用分体二次构筑,先用黄泥土夯筑高约3米的夯土层作为烽燧的基础,夯层之间夹有平铺的柴枝层。夯土层与柴枝层之间间距15-20厘米。在夯土层上部用黄土坯砌筑烽燧的主体,土坏规格为35×24×28厘米,土坯层厚约60厘米,每层土之间又平铺一层柴枝层以加固烽燧。在烽燧主体完成后,在烽燧的外墙再用黄泥土夹柴枝层夯筑一圈,以保护烽燧主体土坯层经久坚固。奇兰烽燧的这种建筑方式是阿克苏地区唐代烽燧构建中的又一种方式。从目前烽燧保存调试和状态来看,这种建筑样式起了...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楼兰古城
举世闻名的新疆重要古迹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许多商队经过这一绿洲时,都要在那里暂时休憩。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6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的历史。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王国逐渐在世界上消失了。究竟为什么会消亡,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楼兰城中最显眼的建筑区遗迹是城中部的“三间房”。这三间房的墙壁是城中惟一使用土坯垒砌而成的,坐北朝南,直接对着南城门。东西两端的房屋都是木结构,木料上还残留着朱漆,有的木料长达6.4米。从这一组建筑物的位置和构造等情况分析,这里可能就是当年楼兰城统治者的衙门府所在地。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古墓沟
古墓沟位于孔雀河下游北岸一片沙丘,距罗布泊北岸70公里,在平缓的沙地隐约可见环状排列的木桩,即古墓沟所在。古墓沟所以成为罗布泊著名的墓地是因其年代更早于楼兰古国存在,使新的楼兰文明发源地之说的出现。古墓沟的墓群集中,形状特异,大多墓穴的地表有七圈规整的环状木桩,用意稀奇。此外,其特殊的意义还在于古墓沟的发掘,将楼兰古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它又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第一次发现并发掘的古墓址,所发掘的文物前所未有,为该地区的考古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揭示了当时罗布泊人的经济生活状况及社会形态。但又带来新的诸多疑问,至今仍为专家研讨。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米兰古城
218国道的终点是若羌县城,若羌县面积20.3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江苏省大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县份;该县约3万人,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只有0.15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县,全县人口集中居住在昆仑山北麓的瓦石峡河、若羌河和米兰河三片孤立的小绿洲上。由若羌向东北行71千米,便可来到位于米兰河畔的36团场。被称为“丝路明珠”的米兰古城就被埋在离团场10多千米的沙丘中。1906年12月斯坦因考察米兰古城时,在一座土坯仳塔的回廊内壁,无意中发现了一组保存相当完好的东西合壁的有翼天使壁画像,从而轰动了欧洲文化界,米兰古城成了丝路东西文化交流的佐证,因而享誉全世界。据意大利名城——米兰市市长拉列德·威谦1979年致函若羌米兰的信中称,根据他们的调查全世界共有33座米兰城,其中4个在欧洲,23个在南北美洲,5个在亚洲,1个在非洲。他们想和世界上所有的米兰取得联系,将出版一部名为《世界米兰》的巨著。新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