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哈萨克族毡房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哈萨克族毡房,哈萨克族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早就发明创造了适合游牧生活便于搬

  哈萨克族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早就发明创造了适合游牧生活便于搬迁近似于蒙古包式的流动房屋——毡房。

 

  哈萨克族的毡房主要由骨架、围墙、房顶、房毡、门5个部分组成,其中毡房的骨架是由柳木做成的圆栅和顶圈构成,围墙用横竖交错相连的柳木栏杆构成,可以自由拆合,圆形顶圈既是屋顶又是窗户,外观与蒙古包相似,白天揭开用来通风透光,夜间盖上以防风寒,房门通常都面朝东南。毡房里布置有一定特色,中间是火塘,右半部摆放食物、炊具,右上方是床铺,毡墙上有各种图案的挂毯,地上铺着地毯,毡房正上方摆放箱子等,左侧毡墙处放置垫桌,垫桌上放被褥、枕头。城镇居民都喜欢在卧室或客厅墙上布置挂毯,喜欢色彩鲜艳的饰物,在享受现代化生活同时,仍保留着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哈萨克族的“白宫”
美国有“白宫”,新疆也有“白宫”,当然这两个“白宫”是根本不同的。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缀满了白色蘑菇似的毡房,由于毡房是由白色毡子做成的,里面又布置得十分讲究,所以人们称之为“白宫”。草原上的“白宫”新疆哈萨克的毡房历史比较悠久。嫁给哈萨克祖先乌孙王的细君公主在《黄鹤》歌中唱到:“穹庐为室今毡为墙,以肉为食今酪为浆……”这首诗中就描写了毡房。看来,哈萨克的毡房最少也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了。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细红柳木做的;连接的材料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以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牧区的哈萨克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外,一年三季都要住这种毡房。这种毡房不仅具有便于携带、坚固和轻便等优点,而且,拆卸和安装也很容...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哈萨克族的木屋
新疆的阿勒泰、伊犁、博尔塔拉等地的哈萨克草原上,经常可以在风景秀丽的林区见到一幢幢舶木屋。木屋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住房之一,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各种精巧别致的房屋。木屋的大小不等,有单间、套间和并排多间的,屋顶有“人”字形、倾斜式和平顶的,从屋顶到墙壁全部是用木头建造的,四壁的墙和屋顶都使木头错落有致地相互咬住,使其结实牢靠。地面的地板也是相互嵌镶在一起,整个木屋不用一枚钉子。讲究的木屋在屋前的圆柱和木廊的围栏上,还雕有花纹的图案。木屋不涂任何油漆,全是木质本色。牧区除了把木屋用来作住屋外,还用来做配种站、学校、商店、饭馆等。有的木屋外表不怎么起眼,但是里面却布置得十分讲究,房内四周的墙围挂深色的绸缎,上面刺有鲜艳的哈萨克族图案,地上铺花盘栽绒的毡子,五颜六色的被褥和木箱整齐地摞在木屋中央,毛料衣物、花色多样的裙子和头巾均高高地挂在木屋两侧,有的木屋还挂着狼、狐狸的兽皮和猎枪,显示主人的...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哈萨克毡房要上吉尼斯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北约两公里处的昌家庄子哈萨克风情牧家园内,有一顶哈萨克毡房可谓庞然大物,它6.84米的“身高”,38.94米的“腰围”,算得上是“哈萨克毡房王”。这顶哈萨克毡房是2004年8月12日建成的,毡房由50多名哈萨克族手工艺人历时两个月零八天建成,总造价12.3万元。据了解,目前这顶哈萨克族毡房是同类毡房中最大的,目前,该县正在积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搭建毡房的所有材料均为手工制作,毡房内的围墙上布满了各种各样做工精致的图案,有哈萨克族牧民转场的图案;有巴里坤野生动物的图案;有哈萨克族牧民放牧牛羊的图案;有巴里坤的风景尖山子、巴里坤湖、松树、天山、草原的图案。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族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和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毡房底座由木板拼合而成,地板上铺双层圆形大花毡并绣有哈萨克族传统图案,屋顶框架由205根房杆组成,每根房杆长6.84米。房墙高2.4米,地面直径12.4米...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烽燧
巴里坤有29座烽燧。建筑年代除唐代外,其余为清代所建。这些烽燧因其地理环境、气侯特点不同,在构筑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突出特点为:在干旱、炎热、多风的哈密市,烽燧多为土坯垒砌;而较为湿润,呈草原景观的巴里坤盆地,烽燧多夯土筑造;处于山巅或崎岖山道附近的则多以块石先砌基座,基底上再用土坯垒砌或以块石修筑。在营造烽燧时,往往还夹有一些木棍、苇草等物。烽燧平面基本为方形,少数呈八角形。在巴里坤县境内,从汉城向东,每10里一墩,渐远为20里一墩。一路沿伊吾河谷至甘肃境内,一路折南入哈密。从巴里坤县城向西,一路折向西南至七角井,另一路折向西北至木垒。三塘湖乡通伊吾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沿途亦有烽燧遗存。烽燧用以传递军情。若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若有百余犯敌,白天举一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犯敌若在千余,白天举三烟(夜间放三火);犯敌若在五千以上,白天举四烟(夜间放四火)。这样,三四百里外的敌情...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高寺
位于焉耆城西北角的高寺是阿拉伯风格与中国传统宫殿特点相结合的一座建筑,在中国传统的装饰格调上又带有阿拉伯雕刻风采,形成了中国清真寺建筑的独特而又美妙的形式。又以其曲折动人的传说和迭荡起伏的经历,而闻名中外界,成为巴音郭楞乃至新疆和中国的一大历史瑰宝。清乾隆年间,陕甘回民被清政府征发平定准噶尔,来焉耆屯垦戍边,回族人民在今焉耆东南建简陋哨麻做礼拜。嘉庆二年(1797)将哨麻改建为老坊寺,光绪四年(1878年)因焉耆回族人民帮助清军战胜阿古柏侵略军有功,清军将领刘锦棠看到老坊寺街前屋后的礼拜人之多,指令在城西北再建一所清真寺。其因建在一个高土台子上,并且比原老坊寺的门楼也高出3米,因此而得名高寺。高寺另一个名符其实的原因是老坊寺不及高寺高大宏伟,许多阿拉伯世界商回大德特别愿意到高寺传经布道,而不愿光顾又旧又小的老坊寺。虽然高寺也几经损坏,它似乎是越加固越高大,民国十六年(1927),它又一次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