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文化艺术—蒙古族托忒文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蒙古族托忒文,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
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都木文”,这种文字是13世纪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地区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托忒”文是卫拉特蒙古高僧扎亚雅班迪达于1648年在回鹘式蒙文(胡都木文)基础上创制的,它至今通用于新疆蒙古族中,这就是我国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的由来,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不亚特三种语言,新疆卫拉特蒙古讲卫拉特方言。扎雅班迪达在创制托忒文时采取了卫拉特蒙古人的日常方言,密切了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关系,因此,托忒文是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言,使文字更接近口语。
托忒文蒙古文有32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7个,辅音字母25个,以加圈、加点及其他改变字形的办法使一个字母只有表示一个音,专设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使长元分明,字母在调首、调中、调末的写法有所不同,没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印刷体和书写体很近似,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扎雅班迪达创制的托忒文在传播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医药、天文、历史、文学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据传,扎雅班迪达同他的学生用托忒文翻译了200余部著作,这些著作中大部分为教的经典,也有一部分是科学、历史、文学的著作,如《金光明经》、《贤劫经》、《明鉴》以及医学著作《居悉》,又称《四部医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托忒语、托忒文
托忒语是原居住在准噶尔我国草原民族的古老的蒙古语言,语源来自蒙兀室韦部和克列特部,经过、匈奴、契丹、鲜卑等民族语言融汇而成,后经过和硕特学者扎雅班迪达于1648年在古代蒙语的基础上,整理和创新形成了简洁清晰、明白易懂的托忒语。主要的使用范围是巴音郭楞的蒙古族人民和新疆各地蒙古族人民。巴音郭楞蒙古族人民使用的托忒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卫拉特语支。和硕特学者扎雅班迪达在1648年在通用的胡都木文的基础上,结合托忒语方言特点创造的新文字,史称托忒文或扎雅班迪达文。托忒文由24个字母组成,其中元音字母7个,绝大部分词的末尾向下直写,有人称之为竖尾蒙文,以词为拼写单位。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常常连写在一起,结合的很紧,词与词有明显的界线,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胡都木语,现在为巴音郭楞蒙古普通语,官方文字语言,其原来是额尔古纳河两岸草原民族的蒙兀室韦语,经过空厥、匈奴、契丹、鲜卑等民族语言融汇而...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托忒蒙古文《大藏经》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东归祖国,先后驻牧巴音郭楞,他们从伏尔加河带回蒙古胡都木文、藏文和汉文书写的佛经几十箱,其中以藏文《甘珠尔经》最为有名,但残缺不全,往往是少函缺叶。1888年,黄庙落成,蒙古、和焉耆的各庙,赠送蒙古胡都木文、藏文《甘珠尔经》计100余部,45000叶,全书不连贯,虽可独立成章,但无法成册。民国20年(1931)生钦五世活佛多布栋,组织《甘珠尔经》托忒蒙文的翻译工作,因《甘珠尔经》卷轶浩繁,翻译工作艰巨,又加之次年生钦活佛被害,160多人仅完成翻译工作的1/3,但是翻译的《甘珠尔经》质量较高,书册类目叶连贯,符合原作语意,内容和形式较有特色。蒙古胡都木文《大藏经》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均为贝叶本。《甘珠尔》108函,41500叶,《丹珠尔》26函约258500叶,共334函30余万叶。《甘珠尔经》的蒙古胡都木文翻译,从13世纪开始,经...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托忒蒙古文大藏经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东归祖国,先后驻牧巴音郭楞,他们从伏尔加河带回蒙古胡都木文、藏文和汉文书写的佛经几十箱,其中以藏文《甘珠尔经》最为有名,但残缺不全,往往是少函缺叶。1888年,黄庙落成,蒙古、和焉耆的各庙,赠送蒙古胡都木文、藏文《甘珠尔经》计100余部,45000叶,全书不连贯,虽可独立成章,但无法成册。民国20年(1931)生钦五世活佛多布栋,组织《甘珠尔经》托忒蒙文的翻译工作,因《甘珠尔经》卷轶浩繁,翻译工作艰巨,又加之次年生钦活佛被害,160多人仅完成翻译工作的1/3,但是翻译的《甘珠尔经》质量较高,书册类目叶连贯,符合原作语意,内容和形式较有特色。蒙古胡都木文《大藏经》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均为贝叶本。《甘珠尔》108函,41500叶,《丹珠尔》226函约258500叶,共334函30余万叶。《甘珠尔经》的蒙古胡都木文翻译,从13世纪开始,...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蒙古族老人的谚语
我一到乌苏市就总想见到好朋友金兰,因为她身上有一种东西感染着我。除了工作以外,她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她的电话也成了求助电话了,而她总是皱紧眉头爽快地答应,接着马不停蹄地去办事情;她的家也常常响起牧民的叩门声,她经常要为他们的事去奔走。当我开玩笑说她成了“救世主”时,她却很诚恳地告诉我:“我的爷爷常对我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你做了一点善事或伸出手帮别人一下,那盏灯就会亮一些。”而每次我遇到烦心的人或事时,她又总会对我说:“我的爷爷常对我说,做人要宽宏大量,人毕竟不是两座山,总有一天要遇到一起,那时会感受到对方,一切都会化解的。”在欣赏金兰的热心和诚恳的同时,我深深地为这些蒙古族谚语感动了。金兰的爷爷还知道什么蒙古族谚语呢?由此我对她善于说谚语的爷爷好奇起来。近日,当我再次来到乌苏市时,金兰和我聊起了她的爷爷。金兰说,她爷爷的名字叫焦口,他虽然身体瘦弱,没有高大剽悍的蒙古族男人的外形,但他...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蒙古族和硕特部民间文学
和硕特部的民间文学也和蒙古族其他部落一样,内容丰富、品种繁多,以口相传为主,文字记载甚少,其主要的形式可分为: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童话、谚语、格言、祝词、赞词、謎语及长短民歌,这些民间文学不仅丰富了蒙古族的文学宝库,也是我们祖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绚丽的瑰宝。历史传说和硕特蒙古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是:《嘎勒丹拜的故事》、《顾实汗的传说》、《丹津洪台吉的传说》、《日月山的传说》。嘎勒丹拜的故事《嘎勒丹拜的故事》讲述了和硕特部哈夏王--才琴王--嘎勒丹拜三代所经历的苦难历程及嘎勒丹拜战斗的短暂的一生,这个故事据说很长很长,可连续讲述几天几夜,但后来大部分故事情节都失传了,现在能讲这个故事的老人已寥寥无几,而且也只能讲出其中一些片断,仅存的情节,大致可分为五章:第一章,嘎勒丹拜的母亲为平息战乱而自刎,血染乌兰拜里;第二章,嘎勒丹拜为母亲报仇苦练本领,并寻得宝马洪古尔祖力;第三章,嘎勒丹拜从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