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炕头石狮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1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炕头石狮,   中国狮雕,无论数量之多和种类之中,均为世界罕见。狮子和龙一样,是中国的一种

   中国狮雕,无论数量之多和种类之中,均为世界罕见。狮子和龙一样,是中国的一种吉祥象征。狮雕在世界范围又是流传最早和最广泛的一种动物,流传的过程牵涉到人类文化史,尤其从一个测面记录了世界性宗教的发展与演变的踪迹,对世界古代民族的兴衰,东西方交往等方面,也是一种形象的印证。
    炕头石狮产生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带,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簇石雕艺术奇葩。它的文化沉积十分深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纯正的气质,负载了中国北方民间对待生活,特别是生命繁衍的传统意识,保持了中国古朴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的优点。
    陕北炕头石狮分布在榆林、延安、渭北地区的每一个县,但在绥德及子洲更为普遍,从绥德文化馆收藏的炕头石狮来看,除少数是在世的老艺人雕刻外,绝大数都是名家名户经历了许多代人传下来的,不少人家早巳弄不清是祖上哪一辈的遗物。炕头石狮最大的不过25cm高,最小的仅3cm。有的石狮因长期烟熏手摸表面已变得黝黑,有的石狮因多年风化与磕碰已布满裂缝和伤残。石狮的模样、神态在数百件里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炕头石狮被老乡们像家珍似的一代代保留下来,并不是拿它作摆设,或仅仅供人观赏,而是作为一种消灾免难的神圣物,在“拴娃娃”以及“镇山”、“镇宅”等乡俗活动中应用。有条件的富户,镇山雕有“镇山狮”,镇宅雕有“镇宅狮”,它们的体积大,又有特定的格式,与炕头石狮不属于一种类型。炕头石狮本来只是为“拴娃娃”雕琢而成,可是一般老百姓没有条件雕别的,就不得不让它身兼多用。
    陕北绥德、米脂一带传有民谣说:“财东房上有兽头,罗门石狮大张口;官家挂匾栽旗杆,百姓狮狮搁炕头”。炕头石狮被拿去“镇山”、“镇宅”,毕竟不是主要用场。“拴娃娃”才是它的主要用途。
    人类对生殖子嗣的祝愿是相通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只是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在过去宗教迷信盛行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在中国被表现成女性,各种圣母、娘娘被尊奉,无不与此有关。陕北历史上战乱频繁,天灾难御,人口动辄大减。再者,医药条件极差,儿童成活率低。人们对这种人口的大幅度迭变史。自然对当地人的心理影响深刻,造成了保护子嗣的传统格外浓厚。因此,老乡们用炕头石狮“拴娃娃”也就是保护娃娃的风俗就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陕北一些乡村依然保留着用炕头石狮拴小孩的做法,与过去所不同之处,就是古朴的传统观念少了,变成主要为了让小孩玩耍和防止小孩从炕上跌落下来。    
    炕头石狮在形象塑造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体积扁大,属稚朴型,一个个模样古怪乖巧,神态生动,有的像顽皮的小孩,有的像严肃的老头,也有的像逼人的小狗小猫。第二类是小巧玲珑呈薄片状的作品。主要分布在绥德靠南河沿岸的乡镇。    
    狮子个个形象伶俐活泼,天真可爱,像一幅幅写意小品画。炕头石狮造型与陵庙、宫廷石狮完全不同,是典型的“土特产”。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绥德、子洲是陕北石匠最集中的地方,“陕北出石匠,南方出宰相”,由于长期的生产实践造就了成千上万的石匠和石雕艺术家。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几乎没有一户不是石匠,而多数石匠又是被誉为“巧匠”的石雕艺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音色浑厚宏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特点是筒长、头大,不同于关中琐呐的竹节形。由于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演奏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一般艺人喜欢用自己的唢呐,好的艺人会演奏百十多种曲牌,一口气可以吹几里路。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得胜回营》、《西风赞》、《南风吹》、《小寡妇上坟》等。两个吹手演奏,一个吹高音,叫上手,一个吹低音,叫拉下手,配合演奏和谐动听。有的会作特技表演,卸下碗子(即喇叭头)光筒吹奏,或一口吹两支唢呐,或用鼻孔吹。在陕北的红白喜事上,群众有请吹手助兴习俗。秧歌队更离不开唢呐,有了它格外红火,同时也能给秧歌队鼓上劲。唢呐有8个孔,分大、中、小,高、中、低3种,小唢呐又称海笛。低音唢呐声音较深厚;中音唢呐声音丰富,表现力强;高音唢呐声音响亮尖细。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族主要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它长期流传在陕北高原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社火”、“闹红火”。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春节一切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的南部和延安地区的北部,以榆林地区的绥德、佳县、米脂、清涧、子洲、吴堡等县和延安地区的子长;延川、志丹、吴旗、安塞、延安、甘泉等县最为活跃。陕北包括榆林、延安两个地区的二十五个县(市),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历史上曾是群雄争霸、兵家必争的边陲要塞。据《榆林府志》记载,陕北“地亦穷险”、“崇尚气力”、“以畜牧和射猎为先”、“民风土习皆有北方刚勇之气”。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偏僻荒凉,长期处于贫瘠落后的状态,生产发展缓慢,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因如此,才为陕北秧歌及其它民间艺术仍能保持较为古朴的风貌和形态创造了独特的条件。使陕北秧...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陕北说书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例如形容古代英雄是:"头大如斗,眼赛铜铃,口似血盆、牙赛钢锥,捶头一攥炒菜盆,两只老脚赛门樽"。曲目内容多以"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为主。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80年代以后,说书事业有了发展,一些县成立了曲艺队,市上成立了曲艺馆,说书形式由单人说唱走向多人对说,由坐场改为走场,由地摊搬上舞台,由盲人说书走向明眼人、有文化者说书。由于说唱形式生动、有趣,现已为外地游客青睐,有的还被法国艺术团体签约长期在国外表演。演唱形式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耍板,和绑在手腕上的“嘛喳喳”(用竹片做成枣核形状串在一起)...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绥德石狮
左图:狮子是绥德人心中的“圣物”,他们常在自家墙上摆放石狮子,用来消灾辟邪。右图:在绥德,男孩刚生下来,就会在炕头摆放一座小石狮子拴住孩子,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长到12周岁。绥德石狮最早指的是炕头石狮子,但在市场的冲击下,绥德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子逐渐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开始消失。人们常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在我的想象中,“绥德汉”也许没有施瓦辛格那般壮硕发达的肌肉,但至少也是棱角分明,极具“男人味”的美男子。这种认识促使我带着一丝“男人的嫉妒”开始了绥德之行。一绥德是陕北较大的县,其名始于南北朝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秦大将军蒙恬就长眠于此。8月23日清晨,我们冒雨抵达绥德。县城的街道比较宽,但布局不大规则,外地人到此,一般不大容易分清东西南北。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宾馆酒店一家挨着一家,虽然不是那般高档,但数量...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流派众多的陕北秧歌
高跷“秧歌”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秧歌有很多角色,早年多是男扮女装。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多一把扇子,每个角色腰里扎一根红绸子,头上饰以用彩色纸张折叠的缨子。丑角由性情活泼的人扮演,如县官、地主、蛮婆蛮汉。他们着白衣红裤,耳挂红枣,胸垂一串红辣椒,手执笤帚当扇,提一个油葫芦,扭扭捏捏,丑态百出。他们不时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人捧腹大笑。陕北秧歌流派众多,最具特色的当数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对子秧歌、走灯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种秧歌主要由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等组成。踢场子有:天地牌子、双葫芦、枣核乱开花、十盏灯、十二莲灯灯套灯、八仙过海、双辫蒜、秦王乱点兵、鬼拉腿等。另外还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编场牌。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活爷的活动。现在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