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上锣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

  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

  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取得了胜利。往往在客社逃跑、主社追赶时,会发生争斗,甚至酿成流血事件。这时,有人高声呼喊:“见红了!流血了!”便由两社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双方一致认为有人流血、见了红,是件大吉大利的事,可以消灾免难、镇妖驱邪。两社立即言和,锣鼓队合在一起表演,共同抒发节日之夜的狂欢心情。如果主社追赶不上客社,主社的锣鼓队便在客社地界的广场上敲击表演,如此往返敲击追赶,直至深夜,筋疲力尽之后方得结束。

  表演上锣鼓时,场地四周燃起堆堆篝火,两社群众高擎火把,照得夜晚如同白昼,虽说是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舞者却赤膊袒胸,只穿一条短裤。每个锣鼓手的脸皆涂成红色、粗眉,有的头插野雉尾,有的头戴草帽壳,还有的戴一副用核桃壳制成的眼镜,也有的胸前戴着护式的饰物。这种装饰打扮甚为奇特,仿佛让人们看到原始先民的某些形象。表演时人数不限,往往是跳累了,立即有人进场替换,反复表演。场内摆一个高65厘米、直径62厘米的大鼓,表演者围鼓站圆圈,有一人击大鼓,一人击小鼓,数人击大铙、大锣,以及执花环、簸箕者和两个戴大头的和尚。表演至高潮时,大锣手们面对大鼓左脚踏于鼓帮上,不停地向顺时针方向跳转。跳转的过程中,时而右脚蹬地纵身蹬住鼓帮,随即向左转身再跳下,如此不停地上鼓跳转,使表演高潮迭起。    

  上锣鼓的锣鼓点分三段:首段名为[排锣鼓],演奏时间较短,目的在于招引观众,节奏平稳和缓;第二段为[敲锣鼓],俗称“流水鼓”,节奏渐快,气氛热烈;第三段名曰[上锣鼓],又称“刮刮风”,节奏强烈,音韵铿锵、动作幅度增大,锣手们开始争先蹬上鼓表演,周围执花环、簸箕者和大头和尚不停扭动,并大声呼喊、吹哨,放烟火者高擎火把,口含煤油,在场中喷放烟火,使表演进入高潮。

  由于上锣鼓的表演形式独特,风格古朴,从其气质、形象、情绪、气氛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看,确有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及氏族部落成员围着篝火高欢狂舞,纵情欢乐的痕迹,它的发现是研究陕西民间舞蹈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锣鼓草
打锣鼓草的流行,是陕南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独创出来的一种将劳作和唱打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多在播种薅草时演唱,故而得名。锣鼓草在各地内容风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师押仪二人,阵容变换机动灵活,程序内容侧重礼仪。有的则是歌师押仪三人,阵容庞大,演唱前,脱产的歌师立于阵后,手擎大锣,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开后,歌师就着节拍敲上一通。唱词有正本,有即兴创作,正本曲调则有《麻雀闹林》、《野鸡扑》和《牛搔痒》。过去打锣鼓草,要请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门》,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罢才入正题。这种锣鼓草,一般在农忙季节才打,特别是耕地多的农户,在薅草、采茶、插秧、养蚕等农活打架时就非打不可。事前,主家要到邻近农户家中打招呼,也有不请自到的。来人都是好劳力,虽不付工钱,但招待得特别好,除酒肉烟茶之外,还要给歌手预备白糖水,午饭则为固定的风味小吃——甜浆子,农忙季节...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十面锣鼓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县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县相连的渭甫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十面锣鼓的舞队由二十一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系,右手握锣槌敲击;社鼓挂法与社锣相同,即将一鼓环挂在横杆前端铁勾上,从另一鼓环中穿一绸带系在腰中,让鼓斜面横于晌前,左手握鼓架铁勾,右手握鼓槌击鼓。社鼓、社锣的持法,民间又习称为“背弓鼓”、“背弓锣”。此外,也有不用“背弓”架的;只将鼓横挂在腹前,双手握鼓槌交替敲击,称为“双双槌击鼓式”。临潼县的零口街、渭南市的张义村表演时则是由十二三岁的儿童们踩着小跷边舞边打。尽管有单槌、双槌之分,有踩跷...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锣鼓乐述略
陕西的锣鼓乐可分为伴奏锣鼓、清锣鼓和表演锣鼓三类。陕北多为伴奏锣鼓,关中一带以表演锣鼓和清锣鼓见长,陕南以伴奏锣鼓和清锣鼓显现其特色。(一)伴奏锣鼓·以伴奏社火节目为主,这些节目,有陕北的秧歌舞,跑旱船,关中的狮子、龙灯、高跷,陕南的彩莲船、耍狮子。(二)清锣鼓·这种锣鼓乐,也常在年节喜庆时演奏,但它不带任何舞蹈表演动作,也不为社火节目伴奏,而是纯锣鼓乐器合奏。(三)表演锣鼓·这是指演奏者同时作各种简单舞蹈动作的锣鼓乐,舞蹈的表演者也就是各乐器的表演者,几乎每一种表演锣鼓都有一段传说故事。这种锣鼓乐,只见于关中一带。应用乐器和组合形式陕西锣鼓乐所用乐器可以归入鼓、锣、镓三类之中。鼓,有大鼓、堂鼓、小堂鼓、板鼓等。锣,有大锣、马锣、小锣、双云锣、云锣。镓,大镓、小镓、大饶、小饶、大钹、小钹等。曲目有的班社,为继承一个大型曲目的演奏而存在,这个大型曲目,也是一个曲种。因此,曲目、曲种、班社三者...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被誉为“威风锣鼓”的是哪种锣鼓?
咸阳牛拉鼓,以其气势磅礴、雄浑沉厚被誉为“威风锣鼓”,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咸阳牛拉鼓,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秦代,作为战鼓而用,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盛行于民间传统的社火节目。咸阳牛拉鼓由数百人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它是用一头剽悍、健壮的秦川牛拉着直径1.5米的大鼓,走在队伍前列,后面紧跟数面直径0.8米的中型大鼓和直径为0.4米的小鼓,分三层排列。接着是百余名锣、钹手。表演时有固定的队形。第一面大鼓的击鼓者身穿红色马甲,头扎红色武士巾,脚登红缨履,手握红绸鼓槌,用鼓点指挥队伍或行或停。其后紧随数名手持长琐呐的吹手,均作武士装扮,吹着低沉雄厚的古乐。再后是八头雄健的大黄牛,头戴大红花,各拉一面大鼓,击鼓者与队伍前列的指挥者穿戴相同。后面又有数百名头扎黄色武士巾、身穿黄色马甲、脚登白色黄缨鞋的武士,击鼓、打钹、敲锣。只见指挥者长长的鼓槌从空中猛地一落,顿时,长唢呐骤然响起,数百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狮子上老杆
流传于富县张村驿等地的一种狮舞形式,以高台表演为主。由于有上架、爬杆、走软索、倒吊等惊险动作,故称“武狮子”。《狮子上老杆》是1963年经河南籍艺人李春杰、罗永祥、杨占全等传授开展的。老杆高达2丈6尺,立在地面。杆的顶头翻绑一张八仙方桌,方桌上架一个凳子,从桌的两侧拉下4根粗绳,固定在地面,又从桌子四角向四面拉下4道引绳,以使老杆稳定。看上去雄伟壮观,高险惊人。表演时锣鼓声中引狮入口御诱球,倒翻上绳,随后狮子着两根绳曲腿上爬,时而立身走绳,时而戏耍,爬到半绳处,狮子故意四蹄乱蹬,绳索摇晃,令人心惊胆战,上至杆顶引狮人先做个“金鸡独立”、“一柱香”(肩到立)、狮子去后偏身绕耍,引狮人乘机钻到下隐藏起来,手拿绣球,引逗狮子,狮子猛扑而下,前半身吊在半空,一条后腿举在空中,仅用一条后腿扒住凳子。就在这一瞬间狮子忽地跃身上凳,叫做“雄狮探海”。如此动作向四方各一次。此后狮子在凳子上作伸腿打呵欠搔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