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双人轿车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双人轿车,   “双人轿车”原称“车车灯”、“推车舞”,流传于安康地区旬阳县蜀河镇。每年春

   “双人轿车”原称“车车灯”、“推车舞”,流传于安康地区旬阳县蜀河镇。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玩灯时,常与“彩莲船”、“挑花篮”等组成社火舞队,游村转乡进行表演。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东面,地处汉江与蜀河(古称清水)的交汇处,三面环水,背靠巴山,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是陕、豫、鄂三省交界的水旱码头,素有“小汉口”之称。一条汉江沟通了秦巴山区与湖北的交往,使这里的劳动生产、民风世俗、生活习惯,甚至语言、文化等带有楚文化的传统特色。相传双人轿车就是从鄂西沿汉江西上传入蜀河镇的。据老艺人李天福(1912年生)介绍,他曾听父辈说过,清光绪年间,湖北客商曾由当地的武昌会馆出头组织过车车灯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年)有一位从湖北黄安县来蜀河镇落户的客商(外号人称“黑鼻子”),曾于春节玩过“推小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当地驻军也曾于春节表演过推车舞。当时镇上的李天福、张治安、邹连俊、熊大禄等几位年轻人,看了推车舞后颇感新鲜,便在原有单人坐车的基础上,改进为两个姑娘坐车的形式,并吸收当地的民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双人轿车。

    双人轿车由四人表演。一人扮推车老汉,头戴草帽圈,脸画白眼窝,身穿对襟彩服,扮成丑角。另有两人扮坐车姑娘、她们身穿彩服,腰系围裙,披云肩,手执花伞。另一人扮拉车丑婆,头戴黑平绒帽,脑后梳纂上插红花,身穿大襟宽边绸衫,一手握蒲扇,一手拉纤。表演时,在欢快的打击乐声中,老汉双手握车把,连续扭腰摆胯表现推车赶路的艰辛,丑旦弯腰俯身拉车前进。两位姑娘闪腰晃肩、左摇右摆表现坐车上坡、下坡、过桥,一路颠簸的神情。四位表演者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相互照应,形成整体,如同一辆真车在行驶。表演中吸收当地流传的花鼓调进行演唱,更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双人轿车形式活泼,表演生动,演员可根据场地大小和观众的反映随心所欲地即兴发挥,尽情表演。在挨门挨户向群众拜年时,表演者可即兴编唱一些贺词赞语,向大家拜年问好,进一步沟通与观众的情绪交流。有时表演至高潮,往往形成了演员在场中唱,观众在场外和的场面,使秦巴山乡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热闹欢乐的节日景象。

    双人轿车以打击乐伴奏,主要是烘托情绪气氛;演唱花鼓调时,打击乐只进行间奏,演奏的速度,全由推车老汉与拉车丑婆的表演节奏决定。轿车的道具制作考究,用木条制成车架后,车周四围用白布遮挡,围布上沿簇拥着艳丽夺目的纸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音色浑厚宏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特点是筒长、头大,不同于关中琐呐的竹节形。由于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演奏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一般艺人喜欢用自己的唢呐,好的艺人会演奏百十多种曲牌,一口气可以吹几里路。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得胜回营》、《西风赞》、《南风吹》、《小寡妇上坟》等。两个吹手演奏,一个吹高音,叫上手,一个吹低音,叫拉下手,配合演奏和谐动听。有的会作特技表演,卸下碗子(即喇叭头)光筒吹奏,或一口吹两支唢呐,或用鼻孔吹。在陕北的红白喜事上,群众有请吹手助兴习俗。秧歌队更离不开唢呐,有了它格外红火,同时也能给秧歌队鼓上劲。唢呐有8个孔,分大、中、小,高、中、低3种,小唢呐又称海笛。低音唢呐声音较深厚;中音唢呐声音丰富,表现力强;高音唢呐声音响亮尖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