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400年后失而复得的蛟龙转鼓再次濒临失传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400年后失而复得的蛟龙转鼓再次濒临失传,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鼓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有的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鼓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有的民俗文化,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髓体现,然而,在今天—— 

  从乾县王村镇采访回来,一路上大家很少说话,心被担忧填得满满的,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沉甸甸的,与蛟龙转鼓的热闹场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天公也许读懂了我们的心思,稀稀拉拉的小雨就一直下了个没停。蛟龙转鼓,是流传于我省西部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鼓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有的民俗文化,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髓体现。它以乾县王村镇为活动中心辐射周围区域,“鼓之舞之”,英姿飒爽。体现出关中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和秦人秦鼓的剽悍风韵。蛟龙转鼓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可称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鼓舞之奇葩。带着对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无限敬慕与无尽遐思,记者近日专程探访了这个“转鼓之乡”。

  独特的艺术形式

  蛟龙转鼓是集体乐舞艺术,一般由15到50人组成;七锣、七鼓、十四铙钹、二马号。人员也可增至百人。表演时个个头饰金冠,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黑靴,脸戴面具,雄姿英发,异彩纷呈,鼓队前有指挥者;如同乐队指挥,壮观的场面形成精彩绝伦的综合性乐舞大军。

  蛟龙转鼓在表演上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表演“转鼓”时就涉及到变形场面。鼓在空地中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转的过程中两鼓槌在空中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或围大圈之外。号一般是开始奏鸣的引子。根据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队形有“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星”等。蛟龙转鼓击鼓者是主要表演者,在转鼓时跳的矫舞步可谓舞步一绝,需要超常的技艺。如果跳不好就有摔倒的可能。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它全部保留在群众的记忆中,舞蹈、曲牌、鼓点、表演技法……全靠艺人非凡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当地民间艺人有说法“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传承迫在眉睫

  蛟龙转鼓从明代开始流传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这其中由于战争、饥荒、灾难等等原因,它在多次失传之后又失而复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苦挖掘、反复整理,再次重新活跃在民间。蛟龙转鼓长期流传在群众之中,被大众喜爱与青睐,其独有的特性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逢年过节,驻足王村镇一带村畔,常能听见看到鼓声雷动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在各种文化艺术节上,也能目睹到蛟龙转鼓的矫健身姿。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种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却难以看到了。目前蛟龙转鼓的处境不容乐观。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及时培养下一代传人,这种艺术就又会很快失传。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员流动大,中青年大多致力于发家致富,或外出务工赚钱,或忙着做生意,同时,他们的艺术欣赏角度也发生了转变,流行音乐已经占据了他们文化生活的主流,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表演队伍的极不稳定和后继乏人。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资金的长期匮乏。一直用心致力于蛟龙转鼓的王村镇镇长王华对此颇感痛心。他说,由于蛟龙转鼓原本就是群众自创、自办、自娱自乐的鼓队,如今也只有群众自发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挣点零钱,添置一点乐器,自行其乐。各种原因造成了鼓队吸引力大降,集体活动十分困难。逢年过节只有少部分中老年人活动,让人更忧虑的还是身怀绝技的老鼓手、老号手这些老艺人,他们中有的年老病故,有的年事已高,使这门绝技面临失传。虽然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然而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各级文化单位领导,应当赶快采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像“蛟龙转鼓”这样的鼓队,切不可让这一难得的艺术瑰宝自生自灭。谈话中王华还拿出一张10年前陕西电视台录制的蛟龙转鼓电视片,指着那上面的画面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现在组织百余人的场面非常难了。”王村之行,让我们听到了许多来自田野最淳朴的声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沉思。

  专家谈拯救

  “蛟龙转鼓”正面临着沉重的考验。如何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艺术,把他完整地留给子孙,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

  马凌元(陕西省打击乐学会副会长、打击乐演奏家、理论家):我省是民间鼓乐大省,各种鼓乐团队遍布三秦大地,乾县“蛟龙转鼓”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我认为其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应解决好继承绝技和艺术创新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然而只有创新才能吸引人,才能有使转鼓更好的发展。二是建全机制,团结骨干,带好鼓队。三是解决好资金问题。资金是鼓队活动的基础。建议采取群众集资的方法,民主理财,积极走出去参加一些商业演出活动,增加经济收入,积累基金,全方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齐旭峰(乾县文化馆馆长):乾县王村镇的蛟龙转鼓,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鼓舞,源远流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长期以来经我馆反复整理、编排,有了一定发展,多次参加全国性演出活动,产生了一些影响。然而要想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品牌,走出陕西,我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接受专家指导培训,蛟龙转鼓虽是一种民间传统鼓舞,但是要改变其自然发展状态必须使其跟上时代脉搏,找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二是要加强以老带新的步伐,做好继承,逐渐改善年龄结构,逐步使其年轻化。三是要完善组织,加强表演队伍的建设。四是希望得到上级文化部门的关怀和支持,推荐给予展示蛟龙转鼓艺术风采的舞台和机会。使这一民间艺术奇葩,重放光彩,成为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蛟龙转鼓
“蚊龙转鼓”流传于乾县、礼泉、武功、岐山等县,其中以乾县王村乡的大王、梁村、上官村,武功县义老村较为驰名。由于鼓帮上绘着“金龙戏珠”,鼓手们击鼓时边跳跃,边围鼓绕转,故名之为“蛟龙转鼓”,简称“转鼓”。乾县地处咸阳西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即建于此。这里农业生产发达,文化教育普及,群众有自娱自乐的传统习惯。每逢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及庙会,转鼓便是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梁村三义庙正月十五的“祭庙灯会”,更是转鼓表演的一次盛大聚会。祭庙灯会由邻近各村轮流主办,年年举行,定在哪个村,哪个村便是当年灯会的东道主。先一天,家家户户备好灯笼、爆竹,由会长(东道村的主事人)发放蜡烛,下午梁村东、西、南、北、中五社(即五大户族)的转鼓队,便开始巡回。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指挥者在队前引路开道,群众称指挥者为“叫鼓的”。建国前,叫鼓的都画成丑角脸谱,胸前斜挎一串铜铃,手中拿着蝇甩,在鼓队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巴拉曼:濒临失传的民间乐器
篱笆小屋吹巴拉曼的买提库尔班·托乎提新疆有许多地方,人若是无心则一辈子都对它们不置一顾。而对于钟情者,它们犹如强有力的磁石,引人千里奔赴而去。于田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许多人的新疆旅游地图上,可能迄今还没有标出于田这个地方。人们往喀纳斯跑,往喀什跑,往布尔津的禾木跑,往伊犁跑牞却似乎忘了就在和田以南的地方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更为广大的世界:于田。当于田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魏永龙在邀请我去兰干乡拜访这最后一位将濒临失传的巴拉曼传承下去的艺人时,我觉得自己是要去寻找一个失去太久的旧物。于田县境的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中脉,沿河而上,可达。自古以来就是新疆通往的要道。这条道曾被称作是唐番古道。克里雅是语。对于这条河而言,它是不定时,不确定的意思,克里雅河一词中有漂来漂去的意思。这可能是因为这条河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河道常常改道的缘故。濒临克里雅河两岸的于田,汉代为圩弥国之地,丝绸之路南部要镇。它不仅是古...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流传千年濒临失传专家建议三良策拯救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我省所独有的,并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流传千年的“西安鼓乐”,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日前,在省文化厅召开的西安鼓乐保护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拯救“西安鼓乐”。“西安鼓乐”对研究我省乃至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人文以及中国古代音乐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最终流入民间,并逐步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明清时达到鼎盛。至今仍流传于西安市区及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西安古代交响乐”。据了解,政府部门多年来扶持了南集贤、何家营、大吉昌、端履门、城隍庙、东仓、西仓等民间乐社,对“西安鼓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西安鼓乐”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大量珍贵的乐谱等资料流失,乐器毁损、遗失;一些从事演奏的民间乐(班...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对鼓
“对鼓”流传于汉江南岸巴山脚下的勉县镇川、阜川、刘家山,岳家台子等地。每逢春节,这种鼓舞就会出现在当地的社火队中,与“龙舞”、“狮舞”、“跑竹马”、“彩莲船”等民间舞蹈一起活跃在街头、场院。表演时,先由一肩扛扇牌的丑角沿表演场地挥舞手中的扇牌跑场一周,起着使人群后退打开表演区和活跃观众情绪的作用;高兴时,还吼几句当地的山歌。随后,两名腹前挂鼓的鼓手,在丑角扇牌手的带领下,做“跑场鼓”上场,开始了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扇牌手时而挥舞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扇牌来往穿梭;时而摇动羽毛扇挑逗两名鼓手。鼓手则在扇牌手的逗引下,挥舞鼓槌,以“跑场步”、“马步跳”、“马步横蹉”等为基本步伐,做“黄莺闪翅”、“对击”、“武松打虎”、“前蹲后退”、“蹲裆跳转”等动作。突出鼓手的双人比试、对打,及扇牌手与鼓手的逗趣表演。这种鼓舞阳刚中含着几分阴柔、内秀;热烈中透出几分委婉、风趣。该舞原来为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