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何时走出尴尬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0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何时走出尴尬,   专家支招要让“活化石”火起来     西安鼓乐日前被我省申报到北京,参加

   专家支招要让“活化石”火起来  
 
   西安鼓乐日前被我省申报到北京,参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逐,同时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同时,在国外学者眼中西安鼓乐乃华夏正声,他们曾多次专程来我市欣赏。1987年鼓乐演出团参加亚太地区传统音乐会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美国华裔学者梁铭越曾说,中国的“唐代音乐未亡,还保留在今日的西安”。还有学者考证,“日本的雅乐也源自我国唐朝,和西安鼓乐同源”。西安鼓乐可谓名声在外,但它远没有兵马俑、仿唐乐舞的知名度,就连很多西安市民对它也感到陌生,许多市民既没有听过鼓乐演奏也不了解相关知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安鼓乐要摆脱困境,这音乐的“活化石”要火起来会非常地艰难。
 
  走向市场才有活路 

  在上周召开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当前西安鼓乐应着手考虑发展问题,而不仅仅是抢救和保护。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叶增宽认为,近50年来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西安鼓乐却总还徘徊在抢救、保护阶段,“活化石”为什么总是火不起来,归根到底是宣传得不够,老百姓没有听过演奏更谈不上喜欢,其市场也就培育不起来。西安音乐学院焦杰副教授表示,西安鼓乐要摆脱“被抢救”的被动局面,只有进入市场通过观众的认可,才能获得自我生存能力,西安鼓乐只有有了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会有发展。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则建议,可以通过组织各乐社进行汇演让大家感受鼓乐的魅力,以吸引企业的注意力;只有民间资本的介入才有望彻底解决西安鼓乐在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难题。省音协主席贺艺为西安鼓乐走向市场出谋划策:创新和包装对西安鼓乐同样适用,原生态的音乐加入一些现代的形式会令古老乐种焕发青春。 

  让西安鼓乐进课堂 

  专家们还提出,在继续扶持民间乐社的同时,应考虑建立一支音乐素养较高、保留传统、专业化的“官方”鼓乐团,这对提高西安鼓乐的总体演奏水平,和旅游结合将西安鼓乐这张“文化名片”向国内外朋友亮出去非常有帮助。 

  在促进西安鼓乐发展的同时传承工作也不能忽视。据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介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建议我省编写西安鼓乐教材,使其进入音乐课堂,争取从孩子抓起,并建议高等音乐学府要考虑将西安鼓乐设为必修科目。此建议深得专家们认同共鸣——即使将西安鼓乐设为音乐欣赏课,对其抢救、保护和发展也将会是非常有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述略
西安鼓乐为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大型传统乐种。西安鼓乐主要流利于西安市以及南郊沿终南山一带的所属各县。西安古城和城南各县,有许多名山寺院,如蓝田县的水陆庵,长安县的南五台、小五台,周至县的楼观台、仙游寺,西安市的大雁塔、西五台,过去都有盛大的庙会活动,各种民间文艺也在逢会期间活跃起来。如农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六月二十的小五台古会和西安市的西五台古会,就是西安鼓乐活动最多、最集中的时间和场地。西安鼓乐,依靠师承关系,传统分为玄、释二门,玄、释两门,俗称道、僧两家。道家相传为九曜街城隍庙首七所传,讲求在技术上的“磨工加花”,演奏较为细致幽雅,代表乐社有城隍庙、迎祥观,僧家相传为一位毛和尚和一位袁和尚所传,其演奏悠扬而较热烈,代表乐社有车仓、面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东仓鼓乐社简介
东仓鼓乐社,是僧派鼓乐嫡传乐社之一。它保留着丰富的僧派鼓乐曲目和特有的演奏风格。东仓,是封建时代西安府的官仓(粮仓),本名敬禄仓。因与另一官仓永丰仓对面相向,故位于城东者为东仓,位于城西者为西仓。原东、西两仓均有鼓乐活动,成员全系仓内工人。直至清末,官仓停办,鼓乐活动也随之停止。但仓工王天贵,在辛亥革命后,仍主持着市民业余鼓乐活动,另两个成员张奎、徐诚曾先后协助迎祥观韵曲传艺,培育了鼓乐人才。东仓鼓乐社经王天贵的整顿,吸收了一批青年(市民),拜白道峪太阳庙鼓乐社名家毛和尚为师学习鼓乐,他们是:王天贵(笛子)、张奎(笛子)、徐诚(鼓)、陈三(鼓)、吕金铭(笛子)等。自此,东仓鼓乐即声震城东,与城西的显密寺、太阳庙鼓乐社成为僧派鼓乐的重要力量,并与城隍庙、西仓两乐社形成鼎足之势。东仓鼓乐社鼎盛时期,除鼓乐演奏外,还有“念词”(见《念词与歌章》释文)和云、鱼、龙灯舞活动。由于龙灯能手张奎的操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城隍庙鼓乐社简介
西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原址在西安市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迁于西大街中段北侧现址,为西安最大的庙宇之一,至今已近600年,曾多次修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因商民灯火焚毁了“乐舞楼”、山门和钟鼓楼,同年由市民集资修复。城隍庙鼓乐属典型的道派鼓乐,其确切历史已不可考。该庙道士安来绪、张教振、孟清真、张隆兴等传说,此庙在九曜街时就有鼓乐活动;安来绪说,他曾见到过书有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的鼓乐抄本,此谱藏于该庙“魁星楼”,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安,被烧毁于该楼之中。另外,尚有安来绪原存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的乐谱抄本(此本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这种种线索看,城隍庙鼓乐的活动可能始于15、16世纪的明代,最晚不会晚于18世纪前期的清代。清末民初,城隍庙及其乐社由姚春发主持,姚传授的艺徒有安来绪、王尉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大吉昌鼓乐社简介
大吉昌位于西安市内城南边营,与驰名中外的碑林为邻,和旧时的关中书院相对。大吉昌鼓乐社是在旧有古铜器社的基础上于1918年成立。其主要创始人傅振中、裴玉杰、周鼎山都是西安较有名的鼓乐高手,曾为大吉昌鼓乐社的组建作出过有益的贡献。从艺术风格上看,大吉昌鼓乐社属僧派,该社早期曾拜师于西仓鼓乐社名家谢青莲、程金林,不但接受了西仓鼓乐社的传统、风格,而且在鼓乐艺术上有新的发展。为了与其它乐社广泛交流,大吉昌乐社的周鼎山等艺师常与三义庙、风火洞等兄弟乐社合作演奏,并传授行乐的技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吉昌鼓乐社以其古雅纯净、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世代相传,一直活跃在古城西安。著名乐人杨家祯等演奏的《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及《游月宫》等曲目,典型地体现了该乐社古雅清新、结构严谨的特点,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大吉昌鼓乐社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在传统鼓乐的用调方面,该乐社目前仍能以六、尺、上、五四个调分...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复苏了的“古代交响乐”西安鼓乐
图一、这面鼓是周至集贤西村老乐社流传下来的,没人知道它的年代;图二、鼓乐社活跃在西安周边农村;图三、鼓乐在以前是传男不传女的,现在西安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女子鼓乐队;图四、李石根老人得知鼓乐有望进入世界遗产时,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图五、工尺谱是鼓乐演奏的乐谱。当85岁的李石根老人,得知自己苦苦研究50余年、几近心灰意冷的西安鼓乐,被陕西省选定并已申报非物质世界遗产时,近乎双目失明的他又一次拿起了笔,书写着自己还未完成的研究提纲,他说自己不写,担心后人把方向走错了。现在他已把这当成人生的最后一项任务,说写完了才好放心地“走”。的确,鼓乐已到了失传的边缘,如今申报世界遗产对拯救鼓乐是难得的复兴机遇。虽然申报结果目前还未出来,但这次申报活动足以让西安地区近20家乐社的数百乐人心头为之振奋。书院门的大吉昌乐社、端履门的朝贺巷乐社、北关的联志村乐社,它们为培养新人,提高演奏技艺,开始了每周定时的练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