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陕西—线戏

2018-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陕西—线戏,线戏又名“线吼”、“线胡”、“线猴”,1957年定名为“线戏”。发祥并盛行于

  线戏又名“线吼”、“线胡”、“线猴”,1957年定名为“线戏”。发祥并盛行于关中东府地区的合阳,流行于朝邑、大荔、澄城以及山西的芮城和河南的灵宝等地。民间有“合阳线戏”之称。
    
    合阳线戏的声腔渊源与形成时代不详,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动,并成为农村春祈秋赛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合阳线戏被人称为“小戏”,它的戏箱很简单,用一个靴子或一个笼,即可装着带走,民间称为“靴子箱”,或“一笼箱”,合阳县东王乡莘里村,旧日有一座专演“小戏”的过台戏楼,上题“天姝大邦”,戏楼上嵌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的小石碑一块,镌文云:“每逢春秋重阳节献演小戏”。
    
    清代初年,合阳南顺村明末举人李灌,因不满清朝统治,隐居乡里,常和艺人往来。他善唱线吼,其腔悲愁凄怆,哀婉动听,念字全用乡音,开腔先自呻吟叹气。并编有《黑山记》一剧,在当地演出,对线戏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合阳县多达七十余家戏班,就连靠北山只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也有自己的线戏班子。期间,线戏艺人杜进虎,不仅创造出“三箱(厢)、二楼、金碗钗”等线戏的代表剧目,而且对线戏存在的语言卑俗、音调粗糙,衬字极多等弊病,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光绪二十年后,线戏出现了两大竞争班社。南社以北黑池村王玉润班为首,承袭了杜进虎的衣钵,以温文典雅的风格见长;北社以东清善村的颜喜牢班为代表,擅以热烈豪放的风格为观众所倾心,两社势均力敌,先后争雄四十年之久。除此,琴师王灌儿对线戏的胡琴作了改革,将木筒改为摈榔壳,发音更加浑厚、动听。
    
    百余年来,线戏班社层出不穷。合阳有北黑池、东清善(东庄子)、灵村、坊镇、王村、知堡、路井、郭家坡等班,大荔、朝邑有雷村、寺子村、许庄、沙苑、两宜、西汉村等班,澄城有西观、赖茨、寺前、索罗等班。其中,杜进虎、王玉润的戏班被群众称为说戏“绝”、搭戏“绝”、提线“绝”、拉琴“绝”的“四绝班”。说戏名艺人除了杜进虎、王玉润外,还有王武汉(艺名六八儿)、党相斌、严相桂、张永娃、雷镇南、王孝前、李银选、魏天才、萧绪发等,搭戏的名家有昌印、群劳、赵平儿、辘辘把、起子、王福林、庆娃、行玉贵、假平儿、李七姓、王化南、王成娃等;提线的名家有暴牙、六六子、刘升庆、杨高郎、唐儿、赵北定、银子、赵谋儿、邵庚申、王忠绪等;拉胡琴的名家有挖柱、马蹩儿、卢禄儿、胡川儿、魏润生、雷青云、白卯生、郭怀庆等。其中辘辘把、起子、庆娃、福材、李七娃被誉为“搭戏六将”。王武汉既擅长于表演悲壮哀怨、慷慨激昂的冤仇戏;又能演艳丽欢快、幽默酣畅的“花柳戏”与文雅秀丽、缠绵柔和的“斯文戏”,艺人们称他为“全环把式”(精通各行技艺)。至今合阳大荔一带仍流传着“看了六八,不敢自夸”,“六八一张口,谁都不想走”,“六八儿对台——不赢不来”的佳话。他的戏班曾东到山西的荣、临漪、永济,西到三原、西安,南到商洛、汉中,北至榆林、三边等地区演出。
    
    合阳线腔戏的传统剧目,有五百多本,现有存本的二百余本。通常演出的有“十二龙凤”、“十二鸳鸯”、“二十四卷(传)”、“七十二图”之说。最受欢迎的是“三箱(厢)”戏(《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戏(《谪仙楼》、《鸳鸯楼》)和“双钗”戏(《金琬钗》、《双凤钗》,也有的说是《金凤钗》),以及《蝴蝶杯》等。
    
    线戏的唱腔为板腔变化体,具有说唱音乐的特点,分线偶调和乱弹调两大类。线偶调是线腔戏的本调,述说性强,板路分[慢板]、[二八板]、[小滚白]、[大滚白]、[箭板]等。唱词有五字、七字、十字和长短句(又称剁句子)之分。单句落、只重后半句,仍似两句。不论唱、白都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用铮子轻轻伴随,掌握节奏,听起来十分清楚响亮。唱腔倚音滑音,行腔衬“嗳嗨”、“夹吭”等虚字,丑脚唱腔还常有“乃乖、乃乖、一乃乖”(合阳方言)的衬句。乱弹调深受同州梆子影响,具有慷慨激昂的特点,有[慢板)、[二八板]和[箭板]等板式,只用于生、净演唱。伴奏乐器除不用铮子、马锣外,其余和线偶调相同。线偶调和乱弹调因在调性上有着文静委婉和热烈喧闹的差别,所以过去很少混用,一个脚色更不能在同一段唱词中随意转入它调。线戏乐队设舞台左侧。文场主用大壳子皮弦胡,武场有马锣、铮子、截子等特有乐器。
    
    线戏脚色行当齐全,生、旦、净、丑皆有。武生讲究“纵眉子”,画成口朝上的八字形,十分别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线戏进入了舞台演出时期。1957年,由秦腔艺术工作者李新庆、赵三敏、侯振华等人,在合阳县剧团第一次将线腔搬上了大戏舞台。1959年10月,前往西安,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演出了新改编的传统剧《白汗衫》,轰动了西安剧坛。1960年,又招收了八十名学员,请线腔艺人萧绪发、白卯生为教师,举办了线腔艺术训练班,壮大了线戏的演出力量。出现了党来娃、曹恩贤、雷玉佩等一批新演员。1963年,艺术训练班和县秦腔剧团合并,成立了渭南地区线腔剧团,排演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戏,如《钟鼓计》,并创作演出了《归队》,《我想错了》和《银花怒放》等现代戏。
    
    线戏音乐也有了很大改进,线偶调和乱弹调开始转调互用,增强和丰富了线戏的唱腔表现力。皮弦胡的琴弦改用中音提琴的二三弦,琴弓的竹板改为竹杆,而且由短变长,拉出来的曲调柔和优美,增强了音乐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赛戏
流行于陕北佳县、吴堡、清涧、子长、子洲、米脂、绥德等地。因主要在迎神赛会中演出,故称“赛戏”或“赛赛”。佳县民间还有“龟兹扬把子”之称。龟兹,指表演赛戏的民间艺人吹奏的唢呐,系汉武帝时龟兹国传入的乐器。扬把子,系佳县一种地方土语;扬指扬打,比喻武打动作;把子,指当地对演出时所用的道具——麻鞭、刀、戈、戟以及长矛、黑鞭的统称。赛戏的历史渊源及形成时间,均无记载。据佳县文人沈世昌(年九十一岁,清光绪二十年出生)口述,佳县县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已有赛戏演出。出名的戏班,为木长湾的王家班,该班的第二代传人王新年,出生于清道光年间,是一位赛戏能手,吹做俱佳,在陕北、晋北、宁夏都有名气,咸丰末年开始领班演出。王新年的父亲王保成,出生于嘉庆年间(1796—1820),道光初年创建了王家班,为该班的第一代领班。王有三个儿子,都作过领班,佳县人称大儿子为大班主,二儿子为二班主,三儿子为三班主。...
· 秦陇文化—陕西—弦子戏
以弦胡伴唱而得名。又名“高腔”,以唱腔落尾有帮腔而得名。流行于陕南、鄂西、川北的交界地区。在陕西主要活跃于平利、镇坪、西乡、旬阳等地。弦子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说唱、皮影与舞台演出等三个阶段。据平利水田河老艺人李鉴德1962年口述,弦子戏是从其曾祖父李敬谋开始起家的。其曾祖父传给祖父李兴烈,再传到父亲李连生和他本人,共历一百八十余年。弦子戏的声腔主要源于陕南的说唱艺术“莲花落”。据李鉴德说,在其曾祖李敬谋(约清嘉庆1796—1820)时就叫做“莲花落”。仅用击乐锣鼓和小牙板伴奏,坐班说唱。咸丰、同治年间(185l一1874),因接受了“陕南曲子”的影响,才开始用三弦和弦胡等弹拨与拉弦乐器伴奏,并改作皮影演出,正式更名为“弦子腔”。李鉴德至今还保存着清同治元年(1862)的《白良关》抄本。(《1962年陕西省文化局调查资料》)建班稍晚于李家班的,还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莲香河的王家班,延...
· 秦陇文化—陕西—端公戏简介
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因主庆者为端公佬,故称“端公戏”。盛行于南郑、城固、西乡、紫阳、汉阴、安康、旬阳县境,流行于留坝、宁陕、宁强、凤县、镇安及陕西、四川交界处的山区和兵陵地带。初为设坛祭祀形式,巫师以歌舞祀神驱鬼。巫师多为男性,民间习称巫师为端公。他们装旦扮丑,跳吟表演,故有“跳端公”之说。端公头戴木面具,两额侧部各插一个或两个摺叠黄表,腰扎麻带,脚穿草鞋。一手摇曳铜铃击节,伴踏跳步;一手执裹有色纸条的坛棒,指神示人。端公在坛上边跳边吟,吟之不足则唱,唱调为“神歌调”(又叫“坛歌调”),由包头(端公)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帮腔落尾伴以小锣、小鼓。据汉阴王家河,家传七代的大筒子艺人何玉庆口述,约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表演,以端公为主,人员扩大到三至七人,一般是先跳坛,接着续演端公小戏。由地摊苇席上端公一人的踏跳表演,发展为用四张或八张方桌,并为桌台进行表演的戏曲形式。所用乐器,...
· 秦陇文化—文化—木偶戏
张掖的木偶戏,原盛行于农村,尤以上寨子最为盛行。清末传入,由皮影戏发展而来。木偶戏的操作线有几根,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后仰俯;侧杆两根,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演员表演时,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偶人左臂;右手掌右侧杆,操作偶人右手。如果一名演员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这要求有熟的技巧方能胜任。木偶人的头部以泥土雕塑,干后彩绘成生、净、丑、旦等各类角色,颈部用铁丝与偶身相连,偶人躯干四肢以木刻制,偶头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便为不同的角色。木偶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态,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情态,能表演开合扇子、撑伞、拿书、写字、斟酒、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它的唱腔、剧目、服装、表演等方面均与秦腔程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演秦腔,尤其生、旦、丑的表演,仍保留着秦腔的古...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部写真线猴戏
线猴戏是我家乡独有的一个剧种,一位省委书记把看这样的戏作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之一绝对是有道理的,我从情感深处表示认同。在我童年的时候,贫瘠中能使我愉悦的,就是看这种独有的家乡戏,那是太大的快乐了,家乡算得上是戏剧之邦,一年三百六十天,农闲的夜晚,下雨的白天,或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戏迷们就会在院落门前支起桌子,搭自乐班唱戏。若是收麦忙罢,或者逢年过节,别的村寨都会请四邻八舍的戏把戏,一本连一本地在戏台上演出连台本戏。只有我们那样被称作西伯利亚的村子,因为太穷,演不起这种秦腔大戏,只能另搭小台子唱小戏,这小戏就叫线猴戏,是一种提线操作的木偶戏。相传,线猴戏产生于汉代,似乎与楚汉相争的一场战争有关,但这典故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追根溯源很麻烦,简单说,是一场战争带来一种副产品,演绎出一个特殊的戏剧品种。从那时起,我们家乡的土艺术家们就开始操作他们的绝活,先精雕细刻出一个个木偶的头型和面孔,再扎结上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